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陆康从袁绍出逃的事实上,判断出董卓将来必定会被天下诸侯共讨之,虽然如此,他依然认为宗庙所在的洛阳才是正朔,金良挟持太后和天子远遁襄阳,乃是弃宗庙社稷于不顾,这样的太后、天子、大臣都不值得跟随。陆康有这样的想法一点都不奇怪,历史上的他可以逃回吴郡老家,保得一命,可他没有。

<陆康(126年-195年),字季宁,东汉末年官员,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陆康是吴郡陆氏子弟,忠于东汉朝廷,有相当显著的政绩。

陆康年轻时就有义烈之名。最早先受扬州刺史臧旻推举为茂才,然后出任高成县令(在今河北省盐山县一带)。由于高成县地处偏远,当地治安很乱,每户人家都备有弓弩,而每次县令一到,首先就征发民力修建城墙。陆康到任后,将这些人遣散,百姓大悦,又以树立恩信为方法,连盗贼都逐渐被收服了。州郡上表彰他的功绩,于光和元年(178年)升任武陵太守,后来又转任桂阳、乐安两地,所到之处都得到称赞。

之后,汉灵帝为了要铸造铜人,大幅加征税收,百姓贫苦。陆康上表劝谏,被宦官误谗为诽谤圣明的大不敬,幸而御史刘岱仔细研究了表文后,上奏解释,才只以罢官返乡论处。不过之后,朝廷又重新征召了陆康,担任议郎.

此时庐江郡出现盗贼黄穰等人,连结江夏等地的势力,多达十余万,攻陷了四个县。朝廷于是任命陆康为庐江太守。陆康就任后,赏罚分明,击破了黄穰等。其它残余也纷纷归降。汉灵帝表彰了陆康的功绩,封陆康之孙陆尚为郎中。汉献帝继位后,天下大乱。陆康冒险派遣孝廉进贡朝廷,被加封忠义将军。秩达中二千石,已经是九卿级别。

当时,袁术的割据势力屯重兵在邻郡九江郡的郡治-寿春,袁因为军队缺粮,向陆康索要米三万斛。陆康认为袁术是叛逆,闭门不与之来往,而且整修战备准备迎敌。袁术大怒,派遣孙策攻打陆康。将庐江城池层层包围。陆康率军队固守,手下士兵之前有休假外出的,闻讯皆返庐江,乘夜爬城墙回来帮助守卫。陆康一直坚守了二年,城池才陷落。之后月余,他就病逝,时年70岁。陆康宗族百余人,逢此战乱及饥荒,死了近一半。朝廷怜悯他守城的气节,拜其子陆俊为郎中。>

六岁的陆逊站在一旁。全神贯注地竖着耳朵听着,听陆康极力主张陆骏不去金良,如敷粉般白皙的小脸蛋上露出一丝不以为然。

陆康看到陆逊脸上的表情。觉得很奇怪,便笑道:“逊儿,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

“叔祖,孙儿有一事不明,还请叔祖示下。”陆逊躬身道。

“逊儿,你且请说,”陆家的家风严谨中带着活泼,每当家族成员议事,子弟们都可以畅所欲言。说得对会有奖励,说的不对。也不会被罚。

“以董卓立刘协为帝前后的行径来看,叔祖您仔细想想。若是天子、太后留在洛阳,会是什么下场?”陆逊不慌不忙地抛出一个关键的问题。

“呃,以董卓入京数天后就妄立刘协为帝,由此可知,董卓存废立之心是早有预谋,再者被何太后逼死的董太后乃董卓同族胞姐,若是太后天子不离开洛阳,一旦天子被废,董卓势必以何太后当初逼死董太后为理由将何太后杀死,何太后一死,天子亦不能久存。逊儿,我明白你的意思,若是天子、太后留在洛阳,必定是死路一条。”陆康脸色凝重道。

