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陈琳就着金良的笔墨纸砚,准备写下一篇鼓吹胡床交椅之利的文章。金良亲自为他磨墨,陈琳见状愈加感动。

陈琳站在金良的案几前,正准备写文章,忽然看到金良那张写满人名的白纸。

陈琳看到自己的名字位列文士之首,下面依次为:孔融、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此时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几人名不见经传,但孔融已经名播四海,世人恐怕没有谁会认为陈琳的文采高过孔融,但在金良的排行榜里,陈琳却在孔融之上。陈琳不禁再次为金良的慧眼赏识而心折。

陈琳继续看下去,越看越惊心,金良这名单里那些贤才,但凡他认识的,无一庸才,多是一些惊才绝艳却不为世人所知的旷世英才,至于那些素餐尸位徒有虚名之辈没有一个能入这个名单。

陈琳先看了看冀州的人才,文有田丰、沮授、审配,武有张郃、高览、鞠义,陈琳从徐州广陵搬到冀州邺城多年,对上述几人都略有耳闻,知道他们虽然名声不彰,但文有安邦之策,武有定国之勇,若得这几人相助,主公大业如虎添翼。

陈琳想起自己原本的打算,不觉自嘲道:“陈琳本就打算将这几位冀州俊杰推荐于主公,没想到主公早就发现了他们。”

陈琳又扫视了一下其他州郡的人才,心里却有几分狐疑:“不知主公从何处知晓这许多天下英杰?我记得大将军那里从来不曾有过这么全的名单。甚至连两成都没有。”

金良见陈琳的狐疑模样,当下就决定撒一个弥天大谎,虽然他平生要撒无数次谎。但这一次的谎言却是最接近真相的谎言。

金良笑道:“孔璋,你应该听闻人皇轩辕黄帝?”

陈琳世家子弟而且还是建安七子,对于古代圣人非常谅解。

陈琳点点头说道:“当然知道,主公莫非您是想告诉我这些跟人皇有什么联系不成?”

陈琳刚讲出这样的话,立马就后悔了,怎么能对主公问出这样无礼的问题。

金良却只是微微一笑:“我金良十岁之前多在荆州境内活动,此外便是去冀州征讨黄巾。至于豫州、并州、徐州、青州、兖州、扬州、益州等地,我从来都没去过。又怎会知道那里有什么贤才。”说到这里,金良指了指天空,一副神秘莫测状:“此是人皇赐予!人皇所赐不仅于此,人皇还将更多神秘之事传递于我。当然有的事情咱们是不能泄露太多的。你也知道天机不可泄露。哈哈哈!”

自殷商时期,人们便称最高神为天帝,在神话传说中,人皇是一位支配天上、地下、幽冥的全能大神。周朝及后世帝王利用民间的人皇崇拜,说自己是天帝的儿子,受天命,故称天子。所以,即便陈琳一直秉承儒家的“子不语鬼怪乱力神”,对什么神仙之说嗤之以鼻。也不敢否定人皇或者天帝的存在。

陈琳吃惊的是,金良自称受天帝人皇所赐,但这样一来。把那个一直宣称是人皇天帝之子的刘汉皇帝们置于何地?作为天子的刘汉皇帝只有开国时的刘邦、刘秀像是有点被天帝护佑一样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其他的皇帝们,夭折的都有好几个,幸存下来的一直摆脱不开宦官和外戚的阴影,老实说,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毫无天子之威仪。

陈琳傻愣在那里。不敢多想下去。过了好一阵子,陈琳才结结巴巴地问道:“主公。您还有什么可做辅证的,琳不敢置信?”

金良在案几上抽出一张白纸,在上面挥毫泼墨,过不多时,一张大概的世界地图显现在陈琳面前。

金良指着地图:“我相信你,我还有其他大汉子民,之前是从来都不知道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会有多么大。人皇天帝告诉我,我们的大汉国土只有这么一点儿大,东边是无垠的大海,大海中一群岛屿上住着一群野人,组成了一个叫做东瀛的松散国家;西域这边有大片荒漠,过了荒漠便是一大片平原,不小于我大汉疆域,称之为欧罗巴州,上面有一个庞大的帝国,号称罗马帝国,我们称之为大秦,其国力恐在我大汉之上;南边是东南半岛,上面也是一群不服教化的蛮夷,再往南是一片汪洋,汪洋之上是一片小岛,上面住着一些野人;北边是鲜卑占领的广阔草原,草原之北则是无尽的雪域高原。”

陈琳瞠目结舌,只是呆呆地看着地图。对于大秦,他是知道的,当年西域都护班超派手下甘英前去大秦通商,若无安息人从中作梗,也许大汉跟大秦已经达成了商贸合约。但是其他地方多是汉人罕至之地,若非人皇天帝告诉,金良怎会知道?

