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季汉景耀六年、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季汉灭亡。

曹魏景元五年正月十八日,公元264年3月3日,钟会之乱爆发。

成都皇宫之中火光冲天,数万魏军争先钞略,死丧狼藉。

最终魏司徒钟会及姜维等十余将领皆死于兵变。

成都动乱三日,魏监军卫瓘出面约束诸将士,钟会之乱平息。

关于这次动乱到底死了多少人,很难有准确数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钟会再不能割蜀自立,姜维也再无复国可能。

一个时代,最终还是落幕了,多少会令人产生遗憾,甚至颇为难过。

然而,这就是现实。

此时刘禅寝宫。

当姜维被杀的消息传到这里,刘禅紧握密信,紧皱眉头,紧张颤抖,他想着信中道: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欲伪服事钟会,因杀之以复蜀土。

刘禅又抬头,看着身前的郤正(字令先)、张通,握着密信的右手又突然颤开,只见信件掉落,郤正见况,赶紧拾起。

郤正将信拿到刘禅身前,道:“主公,钟会作乱,大将军姜维,太子与张翼,蒋斌、蒋显、卫继,汉寿亭侯关彝等皆被诛杀,今当作准备也。”

刘禅还未拿回信,张通向前一步,道:“郤秘书(郤正原为季汉秘书令)这话是担心卫瓘会加害主公。”

郤正道:“张督(张通原为季汉殿中督),非也,我之意是让主公做好赴洛阳之准备。”

张通大悟,道:“原来如此。”张通又看着刘禅,道:“主公,臣愿随公一同东迁,护送至洛阳。”

郤正道:“主公,我亦愿往。”

刘禅看着二人,叹了口气,又看着郤正手里的密信,于是放弃收回,退后两步,道:“令先,找个无人之地,将此信烧之。”

郤正惊讶,一时没有回话。见况,刘禅又道:“令先,这是君命,宜早去办矣。”郤正这才回道:“是,主公。”郤正道后将密信藏于衣中,于是离开。

郤正走后,张通继续守护刘禅。

走出寝宫,郤正见此时宫中已平静许多。走到皇宫正殿外,正殿殿门外的镇国神兽石犀牛已被掩埋,正殿也被大火烧毁,见此情景,郤正老泪纵横。不久,他想起一件事,于是立即去找人。

此时卫瓘(字伯玉)、胡烈(字玄武)等人正在收拾残局,处理宫内外尸体,约束军队返回城外军营,收敛各类兵器。

当卫瓘、胡烈二人站于军营大门外时,胡烈叹道:“若钟会及早采纳姜维之计,死之人便是你我。此次取胜,可谓险胜也。”

卫瓘道:“确实好险!钟会尸体已被向雄收殓,姜维尸体已暴晒数日,可命人扔至荒郊喂食野兽。”

胡烈道:“是。我听说士兵剖开姜维尸体,见胆如斗大。”

卫瓘惊讶道:“可有此事?我未亲眼所见,若一传十,十传百,便为真也。”

胡烈道:“莫问真假,皆已作古也。”

卫瓘又担忧起来,道:“你我杀钟会、姜维,又命人去杀邓艾父子,师纂亦死,最终胜利成果归于你我二人,晋公得知,将如何对待?”

胡烈仰头一笑,后道:“卫监军难道忘了,钟会、姜维、邓艾皆为晋公所忌,今借你我之手除掉,晋公当心生爽快。不仅不会怪罪你我,更会褒奖你我平乱有功。”

卫瓘摸着胡须,微微点头,道:“胡将军言之有理。”

不久,卫瓘副官走来,道:“将军,有人求见。”

卫瓘道:“何人?”

副官道:“蜀朝大夫郤正、王崇、司马胜之。”

王崇,字幼远。原为季汉东观郎,长期负责国史修撰,校定文字。

司马胜之,字兴先。原为季汉秘书郎,与秘书令郤正共同处理机要事务,掌管宫中图书经籍。

这三人为何此时会一同来找卫瓘?因为在钟会之乱后,皇宫破坏严重,很多珍奇异宝被抢劫一空,而保留下来的历史档案,特别是藏于东观的诸多国家典籍,必须得到重视与保护,不然将损失殆尽。所以郤正离开大殿后便去找王崇、司马胜之商议此事,三人一见面,一拍即合,决定一同去找如今主持成都大局的卫瓘。

卫瓘于是接见三人。

郤正、王崇、司马胜之走进中军营帐,见到了卫瓘。

三人拜见卫瓘后,卫瓘道:“三位大夫找我有何事。”