“叔祖,在废立典礼上,袁隗发觉典礼上的太后和天子是假扮的,当场吐血,沦为天下笑柄,董卓勃然大怒,把假扮太后和天子的人杀死,由此观之,董卓也有心杀真的太后和天子,若是无心,他对假的也不敢下毒手。太后和天子若不听从金良劝告,执意留在洛阳,必被董卓所害,太后和天子被害,只剩下陈留王刘协被董卓袁隗拥立成的这么一个唯一的皇帝,到时候朝廷必在董卓掌控之中,董卓必定重用西凉一系,像我们这些江南世家,绝对不在董卓眼中,以此观之,若想家族更为昌盛,父亲一定要去襄阳。”陆逊侃侃而谈,看他的模样,又哪里像是六岁多的孩子,又是一个小妖孽啊。

陆康赞赏地点点头,对陆骏说道:“是啊,我不可将个人好恶来评判时局,逊儿说得很对,你去襄阳必能让陆家重振乃祖的光辉,若是拒绝襄阳朝廷,将来襄阳朝廷平灭董卓,一统天下,算起旧账,咱们陆家必被排挤清洗,由此可见,这襄阳一定要去。”

陆骏笑道:“说来很是奇怪,这个金良将军在信里一再强调让我携带陆逊前往,莫非他早已知晓逊儿有大才?”

“我们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但相信他从区区一侍卫瞬间建立诸多大功,一跃成为襄阳政权军事主脑,必有通天彻地之能,而他还不到三十岁,跟即将六十岁的董卓形成了鲜明对比,由此可见襄阳朝廷是朝气蓬勃的,别的不说,光是耗着,洛阳也耗不过襄阳。别的不说了,光看有一个金良,这个襄阳朝廷咱们陆家都得鼎力支持。”陆康被陆逊的分析带动起来,自己抛开对金良门第出身的偏见,仔细地从战略角度分析襄阳朝廷的优势,他不得不承认襄阳朝廷现在看起来弱小,但未来的赢面更大。

陆骏听从陆康和陆逊的意见,携带陆逊,在数百家兵的保护下,从庐江登岸,沿着徐州和豫州的边境往襄阳进发,到了濮阳,渡过黄河,到了宜阳,面见守将张辽,呈递任命诏书。张辽见陆骏是新任的襄阳城门校尉,类似于后世的九门提督,权柄不小。不敢怠慢,忙派一千人马护送陆骏一行人前往襄阳。

与此同时。扶风郡法家,法衍也被年方十三岁的儿子法正说服,决定投奔襄阳朝廷。法正劝说法衍,亦是分析未来的形势,经法正纵横捭阖的一番分析,法衍发现董卓看似势大却被天下厌弃,金良看似势小却能聚拢天下之力共歼董卓,董卓必然会从洛阳败退。等董卓西凉大军败退回京兆扶风一带,法家为世家大族,必定会遭受董卓西凉兵的荼,看来只好离开扶风前往襄阳。在法正的劝告下,法衍把家中所有田地商铺都悄悄售出,遣散奴仆,领着全家老小,绕道去了安定。到了安定以后,法衍把任命诏书呈递给皇甫嵩看过,皇甫嵩便派二千人马护送法家一行人前往邺城。渡过黄河,到达河东,再由并州牧朱儁派人护送到壶关。再由上党太守张杨护送到襄阳。

诸葛家、陆家、法家到达襄阳估计还需要一个多月。皇甫嵩镇守凉州,准备爆董卓的菊花,所以无法亲身前来。朱儁镇守并州,准备插董卓的肚脐,也无法亲身前来。刘虞身为幽州牧,虽然遥领太尉之职,却因幽州为边陲,鲜卑、乌桓时时侵扰,刘虞须要安抚那些蛮族。亦无法亲来襄阳。

