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曹魏景元四年,冬十二月。

邓艾写给司马昭的书信,到达洛阳相国府。

司马昭阅后,将信交于心腹贾充、邵悌等人阅览。

贾充道:“邓艾私封蜀人,制定治蜀、平吴之策略,这是否超过他的职权。”

邵悌道:“邓艾有白起、韩信之功,威震巴蜀,名誉天下,此时劫持蜀主,又占据巴蜀,日久恐将生变。”

司马昭本有不满,见二人如此言论,气愤道:“伐蜀之前,邓艾屡次进言不可伐,是我强令他出兵,他才有今日之功。难道土鸡变越鸟,家鸭变凤凰,如今已无人可驾驭乎?”

贾充看了眼邵悌,对司马昭道:“相国可派监军卫瓘提醒邓艾,凡事当上报,不可擅行,并让钟会监视邓艾,以防有变。”

邵悌道:“看钟会、卫瓘等将领是否向朝廷报告邓艾之事。”

司马昭微微点头,道:“也好,夏侯和!”

相国左司马夏侯和出列,道:“相国!”

司马昭道:“我派你为使者,代表朝廷,慰问蜀地将士,告知众将士,朝廷的嘉奖诏令,随后便至。”

夏侯和道:“遵命!”

司马昭走到夏侯和身前,道:“一定让卫瓘监军提示邓艾,国家大事当从长计议,不可独办。”

夏侯和道:“诺!”

于是在收到邓艾之书信后,司马昭对邓艾的言论表示不满,便派使者前去蜀地,提醒邓艾谨言慎行。

蜀地,涪县。

季汉灭亡的诏令到达汉中汉城,汉城护军蒋斌即放下抵抗,到涪县归降钟会。

正如之前钟会所说,当蒋斌来到涪县后,钟会约蒋斌、蒋显兄弟一起到涪县郊外的蒋琬墓,亲自祭扫。

此时钟会于墓前上香,众人于是敬拜。

礼毕,钟会道:“尊君公侯一代人杰,其二子博学多才,我钟士季能与蒋氏结交,乃荣幸之至。”

蒋斌道:“钟将军屈驾至此,令人敬佩,若不嫌弃,我兄第二人,愿为钟将军马首是瞻。”

蒋显道:“愿为钟将军马首是瞻。”

见二人跪拜,钟会连忙扶起,道:“好,那就请蒋氏兄弟留于涪县,参赞军事。”

蒋斌、蒋显皆道:“诺。”

钟会看着远处,道:“二位兄弟,如今西部战事结束,说说对于时局的看法。”

蒋斌道:“邓艾抢得头功,占据成都,听闻已制定治蜀与征吴方略,恐不为人下。”

蒋显道:“若不是钟将军主力留于剑阁,邓艾岂能立下如此之功。”

钟会点了点头,道:“那么之后,情况又将如何变化。”

蒋斌道:“魏廷不会坐视不管,邓艾狂不了多久。”

蒋显道:“请钟将军静待魏廷之令使。”

钟会道:“也好。”

不久,钟会、蒋斌、蒋显返回涪县军营。

数日后,魏廷使者夏侯和到达涪县。

夏侯和见到钟会,道:“钟将军,朝廷派我来向诸位将军告知朝廷正讨论封赏之事,数日后便会下达。在此期间,相国收到邓将军来信,邓将军制定治蜀与平吴策略,不知诸位是否已知。”

钟会看着卫瓘,卫瓘道:“听说过,但邓将军并未直接告之我等,我等亦无能为力。”

钟会道:“我等也是在等相国之意,使者前来,可有传达。”

夏侯和道:“相国请卫监军告知邓将军:事当须报,不宜辄行。”

卫瓘道:“事当须报,不宜辄行。如此看来,相国对邓将军之作为有所不满。”

夏侯和道:“不仅是相国,整个相国府对此都有言论。”

卫瓘看了眼钟会,对夏侯和道:“既然如此,我即刻写信于邓将军。”

夏侯和道:“有劳卫监军。”

钟会道:“夏侯使者此次前来,是否会去成都。”

夏侯和道:“相国只让我找卫监军,并未让我去成都。”

钟会道:“那就请使者留于涪县,等候新令。”

夏侯和想了想,道:“行。”

夜里。

钟会将姜维请到自己住所密谈。

姜维道:“今日洛阳使者前来传话,看来邓艾已被怀疑。”

钟会道:“之后该如何行事?”

姜维想了片刻,道:“卫瓘写信劝导,怕是事与愿违。邓艾或将再次给司马相国写信,坚持自己的主见。”

钟会道:“若如兄长之言,相国会如何应对?”

