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入王府(2)
闵儿和贵喜一路护着未央往宫门的方向走去,闵儿一路都低着头,话也不说一句,未央看着她那个样子,心里也是难受。毕竟从小到大两个人都没有离开过彼此片刻,现在却要分隔两地,隔着一道宫墙,任凭怎么安慰自己,心里终究还是不舍。为了不让彼此更加难过,未央不得不找些话来说,她忽然想到一件事儿,便随口问了贵喜。
“贵喜,刚才在孙老太爷那里,为什么一提到胡秋大人的师兄,老太爷便生了气?胡秋大人的师兄,难道不是老太爷的大徒弟么?“未央问道。
谁知道贵喜听了这个问话,竟然面露难色,终于还是犹犹豫豫的说了起来,“素姑娘,日后在胡秋大人和孙老太爷面前,千万记得别问这位大徒弟的事儿,这是一个大忌讳呢。“贵喜说道。
“这其中有什么缘由?“未央问道。
“从前在二总管还没有来的时候,这太府都是孙老太爷和他的两位徒弟打理的,一切也都是井井有条,但是后来这位栾公公不知道如何说服了陛下,被指派到了太府,便重新立了好些规矩,还都是打着陛下的旗号。老太爷心里明白,这就是冲着自己和自己的两个徒弟来的,也不去计较,所以有一阵子,二总管在太府里十分的得势。品官和汤官两位大人被对打压的很厉害,手底下也被安插了很多二总管的人。直到后来,终于出了一件大事儿。“贵喜小声的说。
“出了什么事?“在一边红着眼睛的闵儿也忍不住好奇了起来。
“上一任品官大人手下的一个人犯了事儿,原本也不是多大的事儿,二总管却要杖责。品官大人气不过,便要替自己的手下受罚。结果二总管还真的杖责了品官大人。原本只不过是挨几下板子的事儿,谁知道,下手重了,伤了要害,结果品官大人估计……估计……“
“估计什么,你倒是说呀。“闵儿追问道。
“估计这辈子只能当太监了。“贵喜说道。
“怎么会这样……“未央不可思议的说。
“宫里对于这件事儿的传言有很多,有的说是意外,毕竟杖责,谁也没有办法保证不伤到要害,还有的说,就是二总管故意让人下了黑手,才害了品官大人一辈子。“贵喜说道。
“所以孙老太爷就是因为这个事儿,才生气的?“闵儿问道。
“并不是,众人不敢把实情告诉老太爷,只说是挨了打,打的重了一些。当时老太爷还去陛下那里理论了一番,老太爷按辈分,也算是陛下的长辈,却从来都不抬出这层关系,他亲自去找陛下,这是多少年来都没有的事情。所以后来陛下斥责了二总管,虽然不知道陛下和他究竟说了什么,但是从那之后,二总管便收敛了很多,不再过分插手太府的事情了。可是事情到这里还没完,老太爷的大徒弟伤势好的差不多的时候,竟然出宫去了,到现在也不知所踪。胡秋大人只好同老太爷讲,自己的师兄告老还乡了。老太爷以为大徒弟是迫于二总管的压力,被人打怕了便躲了出去,所以这么多年一直在生自己大徒弟的气。“贵喜叹了口气说道,“这些年只是苦了胡秋大人,要忙着打理太府的事儿,还要在老太爷面前隐瞒自己大师兄的事情。要知道他们师兄妹原本是一对儿的,也不知道,日后还能不能找到这大师兄了,走了有大半年了。“贵喜说道。
谁也不曾想,随口的一问反而牵扯出来一件更让人觉得伤感的故事,一时之间三人都没有说话。这个时候宫门已经就在眼前了,闵儿一看见停在门外的云王府的马车,想到自己就要和小姐分开了,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
“小姐,我……我不想和你分开。“闵儿哭着说,眼泪大颗大颗的往下掉。
“别哭了,听话,大不了我让膳官手底下负责采买的宫人,每一日都给你带一封信回来?“未央安慰道。
“你说好了,每天一封。“闵儿反复确认道。
“好好好,每日一封。逢初一十五,你不是还能去府上取点心么?也是能见到的。“未央说道,她故意把语气说的很轻松,其实心里又何止千万个不舍。
“小姐,你记得不要贪凉,不要吃生冷的食物,炖汤的时候,不要盯着火苗看,不要熏坏了眼睛。“闵儿一条一条的嘱咐道。
未央含着眼泪笑了笑说,“你这个丫头,这些还不都是平日里我教导你的,现在你反倒拿来教育我了?“未央嘴上这么说着,眼泪却早就已经顺着脸颊滑落了下来。
“小姐……“闵儿凑到近前,“还有这面纱,你千万别忘了。“闵儿叮嘱道。
“我知道了。“未央答允道。此时已经是日上正午了,站在宫门边上的侍卫已经催促了两次,贵喜走过去给了他们一些银钱打点,他们才勉强同意让三个人多聊一会儿。未央看着闵儿,虽然她还是梳着童花头,挽着双髻,一副小孩子的打扮,但是她已经长的和未央一般高了,从前稚嫩的小脸,现在已经出落成了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了。
“我的闵儿,长成大姑娘了。“未央说道。
这句话一出,闵儿更是难过,抱着未央嚎啕大哭起来,对于闵儿来说,未央虽然只比自己大了几岁,却是如姐如母,这份情感实在是外人难以体会的。
“姑娘,时间差不多了。“贵喜虽然不忍心打断他们,但是宫里自有宫里的规矩,时辰容不得耽搁,一边的守卫又开始催促了。未央点点头,轻轻抱了抱闵儿,便一狠心,转身上了马车。
赶马车的人阴着脸,看到未央终于上了车,面无表情,冷冰冰的说了一句,“女人就是麻烦。“
“原来是你啊。“未央认出了眼前的赶车人,倒不算是陌生,“让你久等了,我们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