但他们这三位重臣都派了亲信前来襄阳听命。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来到襄阳,因能言善辩。被任命为大鸿胪丞,协助大鸿胪掌管接待宾客之事。按照东汉制度。凡诸侯王、列侯和各异族的酋长,以及外国君主或使臣,都被视为皇帝的宾客,所以与此有关的事务多由大鸿胪掌管。如诸侯王、列侯受封或其子息嗣位,以及他们因有罪而夺爵、削地,都由大鸿胪经手处置。诸侯王进京朝见皇帝,大鸿胪典掌礼仪;诸侯王死亡,大鸿胪遣使吊唁,并草制诔策和谥号。臣属于汉的异族酋长,在接受汉的封号或朝见皇帝时,以及外国使臣来贡献等,属于礼仪方面的事务,都由大鸿胪承办。郡国派属吏到京师上计,大鸿胪要为他们安排馆舍。

换言之,大鸿胪是外交部长,皇甫郦的大鸿胪丞相当于外交部常务副部长。皇甫嵩对侄子能荣升到这个位置相当满意,襄阳的六位辅臣见这个任命让皇甫嵩对襄阳朝廷更加拥护,也非常欣喜。

朱儁的族弟朱光来到襄阳,因其善能治政,被任命为大司农,具体负责征收田租、刍稿税、算赋、赀赋、更赋、过更、算缗等赋税,还经营盐、铁、酒的制作专卖,从事均输、平准等商业活动,而且管理漕运和调拨物资,负责国家官吏的俸禄、军政费用等财政开支。朱光在历史上曾经做过庐江太守,在庐江屯田,后来被吕蒙、甘宁所破,说明他军事才能应该远逊于治政才能,治政才能貌似不错,但他能做大司农多是出于势力的平衡,出于对朱儁的拉拢。

金良当然是想安插韩浩或石韬做大司农,但他们年纪轻,又出身于寒门庶族,又从没有做官的资历,所以根本摆不上台面,金良只能让韩浩和石韬在屯田上积累经验,等他们影响力和名声足够了再让他们慢慢升做大司农,像韩浩现在就兼任大司农丞,待朱光任期完毕后,再让韩浩擢升到大司农。不过这时候的大司农的部分职权,比如征收田租、刍稿税、算赋、赀赋、更赋、过更、算缗等赋税和负责国家官吏的俸禄、军政费用等财政开支都慢慢移交内阁的户部管理,大司农慢慢地便退化为后世的农牧部和林业部的合体。

刘虞派儿子刘和和亲信田畴前来襄阳为天子效命。刘和原来就是少帝刘辩的侍中,当初刘辩逃出洛阳城时,刘和就一直跟随,到了襄阳以后,请假去幽州探望父亲,刘虞又派他重回刘辩身边再任侍中。因为侍中是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算是亲信贵重之职,所以暂时加无可加。

田畴,是北平田氏的精英子弟,北平田家是巨鹿田氏的附属家族,田畴此番前来拜见天子,也顺便拜见了田家家主田丰,在田丰的引见下,拜见了征南将军金良。

金良从正史上,从演义上,都知道田畴田子泰是一个有文韬又有武略又有大智慧的人。

<田畴(169年-214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今河北省玉田县人,现玉田县为古无终国)人。东汉末年隐士。好读书。

田畴年少时喜好读书,善于击剑。初平元年(190年)。关东义兵兴起,董卓将汉献帝迁至长安。幽州牧刘虞叹息说:“贼臣叛乱,朝廷流亡失所,四海倾覆,谁也没有坚定的信念。我身为皇家宗室的遗老,自然不能与众人相同。现在我想请一使臣前去朝廷尽我作为忠臣的礼节,怎样才能得到不负使命的人士呢?”众人议论,都说:“田畴虽然年轻。但很多人称他是个奇人。”田畴这时才二十二岁。

初平二年(191年),刘虞随即礼貌周全地请来田畴相见,对他十分满意,于是让他担任从事,为他置办车马。将要出发时,田畴说:“现在道路阻塞断绝,贼寇纵横,我如果自称官员奉命出使,将会被众人指名道姓,多有不便。我愿以个人身份前往。期望能够顺利到达。”刘虞听从了他的意见。田畴于是回到家里,自己挑选了家人和慕名而来愿作随从的勇壮少年共二十多人,骑马一同前往。刘虞亲自出来祭祀路神,为田畴送行。上路以后,田畴就前去居庸关,出了边塞,沿着阴山,直接奔赴朔方郡,顺着小路走去,终于到了长安,完成了使命。朝廷下诏任命田畴为骑都尉。田畴认为天子流亡在外刚刚归还。尚未安定,自己不可以承受这样的荣宠。坚持辞让不受。朝廷尊重他的心意。三公府同时征召,田畴都没有接受。