郤正道:“卫将军,钟会作乱,数日乃安,宫中楼阁,多有损毁。将军乃名门之后,天下大儒,请求约束军队,保护蜀之古籍。如南宫东观,此观收藏有蜀中经典,诸多蜀朝文书档案,格外珍贵,若有损坏,难以挽救,此乃国之大损也。”

卫瓘点了点头,道:“我军入蜀,乃为伸张大义,无意破坏经典。既然郤大夫提出此事,当与办之。这样,就由郤大夫等负责东观事宜,再待天子降旨,另做安排。”

郤正等人道:“谢卫将军。”

卫瓘对胡烈道:“胡将军,向全军下达军令,禁止一切破坏,没有军令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军营,违令者军法处置。”

胡烈道:“遵令!”胡烈即领令而去。

胡烈离开后,郤正道:“卫将军,我等请求立即前往东观。”

卫瓘道:“好,那就劳烦三位也。”

郤正三人于是领令,前往东观。

此时东观,因钟会之乱,虽未被大火毁灭,但难逃乱兵劫掠。

郤正三人走进东观后,见东观中的字画、珍品皆被盗走,其余历史典籍狼藉一地,郤正感叹道:“来迟矣!”

只见从里走出一人,道:“未有来迟!”

郤正三人一看那边,惊讶道:“陈承祚!”

陈寿,字承祚,蜀汉灭亡后,因之前出任过东观郎,所以他很担心东观里的国家档案会受到破坏。于是立即离开老家,奔赴成都。可他刚来之日,便是钟会作乱之时。躲藏三日后,他见兵乱平息,便走小门,来到东观,所以他比郤正等三人稍早一些到来。

一听陈寿来到这里的动机与方式,郤正等人无不佩服。

王崇道:“居然躲过兵乱,走小门而入,真不简单。”

司马胜之道:“你虽被贬职,但不忘国家,以后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郤正道:“你文采出众,当由你来编着国史。”

陈寿感叹片刻,道:“感谢三位美言,承祚如今无官一身轻,只是在做自己认为应做之事。至于将来...”陈寿指着窗外,道:“听天由命!诸位赶紧收拾,这里很乱,虽珍贵字画名篇已被掠空。但最重要之国家档案,藏于密室之中,皆得保留。”

于是四人来到密室,见这里文书档案保存完好,郤正等人大舒一口气。

这时郤正从衣中拿出姜维密信,他没听刘禅之言烧毁,便想交给陈寿或王崇,但又觉得不合适,想了许久,便把密信放在一个他认为较合适之处。他希望多年之后的人,还有机会阅读此篇: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欲伪服事钟会,因杀之以复蜀土。

长安方面。

蜀中局势不断变化,邓艾谋反被抓,钟会叛乱被杀,邓艾父子被杀,师纂被杀,卫瓘主持成都等消息源源不断传往长安。

如此变化,让老谋深算的司马昭也一时缓不过来。

当卫瓘稳定成都局势后,又该如何治理蜀地,成了当下司马昭最大的困惑。

于是今日,司马昭召集心腹主簿郭奕(字泰业)、参军王深(字道冲)、参军司马楙(字孔伟)、西曹属邵悌(字元伯)、记室荀勖(字公曾)等人商议此事。

司马昭将蜀中传来的最新书信传阅众人,并道:“今钟会、邓艾谋反已死,暂由卫伯玉主持成都诸事,依诸位看来,后事当如何?”

众人一听,竟无人敢言。

见况,司马昭只好点名道:“元伯。”

邵悌只得出列,拜道:“晋公。”

司马昭道:“事已至此,元伯以为如何?”

邵悌难以拒绝,思虑片刻,道:“晋公,依在下之见,当褒奖卫瓘、胡烈等,依功劳大小授予诸将士刺史、太守,拜将封侯,金银重赏。”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称好。

司马昭微微一笑,感到满意,道:“让卫瓘、胡烈出任梁、益二州刺史,妥当否?”

邵悌道:“自然不妥。”

司马昭又感疑惑,道:“为何不妥?”

邵悌道:“梁、益二州将士与蜀中降卒有二、三十万之众,不宜久留于蜀。王师当返关中、河洛与荆州,仅留数万足矣。而蜀中降卒可遣散乡野,蜀旧臣及家族则应立即内迁。之后之事,应由朝廷新选官吏赴蜀地,出任刺史。”

司马昭又一想,追问道:“依你之言,卫瓘、胡烈当授何职?”

邵悌看了下周围众人,对司马昭道:“在下斗胆,可上表天子,以卫瓘为镇西将军,北返关中。以胡烈为荆州刺史,东返荆州。”

司马昭道:“由谁出任益州刺史之职?”

邵悌思索片刻,道:“东郡人袁邵,心胸宽厚,可安蜀民,宜携诏书入蜀就职。”

司马昭看着众人道:“元伯之意,诸位以为如何?”

