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173章 呼吸走百川(4)

赵家在鸣沙山下,离学士府观天台不远,故而赵行德前去寻访李蕤,也不须乘马,一路安步当车,顺道看三年来的风物变换。

在鸣沙山上千余洞窟,皆悬于危崖之侧,住着不少学士府的弟子,在此与青灯经卷为伴,孜孜不倦求学证道。数条石阶小径蜿蜒盘旋,正值当冬季,走在小径上,但觉朔风凛冽如刀。赵行德拾级而上,一口气爬到位于山顶的观天台。在那里值守的弟子却称,李蕤在自己所居洞窟中等候故友来访。赵行德不由一愣,暗道“东严何时居然能未卜先知了?”此事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不由带着满腹疑『惑』。

来到李蕤所居的洞窟,但见空空如也,洒扫仆役说李先生和朋友一起出去了。占卜之说,毕竟渺渺。赵行德只得怏怏离去,此时离日暮十分尚早,他不欲白跑一趟,索『性』在学士府里游逛起来。三年之前,学士府的亭台楼阁,连同那高踞鸣沙山顶的观天台,赵行德但觉新奇可观。出戍三年之后,故地重游,却多了一种亲近之感。路上偶遇华夏衣冠,宽袍大袖的文士学子来往,他都微笑着拱手为礼。他身穿家中新缝的儒袍,神态从容自得,往来众人皆以为他是来府里游学的文士。

正左顾右盼间,忽闻身后有人呼“行直”之名,赵行德转头看去,却不是李蕤。来人头戴逍遥巾,褒衣博带,面目似曾相识。赵行德微一愣神,才认得他乃是昔年自长安同赴敦煌的华县令袁兴宗,算是他到夏国来最先认识的几人之一。

赵行德拱手笑道:“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袁县令,晚生这厢有礼。”袁兴宗已是四十许人,赵行德自居晚生,也是当然。

袁兴宗亦拱手回礼,笑道:“行直别来无恙。”走到行德身旁,方道,“我已不是华县令,在学士府天策院里供职。袁某久经州县,能在此砥砺经世治国之道,也是难得的良机。”

赵行德微微惊讶,拱手道:“贺喜袁学士。”从军三年,他对朝廷制度亦谙熟于心。学士府天策院可不是简单的讲求学问之处,此地实则如宋国的翰林学士院一般。治理州县地方脱颖而出的官吏,便放在此处历练,以开阔眼界,以位居朝廷中枢的胸怀,谋划国家天下事。

袁兴宗当年对赵德印象颇深,知道此子不但勇力过人,才学见识皆有可观,闻言便谦让道:“行直亦是后生可畏。”见赵德似是漫无目的的闲逛,便道:“游学士府不至郑相堂,若如宝山空手而归。行直若是有暇,便随袁某去见识一番。”

赵行德不能推辞,便同他一同朝这郑相堂走去。一路上,赵行德问道:“恕某愚钝,这郑相是哪位丞相?”袁兴宗笑道:“郑相乃是圣贤子产。”他在学士府呆的久了,平常交往的博学鸿儒,难得有个人如赵行德这般对夏国的儒术道统一知半解的,便尽心解释起来。

赵行德听他解释,原来这学士府郑相堂,立有开国帝的勒石明誓,上书“乡校之内言者无罪”。后人筑殿宇以记之,因为此乃春秋时圣贤子产之遗意,子产担任郑国的相国,故在殿宇落成之后,请皇帝赐名为郑相堂。赵行德心中有些疑『惑』,问道:“还请恕某愚钝,这郑相堂里,当真言者无忌么,若有指斥朝廷制度,甚至居心叵测之辈,也不究其罪?”

袁兴宗沉声道:“正是。”他见赵行德脸现异『色』,又道,“郑相堂中,往来皆是智识之人,自然不受那妖人蛊『惑』。人非圣贤,不能无过,是以智者议论于乡校,匡扶国家。”

赵行德正待说话,他微微一笑,又道,“然则,国家人心,尚一不尚分,合则力强,分则力弱。任由议论无忌,则人心混『乱』,反而过犹不及。言者无忌并非任其自流。若是在外面妖言『惑』众,少不得得依照律令治罪。”他见赵行德脸上犹有狐疑之『色』,又道,“元直初来时,可曾有佛道之流要度你入教?”

赵行德点了点头,袁兴宗沉声道:“我朝不禁各教传道,然百姓们仍敬鬼神而远之。你倒是为何?”

“为何?”赵行德经他提醒,才想起此事甚为蹊跷,依照各教门长老的热情,夏国人应当到处皆是信徒才是,而以他只见,夏国人真正笃信宗教的极少,大都数人还是本着“敬鬼神而远之”的古训,逢年过节才烧两柱香。

“这个缘故,便在郑相堂中。”袁兴宗微微一笑道,“所谓人定胜天,国中贤者智者毕集于此处,明天道人伦,再有学士府推而广之,正天下人心。人心正,百姓有所依托,自然不必求诸鬼神。”赵行德感觉有些似懂非懂,下意识地答了一句:“是么?”