初平四年(193年)。刘虞与公孙瓒相互攻伐,田畴得到报告后,快马加鞭返回,还没到达,刘虞已被公孙瓒杀害。田畴回来后,到刘虞坟墓前拜谒祭扫,又发出章表,哭泣着离去了。

公孙瓒知道了大怒,悬赏通缉,捕获了田畴,对他说:“你为什么独自到刘虞的墓前去哭,却不来给我送报告章表?”田畴回答说:“汉朝王室衰败,人人怀有异心,只有刘公没有失掉忠信的节操。报告表章中所说的,对将军没有什么好话,恐怕不是您所乐意知道的,所以没有送上。况且将军正在兴办大事以满足自己的欲求,既已杀死了没有罪的主君,又与坚守忠义的臣子为仇,果真做了这件事,那么燕、赵地区的士人将都只会投东海而死,哪还有人忍心跟从将军您呢?”公孙瓒因为田畴理直气壮的回答,给他松绑,不敢加害。

公孙瓒把田畴拘留在军营中,禁止他的朋友与他往来。有人劝说公孙瓒说:“田畴是个义士,您不能礼貌待他,反而把他关了起来,恐怕会失去众人的心。”公孙瓒于是释放并送走了田畴。田畴得以北归,率领所有宗族里的和从别处前来依附的共几百人,扫地盟誓说:“您的仇不报,我就不再立于人世!”随即进入徐无山中,营造了一块地处深远险峻又很平敞的空地居住,亲自耕种粮食用来供养父母。百姓都来归附,几年间达到五千多户。

田畴对父辈老者们说:“诸位不认为我田畴不贤,从远处来投靠,人多就形成了城镇,但还没有统一,恐怕不是长久安定的作法,希望推举择定贤能或年纪大的人做首领。”大家都说“好”,一起推举了田畴。田畴说:“现在我们来到这里,不是只图眼前的安定而已,而是要图谋大事,报仇雪耻。我私下担心还没有实现我们的大志,而那些轻佻浮薄的人自己先互相侵扰欺侮,苟且快乐一时,却没有深谋远虑。田畴我有一条不成熟的计划,希望和诸位一同施行,可以吗?”众人都说:“可以。”田畴就为大家制定了有关杀伤、盗窃、诉讼的法律,规定犯法重的人治死罪,其次的也要抵罪,共有二十多条。又制定了婚丧嫁娶的礼仪,兴办学校讲授知识的规划,向众人颁布。众人都熟习了,到了路不拾遗的程度。北方边境地区百姓纷纷聚拢,服从他的威信,乌丸、鲜卑也都各自派遣使者来送贡物,田畴都接纳、抚慰了他们,使他们不再进行侵扰。

袁绍几次派遣使者前来招请,又立即授予将军印,以便安抚田畴统治下的百姓。田畴都拒绝了,没有接受。袁绍死后,他的儿子袁尚又来征召。田畴始终未去。

田畴时常因为乌桓残杀当地士大夫而痛恨,有讨伐他们的心思。但实力不够。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还没到时,先派遣使者征召田畴,又命令田畴告知他的旨意。田畴戒令门客赶快整理行装,收拾行李。门客对他说:“过去袁公倾慕您,礼物和命令来了多次,您一点也不屈服;现在曹公使者第一次来。您就像恐怕来不及一样,这是为什么?”田畴笑着回答说:“这就不是您所明白的了。?三国智原画-田畴”于是跟随使者到了曹操军中,任司空户曹掾,准备引见咨议。第二天曹操布诏令说:“田子泰不是我所应该任命为吏的人。”就举荐为茂才,任为..县县令。田畴没去上任,随着军队到无终县。当时正当夏季降水,海滨低洼地区,泥泞不能通行,贼兵又把守险要路段,曹军不能前进。曹操很忧虑。拿这事询问田畴。田畴说:“这条道路在夏季常常积水,浅处不能通行车马,深处又载不动船只。形成这种灾难已经很久了。原先的北平郡治在平岗县,从卢龙塞直通柳城;从汉光武帝建武年间以来,破败断绝近二百年了,但还有隐蔽的小路可以找到。现在贼方将领大队军马正在通向无终的路上,不能前进,正在后退,松懈没有准备。如果我们率军悄悄返回,从卢龙口越过白檀的险要,从空旷地区走出。路又近又好走,乘其不备去攻打。蹋顿的首级就可以不用战斗而俘获了。”

