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刘恪刚带着赵宁领军出城,张淮阳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昨日只差半刻钟,他就能赶到琼州城,只可惜最后还是功亏一篑。

张淮阳知道自己得担很大责任。

折了两万兵马,还有乞颜石、乞颜亨两人,再加上之前的乞颜构和一万骑兵,虽说事出有因,但终究还是对东胡南军造成了不小损失。

那位昭武帝,确实有能力。

不仅武艺过人、奇计百出,更让人佩服的是,敢于和士卒出生入死。

而且在鼓舞士气方面相当有一手,每逢出战,只要在阵前一通妖言,就能让汉军士气提升三成。

还能心甘情愿为手底下的将领,吸引乞颜石的箭、乞颜亨的刀。

将自己当做诱饵,去换取更大的战果。

更离谱的是,由于出身民间,所学颇为驳杂。

会做法,会挖地道,行事不循规蹈矩,很难让人猜到他下一步的动作,饶是以张淮阳的稳健,都有些头皮发麻。

如果用看待将领的眼光来评判,可以说是古往今来,最具意外性的名将。

这样的皇帝,放在哪个时代,都绝对是一个文武双全的明君。

就算是在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之中,也说不定会有一统天下的机会。

不过张淮阳并不打算以此为自己辩解什么,夸赞敌人毫无意义。

他只是将大汉新帝登基后,所发生的一切,事无巨细写在奏疏上。

当年就是东胡大可汗一手提拔的他,现在大可汗虽然身体不好,但张淮阳依然相信大可汗能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暂且败上一阵,算不得什么。

只要琼州三郡在他们手中。

只要刘雉儿手中仍旧只有琼州城一城之地。

大汉迟早是要败亡的。

最直观的就是兵源、粮草。

东胡南军折损两万兵马,能立刻从郡城后备军中补员。

粮草损失,也能从郡城中再度调集。

他们耗得起,大汉耗不起。

“报,将军!”

正写着奏疏的张淮阳,抬头看了眼来人,将其引入帐内:

“是杨太师的消息吗?”

杨仲一直都和东胡有联系,甚至比宇文氏更高端一些。

因为和他联系的人,正是东胡南军主帅,张淮阳。

张淮阳其实心里一直都很奇怪,以昭武帝的手段,应该早就识破了杨仲的立场,而杨仲竟然没有跟着乞颜构一起死,反而活到了现在,真是匪夷所思。

“有何消息,说吧。”

那探子便道:

“汉人皇帝将《治民疏》给大臣们传看。”

张淮阳不解:“治民疏?”

探子拿出一封信:“这是杨太师的抄本。”

张淮阳接过抄本,看了看,大为感叹:

“也不知是何人所作,确实字字珠玑,颇有才能,只是......”

“有些不合时宜了。”

张淮阳不是世家大族出身,东胡之中,门第之见相对于大汉,要浅的许多。

不过他也很清楚,大汉的世家门阀,强势到了什么地步。

从高皇帝喊出“与天下豪士贤大夫共定天下,同安辑之”后,大汉就注定会有这么一个不稳定因素。

当年王莽篡汉,就是借用了世族力量,而光武皇帝复兴大汉,又是借了世族的力量,皇权在变,世族的力量却没变。

昭烈皇帝再兴汉室时,那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汝南袁氏,更是直接登基称帝了!

各地世家豪族根深蒂固,谁都能在乱世之中举兵,成为一方势力。

皇帝有能力有手腕的时候,这些人会是治理天下的助臂,皇帝没能力,水平菜,这些人就是社稷蛀虫。

在张淮阳看来,新登基的昭武帝,属于有能力有手腕的一类皇帝。

但目前大汉的一城之地,根本支撑不起这样强势的皇帝。

说句不好听的,大汉会亡,世家亡不了。

张淮阳将抄本放到一边,没意义的东西罢了:

“皇帝是打算按着这封奏疏,来改革了?”

