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大殿里。
“蛮族女王明珠,拜见大汉天子武帝陛下!”明珠女王带着几名贴身侍卫走进了皇宫大殿,参见武帝。本来武帝要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才会正式上朝的,不过明珠急着要回去,武帝便提前召见了她。
“公主继任新蛮王,真是可喜可贺。朕预祝女王永远统领蛮族,让蛮族繁荣昌盛,与大汉用结盟好。”武帝笑吟吟的说道:“等大汉国士与神子一战之后,朕便亲自给你们赐婚!”
“谢过陛下恩典!”明珠躬身谢恩。
“明珠,你此次亲自前往大汉,向我递交国书。并送来汗血宝马,美酒等珍贵礼物,朕十分感激你对大汉的尊重。为此朕也不能小气,准备送你百万极品元石,并蜀国绸缎,等大汉特产,以示回礼,你看怎么样?”武帝说道。
蛮族刚刚统一,百废待兴,因此武帝给她的礼物十分厚重。大汉帝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一百万极品元石也算不了什么。而且大汉是大国,对于友好的邻邦,十分的慷慨,彰显大国风范。
“启禀陛下,我不需要那些元石,绸缎。”明珠说道:“我此次亲自前来,除了递交国书之外,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希望陛下能够派遣一些学者到我们蛮族去,传授大汉的风俗,礼仪。大汉是大国,比我们蛮族有更先进的文明,我想让蛮族学习你们的先进文化。”
“看不出明珠女王如此的有见识。”武帝说道:“朕就答应你的请求,大汉的文化,主要是儒学。因此我就从儒家学院挑选出一百米举人级别的书生,前往你们蛮族。”
“谢陛下恩典。”
“儒家学院在七大诸侯国中的鲁国,那些举人书生要赶到皇城,恐怕还需要七八天时间。不能和你马上去蛮族,因此你可以和你的使团先回去,然后我让他们自己去你们那里。”
“好,谢陛下。”
明珠女王刚刚继承蛮王大位,不能离开蛮族太久,因此办完正事之后,马上就要回去。
明珠告退离开皇宫之后,就前往大汉国士府邸,和李长生住在了一起。武帝知道这个消息,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大汉和蛮族和亲算是成功了。
以后他就可以专注国内的事情,不用担心外患了。
“陛下,这是大汉国士派遣侍女送来的竹简,请陛下过目。”这时候,一名老太监走了过来,呈上一个盒子,盒子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卷竹简。
“这么快就写出来了?”武帝惊讶,“不愧是我朝第一才子!而且新春佳节也没有休息,真是用功啊!看来他是想尽快提升自己的实力,以备以后的大战。”
武帝取出竹简,就地翻阅。
《文心雕龙》第一篇《原道》!
“果然是好书!他的这一部典籍,必定会流传千古!”没有花费半炷香时间,武帝就把第一篇看完了。李长生绞尽脑汁写这一篇用了两三个时辰,而武帝看完只花费了几分钟。可见写书不已,看书却是轻而易举。
武帝拍案称赞道:“这一篇讲述了书道以文心为主,同时也讲了文章中的德,可以说是对书剑大陆书生一脉的一次总结,同时也有独到的理论,开天辟地!”
“在每一个理论后面,还有一篇对仗工整的赋做总结,文采斐然,不愧是以诗词入道的人才。德福,你马上把这卷竹简送到翰林院,让他们即刻行动,刊印之后发行全国。”
“是,陛下!”老太监恭恭敬敬的领命。元宵佳节之前,所有官员都不会上朝做事的,老太监要去找翰林院的官员,还必须亲自前往他们的府邸。
国士府里。
李长生继续专心的和侍女们著书。
“《文心雕龙》第二篇《征圣》篇……”李长生念道:“夫作者曰圣,述者曰明。陶铸性情,功在上哲。夫子文章,可得而闻,则圣人之情,见乎文辞矣……”
七大学院的书生,通过学习圣人典籍,能够提升修为。李长生在这一篇中,阐述了其中的原因和道理。写作圣典的,是圣,描述思想的是光明。陶铸子民的性情,功劳在教化众生上面……圣人的思想精髓,都在他们的文辞里面。
“****信,辞欲巧,此修身贵文之征也。然则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
诵读圣人典籍,修身养性,提升书生意气。
“是以论文必征于圣,窥圣必宗于经……《易》称“辨物正言,断辞则备,《书》云:辞尚体要,弗惟好异。故知正言所以立辩,体要所以成辞,辞成无好异之尤,辩立有断辞之义……虽精义曲隐,无伤其正言,天道难闻,犹或钻仰;文章可见,胡宁勿思?若征圣立言,则文其庶矣。”
这一段非常长讲的是如何从圣人典籍中获取天道的道义。天道难闻,犹或钻仰,并不是每次诵读圣人典籍,都能获得书生意气,需要去思考,去领悟。简单的说,圣人的典籍,就相当于修炼秘籍。所以,只有自己著书,才是提高书生修为的最好方式。
“赞曰∶妙极生知,睿哲惟宰。精理为文,秀气成采。鉴悬日月,辞富山海。百龄影徂,千载心在。”
《征圣》篇写完之后,李长生又在后面加了一个赋。《文心雕龙》共分上下两卷,五十篇。李长生打算在一个月之类写完,随着每一篇发行全国,他的书生修为会迅速的提升。
五十篇写一个月,每天要写将近两章。
到了晚上,明珠女王又来和他想见,两人自然是如胶似漆,缠绵不断。
云停雨歇之后,明珠趴在他的胸膛上说道:“明天我就要回到蛮族了,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能够来看我。说不定你下次见到我的时候,我们的孩子都能走路了。如果你真的再不来看我,我就好好抚养我们的孩子,让他当蛮王继承人。”
才几次就会有孩子,不会那么凑巧吧?李长生心中想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