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望着离去的祖神王公,马文才、梁山伯感觉怪怪的。
“山伯,你有没有觉得,这位前辈,貌似有些迫不及待的离开我们的样子,好像我们是洪水猛兽似的?”
梁山伯有些讶异,“怎么会?我没有这种感觉啊,也许前辈真的是有急事离开,只是可惜的是,前辈走的太匆忙,若是前辈不走,咱们三人合力,除掉此地的妖精,也算是为民除害。”
“现在咱们做不到这件事,不如立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前面有妖四字,提醒来来往往的路人,以免他们误入妖窟,丢了性命。”
马文才道,“也好!”
“等咱们从小清河斜月府归来之后,请师父出马,除了此处的桃精。”
说干就干,寻了一棵巨木,二人斩下几根粗大的木棍,劈成两半,写下几个粗大的字体,远远看去,就能够看到上面写着清清楚楚的四个大字:前方有妖!
每隔一里路,就放一块木牌,足足放了六块木牌。
放置完之后,二人才收拾干净,恢复劲气,又寻了一些吃食,这次趁着夜色,小心翼翼的朝着前面的村镇走去。
受到此次桃木精的事件的影响,二人轻易之下,不敢继续在荒郊野外留宿。
荒郊野外,有着妖魔厉鬼出没,太过危险,一不小心,就会丢掉性命。
半夜时分,终于到了一处村镇,好在二人运气不错,一路上,再也没有遇到其他的诡异的事情。
到了村口的时候,有着一位老太太,独自坐在村口,目无焦距,望着远方。
马文才、梁山伯走过来的时候,老太太都视而不见。
二人不知道老太太为何留在这里,但是深更半夜,二人也不敢轻易上前,心中有着警惕,小心翼翼的,提着内劲,从老太太的身旁路过,向着村子里面走去。
越过老太太二三十米的时候,二人按耐不住好奇,向着后面望去,这一看,顿时令二人心中生出一种无法抑制的恐惧。
那一位原本立身在村口的老太太不见了,无声无息的消失不见了。
“难道刚刚我们是幻觉?”
二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极大的恐惧,深更半夜,立身村口的老太太,嘴角挂着莫名的笑容,却无声无息的消失了。
“鬼?”
二人的心头,此时浮出了这样的一个念头。
难道说,刚刚立身村口的老太太是个鬼?
深更半夜,乡村野鬼?
“她去那里了?”
“若是她从这里离开,我们不可能没有感觉?”
马文才、梁山伯走到刚刚老太太立身所在,细细感应,这个地方,没有留下老太太的任何气息,彷佛是凭空而现,凭空而消失。
若非是二人亲眼所见,简直是不能相信。
心动之间,《高上玉皇胎息养魂经》的经文,在紫府流转,念头游走,结成一尊高上玉皇的真身法相。
他们二人的眼睛中,冒出一缕神秘的光芒,朝着刚刚老太太立身的地方望去。
通过玉皇法眼,他们看到,在刚刚老太太立身的地方,有着一丝极淡的阴冷气息,非常淡,被风一吹,那阴冷的气息,都已经几乎消失不见。
若是再隔上一会,这一丝极淡的阴冷气息,必然会随风而逝。
“阴气,鬼气?”
二人心中惊惧,那老太太果然不是人,深更半夜的,那个老太太会立身村口,遥望远方?
“果然是个鬼?”
马文才心中生寒,刚遇到了一个妖,又碰到了一个鬼,心中暗道,自己二人真是出门没有看黄历啊,怎么一出门,竟是碰到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这么一个老鬼,深更半夜在这里望什么?”
顺着那个老太太望着的方向望去,那是他们来时的路,一路漆黑,茫茫无涯,十分的空旷,唯有夜的寒风不时的呼啸而过,发出种种令人心悸的声响。
“什么都没有!”
“她立身在这里看什么?”
“我们都是强大的武者,一身气血凝聚起来,宛如一团烈火在燃烧,普通的鬼怪,根本近不了我们二人的身。”
“可是,我们刚刚从那老鬼身旁走过,那老鬼却没有任何反应,依然望向远方。”
“难道是说,那老鬼一身修为,已经到了很深的地步,根本不惧我等的如火气血?”
越想,二人心中越是害怕。
一个有着深厚修为的老鬼,立身村口,遥望远方,到底是望着什么?
“师兄,那咱们还进不进村?”
梁山伯的牙齿有些打颤,今夜的经历太过惊世骇俗,梁山伯读圣贤书,生活在渭城之中,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灵异的事情。
又是妖,又是鬼,已然颠覆了他平生的认知。
一个个老人讲过的分外恐怖的妖魔鬼怪的故事,此时一一的浮现心头,那些故事里的事情,竟然都分外清楚的显化心中。
有山村老尸,与此地相仿佛;有荒山老妖,以吃人为生;有古木作怪,皮破而血流一地,树根处皆是骸骨……
风声传来,犹如鬼夜哭,让人不敢前行,杂念乱起。
“不要害怕,时刻念诵《高上玉皇胎息养魂经》,压住心中杂念和恐惧,小心谨慎,这个地方有古怪。”
马文才安慰着梁山伯,眸子转动,望向了深沉夜幕下的古老的乡村,夜色苍茫,万籁俱寂,唯有黑暗充满了大地。
借助着玉皇法眼,才看出一些勾勒,远处是一个并不大的小村子,都是泥坯房子,十分的简陋,从这里,能够直接从村子的一头,望向另一头。
约莫有着四五十户人家,人烟稀薄。
村子上空,没有看到什么妖魔鬼怪的气息,也没有普通人的血气凝聚,只是非常的静,彷佛这是一个荒村,没有任何人居住的荒芜了的村子。
“这样一个村子,没有一丝气血,是里面的人都死了?还是说村里的人,都已经迁徙在外,早已经不在这里居住?”
马文才心中疑惑,大周朝如今正是盛世,并无大灾大难,很少会发生举村迁徙的事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