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听到圣人如此发问,那小太监元一先是一脸的惊喜,但很快神情又变得忐忑起来,并低垂下头回答道:“圣人竟知仆身世名号?”

李潼听到这回答,忍不住便笑了起来,看来自己的猜测没错了:知道,简直太知道了。如果要选一个贯穿开元盛世始终的政治人物作为代表,除了晚节不保的唐玄宗之外,便是眼前这个小太监冯元一、高力士了!

他并不急着回答冯元一的回话,只是抬手示意道:“内殿之中,不必拘礼,起身吧,抬起头来。”

小太监冯元一还没有未来大唐显宦的威风,将来也未必还会有,听到圣人的话便下意识叩谢起身,只是动作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又停了下来,微微侧首瞥了一眼他的小大哥乐高。

见乐高也在微微颔首,小太监这才站起身来前行几步,紧贴着乐高站在御案一侧,虽然垂下的头也抬了起来,但视线却并没有直接落在圣人身上,只是望着御案外沿。

李潼一直在饶有兴致的观察着冯元一,将这一套谨小慎微的神情动作收在眼底,嘴角微微一翘,继而视线便转望向乐高并笑语道:“乐谒者眼光倒是不俗,这小仆选得不错。”

乐高闻言后便嘿嘿一笑,倒也并不好奇圣人哪里听说冯元一的名字,毕竟日常跟随圣人出入,见多人事神异之处也就见怪不怪了。

他将拘谨恭立的冯元一拉到自己身边来,指着小太监对圣人说道:“仆哪里又有什么识人之才,日前去内省挑拣长上给使随从,巧见这小子的籍名。有感身世类似,才把元一挑选出来,他年纪虽然不大,但跟随几日还算称心,要比一些老奴听话识趣得多。圣人若也满意,仆便将他长留身后、分劳差使?”

李潼闻言后便点点头,心中不免又大感缘分之奇妙,大内宦者宫婢几千人之多,没想到乐高这小子随便盲选竟然把高力士给挑选出来。

不过听乐高讲到这原因,倒也正常。乐高这小子本就出身不俗,乃是宰相之子。而高力士也并不是什么贫寒出身,其所出身的岭南冯家在南北朝的时候便是一方豪强,其祖辈冼夫人更是名传后世的巾帼英豪。

彼此都是家世显赫的世家子,又因为受到残酷的政治斗争连累,本该显赫的人生还未开始便遭遇重创,沦落为奴,自然有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情感。

不过李潼还是比较好奇高力士怎么会入宫,对于这个煊赫于玄宗一朝的大太监原本的人生履历,他也是有所了解的。

冯氏在岭南拥有着极强的势力,大唐开国的时候高力士的曾祖冯盎还因为举地归义与平定獠蛮叛乱而受封越国公,并为高州总管,是货真价实的方镇大将。其势力最盛之时,所统辖区域相当于如今岭南五管三分之一的地域。

后来虽然由于朝廷收回地方权力而撤除总管府,但冯氏子孙在岭南仍然拥有着不小的势力,冯盎的直系子孙多分领岭南州府官职。

原本的历史上,高力士一家是受岭南流人谋反案牵连,其父被酷吏处死,而年幼的高力士则被阉割为官奴,辗转数年之后才被时任岭南招讨使的李千里送到了大内。

可如今的历史在李潼的影响下早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且不说李千里这些年根本就没有前往岭南任职,就连原本的岭南流人谋反案,其过程与结果也与历史上大为不同。

当下这个时空里,当朝中出现有关岭南流人意图谋反的议论时,李潼已经归朝且在朝中具有了一定的势力。当时他正担任嵩阳道行军总管,朝廷派往岭南调查案情的酷吏在经过洛南地区时,他还顺手宰了几个,而在嵩阳道行军结束归都之后,更是直接联合宰相发动政变,掀翻了他奶奶的统治。

正是因为李潼的这一通折腾,原本历史上岭南流人被大肆屠杀的惨剧并没有发生。虽然当时李潼的主要意图也并不是为了岭南那些流人的性命,但客观上也算是救了他们一把。

只不过,当岭南流人大赦归朝的时候,李潼早已经离开朝廷中枢、回到了长安。而那些流人们也少有感念李潼的救命之恩,反而许多人在回到朝中任职后更坚定的反对行台霸府,于是在靖国时期又被李潼干掉了一批。

不过这些人事上的反复显然跟远在岭南的冯氏关系不大,既然岭南流人案没有按照历史上那样发生,高力士又怎么会被阉了并且送入宫中?

