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船队返回青州之后,大量货物卸下。

农学院第一时间就过来接收那些高产农作物种子,并且与船队里的农学专家们汇合,拿回去准备开搞。

远洋船队上可不止有水手,还有大量的科研人员以及学院的专业团队。

如天文学院的专家为船队导航实行星象研究。

地理学院的专家到了地方后,就研究当地的水文波动、气候变化、矿产资源、地形地貌。

农学院的专家研究当地特产植物的作用,医学院的专家当随船医生, 甚至还有兵学院的军官组织士兵,充当随船护卫。

美洲大地的那些种子到岸后,已经通过当地人知道如何耕种的专家们就得立即拿回去做实验。

毕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古人早就已经明白。

万一玉米红薯土豆这些东西在美洲高产,亩产千斤,到了大汉就亩产百汉斤, 还不如粟和麦能亩产三四百汉斤, 那岂不是令人尴尬?

不过目前这些东西都要经过实验,还不能立即就下结论。要看看这些农作物是否适应大汉的气候,可不可以推广。

而薛州裴潜等人则是马不停蹄,到了下船后的第三日,就立即西去洛阳。

顺着黄河逆流而上,沿途各县都出工出力,用纤夫拉的方式,十日后,大船终于抵达了大汉首都。

刘备派了太尉杨彪,云台殿大学士,内阁阁老荀彧,以及另外三名九卿前来迎接。

这接待规格用来迎接关羽张飞陈暮都足够了, 可见朝廷的重视。

薛州与裴潜受宠若惊,在公卿们的带领下,一路进入洛阳皇宫,将成车成车的贡品拉到了崇德殿外的广场上, 准备用来进献给天子。

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了正对着章台门的崇德殿外。

殿外广场上数十辆马车, 装载的货物达数吨之多, 这还只是其中一部分, 更多的还在船上没带下来。

中常侍王植早就已经在殿外等候,见到他们过来,立即出来迎接。

“二位就是薛校尉与裴主事吧。”

王植笑眯眯地弯腰拱手行礼,向里面伸手说道:“陛下已经在等着二位了。”

“有劳常侍。”

二人连忙回礼,跟着王植进入了崇德殿大殿。

大殿极为空旷,两边的席上坐着一些公卿,主位上一人穿着黑红相间的龙袍,头戴冠冕, 正俯瞰着他们。

两人忙不迭叩拜道:“臣参见陛下。”

“起来吧。”

刘备笑道:“赐座。”

立即就有侍从拿了一条蒲席过来铺在中央的地板上,二人跪坐在席上。

其余杨彪、赵温、种拂等公卿亦左右就坐, 荀彧、荀攸、贾诩等内阁大臣, 亦坐在旁边的席上。

等大家都坐好之后,刘备才说道:“二卿一路奔波,劳苦功高, 为大汉开辟海外, 实乃乾坤之功, 航海校尉薛州何在?”

“卑职在。”

薛州连忙起身拱手。

刘备笑道:“朕任你为平波中郎将,领海军少将军衔, 为正四品。”

“多谢陛下。”

薛州感激万分,磕头行礼。

刘备又道:“航海司主事裴潜何在?”

“臣在。”

裴潜亦急忙出列。

刘备沉吟道:“你的功劳不菲, 本应该迁为航海司司长,不过现任司长和镇海卫卫使亦是在背后为尔等保驾护航,劳苦功高,不好轻动,这样,说说你的想法,是继续留在航海司,还是想去地方为官?”

裴潜为河东裴氏出身,如今家族稍显没落,急需要一门两千石来镇守家族底蕴,因而毫不犹豫道:“臣愿去地方为官。”

“嗯。”

刘备想了想道:“代郡最近有些乱象,当地乌丸与鲜卑时而寇略汉民,你可为代郡太守,镇压边境。”

“臣遵旨。”

裴潜连忙领命。

他来的时候也听说过了。

如今朝廷分官员九品,地方长官太守为正四品,成为了中高级官员当中的一员。

原来他是镇海卫下属的航海司一名主事,正六品。

航海司的司长是从四品。

镇海卫的卫使则是正三品。

现在连升四级,品级还在航海司司长之上,待遇优渥,让他十分满意,心中感叹这十多年的努力,总算是没有白费。

封赏二人之后,刘备便俯身看着他们说道:“听闻你们从海外带来无数珍奇之物,朕能否观之呀。”

薛州与裴潜在来的路上就已经商量过,由裴潜来一一介绍。

因此裴潜立即起身道:“容臣为陛下讲解。”

门口的王植挥挥手。

外面广场上的马车早已经卸下,宫中侍卫将东西从马车上取下来,然后由宦官一一装盘,站在门外排队。

等王植挥手后,第一个宦官走进来,手上的托盘里摆放着一些褐色果实。

裴潜介绍道:“陛下,这是美洲特产,丞相听闻它的模样之后,起名叫落花生,可榨油,也可生吃、或蒸、或蒸、或炸都可,正常沤肥,亩产约四到六石。”

“四到六石?”

