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可以把教室分成几个区域,比如东南西北四个区域,讲课的时候每隔一段时间,你就朝一个区域凝视几秒钟,那么这个区域的学员都会认为你在看他,隔一段时间换一个区域,直到把整个教室的学员都照顾到。”
“看人的时候不要看他的眼睛,看他的眉心,或者看他的脸,这样不容易尴尬,也有倾听和交流的意思。”
穆雷想到自己上大学的时候和人交流,如果是陌生人都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很多人说他高傲,实际上他是自卑,现在他终于知道眼神在交往中有多重要。
接下来,高心蔷普及了很多和眼神有关系的内容。
目光该放在哪里?这要看你面对的人和你是什么关系,你身处什么场合,你身处的氛围如何。
无论对谁,目光都应该自然大方,温和庄重。逼视对方的眼睛,在对方身上上下左右地看,偷偷看对方或不加掩饰地盯着对方看,都是有失礼貌的表现。
在公务、商务交往等社交活动中,面对陌生人或者同行、合作伙伴、熟人、普通朋友时,我们通常把目光放到对方的胸部以上。
重点位置在额头与双眉之间、眉毛和眼睛之间。这样的目光范围不容易给双方造成压力,利于营造平等融洽的气氛,利于双方交际的顺利进行。
与人面对面交谈时,要把目光放在对方的脸上,适当地与对方对视,以表示聆听、理解或询问,同时表示尊重和沟通的诚意。但当双方陷入沉默时,就不要注视对方的眼睛,这样容易使双方尴尬,不利于话题的展开。
当参与会议讨论或者讲课等多人场合的讲话时,目光要照顾到在座的每个人,不要只看一个人。当你转换交谈对象时,目光也要随之投向新的交谈对象,这是起码的礼貌。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陌生人,如果你只是对他表示好奇或欣赏,最好不要让他觉察到你观察的目光,更不要对视他的目光,这样是不礼貌的,会让对方感到受到了侵犯。
高心蔷又举例说明了眼神的重要性,“我年轻的时候,去拜访两年不见的姑姑,一进她的家门我就浑身不自在,因为很久不见了,我对姑姑感到陌生。”
“但是当姑姑接过我的书包,把我带到沙发那里坐下,用亲切的眼神注视着我的眼睛,又用关爱的目光打量我的周身上下,我一下子就放松了。”
“我也试着去看她的眼睛,从她的眼睛里找到了熟悉的亲情。”
高心蔷又介绍,在私人交往的空间里,当我们面对亲人、好朋友、恋人等关系亲密的人,我们可以把目光放在对方的眼睛、嘴唇和胸部,这些范围属于亲密区域,相互的适当注视能很好地传达真挚的感情,利于双方良好关系的进展。
迎送宾客时,目光要放在对方身上,至少要放在对方冲着你的方位上。如果送客人走时,客人走过一段路回头看你,虽然你仍站在原地,却偏头看着另外的方向,客人心里就要多多少少有些不快。
一般情况下,人们如果面对面交谈了10分钟,谈话的同时,你应该有累计5分钟左右的时间把目光放在对方面部,而在对别人的脸行“注目礼”的这段时间里,你应该有至少累计两分钟的时间把目光投射到对方的眼睛。
无论是看睑还是看眼睛,注视对方时间过长,会让对方感到窘迫。注视对方时间太短则会让人觉得不受尊重。
和外国人或其他民族的人们交往时,要慎用目光。在欧美国家,通常不允许男性过多地注视女性,同性之间也不宜对视时间太长,否则有同性恋的嫌疑。在Rb,人们交谈时目光不能放在对方的眼睛而要放在颈部。
“眼神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我们当一个讲师在台上讲课时,一定要运用好它,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你们不但不能遮挡你们的眼睛,还要努力用眼神和人交流,此时无声胜有声哦。”
接下来,高心蔷又讲到了肢体动作的重要性。
“据行为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要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声调占38%,另外的55%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来传达。”
“你们觉得高老师的体态美不美?”高心蔷笑着问大家。
“美!”这个时候不是仅有大胆的男同学在回答了,课上到这里,大家都异口同声的喊了起来。
“谢谢大家。我相信,你们上课的时候,都不愿意看着一个面无表情照本宣科的老师,而是喜欢我这样有着美丽笑容和体态的老师,对吗?”
“对!”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我也是一个木讷的老师,只知道机械的讲授课程内容,后来我发现都没有什么人在听,我就开始刻意的练习肢体动作,你们今天看到的我,是经过了多年的训练才达到的状态,所以,你们也是可以通过练习成为这样的老师的。”
高心蔷介绍了正确体态的几个心法。
第一是站法,总的来说就是正定挺拔。要挺胸收腹,自然挺拔,不要驼背,不要太紧张,双脚打开与肩同宽,不能倚着靠着。
一些新讲师常犯的错误有喜欢靠在讲台上、摇头晃脑、双手不知道放哪里、歪七劣八的站着。如果手实在不知道怎么放,可以拿东西,麦克风或者白板笔、翻页笔都可以。
第二是走法,老师一定不要总站在讲台上,要走到学员中去,这样才和学员有亲近感,能更好的互动。走动的目的还有观察学员的状态,并提醒学员注意听讲,比如学员在那打瞌睡的时候,你就可以走过去敲敲他的桌子。那应该怎么走呢?
核心的原则就是不紧不慢,毕竟你是老师,走的稳重才会有信任感。走动的时候要注意和学员眼神交流,不要背对学员,往回走的时候退着走,永远和学员面对面。
第三是手法,要张弛有度,不能手舞足蹈那么夸张,但又不能一成不变,一定要随着自己的话语变化一些动作,这些动作一开始可以设计好,慢慢的就运用自如了。
第四是眼法,之前高心蔷讲了眼神的重要性,她再次举例说明了一些眼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