怀着这样的疑惑,李潼又望着冯元一问道:“冯氏岭南着宗,国朝元勋门户,子孙纵有损节、不复祖辈忠义,但典刑量法亦不失照拂,元一因何沦为奴身?”

冯元一虽然颇有几分少年老成,但终究还是一个少年,并不擅长伪装情绪,听到这问题后顿时两肩一耸,垂首悲泣起来,过了一会儿才开口回答道:“家父旧职潘州刺史,治中多有流人在居。那些流人们获罪于国,处境难免凄楚,早年圣人革命国中,相王窃位当国,不审罪否、大赦流人。

当中便有奸怀深刻者,归国得势后迁怒州官,诬蔑家父失于食料供给,是武氏党徒,所以遭罪……家人惨遭刑诛,仆因年齿尚幼,受刑之后没入司农为官奴,圣人靖国归祀之际,选入内司以充长安宫用……”

这小子语调凄楚有加,而李潼在听完这番曲折后也是感慨连连,流人造反、要因为失于监管而拿岭南冯家开刀,流人遇赦,又因为流放过程中所遭受的刻薄待遇而迁怒冯家,终究还是没能免祸。这冯家也真是倒霉,横竖都躲不过要遭殃一次,而这冯元一也注定了要做一把太监。

不过在感慨之余,李潼倒也看到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冯家的遭殃其实跟流人们的际遇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背后的真实动机还是朝廷出于集权的需求,要打击这个盘踞在岭南百数年之久的豪强家族。

如今的冯家,虽然不如国初时期那么显赫。但只看冯元一的父亲在大唐立国近百年之后,仍然还能担任潘州刺史,而潘州就是贞观年间从高州总管府析置出来的一州。大唐这近百年间都大位动摇、国姓更改,冯家却仍能稳居岭南,将朝廷所设置的州县进行世袭传承,不收拾你还收拾谁?

冯元一这小子或是囿于阅历,还看不到自家遭祸的真正原因,只是在提起那些陷害他们家的流人时,情绪就变得激动起来,稚气的脸庞都变得扭曲。

“往者已矣,既然已经入侍宸居,安心于此生活。你祖辈久以忠义壮勋闻名于世,宣播王化于南疆,功臣门第,皇家也常憾不能召之立朝近顾。如今你既然有了这样的机遇,勤恳于事,可以不负祖宗之名望。”

李潼又微笑着对小家伙稍作勉励,接着又说道:“听你谈吐不失条理,想见家教不俗。但今年齿仍短,不必庶务重压,暂与乐高受学习艺馆,养成技力再作效劳也不迟。”

冯元一听到这话,顿时又感激不已,叩地谢恩,并又小声道:“仆罪孽之身,虽然蒙冤受刑,但终究有触国法,大坏祖宗名誉……圣人仁德,养罪仆宫中,来年才力稍壮,一定终生报答!”

听到这少年老成的话语,李潼又是一笑。虽然说高力士这个人的历史形象毁誉参半,但讲到忠诚义气的私节,的确是无可挑剔。

唐玄宗爱用宦官,这也给中唐以后的宦官之祸开了一个恶例。但在玄宗当国时期,宦官们还是不失控制的,特别是高力士更荣辱相随、不离不弃,最后更在听闻玄宗死讯后悲痛欲绝、呕血而亡,这一份主仆之间的情义,甚至比玄宗本人的父子、夫妻之间的伦情还要真挚可贵。