刘备高兴地抚摸着下颌山羊须,点点头道:“不错不错。”

裴潜见他喜悦,连忙摆摆手,示意下一个,等第二个托盘上来,又指着上面的玉米道:“陛下,此物金黄,丞相起名为玉米,亩产约六到十石。”

“哦?六到十石?”

刘备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说道:“那岂不是亩产千斤?”

裴潜应道:“是的陛下,这是美洲百姓常用食物,在美洲那边产量比较低,当地人只会随意洒落种子,看天收成,亩产只有四五石。我们在当地利用粪便草灰沤肥,施肥之后最高能到十石,平均也在八石左右。”

“哈哈哈哈。”

刘备满意地点点头,左右看看,对荀彧荀攸杨彪赵温等人说道:“不枉丞相花费巨额钱财,去海外寻找此等良种呀。有了此物,大汉就少了很多饥民了。”

杨彪笑着拱手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趟出海,堪比神农尝百草也,这都是神人之功,皆陛下与丞相之功绩也。”

“诶,这皆是丞相高瞻远瞩,朕又无甚么功劳。”

刘备嘴上这么说,表情却更加高兴。

自家四弟有远见,脸上有光的同时,也证明了自己的识人之明嘛。

然而裴潜却笑着说道:“陛下,这花生与玉米产量虽丰,与另外两样东西相比,却是差了许多。”

“哦?”

刘备惊讶道:“还有东西?”

裴潜指着下一样东西笑道:“陛下,此物丞相命名为土豆,亩产十二石到二十石之间。”

“十二石到二十石?”

刘备与满朝大臣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汉朝一石等于120汉斤,这样算起来,最高产量二十石,能达到2400汉斤,相当于1000现代公斤。

而当时汉朝的粟和麦,亩产基本维持在两到四石之间,平均在三石左右。

换算下来的话,即便是按最高产量四石算,也不过是亩产200公斤而已,跟土豆产量相比,差了五倍!

这让从未见过如此高产作物的汉朝君臣们怎么能不惊讶?

然而这还不止。

裴潜又指着另外一样东西道:“陛下,此物丞相命名为红薯,亩产二十到三十石之间。”

“二十......到三十石?”

君臣们傻眼了。

这等产量,简直是不可想象!

做梦都不敢想象大汉土地上能有这种产量作物。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其实这些东西的产量已经算是很低的了。

因为后世产量比现在要高很多。

如花生米正常情况下,后世亩产一般在三百到四百公斤左右。

换算成汉朝单位,就是六石到八石之间,也就是750汉斤到1000汉斤。

但那是在后世拥有充足化肥的情况下。

以汉朝的农业水平,就只能靠人工沤肥,增产完全达不到化肥的程度。

而且汉朝的沤肥技术还很落后,要到明清时期,沤肥技术才能达到封建王朝的巅峰。

这种沤肥技术,后世80后90后的农村小孩应该记得。

茅厕建在猪圈里,在茅厕下方挖一个粪池,人和猪产出的粪便排进粪池当中,然后掺入草木灰之类的东西进行发酵。

种粮食的时候,再用一个长柄的勺子从粪池中舀粪水进桶,挑到菜地或者田地里去浇灌。

听起来恶心,但这确实是后世明清时期,乃至于民国和建国七八十年代的常态,甚至到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初,很多偏远农村依旧保留着这种习惯。

只能说还算幸运的是陈暮倒是知道这种沤肥的方法,毕竟他并不算城里人,老家就在农村,小时候还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过几年。