金良等陈琳缓了一下神后,才又指着南美洲大陆:“这上面住着一大群棕红色皮肤的野人,号称玛雅人,他们那里有三种作物,亩产量均是很高,一种名为番薯,耐旱耐瘠,可种在荒土山地上,不需太多灌溉即可存活,它的根茎可以食用,煮熟后吃起来甘甜绵软,亩产可达数千斤;一种名为土豆,也是种在地里,以根茎为食,煮熟后吃起来绵软可口,亩产量也可达数千斤;另一种名为玉米,跟我们这里的粟米播种方式一样,只是上面结出来的穗子很粗很大,吃起来口感也很好,又适合旱地种植,不需太多浇水,亩产量即可达千斤。若是我派人前去这片大陆上把这三种作物找到,则我大汉治下再无饥民,仓廪实而知礼节,天下也再无黄巾贼等贼寇,大家都安居乐业,我大汉国力必定蒸蒸日上。”

说到这里。金良激情澎湃,在过来后的几天内,他已经想明白了自己这番穿来的使命:“到时东扩海疆吞并东瀛。把东海变成我大汉的内海;西扩西域,把丝绸金路完全掌控在我大汉治下,到时候大赚罗马帝国的金币;南边把东南群岛和印尼群岛都尽数占领,把南海变成我大汉的内海;北边把鲜卑消灭,屯田移民,将这片大草原变成我大汉的牧马场,如此丰功伟绩。可比得上秦皇汉武否?!孔璋,你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陈琳伸手搓了搓已经僵硬的脸庞:“主公。若非人皇天帝厚赐,陈琳相信大汉治下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有如此见识。主公有此雄心壮志,陈琳钦佩之至。只是陈琳不知该如何才能帮到主公?”

金良拿起两张白纸对接起来,在一张的抬头处写了四个字“中国天报”。见陈琳再度迷惑不解的样子,就解释道:“在上界里有这样一个物事,叫做报纸。上界通过改良造纸术大大提高了纸张的质地和产出速度,又通过一种叫做印刷术的东西把字迹印在上面。完全不必用毛笔写,只是排好版。同样的内容,很快就能印出成千上万份。你可以想象,如果我们改良了造纸术,学会了印刷术,我们就能把报纸大量印出来。在上面刊登你的文章,发行到大汉治下的每一寸土地。按照上界的话来说,你所掌控的便是宣传娱论的力量。只要你的文章精妙。真的可以抵挡千军万马,若将来大汉治平,你当属头功。”只是现在他还不想太过张扬,只让陈琳相信就好了,随后的招人计划,他就按照普通模式展开。后续的强化让文才口才都非常厉害的陈琳为自己完成。

陈琳听金良这么一说,脑海里顿时出现一个画面。天下人皆能拜读到自己的文章,那才真正做到了名满天下,而现在自己的文章只是流传于部分士子之间,两相对比,陈琳的虚荣心顿时爆棚,再次向金良低头拜服:“全赖主公英明神武,人皇才恩赐于主公,陈琳愿追随主公,成就万世不拔之基业。”

金良朗声大笑,把陈琳搀扶起来:“吾得孔璋之助,便如虎添翼。现在就有一件非常之事让你来做。至于刚才那个胡床交椅的文章以后再写吧。”

随后,由金良口述,陈琳加以润笔,针对每一个贤才的不同性格、爱好、才能、际遇,写了不同内容的征召书信,而不是像这个时候的公府征召信一样千篇一律都写“看你有才,赏口饭给你吃,过来给政府做事吧。”

陈琳当真是大文豪,经金良略微提点,挥毫泼墨,挥笔如飞,下笔万言。字里行间激情飞扬,把金良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治世清平的展望写得透人心扉,若不是心智坚硬之辈,怕是看了他的书信立马就收拾行囊投奔金良而来。

不过金良心里也很清楚,东汉末年这些贤才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他们大多人虽口口声声仁义仁义,心里那个利益的算盘可打得叭叭响,所以金良才针对每个贤才的才能际遇,给了他们相得益彰的官职任命承诺。如写给甘宁的信里,便许诺给他一个校尉头衔,若得大功,伏波中郎将、横江将军不在话下。