如果真是这样,他反倒还要感谢献上《治民疏》的人才。

都不用强攻琼州城,连围城、断粮都不要了,等着琼州城里的世家献城就行。

皇帝手里是有兵,但这可不是天下大定的和平时期,还有着外敌!

东胡人手里,也有兵,更多,更强的兵!

要知道就算是东胡人,打下州郡之后,大多也是劫掠世家,而不是屠。

即便屠,也是屠几家留几家,让那被留下的几家感恩戴德。

以至于在东胡大军的强势,以及心中的恐惧之下,才有后来的世家贵族举城投降。

探子道:“并没有,汉帝只杀了三个大臣,在朝堂上哭闹一番,发了通脾气。”

说到这里,探子心中还有几分嘲笑,好好一个皇帝,竟然在朝堂之上跟个小孩子一样哭闹,难道是想要博取同情吗?

他继续道:“然后汉帝让人拿了一堆从宇文氏家中搜出来的书信,给大臣们看了,表明不再追究,最后一把火全烧了。”

“烧信?”

张淮阳并不是很意外,昭武帝是在效仿先祖。

当年大汉的光武皇帝,在讨伐河北王朗时,收缴文书,截获手下和王朗交往的书信大几千封。

光武皇帝就没有多加理会,直接付之一炬。

既然不可能对每一个人都信任有加,引为心腹;那么自然的,也就不该要求每一个人都对自己肝脑涂地,奋不顾身。

“之后呢?杨太师来信,必然不是为了这些小事。”

也就是昭武帝效仿先祖,表明造反的只有那几家,其他人一概不追究,用来安定朝中人心。

如果加上一开始的《治民疏》,可能是想再敲打敲打世家门阀,抬一手寒门,让朝中有更多的自己人。

确实有手段,在保证朝堂安定的情况下,不断从世家大族手中安插自己的亲信。

探子咽了口唾沫,手指握拳在手里搓了搓,继续道:

“汉帝要御驾亲征。”

“嗯。”

张淮阳轻轻点头,东胡两次大败,都是昭武亲征,吃着甜头了,继续亲征,也很正常。

“三千人,取琼州三郡。”

“嗯。”

“嗯??”

任凭张淮阳再怎么稳健冷静,此时都愣住了,有些失态。

好一阵子后,他才缓过劲来,揉了揉眉心,一阵沉思。

随后找来一张地图,默默测量考究了半天,又招来几个琼州本地的汉人,询问再三,才露出一抹古怪之色:

“没有任何特殊的地形,那么还是想挖地道?”

经由琼州城中不断传出来的情报,他已经知晓,大汉之中那位擅长穴攻的将领,就是皇帝本人。

穴攻能守,更善攻,一个精通穴攻的将领攻起城来,确实不好守。

“三千人,足够在短时间内以穴攻之计,拿下一城。”

“万万不可能拿下三郡之地。”

“那么是......障眼法?”

张淮阳的神情变得严肃而专注,像是想通了什么。

“必然如此,城中有我军暗线,会将出征的消息传出来,昭武帝肯定也是知道的。”

“看似拿三郡,实则只是取一郡,这消息便是故意传给我军。”

“虚虚实实,方为上策。”

张淮阳的自言自语,越来越有条理。

他不禁再次心生佩服。

确实是古之名将风范,这样即便知道昭武帝要亲征,要夺城,也不知道应该派军去哪里驻防。

能做的只有告知三郡守将,加以提防。

不过张淮阳本来也没打算派军回防,东胡势大,败上一两场,大可汗不会说他什么,可要是转攻为守示弱了,以大可汗的脾气,必然一通骂。

“昭武帝倒是多心了。”

他摇头笑笑,并未因此过度着急,从容不迫的招来三人。

“穴攻用在攻城之中,目的无外两种,一种是挖地道进城,另一种是破坏城墙。”

“想要从地道攻进城的难度很大,地道要非常宽阔,能够容纳大量士卒快速入城。”

“南浦郡距离琼州城最近,出兵所需时间最短,且郡城地形较为复杂,不适合修建内墙阻挡地道,因此汉军最可能以此法进攻南浦郡。”

