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见完岳飞等人后,刘煜返回府邸前去看望已经怀胎四个月的蔡琰。
这段时间经过刘煜的不懈努力,近来糜贞、甘梅、邹涵、郑颜等女先后有了身孕。
蔡琰于六月有孕;糜贞、甘梅在七月被诊出了喜脉;邹涵、郑颜二女则是在八月。
对于培育后代这件事,刘煜始终都是不遗余力的。
因为若是中途不发生什么变故,这东汉的天下大概率会是刘煜的囊中之物。
作为一个有着外挂的后世之人,刘煜肯定不会只将目光局限在本土的地盘。
将来等刘煜灭掉其他诸侯,统一了东汉全境之后,肯定会走对外扩张的路。
如此刘煜多生些孩子便尤为重要了,等到孩子们长大了以后,刘煜就会给他一些钱粮跟兵,然后直接扔封地去,最后能混成什么样全凭本事。
要是若干年后,汉地继承人一脉不成器,被其他封地的继承人给干了,那也是他实力不济,活该被人灭!
不管主脉跟支脉怎么打,就算他们把人脑袋打成狗脑袋都没关系,因为只要这“天下共主”之人还是刘煜的后代就可以了。
肉烂在锅里不算烂,被人连锅端了才算,这点是刘煜一直以来的想法。
可谁要是敢把刘煜的肉锅给端走,那刘煜可就要好好跟他讲讲道理了。
刘煜这人最讲理了,他始终都将孔夫子的行事风格作为自己的指路明灯。
当一个将近两米的齐鲁壮汉,提着门板宽的宝剑跟你讲道理的时候,你不听一个试试?
想着想着,刘煜突然想到了玄烨一朝的“九子夺嫡”。
“九子夺嫡?小家子气!到时候我要是有九个儿子,就每个大洲扔一个俩的,都是手足兄弟,抢来抢去的多没劲?!”刘煜撇着嘴吐槽道。
……
在刘煜构想未来蓝图之时,提出“驱虎逐狼”之策的荀攸已经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荀攸本想亲自前往下邳行游说之事,但在面见刘煜之时,荀攸却是遭到了一票否决。
“不可!万万不可!”刘煜态度强硬道。
见刘煜这副模样,荀攸赔笑道:“主公,您便叫属下走一趟吧!就算此事不成,徐州之人也断然没胆量加害属下!”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我岂能叫你身处险境?”刘煜瞪着眼睛道。
“莫说此事别人去也能办妥,就算办不妥,我也绝对不会叫你前去!”
“区区一个徐州,哪有你的安危重要?”
“错失这次机会,徐州以后还可以再行图谋。”
“可你荀公达若是有个闪失,那我便失去了一个挚友,一个当世绝顶谋士。”
“孰轻孰重,我还是分得清的。”
“所以你便也别白费口舌了,这事说破天了也不行。”
“要不然你派使者前去游说,要不然我就派兵强攻,总之你不能去,此事没得商量。”刘煜斩钉截铁道。
一听自家主公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荀攸还能说什么?
况且刘煜也是为了他的安全着想,荀攸再不领情那还叫个人了?
虽然荀攸提出的计划被刘煜给否掉了,但他的心中却尽是暖流。
在这一刻,“士为知己者死”这六个字的内涵被刘煜给具象化了出来。
也就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诗还没被创作出来,要不然荀攸高低给刘煜整两句。
“主公厚恩,属下肝脑涂地亦难报之!”想罢,荀攸红着眼眶道。
刘煜听后摆了摆手:“都是自家兄弟,不必说这些。”
“请主公放心,属下必听从您之教诲,不叫自己身处险地。”
“这几日属下便择一机灵之人,叫他替属下去行游说之事。”荀攸拱手道。
闻言刘煜笑着点了点头:“这便对了吗!你先自己挑挑看,没有合适的人选你便同我讲,我给你派人做这事。”
“诺!”荀攸应道。
……
辞别刘煜之后,荀攸便开始寻找合适的人选,替他前往徐州游说袁绍手下的谋士。
经过一番努力,荀攸如愿找到了一个聪明机灵之人,找到之后荀攸这才算是松了口气。
要是再找不到,荀攸都打算向自家主公请求援助了!
其实这人选并不好找,因为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忠诚,其次还有谈吐和应变能力等。
忠诚且有能力,二者兼具才能作为出使的人选。
荀攸选定的出使者唤作荀治,乃是荀氏旁系子弟,从辈分来论他还得管荀攸叫叔叔,忠诚这方面肯定是没问题。
而荀治的能力也没得说,他是他所在支脉最杰出之人,等到他这脉的家主卸任之后,荀治大概率会成为他所在旁系的话事人。
虽说荀治的忠诚能够得到保障,但有句话叫做“无利不起早”,以荀攸的心计,自然能够明白这点。
不管怎么说这趟出使有一定的风险性,且事关重大,所以作为交换,荀攸答应荀治,若是此事他能办妥,荀攸会助他成为他所在支脉的家主。
如此荀治自然是毫不犹豫、满心欢喜的应下了此事,恨不得立即前往徐州出使。
但荀攸肯定不会叫荀治仓促动身,一应话术和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荀攸都得教给荀治。
等到荀治把这些全都背的滚瓜烂熟,他才能踏上前往徐州之旅。
荀攸将荀治带到了一处绝对安全的密室,随即开始对荀治交代相关事宜:
“接下来我说的这些,你需得牢记于心,不能有半分差池。”
“沿途每经一地,都会有专人负责接应,赶路、食宿这些全不需要你操心。”
“路上的一切你都无需分神,你只做你该做的事情即可。”
“等到了下邳之后,你的任务才算正式开始。”
“此行你共需要接触三人,分别是许攸、逢纪、郭图。”
“你需要先拜访许攸,然后再依次去见逢纪和郭图。”
“无论如何都得叫许攸应下此事,逢纪和郭图二人答应最好,不答应倒也无关紧要,游说成许攸这事便成了一半。”
“若是他们仨都肯点头,这事便算成了。”
“至于如何才能见到他们三个,此事你不用担心,等到了下邳,自会有人替你引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