曹操说:“好。”就带领军队返回,而在水边路旁竖起大木头。写上:“现在正是暑热夏季,道路不通,姑且等到秋冬两季再进军。”贼军骑兵侦探看到了,真的以为曹军已经走了。曹操命令田畴带领他的部下作向导,走上徐无山,过了卢龙,经过平岗,登上白狼城,离柳城二百多里时,贼军这才警觉起来,单于亲自上阵,曹操与他交战,终于大获全胜,追赶败兵到了柳城。曹军返回,进入关内,论功行赏,封田畴为亭侯,封邑五百户。

田畴自己认为当初为了主君死难,率领众人逃遁,报仇的志向还没有实现,反而靠它获取利禄,这不是自己本来的意思,坚持推让。曹操知道他心意至诚,答应了而没有勉强他。

辽东斩了袁尚的首级送来,曹操下令:“三军有谁敢为袁尚而哭的,斩首。”田畴因为曾被袁尚所征召,就前往吊唁祭奠。曹操也不追究。

田畴率领他的家属及族人三百多户全部到邺县居住。曹操赐给田畴车马粮谷丝帛,他又都分送给了族人和旧友。田畴随从曹操征讨荆州回来,曹操追念他的功劳很大,后悔上次听从了田畴的辞让,说:“这是成全了你一个人的志向,而损害了国家的法律制度啊。”于是就又用上次的爵位赐封田畴。田畴上疏陈述自己的诚意,以死来发誓。曹操没有听从,想把他招来授官,再三再四,田畴终究没有接受。

有司弹劾田畴偏狭固执,有违正道,只知固守小节,应该罢免官职,施加刑罚。曹操尊重田畴的行事,犹豫不决了好长时间,终于把此事交给世子曹丕与大臣们广泛讨论。曹丕认为田畴和过去楚国令尹子文辞让俸禄、申包胥逃避封赏是相同的,应该不要勉强他,而成全他的志节。尚书令荀彧、司隶校尉钟繇也认为可以听从他自己的意愿,曹操还想给田畴封侯。

因田畴平素与夏侯惇友善,曹操对夏侯惇说:“你且去用你们的情谊劝喻他,一切都从你嘴里说出,不要告诉他是我的意思。”夏侯惇到田畴那里住宿,就像曹操所说的那样去做。田畴揣测到了他的意旨,有关受封的事什么话也不再说。夏侯惇临离去时抚摸着田畴的后背说:“田君,主上的心意这么诚恳周到,你连这都不能顾及吗?”田畴回答说:“这话说得太过分了!田畴,不过是个背负信义逃窜的人,蒙受恩惠得以全活,实在是太幸运了。怎可以卖卢龙要塞来换取利禄赏赐呢?即使整个国家独加恩宠给我田畴,田畴难道就不问心有愧吗?将军素来是知道田畴的,还要这样做,如果一定不得已的话,我希望就在这里自刎,献出我的生命。”话没说完,就痛哭流涕。

夏侯惇把这情形都报告了曹操。曹操喟然叹息,知道不可以勉强了,这才任田畴为议郎。田畴在四十六岁的时候死去,其子亦早死。曹丕受禅让即位后,敬重田畴的德行信义,赐给田畴的侄孙子田续爵位为关内侯,作为对田畴后代的尊奉。>(未完待续)

ps:正解得历史资料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