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通往应天府的官道上。
随着汹涌的人潮,走着一辆令人瞩目的马车。
虽说也是一辆马车,但相较大胜关的马车,这马车装饰奢华,四十八条缨络倒垂,一看,就知道车中人必定非富即贵。
车外数十劲装年轻女子护卫,一个个英气逼人,不让须眉。
这时,一匹快马由应天府方向急奔而来,近到马车前三丈勒缰止步。
“敢问车内可是大长公主?”
马车内传出女声,“是本宫……何事?”
“陛下口谕……大长公主可率人马由正阳门直入洪武门,陛下会至外五龙桥,亲迎大长公主回朝!”
“知道了。”
快马转身而去。
……。
车厢内,坐着三个女子。
如果吴争在,定会一眼认出,并惊愕万分。
这三女子分别是,朱媺娖、周思敏、吴小妹。
朱媺娖被吴争软禁于西湖边,由长林卫安排人手在明里、暗里监控,不用说出杭州府了,就算是外人想靠近,恐怕也难如登天。
可偏偏,朱媺娖就出现在了句容,距离应天府仅咫尺之遥。
更有吴王侧妃周思敏和郡主吴小妹在侧,难道,连侧王妃和郡主也掺合进了这次风波吗?
此时,一直黛眉紧锁的吴小妹,抬头看着朱媺娖,道:“难道真的只有这般兵戎相见,才能中兴明室吗……我哥他六年间,无时无刻不在北伐……思敏你是最清楚的,六年里,我哥回家了几次,待了几天……可你们……你们竟要这般待他!”
周思敏的神情异常痛苦,她几次抬眼看向朱媺娖,几次欲言又止,可最后从嘴里说出来的,“……大长公主殿下答应过我,绝不会伤害夫君的……对吗?”
朱媺娖平静地答道:“本宫怎会出尔反尔……先不说他当年救援本宫于危难之中,就说凭他这些年为国争战,本宫也不忍害他性命……你们放心,只要他放手兵权,本宫保他公侯万代、富甲一方!”
“可……这本就是他的,何须你保?!”吴小妹呛道。
朱媺娖目光中冷芒一闪,“朱辰妤……记住你自己的姓氏、身份……这世上一切都是假的,可唯有血脉才是真的……不可改变!”
吴小妹沉默了。
周思敏小心翼翼地道:“殿下……难道就不能和夫君好生谈谈……夫君的脾气外柔内刚,您这样与陛下硬着来,定会起争斗……到时……!”
朱媺娖微微一笑,撂起车窗窗帘,指着外面汹涌的人潮,道:“看见了吗?这些都是心向明室的忠义之人……况且,太平府、池州府、广德府、宁国府等地多有响应之人,此时恐怕已经到了应天府外,只要陛下一声令下,数以十万计的民众涌入京城,声援明室……他是个聪明人,应该明白,势,不可挡!”
“可……可夫君手掌兵权,以他心性,绝不会束手就缚……到时,怎生了得啊?”离京城越近,周思敏的心里越忐忑不安,她不想背叛吴争,可她是朱媺娖的表妹,打小就明白主从,怎能违逆朱媺娖的心意?
朱媺娖面容微微抽搐,这让原本清丽的容颜有些狒狒,但很快她回复如常,“放心……不会的,他虽然跋扈,但心里把百姓看得很重……甚至比本宫还重。”
朱媺娖带着一丝苦涩,“他不会下令向民众挥刀的……!”
“你就是看准了我哥这点……才敢趁我哥只身入京之时发动吧?”
吴小妹的再次呛声,彻底惹恼了朱媺娖。
朱媺娖尖声叫道:“本宫丧父失兄,他不也是趁人之危吗……你以为他是古道热肠的君子……不!他就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该千刀万剐的负心人!”
“就因为他不要你?”吴小妹翻了翻白眼怼道。
朱媺娖彻底被激怒了,她指着吴小妹反诘道:“他要你了吗……你不也是因为姓朱,所以他才拒绝你吗……若不是因此,你会听本宫的建议,用你的郡主车驾,避过各路监查,送本宫出杭州府吗?”
吴小妹闻听神色一黯,慢慢低下头去,再无兴致挤怼朱媺娖。
边上周思敏悠悠一叹,原本以她的心性,早已该劝说二人了,可眼下,她没心思劝架,她的心思在杭州府,她……想儿子了!
周思敏甚至开始后悔,不该参与此事。
因为她很清楚,不管此事成与不成,她,都已经背叛了自己的夫君,斩断了唯一与吴争相系的一脉情意。
就为了君臣之义,值得吗?
周思敏开始默默流泪,越流越多,直至颓然软倒在车厢中。
……。
朱莲壁的禁军,前身就是朱媺娖在位时的锦衣卫。
虽然历经张同敞率一部叛乱,可底子未损。
吴争行第二次废立时,仅收拾了张同敞所率的那支参与作乱围攻王府的锦衣卫,余者皆以新君登基而大赦。
但当时十万京营齐卸甲、叛军”兵不血忍直入宫城的那一幕,在京城军民心中深驻,见过那一幕的人,就再也抹不去、忘不掉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禁军指挥使在这几年中,如走马灯似的换了几茬。
但凡是老兵,心里就记得一句话,那就是“绝不与吴王对阵”!
人的名、树的影,敢于孤身站在洪武门前行废立、最后还真成了之人,谁敢惹?
时任右营指挥使的是兵部左侍郎王忠孝。
王忠孝人如其名,一心抗清复明。
他虽非吴争僚属,但从鲁监国、义兴朝、建兴朝三代更迭,王忠孝对吴争是相当敬服的。
也是,如今江南天下,还有谁不敬服力挽狗狂澜,救大厦于将倾的吴王殿下?
京营消息灵通,大街上盛传“吴王令”,王忠孝一早就得知了。
他在帐内苦思之后,随即对右营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令,“本将军昨夜轻狂,今日突感不适……病了!”
至于他病了,又关整个右营何事,其用意恐怕谁也不知道。
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在吴争牵朱莲壁登基时,已经定下铁律,与禁军全凭皇帝圣旨调动外,京军左、右营调动,皆须两块虎符,军机阁一块,指挥使一块。
就是为了防止当年悲剧重演,京军再次受乱命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