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尽管只有四万百姓旳西宁府人口突然暴涨到近十二万,但刘老爷根本不觉得这算个事儿,非常轻松。

刘老爷觉得只要他家二儿子活着从南边回来,绝境就过去了。

剩下的充其量就是危险,而且危险也跟西宁这些人口没关系,只是指侄子承运还在南边没回来。

人多是好事,没粮食算什么,帅府有如此兵马,还怕没粮食吃吗?

就算在陕北赤地千里都有人顿顿不饿,更何况在西宁,粮食多的是。

所以刘老爷一点都没把这些事放在心上,万万不可因这些小事干扰到狮子目前的主要任务,选妃。

刘向禹在西宁城办了点公务,安排流民按部就班的在西宁以西趁还没上冻开垦土地,顺便让人给八角城的陈师文送了点口粮与农具。

随后便把政务交给几个学生,喊上两个亲随带了点口粮,骑马往东走了。

刘老爷要去的地方,是西宁以东二百里古鄯千户所马场附近的川口,那有个二里小城,从前名叫古鄯堡,如今是朝廷的巴暖三川营驻地,有官军一千零四十,领军将领为守备。

不过刘向禹到那去,并不为了找那里的营兵,而是去附近拜访一个人,西宁的东李土司,李天俞。

李土司祖宅的东伯府内,伴着哒哒的马蹄声,李天俞在方圆百步的马场上意气风发。

这里被称作东伯府,是因为李土司祖上出过一位会宁伯,尽管后来爵位被削,于河湟一带人们仍这么称呼李氏。

他策马沿马道飞驰,扯满了弓,羽箭接二连三地钉在马场正中的木芯草靶上,人形草靶被扎得缓缓摇晃。

每当有羽箭擦着草人扎到对面马道的松软土地上,等李天俞驰过时, 便会在马背快速俯身用弓梢和弓弦将箭绞着挑起, 再将其射到箭靶上。

直到马场外有人隔着木门喊道:“达达, 川口进了个带印的大官人。”

李天俞缓缓勒马,被仆役打断兴致面露不虞:“带印大官人?”

附近十几个庄堡俱为李土司家所有,家家户户沾亲带故相互熟识, 平日里根本不会进外人,即使有人来拜访, 也该先投名帖约定时间, 哪有这样冒失前来的。

马场外又传来一声禀报:“西边来的。”

李天俞闻言释然, 面上疑惑尽解,西边来的就对了, 西宁那帮反贼最是不守规矩。

他轻笑一声,没有下马打算,道:“那就请进家庙, 等着……这人多大岁数?”

据他所知, 西边来的人确实没有规矩, 那官袍补子可能穿在人身上, 也可能穿上马身上,而且他们都不喜欢佩戴官印, 佩戴官印也没用啊。

那军兵一个个桀骜不驯,就连西宁卫、镇海营、伏羌堡的老兵都被刘承祖带着染上了这毛病,认人不认印。

李天俞可没少吃这亏, 如今他这西宁卫指挥使,对西宁卫的旗军已经没有调动权利了, 人们只认刘承祖那张脸。

所以在河湟谷地行走,挂个刘贼的官印就很奇怪, 那是个装饰品。

在西宁以西,认人不认印, 挂不挂印没有区别。

在西宁以东,人不认这印,挂不挂印也没有区别。

“男的,年近四旬,看着挺儒雅……”门外仆役艰难描述,实在想不出啥词儿了,最后笃定道:“总拿个烟斗!”

听见烟斗这个特征, 李天俞心里便咚地一声,知道是刘向禹来了,直接翻身下马快步过去:“请进书房等着,去看着钟点, 一刻之后我就过去。”

尽管知道是刘向禹,李天俞依然得让人等着,没别的原因,他知道刘向禹是来干嘛的:要粮。

如今西宁涌入大量蒙古俘虏、降民不是秘密,人口暴涨之下不论什么办法也不能解决粮食缺口。

可就在两个月前,朝廷陈兵兰州,李天俞刚给朝廷交了一千五百石秋粮的土司税,这会刘向禹来找他要粮,李天俞有,但不想给、又没办法不给,所以必须让刘向禹等等。

靠一点等待,稍稍降低他的期待。

毕竟能少给一点算一点。

刘老爷一点都不着急,这趟他势在必得,进了东伯府,听说要让他进书房等着, 笑眯眯应下:“老夫两日都过来了, 不差这一会。”