姜维看着钟会,道:“我有一计,可借相国之手,除掉邓艾,这样贤弟便可入主成都。”

钟会惊讶,道:“还请兄长赐教。”

姜维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告之钟会,钟会听之,大呼妙哉,予以采纳。

之后,卫瓘写给邓艾的书信,到达成都。

邓艾阅信,见司马昭不赞成自己的主见,为此感到不满,便把书信拿给旁边邓忠、师纂。

二人阅后,邓忠道:“父亲,看来相国不太认可父亲之策,所以让卫监军如此回复。”

师纂道:“事当须报,不宜辄行。就是指邓将军不要自做主张,一切听候朝廷之令。”

邓艾道:“我有说错乎?三年定蜀灭吴,此乃天赐之良机,相国如此英杰,难道不知?”

见他激动,邓忠道:“父亲息怒,或许朝廷亦有困难,所以一时拿不定主意。”

师纂道:“如今朝廷封赏诏令还未到达,不如稍等。”

邓艾道:“你二人年轻,自当不急。而我已年过七旬,再等数年,还能否挥师江表,直指建业!我不愿再等也。”

邓忠与师纂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

见二人愣住,邓艾道:“不行,我须再给相国写信,请相国克服一切困难,以伐蜀之决心,继而再灭东吴,实现天下一统。”

于是邓艾持笔道:“衔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恶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谓合权宜。今蜀举众归命,地尽南海,东接吴会,宜早镇定。若待国命,往复道途,延引日月。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专之可也。今吴未宾,势与蜀连,不可拘常以失事机。兵法,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艾虽无古人之节,终不自嫌以损于国也。”

通俗意思为:我奉命征讨,遵从旨意给予的命令,使敌人首领归服;秉承皇帝旨意来任命临时官员,以此来安定刚归附的蜀人,这是符合权宜之计的。如今蜀国全部归降,使我国的疆域直到南海,东与吴郡和会稽郡相接,便可早日安定。如果等待朝廷命令,往返的路程,会拖延很多时日。按照《春秋》的大义,士大夫离开国境,如果遇到可以安定社稷,有利于国家的事,可以自己做主。如今吴国尚未降服,疆域与蜀地又相连,不能拘于常理而失去良机。按照兵法,以大局出发,不应考虑个人的功名与得失,我邓艾虽然没有古人那般节操,但绝不会因心有顾忌而损失国家的利益。”

写毕,邓艾道:“你二人阅后,立即遣使送之相国府。”

邓忠、师纂阅后,又愣住了,或许是对文中之意并不太理解。

见二人犹豫,邓艾亲自叫来信使,命令送之。

当夜,师纂再次给卫瓘写信。

到了十二月末。

魏廷陆续发布诏令。

十二月二十一日,魏廷发布诏令,将益州一分为二,北部为梁州,由钟会镇守,南部为益州,由邓艾镇守。这样做即是为了削弱益州势力,减轻中央管制难度,也是为了平衡钟会与邓艾之间潜在的矛盾。

二十二日,魏廷发布诏令,特赦梁、益二州士民,免除其五年内一半的租赋。

二十四日,魏廷发布诏令,褒奖灭蜀之战有功将军,邓艾和钟会。

诏曰:艾曜威奋武,深入虏庭,斩将搴旗,枭其鲸鲵,使僣号之主,稽首系颈,历世逋诛,一朝而平。兵不逾时,战不终日,云彻席卷,荡定巴蜀。虽白起破强楚,韩信克劲赵,吴汉禽子阳,亚夫灭七国,计功论美,不足比勋也。其以艾为太尉,增邑二万户,封子二人亭侯,各食邑千户。

通俗意思为:邓艾显耀国威彰显武力,深入敌人腹地,斩将拔旗,消灭敌首,使得伪称帝的人,隆重的跪拜并自捆颈部,多年来就该杀的罪人,一次出征就全部平定。用兵没有超过预定的时间,战斗进行还没经过一整天,就像风扫残云,一举荡定巴蜀。即使白起攻破强大的楚国,韩信打败强劲的赵国,吴汉擒获公孙述,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若论功绩最高,那也比不过邓艾的功勋。如今任命邓艾为太尉,增加食邑二万户,封两个儿子为亭侯,各得封邑一千户。”

诏曰:会所向摧弊,前无强敌,缄制众城,罔罗迸逸。蜀之豪帅,面缚归命,谋无遗策,举无废功。凡所降诛,动以万计,全胜独克,有征无战。拓平西夏,方隅清晏。其以会为司徒,进封县侯,增邑万户。封子二人亭侯,邑各千户。