郭奕、王深、司马楙、荀勖等皆表示赞同。

商议完毕,司马昭让主簿郭奕持笔,写下表文,决定明日上奏天子,处理诸事。

数日之后。

袁邵携诏书来到蜀地,入成都,进官府,召集众人开会。

会议上,袁邵宣布朝廷诏令,主要有三项。

一、以袁邵为益州刺史,以卫瓘为镇西将军、使持节、都督关中诸军事。以胡烈为荆州刺史。以牵弘为蜀郡太守。以杨欣为犍为太守。王颀以下诸将士依功劳大小受封获赏。魏军将士返回中原各地,少部留蜀。

二、蜀主刘禅及宗预、廖化及诸葛显等三万余家蜀朝旧臣全部内迁河东及关中,免除二十年田租。

三、特赦益州士民,蜀兵遣散,务农增加,五年内免除一半租赋。

诏令一下,有功之人,投降之人,蜀中之人,诸问题全部给与解决。

袁邵将诏书放于案几,道:“卫将军,胡将军,恭喜二位,立下不世之功,从此镇守一方,保境安民。”

卫瓘道:“惭愧,惭愧。平蜀乃将士用命,而邓艾、钟会专横跋扈,属自取灭亡,我虽出计献谋,而无拔旗斩将之功也。我本上奏朝廷,不接受封赏,但陛下与晋公坚持封赏,我不好不受也。”

胡烈道:“我亦如此。竟能官居刺史之位,只因陛下圣明,晋公英贤,胡烈感激不尽。”

袁邵乐道:“二位将军不必如此,二位乃国家栋梁,朝廷所重,自然给与妥善任用,合情合理也。今后我等三人各守一方,还望多多关怀,互相照应。”

卫瓘道:“应该也。”

胡烈道:“好说,好说。”

袁邵道:“我听说蜀有一人,名为常勖,邓艾伐蜀,威振西土,诸县长吏望风降下,唯有此人固城拒守,直至旨令而降,使全城吏民钱粮得以保存,此人今何在?”

卫瓘道:“我立即派人传唤常勖。”于是卫瓘派出传令者,不久,常勖到来,拜见袁邵。

袁邵因常勖志向节操,又仪表堂堂,可为表率,于是立即辟为益州刺史主簿。

就这样,随着新任益州刺史袁邵的上位,魏廷也正式开始治理蜀地。

在季汉灭亡,钟会之乱的动荡之际,东吴方面又在做什么,之后又将发生哪些事,请看下一章:罗宪大破东吴兵。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乱世枭臣明末钢铁大亨围棋传奇南明谍影抗日之全能兵王农民将军抗战之烽火燃血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我成了大明勋戚一剑吞鸿光荣使命1937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春风玉露三国:从何太后妹夫开始皇孙白手起家穿宋,造反!【变宋】隋唐之乱世召唤抗日之陆战狂花夺宋:水浒也称王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大唐之混世异姓王朕的大秦不可能亡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大唐十万里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黜龙嬴政偷听心声:我的大秦有亿点强极品大昏君汉末大司马三国:征战汉末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重生刘协,开局召唤白袍军!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封州王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带着义子们回大唐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从某科学开始的日常生活记忆重启:我是赛博太刀侠镇国少将军红楼梦中人:贾环要翻身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生死狙杀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三国:开局死尸堆,砍到天下一统红楼之姓贾非贾家侯府庶子?开局攻灭高丽自封王!穿成贾琏:我要这红楼,万艳同欢大秦世子之首富老婆是反派一本万道书:六皇子他赢麻了!抄家流放,开局送我四个美娇妻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穿越仙秦,开局战胜霍去病不良锦衣织罗网觉醒恋爱系统,我发动世界大战天启朝第一搅屎棍赵匡胤重生韩信,刘邦急疯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系统:召唤千古人杰,铸造万古仙三国:手握召唤系统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飞鹏同风起德军之重生苏联东线魂穿房遗爱,从医治长孙皇后开始短视频:跪下,不准站起来杨广假死:那朕就暴揍各路反王啦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大明:我洪武爷亲弟!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大唐:认祖归宗李渊,这娃乱认亲重生房遗爱之最强驸马说好向我复仇的女帝成了病娇?水浒:刘华强魂穿林冲诸葛亮草船借箭,我射十万火箭!天幕放映:在二战前,放二战历史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进击的大秦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烽烟谋局水浒:从霸占林娘子开始当老大这吕布,绝对有问题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大唐:开局掏出真理,李二吓懵了大明:老朱死后,我直接炮轰金陵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穿越民国纨绔少爷的温柔乡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三国:魂穿灵帝,疯狂截杀穿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