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儿看得惊奇,诧异的看那碗似乎有些其貌不扬的南瓜豆腐羹。
虽然这东西她看制作过程的时候觉得费力又复杂,但来来回回也就这两种食材,看着着实有些寡味的感觉。
但看主子的反应,明显很喜欢的样子。
沁夫人没一会就把一碗南瓜羹给吃下大半,才停手。
一边拿起帕子轻轻点了点嘴角,一边道:“这夏姑娘厨艺的确了得。”
梨儿闻言,便道:“那要不要把人留下?”虽然之前对方拒绝了,但以她们的手段,真正想要留下一个人,不要太简单。
“不用了,这样的手艺不该被局限于一亩三分地。”沁夫人表情淡了下来,拿起勺子开始舀水蛋。
梨儿才想起这话可能要戳中了主子心中的伤痛,连忙低声应下,不敢再随便开口了。
沁夫人看着在勺子上颤巍巍,晶莹剔透的水蛋,闻了闻才送入口中。
水蛋一入口,她就满意的眯起眼睛。
作为一位厨师,其实味觉并不代表一切,虽然她失去味觉,但却可以通过香味来模拟味道,再结合口感,这道菜也就能尝出个七七八八了。
只不过陆锦依的这些菜可能真正的味道要比模拟出来的要更加美味,这就有些遗憾。
午饭过后没一会,梨儿就带着人过来厨房。
这会厨房还热闹着,大家也不像早上一样,做完早点就去休息,而是搬了两张桌子拼起来,在廊下一遍喝茶一遍嗑叨。
陆锦依用做豆腐剩下来的逗渣炸了很多小指头大的小丸子,看着就跟花生粒似的。
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弄的,明明是油炸食品,却一点都不油腻,酥脆咸香,配着茶水,不要太好。
几个人边聊边吃,没一会一大盆就去掉大半。
在聊天的过程中,陆锦依倒是了解了不少事情,不过不是这个庄园的事情。
这些人虽然不是和她一样被劫过来的,不过进来的时候是蒙着眼坐着马车近来的,什么都没看见,来这里后基本也就是住处和厨房两边跑,其余地方都没敢走,所以是真的了解不多。
因此他们聊的都是其他,比如榆阳县,比如京州。
这些人其实基本都不是榆阳县的人,其中大部分都是从外地被带过来的,都是在外有一些名气的厨子。
不过他们过来,基本都是冲着高报酬来。
其中有两位倒是榆阳县本地的,有一位还在福临酒楼做过厨子,后来因为徒弟犯错,他给徒弟说了几句话,就被人穿了小鞋,使了手段赶出酒楼。
因为他是被福临酒楼赶出来的,名声受了影响,大的酒楼不要他,小的酒楼要不起,最后在朋友牵桥搭线下,去了一家富户家里做厨子。
说来也算是缘分,这家富户竟然就是之前想要找陆锦依她们麻烦的秦员外家。
这位厨子叫于胖子,是两个月前被请来山庄的,据说是某天在茶楼吃茶的时候被人给找上,说请他去做菜,每道菜100两银子。
他当时本来就不想在秦家呆着,但又没什么钱,也怕出了秦家会被记恨,说不定其他家富户也不要他了,他可还有老有小要养着。
所以再三权衡之下,就答应了,只要拿下这一大笔钱,都够一家人吃一辈子了,因此和家里的人交代一声要出远门,就被带到山庄来,一住就是两个月。
他的厨艺倒也还好,就是严谨规矩,没什么大错,平时也不是给这家主人做菜,而是给其他人做菜。
应该说,目前除了几个也来没多久,还在考擦期的,还有陆锦依外,其余的每天就是给其他人做菜,但是价格都一样,活计还挺轻松,所以都不太想走。
毕竟每天少说有五六百的收入,一个月下来就万把两银子了,这样的收入简直都是做梦都梦不到的。
陆锦依特意和于胖子了解了下秦员外,得知原来对方家宅也不安宁,并不是外边传的那样。
最劲爆的一个消息就是,不止秦员外在外边偷偷养了许多小的,还生了孩子,连秦夫人自个都在内宅养了两个小情人。
最让陆锦依震惊的是,这件事秦员外还是知道的,而且还因此吵过几次,但秦员外似乎惧怕妻子的娘家,不敢太过得罪,所以后来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而且听说秦夫人非常霸道,就算自己养着情人,却也不允许丈夫有外遇,所以秦员外也只敢偷偷养。
不过于胖子说,这秦员外虽然在妻子面前比较怂,但事实上却是个狠角色,而且擅长耍阴招,一般被他盯上的人,如果没有能轻松捏死他的靠山,就自求多福。
陆锦依想着前阵子的买方子事件,还有伍元在暗中动的手脚,顿时也有些担心起来。
除了秦员外,她还从其他人的七嘴八舌中得知榆阳县或者州府不少趣事,或者一些贵人的事情。
毕竟在座的在各处也都是比较有名气的厨子,基本不是在大酒楼就是给贵人做厨子,所以对贵人圈的事情知道的还是比较多的。
“你们倒是悠闲。”众人正聊得起劲,就听到梨儿凉凉的声音,顿时都被吓了一跳,见人过来,忙站起身。
“梨儿姑娘。”众人纷纷打招呼,小心翼翼瞅着她,就怕对方怪罪下来,下一刻她们就可以卷包袱走人了。
虽然现在他们也赚了不少钱,但钱这东西,多多益善啊。
“这不正闲着呢,梨儿姑娘看着也挺闲的,一天天的往厨房晃悠。”陆锦依斜靠着柱子,懒洋洋的瞧着梨儿。
梨儿只是瞪了她一眼,走过来道:“午膳主子很满意,这是主子赏你的。”她说着,摆摆手。
她身后跟着的侍女就走上前来,把手里的红木匣子送到陆锦依面前。
陆锦依挑挑眉,伸手接过匣子。
“哟,还挺沉,不会是银子吧?”她笑着说道,一边抬手打开匣子。
可当匣子被打开后,她的笑容却顿住了,眼中露出明显的错愕来。
因为这匣子里边并不是银子,而是一些做工精巧的庖丁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