通俗意思为:钟会所向披靡,击败从未遇见过的强敌,占领众多的城池,布下大网捉拿逃敌。蜀国的大将,覆面自缚归顺朝廷,谋略从未失算,征途从未荒废。包括所有投降歼灭的敌人,用万来计数,全胜克敌,可谓不战而胜。荡平西部国土,使得边境得到安定。如今任命钟会为司徒,增加食邑一万户。封两个儿子为亭侯,各得封邑一千户。

从这两份诏书可以看出,邓艾与钟会皆名列三公,但所增食邑有所不同,邓艾高于钟会一万户。

同日,郭太后去世。

涪县方面。

卫瓘又收到师纂来信,于是向钟会汇报,钟会、卫瓘、胡烈等人见邓艾坚持个人主张,皆认为他这种行为属于悖逆,发生变乱的征兆已经显露。于是三人向朝廷报告,又让师纂报告。

同一时间,邓艾写给司马昭的信,被钟会派人于中途拦截,钟会善于模仿他人书法,于是修改邓艾书中词句,使内容更加傲慢,居功自傲。

十二月月底,相国府。

司马昭先后收到邓艾、钟会、卫瓘、胡烈、师纂的书信。

司马昭显得特别愤怒,道:“这个邓艾,他眼里还有朝廷乎,难道想在南面称王!”

贾充道:“邓艾怎会如此狂傲。”

邵悌道:“相国之前让卫监军提示他不可自作主张,可他却不听。朝廷又以他为太尉、若是赴任,怕是要与朝廷分庭抗礼也。”

司马昭道:“所以钟、卫、胡、师四位将军写信于我,皆认为邓艾之举属于悖逆,之后将发生叛乱。”

贾充看了眼邵悌,对司马昭道:“可令钟会入成都,抓捕邓艾。以囚车将邓艾押至洛阳,再由朝廷定罪。”

司马昭疑惑,道:“邓艾名望高于钟会,职位亦在钟会之上,若是抗拒,又该如何?”

邵悌道:“钟会所统军队,五六倍于邓艾。况且诏令一到,实行抓捕,谁敢反抗。”

司马昭想了想,道:“不如我率军至长安。”

贾充不解地看着邵悌,邵悌道:“此事何需相国亲自出征。”

司马昭道:“难道你忘了之前你我二人的对话,怎能让我不要出征。我用信义待人,所以重用邓艾、钟会。当我到达长安之后,便能快点与二人相见,弄清事实,人不负我,我不负人。”

见司马昭如此所想,这让贾充、邵悌二人感到惊讶。

贾充:“原来相国只是想弄清真实情况。”

司马昭道:“若我派你出征,难道也一定要怀疑你?”

听到这里,贾充感慨而无语。

邵悌见况,也不知该说什么。

这时记室荀勖走近,道:“相国,我支持你出镇长安。”

荀勖是钟会的从外甥,钟会是荀勖从舅,二人是舅甥关系。

见荀勖一言毫无私心,这使司马昭眼前一亮,并道:“公曾,说说你的看法。”

荀勖道:“之前我提议以卫瓘为监军,监视邓、钟两路大军,所以两军和睦,一举荡平西蜀。而如今卫瓘亦写信,看来此事不得不重视。”

司马昭道:“继续说来。”

荀勖道:“是,在下认为,可派贾护军率步、骑一万先行进入汉中,驻守乐城,相国亲率十万大军进入关中,驻守长安,相国可写信于钟士季,若邓艾不服,我可助你,相信彼此很快便会相见。”

司马昭爽快道:“此计甚妥。明日我上奏陛下,令钟会抓捕邓艾。”司马昭看着贾充,接着道:“公闾!”

贾充道:“相国。”

司马昭道:“以你为中护军假节、都督关中、陇右诸军事,率军先行,驻进汉中乐城。”

贾充道:“诺!”

司马昭道:“我当亲率洛阳十万之军,数日之后,出镇长安。”

灭蜀之后,占据成都的邓艾,逐渐居功自傲,两次向司马昭写信,主张自己的治蜀、平吴之策。钟会、卫瓘、胡烈、师纂等皆认为邓艾违反正道,或将变乱,于是向朝廷上报。

司马昭与僚属讨论之后,命令钟会抓捕邓艾,又命贾充驻守汉中乐城,司马昭本人则前往长安,了解真相。那么钟会能奉诏抓捕邓艾吗,之后又将发生哪些事,请看下一章:钟士季入主成都。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无敌逍遥帝君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天风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大汉兵王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朕让你监军,你反手灭了六国?东汉末年:黄巾军他不长这样啊!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