随后便跟着仆役进书房端坐,还有闲情逸致站在窗边看向东伯府的亭台楼阁,这座土司府比他给儿子修的元帅府看上去更有审美。

而在与书房间隔百余步的后堂内室里,李天俞张开手臂站在一面铜镜之前,婢女往来走动,一件件衣物便穿在身上。

这面铜镜是李天俞的宝贝,是一面汉代的透光镜,不同于近时铸镜使用的翻砂法铸镜,采用古老且成本高昂的范铸法铸造,质量极佳,镜面使锡汞擦过、由白毡细细打磨开镜,而且由于镜面磨得极薄,铜铸薄厚不均,光线打在镜面,能把背后的花纹映在墙上。

只不过此时铜镜的主人无心欣赏镜面透光的奇异景象,只顾着对照铜镜自言自语,满脑子都是如何推脱叫苦。

不过片刻,仆役捧着一位黄铜蛋钟至门前道:“达达,到时间了。”

李天俞的爷爷是青海第一位武进士,在万历朝先为锦衣卫南镇抚司佥事,后执掌东司房,这颗黄铜蛋钟属于早期西洋钟,是当时皇帝供物的仿制品,只有一根针,计时也不太准确,但作为赏赐有极高的价值。

听见仆人的话,李天俞深吸口气,心说:该来的躲不过。

这便抚平襟袍褶皱,迈步出室,走向风雨连廊。

他步态不紧不慢,直到临近书房,这才快走上几步,不等守在外面的仆役开门,便径自推门进去,挂着热烈笑容上前拜倒:“哎哟太爷亲自到访,可是折煞后生晚辈,怎不派人通报一声,晚生自去西宁城聆听教诲啊!”

太爷是尊称,一般用于称呼别人的父亲,也会当作一地父母官的尊称。

刘向禹心知这位土司的热情全是装出来的,心里头恐怕恨不得把他扫出去呢,也就没起身,轻轻磕磕烟斗吧嗒了一口,嗤笑一声道:“李将军言重了,老夫听犬子说起,将军自从南边打起仗来,就再没去过西宁卫了。”

李天俞嘿嘿笑着起身,心说西宁卫认人不认印,我去那儿干嘛?要不是你家好儿子把西宁卫权柄尽夺,我把西宁卫指挥使的椅子坐塌了都不挪屁股。

对这种心知肚明的事,李天俞也没回答,起身端着茶壶在桌上给刘老爷斟满一杯,这才问道:“太爷今日前来,莫非是西宁出什么事了?”

“李将军不必跟老夫客套,刘某不是恶客,还请坐下屏退从人,细细聊聊。”

李天俞从善如流,将书房的仆役婢女屏退,坐下仍是满面热心:“太爷请说。”

刘向禹熄了烟斗,正色道:“自从海虏作乱,涌入西宁人口甚多,如今缺了粮食想必李将军也知道,刘某此来就为这事。”

“嗨,太爷就为这事?”

“这事……”

李天俞作态沉思片刻,仿佛下定决心,起身抱拳道:“我李氏世代效忠朝廷,西边有事本不该管,但今日太爷亲自前来,后生晚辈不能失了礼数,不过刚给朝廷交了税粮,这样,五百石净面,一月之内运入西宁。”

刘向禹没说话,只是目光定定看着李天俞,面上毫无波动,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

李天俞抱着的手缓缓放下,叹口气道:“西宁土司十余家,元帅府缺了粮,太爷不能光逮着我要吧?”

“河湟三万户,李姓据其半,西宁粮价皆由李将军一言而决。”刘向禹翻翻眼皮,看向李天俞道:“刘某不找李将军,还能去找谁呢?”

李天俞爽朗地笑出两声,重新坐下道:“河湟姓李的人多,确实许多是我同族,但那早就都出五服了,何况就算是一家人,我也不能挨家挨户找他们要粮啊。”

说罢,李天俞话锋一转道:“我倒有个法子,太爷听听,看能否行得通……不知太爷欠缺多少粮草?”

刘向禹面不改色心不跳,抬手在桌面伸出两根手指,开口道:“十万石。”

十万石?

李天俞被噎得后边的话说不出口,缓了口气才瞪眼道:“晚辈是诚心实意给太爷想办法,太爷可别耍我玩,养多少人用得了十万石粮草啊!”