两人都沉浸在成就大业的喜悦中,浑然忘了中饭,一直写到傍晚,才被飞虎军副统领秦谊提醒吃了晚饭,随后又秉烛达旦,继续写招贤书。

随后金良又效仿曹操,口述了求贤令,大意是“自古以来的贤能大臣,哪有不是得到有才能的人和他共同辅佐国家的呢?当他们得到人才的时候,往往不出里巷,这难道是偶尔侥幸碰到的吗?不!只是执政的人去认真访求罢了!当今天下远未平定,正是访求人才的最迫切的时刻。如果一定要所谓孝廉名士方可使用,那么管仲就不得重用,齐桓公怎能称霸当世!若非狱吏萧何、捕役樊哙、书吏曹参、刽子手夏侯婴、吹鼓手周勃之助,高祖又怎能成就汉室大业?现在天下难道没有身穿粗衣而怀揣真才干像姜子牙那样在渭水边钓鱼的人吗?又难道没有像陈平那样蒙受‘盗嫂受金’污名还未遇到魏无知的人吗?你们要帮助我发现那些地位低下而被埋没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推荐出来,让我们能够任用他们。那些自觉被埋没的人才啊,我希望你们能像毛遂一样自荐。只要你们有才干,不论是什么样的才能,哪怕如信陵君的鸡鸣狗盗之辈,我金良都能给你们找到适合的地方发光发亮,扬名天下。”

金良的口述只是表达“求贤若渴、唯才是举、汇天下群英为我所用”的意思,若要天下英才被诏令感染,还需要陈琳的辞藻修饰。等陈琳撰写完毕后。金良看了一遍,发现比曹操的求贤令原文更能打动贤才的心。也许这招贤令加上专门的招贤书信能够给自己带来几个贤才吧。金良又命人下面的书佐们把求贤令抄上数百份,留作大用。

第二天一大早,金良派人向洛阳城里的羽林军、虎贲军、西园四军问询,把里面的豫州、徐州、青州、冀州、凉州、幽州、扬州、益州等地的兵士招致小平津。又在并州军里找出以上数州的兵士。之所以不提交州、荆州,是因为这上面三地的人才都在金良势力范围内,金良想亲自上门征召。

金良站在高台上,大喝道:“豫州兵何在?”

来自豫州的三十多个兵士站了出来,脸上都带着河南人的憨厚淳朴,因为豫州靠近洛阳,天子脚下的他们神情里带着自信自豪的表情,看来刘汉朝廷在这些曾经受过刘汉恩惠或光辉普照的普通人眼里依然是强汉、大汉。

金良拿出一叠招贤信:“我想征召你们豫州的贤才,有许褚、吕范、吕虔、陈到、魏延、刘馥。他们中的一些人名声不彰,你们要尽心竭力找寻,把我的书信递交过去。把我求贤如渴的心思传达过去,如果他们不愿意跟随你们前来,如果你们能够把他们强请过来就强请过来,如果请不来就不必勉强。”

针对许褚、陈到、魏延,吕布嘱托陈琳在书信里特别盛赞了他们的武勇,暗想自己这样一个权臣这样的请求应该不会被拒绝吧。随后的时间里。金良给了徐州籍士兵去征召糜竺、张昭、张纮的任务。至于日后的那个八骠骑之一,有大将之才的臧霸。还依附在陶谦麾下,不好从那个老匹夫处挖人。虽然熬了一个通宵,陈琳依然是精神抖擞,站在一旁看着金良分派任务。

忽然间,陈琳感觉到一点儿不对劲,忙上前止住金良:“主公,为何你不派人去征召陈珪、陈登父子?陈家父子皆有军政大才,上马可治兵,下马可牧民。”陈琳原来是徐州广陵人,广陵距离陈珪父子居住的下邳淮浦不远,作为远方同族,陈琳素知陈珪父子之能,他又见金良的贤才册上有这二人的名字,却奇怪金良为什么没跟徐州籍士兵说要征召此二人。

当然金良是知道此二人的才华的,但是刘备手底下也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当然这是不能告诉陈琳的。只得托词道:“陈珪乃广汉太守陈亹之孙,太尉陈球之甥,曾为沛国相,为徐州名士,如此世家大族,定跟荀家叔侄一般拒我于千里之外。既然如此,不如不去自找没趣。”

