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用离间计,是派遣太仆元晖西出伊吾道,拜访达头可汗,特赐狼头纛,假装对他很钦敬、很礼貌。
达头可汗回访时,隋文帝依策,故意将其使者处在沙钵略可汗的使者之上。
反间计实施后,沙钵略可汗与达头可汗之间果然发生猜疑。
随后第二次用离间计,是长孙晟被任命为车骑将军。
东出黄龙道,携带大量钱财,赐予奚、霫、契丹等部族,让他们当向导,到达突利可汗处罗侯的住处,与他,引诱他内附隋朝。
如此一来,突厥内部被长孙晟完全分化,沙钵略可汗变得孤立起来。
随后第三次用离间计,开皇二年(582年)二月,隋文帝下令撤回准备进攻江南陈朝的军队,集中兵力防御突厥。
不久,突厥大举进犯隋朝边境。沙钵略可汗所率十余万军队连败隋军,关中告急。沙钵略可汗想继续南进,达头可汗不同意,带兵退走。
长孙晟乘势用计,游说沙钵略可汗之侄染干,让他假告沙钵略可汗:“铁勒等谋反,想袭击你的牙帐。”沙钵略可汗害怕老营有失,于是撤兵出塞。
再随后,第四次离间计,开皇三年四月,突厥又一下南下入侵隋朝。
这一次的结果,是阿波可汗被长孙晟劝得依附了隋朝。
后面的扶植启民,消灭步迦,就更不用说了。
可以说唐朝时突厥那貌合神离,经常发生内斗,全是长孙晟之前的功劳!
完全是把离间计玩出了花。
现代很多的大漂亮扶持弱小,或者是暗地里支持某王国的二王子,都是长孙晟玩过的。
当时的突厥真是被长孙晟一个人玩崩了的。
不然的话,唐朝初期,面对的突厥,就不是一个东突厥了,而是整个东西突厥联合在一起的强大势力!
突厥也不会那么容易就发生内斗了!
这就是他的文治以及智力!
话说回来,长孙晟做臣子时如何?
毕竟说到底,他也只是一个臣子,那他做臣子时,是否有逾矩的动作?
如果知道隋炀帝杨广登基时的相关历史,就会知道。
当时的杨广,可以说是毫无保留的信任长孙晟!
仁寿四年(604年)正月,长孙晟完成安抚突厥的工作,回到长安,适逢隋文帝暴崩,已经被立为皇太子的杨广秘不发丧。
任命长孙晟为内衙宿卫,知门禁事,即日拜左领军将军,确保自己顺利登位,是为炀帝。
在长孙晟刚从突厥回来,杨广就任长孙晟为内衙宿卫,确保自己能顺利的登基。
这是何等的信任他?
而要说到杨广为何如此信任长孙晟,就要说道杨广还是晋王时期,有一个很有名的历史事件。
这就是很多人喜欢杨广的一个原因,说他在晋王时,消灭了步迦。
但这完全是长孙晟的功劳。
突厥之前被长孙晟离间,都蓝可汗兵败数月后就死于内乱,为挽救突厥颓势,达头可汗自立为步迦可汗。
长孙晟乘机奏请招降都蓝余部,隋文帝同意,都蓝余部果然尽来归附。
步迦可汗得此消息后,于开皇二十年(600年)四月率兵进犯隋朝边境。
隋文帝杨坚命晋王杨广率军防守突厥。
长孙晟则受任为秦川行军总管,率突厥归附各部为前锋,随晋王杨广出征。
当时步迦可汗正与杨广对峙不下,长孙晟由于熟悉突厥民俗风情,知其人马均需饮用泉水,便献计说在泉水里下毒,杨广依计而行,命人在泉水上游撒放毒药。
突厥人畜饮水后,很多被毒死,人心惶惶,惊道:“天雨恶水,其亡我乎!”遂连夜遁逃。
长孙晟率部追击,斩杀突厥军千余人,俘百余口,六畜数千头。
这个功劳,被许多人按在了杨广的头上!
但是按在杨广的头上,其实也无可厚非,因为当时的杨广才是最大的受益人。
而就因为这一次的事件,长孙晟和杨广才联系在了一起。
而大业五年,长孙晟去世。
而他去世六年之后,杨广同样的出塞北巡,就落得一个不一样的境地。
大业三年时,炀帝北巡至榆林郡,欲出塞外,陈兵耀武,派长孙晟做启民可汗的工作。
长孙晟见营帐前杂草丛生,想要让启民可汗亲自拔除,并让各部酋长看到,使其明白天子的威重。
思虑过后,他手指帐前的草说:“此根极香。”启民可汗闻后说:“殊不香也。”长孙晟又说:“天子行幸所到之地,诸侯都躬亲洒扫,除清御路,以表示自己的至敬之心。如今牙帐中荒芜,所以说是留香草罢了!”
启民可汗这才悟其本意,拔下佩刀,亲自除草。其余各部族长见后,争相仿效。启民可汗又发命举国就役开御道,西起榆林,东达于蓟,长三千里,宽百步。
炀帝得知此事,对长孙晟的办法非常赞赏。
而大业十一年(615年),炀帝出塞北巡,于雁门为突厥始毕可汗(启民可汗之子)所围,危急之下,不禁慨叹道:“如果长孙晟还在世的话,朕不至于被匈奴(代指突厥)逼到如此地步!”
可以说,如果长孙晟能一直活下来,隋炀帝杨广后面的那些操作。长孙晟是完全可以劝的下来的。
因为在杨广登基后的好几次危机,都是长孙晟解除的,而杨广,也是最信任长孙晟。
所以李恩凡才会说,如果历史上有十全十美之人,必是长孙晟!
武力,智力,文治,谋略可以说在那个时期,皆是上上之选。
如果有小伙伴真的有穿越到北周时期的,一定要先拿下长孙晟!
而如果穿越后有召唤文臣武将系统的话,一定要先召唤长孙晟!
又可以保护你,又可以为你出谋划策,还对你忠心!
完全可以说是臣子的巅峰了!
(ps: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