李天俞早就知道,西宁出了粮食短缺的事,刘向禹、刘承祖、刘承宗、刘承运,这四个刘家人早晚有一个会来找自己。

所以他专门算过这次元帅府的粮食危机,实际上经过他的推算,这次谈不上危机,元帅府存粮应该够用。

因为刘承宗在西宁城里修那仓库他也有份,存粮数目大概清楚,刘家人占据西宁经营有术,正常来说足够他们撑过明年了。

李天俞言之凿凿地分析道:“涌入西宁番蒙八万,以大口四万小口四万算,大口每月食米三斗,小口食米一斗五升,撑到来年秋收,需米粮十八万石。”

刘向禹看向李天俞的眼神充满赞许,李土司也是很有才能的,他说的这个大口小口,指的是成人和小孩,饭量则是非常高标准的赈灾口粮。

这种赈灾粮已经可以支撑灾民做一些工作了,而且一年近四石粮的生活标准,其实比海西海北许多原有百姓的生活水平还高。

只不过因为是赈灾粮计算,所以这里说的是经过加工的口粮,如果算成原粮大概是二十三万石。

李天俞摊开手道:“西宁储粮不少,即使算上一万军兵的口粮,那也差不多够了,哪里会差出十万石?”

“李将军算的不错。”

刘向禹非常坦诚地点头,随后道:“不过西宁府军兵并非一万,况且还有匠人吃用,所以老夫并非狮子大开口,只是坦诚相待,短缺粮食确实为十万石。”

“那,那……”

李天俞是着实没有想到这种情况,一时间有点慌张,摇头道:“那恐怕晚辈帮不到太爷了,我原想召集诸家土司,商议筹粮渡过难关,兴许能为西宁筹出七千石米粮。”

这差的也太多了。

而且元帅府的军兵数目,更让李天俞心慌。

他们这些土司在各家领地都是土皇帝,但在整个河湟谷地之中,如今相当于存活于夹缝之间,最不愿看见元帅府做大。

“所以老夫才来拜访李将军。”刘向禹道:“李氏垄断河湟粮市,想必能购来口粮,西宁可以买。”

听到买这个词,李天俞脸上的神情变了,立刻恢复正色:“太爷应该知道,朝廷封闭兰州河口,各地封关,且人口蜂拥百姓恐慌,西宁粮市近来已是上午一个价、下午一个价。”

“即便如此,放入市场的粮食也很少,河湟谷地就这么点粮,再多就是想买也买不到,粮价涨一成,就足够令百姓恐慌,如今因帅府缺粮大肆采购,粮价已经涨了一倍,再运粮被帅府采买一空……”

李天俞摇头道:“太爷可想过,河湟地窄人稠,百姓务农者不过十俱其三,粮价飞涨,诸多长短工大小匠,还过不过日子了?”

“李将军说的正是,这也是我来找你的原因,为了百姓能过日子。”

刘向禹对这一切心知肚明,非但没有任何触动,还有些图穷匕见的感觉。

他过来要的并非粮食,粮食在他看来只是小事,他要的是李天俞的人,要让土司为他所用,为狮子扫清兵进河口的障碍。

他向后靠了靠坐端正了身子,如同下令般说道:“第一,使十万石粮草运入西宁;第二,稳定西宁粮价每石一两五钱银,一年之内不可变动,十五万两的买粮银,随时奉上。”

李天俞震惊之余还有怒从心头起,从外面弄十万石粮很难,但只要出得起钱,也不是不可能;但又要弄十万石粮,还要稳定粮价,这便断无可能了。

他转过头眼神变得凶狠,咬牙道:“晚辈敬重太爷,莫非真以为李某怕你?”

“朝廷屯重兵于兰州,李将军自然不怕,兰州前有大河之险,内有坚城重兵,虽说今日之世国乱岁凶,朝廷衰惫之态久矣,陷城也绝非我家狮儿此时所能,甚至将军把刘某斩杀于此或缚送朝廷也未尝不可。”

说罢,刘向禹变了神色:“然河湟谷地首当其冲,摧堡毁寨,易如反掌,永世富贵毁于一旦,将军何等胆量,竟敢饿着他们?”

“倒不如依我所言,想方设法招买米粮运往西宁,事成之日,老夫可许将军族中一子侄封于西土,重加将军祖上伯爵之尊,今后同舟共济,水涨船高,难道不能遂了凌云之志?”