在陈暮当青州刺史的时候,他就在青州大力推广这种沤肥方式,才算是把汉朝的沤肥技术提高了一大截,达到明清时期以及我国建国初年的水准。

可即便如此,人工沤肥增加的产量也远远比不上化肥的增产。

如果说化肥能够给农作物带来40%-60%的产量提升的话,那陈暮推广的沤肥技术,可能在10%到30%左右。

因此正常情况下能亩产三百到四百公斤的花生,在汉朝只能亩产两百到三百公斤。

同理也作用于玉米、土豆、红薯身上。

玉米一般亩产400-600公斤,在汉朝只有300到500公斤。

土豆一般亩产1500-2500公斤,在汉朝则只有600到1000公斤。

红薯一般亩产2500-3500公斤,在汉朝则只有1000到1400公斤。

所有粮食产量基本都要缩水个20%到50%之间,甚至因为品种、杂交、育苗技术等问题,产量会更低。

但即便如此,在汉朝这种环境下,如此大产量的农作物,也已经是惊人的恐怖。

如此夸张的亩产数量,把没见过世面的君臣们惊得不行。

片刻刘备冷静下来,认真想了想,又很快陷入狂喜当中,兴奋大笑:“哈哈哈哈,有了这些东西,我大汉岂不兴盛?”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我大汉如今正是乱世方平时期,正严重缺少粮食,这些作物解决了我等需求急迫呀。”

“这是天佑我大汉,陛下承祖制而再兴炎汉,乃是天理昭昭!”

诸多朝臣们纷纷发来贺电。

然而裴潜还没完。

“陛下,这些只是其中一部分,美洲之地,不比大汉小,其中多有珍奇之物。”

裴潜又让下一位宦官托盘上来,指着那物道:“这是美洲人参,随船的医学院教习说此物与我国人参药效相同,颇为奇妙。”

“嗯,不错不错。”

刘备连连点头。

“此物丞相起名叫辣椒,与川蜀产的花椒一样带辛辣味道,只是川蜀为麻辣,此物则只有辣味,可为饭菜调剂品。”

“很好很好。”

“此物丞相起名叫南瓜,味道甘甜,产量也很大。”

“甚妙甚妙。”

“此物名叫.......”

一口气介绍了二三十多样美洲特产,有些是保存好的种子,有些是在船上种植的果实,还有些干脆是腌制或者风干的蔬菜或肉制品,都是异域风情,让刘备连连称赞。

一直到介绍烟草的时候,裴潜自己也在船上抽烟,烟瘾犯了,当即用他们手工打造的烟杆进行试抽,弄得殿内烟雾缭绕,众臣不断咳嗽。

要不说古人有智慧,去往美洲的汉人在当地跟着土着学会抽烟后,因为不习惯土着们是点燃之后凑近吸,或者用叶子卷着抽,所以无师自通,自制了烟斗。

利用船上的冶金炉,自己打造了一个烟锅装上烟杆,有些像《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纪晓岚用的那种长杆烟斗,天天在船上吞云吐雾,缓解压力。

虽说抽烟有害健康,但别说汉人认识不了它的危害,即便是认识到它危害的人,比如陈暮本人,也不会对他们说什么。

因为船上的生活枯燥乏味,整日就是看一望无际的大海。甚至曾经有水手承受不住压力,绝望跳海自杀了。

有了烟草之后,这种情况就得到了缓解,为水手们的心理压力找到了一个宣泄口。

这种情况下,使得烟草迅速在水手们之间蔓延,三十多艘远洋大船,每艘船上都有一百多名水手,几乎三四千多人,人人都抽烟。

即便是烟瘾人传人,可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得知此物在美洲是当地土着用来治病的所谓“神药”,刘备自己也好奇抽了几口,因为太呛而咳嗽了几声,忍过之后,就有些飘飘欲仙,也上了瘾。

当下君臣们纷纷传播,在薛州等人进献的烟斗当中,一个个吞云吐雾,弄得硕大的崇德殿内一片乌烟瘴气,这是陈暮始料未及的事情。

“嗯,不错。”

抽了几口烟,彻底陷入其中之后,刘备本着好东西要尽快给兄弟分享的想法,对身边的宦官说道:“让军情司给云长、翼德和子归送去,告诉他们,此物鲜美无比,不可不尝。”

“是。”

宦官连忙出去,分了一部分烤制和晒干的烟草,还有几杆烟斗,准备给长安的关羽,并州的张飞,扬州的陈暮送去。

吩咐下去之后,刘备就又说道:“这些作物,便在洛阳耕种吧,我大汉盛世,就从此开始!”

“唯!”

群臣同时起身拱手行礼。

仿佛有了这些新兴作物之后,大汉未来前途,将一片光明。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无敌逍遥帝君王牌悍妃,萌夫养成盛唐风云记一品女状元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徐怀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庶女妖娆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漫威世界中的幽灵重生之嫡女不善重生之微雨双飞毒妃重生之杀伐重生之金枝庶叶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侯府嫡女上位手札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大明匹夫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天风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大汉兵王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我就造几把枪,真没想过造反啊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我启动了因果律朕让你监军,你反手灭了六国?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