陈琳知道金良曾被荀彧、荀攸二人拒绝,他原来也犹豫着要不要来投奔金良,但方才跟金良一番倾谈,便不由得藐视起那门缝里看人的荀家叔侄。陈琳恐怕金良有了对世家子弟的偏见,从此之后怕是只招纳寒门人才,将世家人才拒之门外,可世家人才占天下英才太半,主公若有如此成见,定会误了大业,便直言进谏道。

“主公此言大谬!荀家叔侄拒绝主公征召,乃是他们囿于世俗偏见,有眼无珠,天下其他英才又岂能尽如他们一般。主公以为自己出身寒门,恐无世家子弟相投,但主公身份之低何如当年高祖(刘邦),高祖未发迹之前,不过一介亭长,其父更是一个没有名字的农夫,那些世家子弟身份之高何如当年张良张子房,张良贵为韩国公子,却也投奔高祖,辅佐高祖成就一番大业。”

金良听了陈琳举的刘邦与张良的例子,觉得当头棒喝一下清明了起来。在此之前,虽然他跟很多世家贤才写了征召书信,却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根本没想到自己能够将那样出身的人才招致麾下,听陈琳这么一说,金良忽然有了信心,既然混混刘邦都有人投奔,自己这个镇南将军荆州刺史还需要担心无人来投吗?

陈琳继续进言道:“主公莫要以为寒门人才必定投奔寒门主公,世家人才必定投奔世家主公。当年的西楚霸王项羽乃楚国大将项燕之后,高门大户莫过如此,但投奔他的却多是寒门子弟;大将军何进乃屠户出身,但他身居高位,世家人才也纷至沓来。主公立业招贤,寒家子弟未必尽来,世家子弟未必不来,来与不来,皆取决于主公,如主公能带给他们足够的利益,则无人不往。肯定会有人囿于门第之见,拒绝前来,但正如主公所言,主公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那些人心智迷茫,遇明主而不投,只能明珠暗投,此等盲目之人,身逢乱世,必随他们盲目而投的主公死无葬身之地。”

金良点点头:“孔璋所言极是,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有我能让英雄有用武之地,让贤才有施展空间,有识之士必会纷至沓来。”

此时金良心里也犯了嘀咕,这陈琳前来投靠我应该也是冲着我能给他带来利益吧。不过,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要想利用人家,就要有被人家利用的价值。金良便又让陈琳给陈珪、陈登父子写了书信。不过,金良知道陈家父子在历史上从未出过徐州,他们把徐州看作自己的势力范围,应该不会那么早投靠自己,除非自己打到了徐州,但等到自己打到了徐州,手下文武将官数不胜数,又岂会再重用这两人。

相比于陈珪陈登这样的百里之才,金良更期待徐州境内一个万里之才和他那个千里之才的哥哥。金良特别从那数十个徐州士兵里挑选了两个精干的士兵,替他传递一份任命诏书,是给琅邪郡阳都人诸葛玄的。吕布对诸葛玄没啥兴趣,主要是奔着他的两个侄子诸葛亮和诸葛瑾来的。金良看历史很客观,诸葛亮虽不像演义上那么神乎其神,但他的军政才能应该是万里之才,而诸葛瑾算是千里之才。既然两个侄子都那么有执政能力,他们的叔父诸葛玄的治理地方的能力应该也不差吧。历史上诸葛玄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结果李傕郭汜掌控的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被迫投奔荆州刘表,此后又隐居卧龙岗,遂没有表现机会,但金良这次要给他表现机会,准备委任他做冀州治下的巨鹿郡太守。此时,诸葛兄弟的父亲诸葛珪已经死了,年幼的诸葛兄弟跟随叔父诸葛玄,诸葛玄若领命前来冀州就职,那么诸葛兄弟都会跟随前往,等他们长大了自然会为自己效力。金良本来担心没有了名师传授,诸葛兄弟会没有历史上那么能干,但陈琳刚才给金良做了补充,让金良惊喜地发现徐庶、诸葛亮的师父司马徽以及司马懿的师父胡昭都在颍川郡,金良正想去那里会会以郭嘉为代表的颍川学子们,便可顺便把那两位大师请到荆州,由他们教授,由金良指点相信诸葛亮等人不会变成废材。(未完待续)

ps:昨天手机断网所以抱歉了。差不多该出现第二个神将敌人了。请期待。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