辛兴宗笑道:“正是,便如演天之术,窥测星辰运行之道,便是在郑相堂中争论考究出来。我朝不禁人习天文,更由学士府掌管教化,将之宣诸天下,百姓便不疑『惑』,鬼神冥冥之说又远去了一些。圣人敬鬼神而远之的教训,便又做扎实了一点。”他顿了一顿,沉声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大道无穷,只需一步一步去踏实做,便能为万世开太平。”

二人边说边走,转眼已步入郑相堂。这是间宽大如朝堂的殿宇,里面几乎到处都站满了士人。据辛兴宗所言,除了学士府的人以外,丞相府的官吏,护国府的校尉,乃至柱国府的柱国,都常在此间来来往往。甚至皇帝未登基时,也常常乔装来此。宽宏殿堂中人声鼎沸,到处皆是三五成群的博学之士,关于各种话题议论之声不绝于耳。

辛兴宗转眼间便被几个相熟的学士叫住,议论起“当否限制世袭公侯担任护民官”话题。其中一位正说到“我以为,世袭公侯大多绵延百余年,对地方情势的熟悉,更胜于五府,与当地的百姓,亦是一体。倘若妄加限制,代之以根基浅薄之人,则反而不利于护百姓之利,与关东消弱地方之举无异。”

赵行德饶有兴致在旁倾听,原来百姓们推举地方护民官的时候,一般都会推举当地德高望重的世袭公侯。有些丞相府出身的官吏对此颇为不满,认为世袭公侯凭借先人遗泽把持地方。另一方面,也有人以为世袭公侯本就是国之股肱,施以特殊限制,则动摇皇室,削弱地方。这议题近几十年来都在学士府中争论,但一直都没有切实律令出来,世袭公侯也就年复一年的被地方百姓推举为护民官。

赵行德听了一会儿,大致了解了情势,便向辛兴宗等几人拱了拱手,施施然走到别的人群中倾听。忽然,在人群中看到李蕤的身形,赵行德不禁一喜,整了整衣冠,走了过去。

李蕤所在那一圈有数十人,还未走近,便听见有人声传来,里面人正慷慨激昂说到“关中的工坊便是黄巢啖人之石磨,关东失地流民,困顿受其诱骗,役若牛马,数年下来便形销骨立。”

赵行德走到李蕤身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李蕤转过身来,一见行德,低声惊呼道:“元直!”他随即醒悟过来,向赵行德打了个眼『色』。赵行德亦拱手笑道:“不速之客来访东严兄不在,孰料却在此处碰上了。”李蕤满脸笑意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伸手拉他入内。

这数十人围拢的圈子当中站着两位文士,二人皆戴着紫纱罗巾,这是关东举子身份的象征。虽然儒服半旧,皂靴也有磨损痕迹,精神却很充足。正在高声讲话的那人白面有须,仪容丰伟,另一人面貌黑瘦,身材矮小,目光却炯炯有神。李蕤低声告诉行德,此二人乃是寓居长安的东人社士子,此番到敦煌乃是向五府陈情来了。而东人社乃是因为揭帖一案的牵连,寓居长安的大宋士子所结成的文社。

赵行德站在人群中,只听那人缓缓道:“工坊四面皆筑墙垣,流民一旦踏入,日夜俱受人监视,无论是劳役还是吃睡,皆不得自便。每日三餐极肮脏粗陋,如猪狗食。所居之棚屋,拥挤不堪,春夏时节,病疫横行,死者无数,坊主仅仅以雇人拉到城外火化,骨灰也任意抛洒,连收敛的草席陶瓮钱也舍不得花。冬夜苦寒,亦不给取暖,工徒只能浑身“活埋”于沙土,上覆盖稻草以御寒。”

言及此事,两位关东举子都脸现沉痛之『色』。和跟随铁骨军匆匆而过的赵行德不同,这批关东士子久居长安,逐渐发现,在关中商会所自治的长安等地,工坊利用关东流人不解夏国制度之机,大肆诱骗和招揽关东无地的流民为工徒,横加压榨。听他们所说,赵行德才想起初至夏境时,在甄别流人之处,不少关东人来劝说老乡去工坊的。傅知仁还特意提醒他勿要信人劝诱。正沉『吟』间,却听那举子又道:

“尤为过者,受采矿巨利所驱,矿主勒『逼』工徒开山钻井,罔顾『性』命,每年葬身于暗无天日之处者,难以计数,矿主不过将出事的矿坑草草封闭了事。甚至有『奸』商巨贾,与我大宋的通关胥吏相通,成百成千人诱骗过来关东,径自送入工坊为牛马。关中商会以工徒之血汗,累巨贾之重利,接交公侯,收买胥吏,积弊已久。现如今工坊里关东工徒已多达数十万之众,每月每日,皆有困顿病庾而死者,沦为他乡之鬼,令人不忍卒睹。”

“竟有此事?”李蕤也赵行德一样,当初只在长安匆匆一过。长安占地广大,工坊区域则是城外在城外单独一片,除非被熟人领着去,便难以入内,亦难以知悉其内情。他乍闻此事,想来想来荫户皆有军士荫庇,又有护民官可以伸冤,商会和工坊多少会有所收敛,便忍不住出言问道:“如此胡作非为,关中地方,便坐视不管么?”

那讲话的举子还未回答,旁边黑瘦的那个先道:“夏国秉商会自治之政,而流民为他人所欺,在甄别时甘愿落为商户,又签了数年做工徒的契约。地方便不愿轻易干涉商户之事。”他顿了一顿,更愤愤道:“尤为可恨的,有一干无耻败类,专一蒙骗关东过来的同乡前往。我亲眼所见,有些流民长居在工坊内,难见外间情景,不得人伦所亲,不闻圣人教化,懵懂冥顽,心『性』渐渐地和禽兽无异。耳濡目染,近墨者黑。助纣为虐者,欺压良善者,为虎作伥者,皆有不少。甚至还打伤了我社中好几位前去救人的同道。”

“原来如此。”人群中几人先后道。赵行德身后却有人低声道:“天下汹汹皆为利往,此事岂是如此简单的。”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无敌逍遥帝君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朕让你监军,你反手灭了六国?东汉末年:黄巾军他不长这样啊!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