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工商部门
工商部门的人,来到国营饭店的时候,是半个多销售之后了。
来的只有一个人,一个穿着十分朴素的和蔼大叔。
这位大叔左看看右看看,就坐在了靠近窗户的一张桌子上,要不是李文波知道这个人是谁,都要把他当成是村民了。
“这位就是工商局的老干部了,虽然现在马上退休了,但是影响力还是有的!”
李文波闻言点了点头,跟着曹振祥一起走下了楼梯,来到了这位大叔的面前。
“郭叔,好久不见了!”
郭爱民,也就是这位工商局的老干部,穿着的外套洗的发白,看出来是个挺节俭的人。
“不是说就随便吃个饭聊聊天儿吗,这是谁啊?”
李文波自我介绍了一下:“郭叔,您好,我叫李文波,是高粱屯这边的知青!”
闻言,郭爱民的脸色缓和了一些,点了点头,说道:“坐吧!”
李文波和曹振祥对视了一眼,两人坐在了郭爱民的对面,郭爱民开口说道:“说吧,找我这把老骨头来是啥事儿?”
李文波简单把小市集的想法说了一下,到现在为止李文波不知道跟多少人说过这个事儿了,要是办不成的话,指定会让人很失望的。
郭爱民点了点头,听完之后也没啥反应,只是问道:
“你不是知青吗,现在返城的通知都下来了,为啥不回家呢?”
李文波沉吟了一下,说道:“因为我在这儿有家了,这里算是我第二个家吧!”
郭爱民闻言,再次点了点头,沉吟了好久,这才说道:
“我可以给你这个许可,但是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张扬,知道吗,现在风向变得很快,都有些模糊了,所以给你一个许可不算啥大事儿,但是千万别干太过了!”
李文波闻言自然是大喜,笑着连声答应下来。
后面按照李文波的了解,这个郭爱民在工商局是个马上要退下来的老干部,还是有些人脉的,而且和曹振祥认识不短的时间了,没啥背景,但是愿意做利民的好事儿。
不过眼看着马上就要到了退休的年纪了,郭爱民感觉自己的精力大不如前了,眼瞅着方山倒下,郭爱民算是放下了心头大事儿。
李文波从国营饭店离开的时候,手上已经有了一张白纸黑字盖着大红公章的证明,这就是开办小市集的许可,李文波一直都在琢磨的就是这个东西了。
不知道到底管不管用,不过就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起码他们这个小市集,完全可以办起来了。
李文波并没有直接着急回去,而是按照记忆,找到了那个泥瓦匠的活儿干得不错的木匠,周山河家。
周山河家一如既往地安静,院子里面的孩子也是不打不闹的,周山河的妻子在做饭,这会儿因为李文波的接济,所以一家子人的日子好过了一些,饭菜里面都能看到油水了。
“李知青来了,快进来吧,正好我们做饭呢,一起吃点儿不?”
李文波笑着说道:“我就是来找老周商量点儿事儿,不蹭饭了,到时候你们上我们家吃点儿!”
周山河跟着李文波来到了原来那个小仓库里面,李文波沉声说道:“有个小忙,就是我打算搞一个小集市,要你帮忙过去围一下,弄出一片空地来,让大家能在里面摆摊啥的!”
周山河闻言点了点头,说道:“没啥问题啊,这个简单,给你们简单做个棚子,然后找几个围挡就得了呗,对了,这集市要容纳多少人?”
在周山河看来,高粱屯也就差不多三百多户吧,一个小集市能占多大地方?
结果李文波一说,周山河就有点儿惊讶了!
“周边的几个村子都来啊,那工程量不小啊!”
李文波点了点头,说道:“谁说不是呢,就按照我们的这个算计来看,大概需要多久能做完?”
周山河沉吟了一下,说道:“材料到位的话,一天我就能搞的差不多,保守估计三天吧,不过你有地方去找材料吗?”
“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我有钱可以垫上,到时候能有作用的话,就当是做了好事儿了呗!”
周山河点了点头,对李文波是越来越佩服了,自掏腰包干这事儿,李文波是知青吗,更像是本地人啊!
价钱方面,周山河思索了一会儿,说道:“你少给我点儿就行了,我也帮不上啥忙,看着给!”
“该多少就多少,这样吧,做完了之后我给你十块钱,咋样?”
十块钱?
周山河无奈的说道:“李知青,你手上的钱他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再说了你不是马上就要成家了吗,这个事儿上更要费钱,算了吧!”
“这个事儿你不用担心,周师傅,该是多少就是多少,你要是不赚这个钱,我可找别人了啊!”
周山河点了点头,无奈的说道:“行吧,就按你说的来!”
李文波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周山河家。
……
接下来的这几天,周山河在高粱屯找了一块大空地,开始盖一个简单的棚子,高粱屯的人一听李文波真拿到了许可,要开始办小市集了,纷纷提起了精神。
李文波、张春山和杨枫林三个人,因为这个事儿忙前忙后的,有时候甚至连坐下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杨树平也是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
周边的几个村长还有大队长,难得的聚在了一起,方庄村这边是狸子和张利民,大石村这边的是余庆,村长岁数大了没来,余庆可以全权代表村长。
旗杆营子这边,村长和大队长都到齐了,不过他们现在正在高村委会,有从南边回来的青年,说现在大家都在村子里搞村委会,旗杆营子这边自然是要效仿一下。
谈话的地方选在了高粱屯公社,公社周边都是自家人,所以就敞开大门谈了。
杨枫林作为最年轻的生产大队大队长,当然要起一个主导作用了,在他身边就是提出建立小市集的李文波,另外就是张春山,杨树平坐在左边,显然是打算把舞台交给年轻人。
这次商量的,就是几个村子之间到底是咋运作这个小市集的事儿。
首先要有规矩,这样才能站得住脚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