张淮阳点了一个人:“你将此事告知南浦郡守将,要他格外小心。”

而后他继续分析道:

“北浦郡内可以修建内墙,不方便挖地道进城,如果汉军要以穴攻攻打北浦郡,很可能会选择破坏城墙。”

“破坏城墙,需要将地道挖到城墙之下,撑上木桩,随后只要烧毁木桩,就能让城墙塌陷,而后攻入城中。”

“此法的关键之处在于,通风。”

“如果地道太狭窄不通风,就无法把木桩烧毁,在地道之中的汉军,也会难以呼吸。”

“最好的防守方法,便是是主动出击,捣毁地道入口。”

“只要成功突破到地道入口,控制住入口哪怕一柱香的时间,也足够用土囊封住入口,将地道里的汉军闷死。”

张淮阳又点了一个人:“你将此事告知北浦郡守将,他经验丰富颇有智计,会知道怎么做。”

“至于振浦郡......”

张淮阳摇了摇头,振浦郡地势低洼,并不适合穴攻。

而且振浦郡是屯粮重镇,守将是东胡军中宿将,早年也和乞颜石、乞颜亨一样,参与过长安之战,即便他什么都不提醒,也不会犯太大错误。

但他出于谨慎,还是点了第三个人,从容不迫道:

“你带领一营兵马,去振浦郡,押送粮草,顺便告知守将提防汉军攻城。”

一营兵马,也就是两千人,用来运粮刚好。

汉军偷营的一把大火,几乎让东胡南军把粮秣丢了个干净,现在要重整士气,粮秣必不可少。

“说道粮秣.....”

张淮阳稍作思考:

“御驾亲征取三郡,也有可能全是障眼法,一郡不取,而是在琼州游斗,直接断绝我军主力粮秣供应。”

南军如今得重新筹措粮草,需要从振浦郡运粮。

而汉军可以出小股兵马,截断粮草,这样不用攻城,也不需要和南军主力对上。

“回城休整。”

张淮阳立即做出最稳妥的决断,直接带主力大军回到振浦郡城中休整,不需要担心任何事情。

这不是转攻为守,这是休整。

即使稍微耽误战机,也无所谓,等休整好,重新围城,提防穴攻,一样能轻松拿下琼州城。

“你们三人速去各郡告知郡守。”

不过人还是得先派出去的。

主力兵马行军缓慢,而且琼州的路是真不好走,水路纵横,行军极慢。

大军行进根本比不得小股兵马,如果让汉军在他们回城之前,就把城给偷了,反而麻烦。

“这样应该就稳妥了。”

张淮阳重新捋了一遍思路,觉得没什么问题。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他派去的三人,都只是军中的普通都尉,各郡郡守不一定认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连折左贤王、乞颜石、乞颜亨之后,南军之中叫得上姓名的将领,有些捉襟见肘。

还得靠这些将领的威望,来安抚连吃败仗的士卒,鼓舞士气。

而且以那些将军的傲气,也不会去做区区传达军令这样的小事。

不过张淮阳也为此做了准备,三人都是样貌特征比较明显的东胡人,不存在郡守不信任的情况。

汉军之中可没有东胡人,连俘虏都杀干净了。

张淮阳又拿着地图开始寻思,万一中途想到了不妥之处,也能第一时间再派人处理。

与此同时,刘恪已经快要抵达南浦郡了。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黜龙极品大昏君三国:征战汉末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镇国少将军红楼梦中人:贾环要翻身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飞刀神枪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笙书传明末混日子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风流俏佳人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医妃火辣辣王朝权宦包拯历险记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完)王妃不乖:独宠倾城妃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天命逍遥王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大周第一纨绔李隆基的纨绔皇孙回到古代积功德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我的外卖通万朝寒门人杰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我,贾蓉,不做绿帽王穿越大唐重整山河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哎!天道推着你发展幼帝传奇以捕快之名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大航海之重生主宰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大奸臣当道寒光剑气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天命储君扫天下权征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锦书难托:乱世情殇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