说罢,刘向禹起身拱了拱手,转身朝外走去:“刘某言尽于此,还望将军多加思量,将军府中景色甚美,我且住上几日,想明白了便来……”

刘向禹说别的,李天俞尽管有些生气,但确实要细细考虑,唯独听见刘向禹要住上几天,吓得连忙起身撵上:“太爷这可开不得玩笑,若元帅当我劫了太爷……我,半天,就半天,晚辈定给太爷个交代!”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沈浪和苏若雪第一狂妃:废材三小姐战神叶君临李子染最新林阳苏颜全文免费阅读网络神豪之完美人生神州战神穿成众大佬的心尖宠杨辰秦惜妙医鸿途林阳苏颜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不败战神杨辰(完整)全文免费阅读全章节大院人家不败战神杨辰(完整)重生后她手撕了反派剧本权宠天下(元卿凌宇文皓)洛九针冠上珠华重生八零:长姐当家韩娱之影帝重生九零乱晴秋权门贵嫁秦时天行者重生神医嫡女不好惹弃婿归来对手这丞相夫人我不当了不败战神秦惜杨辰神针侠医养个狼崽子当权臣绝代掌教第一继承人重生嫁恶霸韩娱之灿专属偏爱:冷少情定宝贝妻超武女婿我有一个超能终端六零俏媳妇篮球皇帝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爱欲横流农门长姐有空间完美人生,从获得千万斗币开始第39次相亲春闺密事大夏镇夜司缠绵入骨:总裁好好爱本宫只想当纨绔他的电影,女明星都抢疯了校花的透视高手穿书后,小茶精在疯批怀里撒娇
爱看读书搜藏榜:宠婚为爱:甜妻你好文娱:我被黑成了娱乐圈大佬轮回新世规则兄弟!boss偏执宠:小娇妻,真甜!甜妻动人,霸道总裁好情深山村小药神豪门情夺之黑莲逆袭特勤精英九天无神官路登天逆袭,不服输的人生最精彩!漫威里的次元餐厅玉谋不轨四合院:我能采摘别人技能戒不掉的喜欢重生后我不用做寡妇了你是我心里说不出的痛日娱之遇见那些人开局尘遁换木遁,我被全网笑惨了田园医女之傲娇萌夫惹不得不是直播民生吗,你怎么成全能了尊主的巨星之路四合院:秦淮茹,我对寡妇没有兴独家蜜婚:帝少宠妻太深度都市仙途异能反派,求求你给主角留点活路吧学园异战录喷人就变强:我怼哭了百万毒鸡汤命运两头设堵我却左右逢源贵夫临门祸害娱乐圈,你说自己是正经人?巨星大导演庶福良缘重生日本之剑道大魔王哼!我的总裁大人说好断绝关系,你们后悔算什么?我的人工智能可以升级御兽:我契约的都是上古禁忌彪妻重生重生1990,带着全村人发家致一拳和尚唐三藏快穿:宠妻男二走上人生巅峰总有人爱你如命大侠等一等抗战之我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综]一梦经年破产千金逆风翻盘快穿攻略,黑化女配要洗白离婚后,我上离婚综艺被疯抢,前妻跪求复合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荒岛求生:我是特种兵痴情富豪重生1975:我靠渔猎让妻子吃香喝辣夜宿孤棺,高冷女鬼崩溃求我别死伏地魔害我惨死?重生后我娶青梅杀疯了不当舔狗后,她哭着跪求我回来华娱:贴脸开大,众导演集体破防穿梭阴阳界,御鬼获得无限寿元星铠之我的日常生活吞噬星轨变强从被绿开始七十二蛊我在千年苗寨风生水起御兽:让你御兽,没让你御女啊让你唱红歌,你开舰载机干航母女总裁的顶级狂婿御兽:欺我母弱?我自化天灾!女尊:我和我的大只老婆日常职业淘金客:凭啥你日入两三万?关于觉醒最牛职业却无人知晓这事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独棍都市之我是兵王龙城归来之风云将起史上最强符箓师全民转职:开局觉醒反社畜技能说好职业技术学院,你竟然教人修仙?重生七百年,从舔狗到仙尊大佬虚无,中二病的终极幻想诡异复苏?我先卖个淋巴肉包子!抗战:开局凌波微步,杀疯了!墟火外卖录都市异能之旅念力师:我的精神数值无限大至尊仙帝归来官路之问鼎权力巅峰!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往返80东北,我靠赶山财富自由重生90靠麻辣烫发家修真成长记九阶收尾人也能成为都市之星?社牛加直男,斩不完的恋爱脑行走诸天,搜刮万界十七八间半岛:我成了兔的第十人洞悉弱点,我爆打神明很合理吧?开局获得不死异能,来打我呀!陪诊师重生财路:逆袭成为金钱巨头时空食堂:开局喂饱朱元璋反派重生,一天拿下男主白月光重生打猎年代,非凡女知青认定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