至于宦官真正失控并反噬,还是唐肃宗李亨所使用的李辅国、程元振和鱼朝恩那一代。

李潼用人向来不拘一格,甚至就连徐俊臣那种货在他的朝堂中都有一席之地,对于宦官,他也并不排斥使用。

相对于外朝朝臣们,宦官有一种更加强烈的家奴属性,之所以每每宦官兴起往往伴随着政治的昏暗与失序,其原因也并不只在宦官身上。

一则在于外朝对内官的天然反感与排斥,二则就在于一旦皇帝过多的使用宦官干涉外朝朝政,往往就意味着私欲伸张,任性的破坏自己所制定的内外有别的制度,从而造成相对严重的内外对立。

对于宦官的使用,李潼也有自己的一套标准,那就是内外要分清,并不能内外职事兼领。

像原来的内侍杨冲,在年前的时候便被放为少府中尚署令,不再担任内官官职。虽然品秩连降数级,但却成为真正的朝士国臣,留在宫中的话,哪怕位高服紫,终究也只是一介家奴。

当然内朝外朝想要完全分隔清楚也很困难,特别是大内宿卫这样敏感的职位。后世宦官之所以能够控制君王废立,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到了宿卫军权。

不过这种弊病源于人性,宦官作为朝夕相处的家奴,与皇帝亲密无间,甚至还要超过父子兄弟的亲情,将自己的生命安全交在最可信的人手中,这也是出于情感的选择,并不是制度能够解决的。

历史上不乏朝代信誓旦旦的订立祖制不准宦官干政,但往往也不能避免阉祸的发生。

任何一股能够频繁出现在历史政局当中的势力,自然有其产生的逻辑与作用,身为一个帝王,是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去灵活运用,尽量引导其发挥积极的影响。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再怎么正面的政治势力,都将变得面目全非。

李潼并不刻意去培养宦官势力,但在遇到合适的人选后,他也并不忌讳使用并栽培。

高力士这个人虽然不同于杨思勖有着充沛的武力与确凿的战功,但在玄宗朝几十年间都能维持荣宠不衰,可见他在君臣关系的处理上也是有着极高的天赋。

须知玄宗皇帝可从来不是什么重情重义的仁懦之主,发起狠来亲儿子都能一天干掉仨,更不要说身边的太监奴仆。

所以李潼也比较好奇,在他的这个大唐开元中成长起来的高力士,又会演化成什么样的面目,因此对高力士也存了一定的栽培之心。

在听到冯元一这一番表忠感言后,李潼便笑语道:“有此赤诚是好,立志需早,但立功却难急就。家门旧望虽能策人向前,但功名未着之前,如此身世仍不免羞见先人。你既然是乐谒者发掘引见,取其一字为你新姓,并赐新号‘力士’勉之,盼你二人长谊永好。来年果有创功,归宗续嗣另是一恩。”

大概是因为被他奶奶频频改名,而自己的本名却要开个小马甲才能存在此世,李潼便有一种微妙的补偿心理,热衷给人改名改姓。当然给高力士改名字也是出于一种恶趣,只是这份乐趣除了他之外,旁人就很难领会到。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得到圣人亲赐姓名,高力士又是激动有加,先对圣人叩谢恩典,又对乐高长作一揖并说道:“若非阿兄提携引见,力士哪有荣幸可近仰天颜、更得圣人垂眷?再造之恩,力士铭感不忘,兄长如夫,余生长命追随!”

乐高见圣人如此关照他的小兄弟,也是颇感自豪喜悦,上前拍拍高力士小肩膀笑道:“说得什么蠢话!再造之恩,唯圣人赐给,我也要立身在圣意垂眷之中。人间除圣人之外,谁也不配让咱们长命追随!”

给高力士改名之后,李潼便摆手将之屏退,着人引其先往习艺馆,自己则拿起案上文籍翻阅起来。

乐高在一旁研墨侍奉,那股乐劲儿还没散去,见圣人翻阅的不是什么紧要文书,便又小声道:“圣人今天这么关照我的小弟,真是让我在人前扬眉吐气!”

“怎么?难道此前还有人敢怠慢你?”

李潼闻言后随口应道,眼神仍然落在今春科举一些诗文精选中,了解一下当下流行的文风诗风。

乐高听到这话后干笑一声,又说道:“这倒也没有,就是心里觉得快意。圣人爱屋及乌,让我很是感恩。只不过、只不过这份亲近也让人烦恼,藏得秘密太多,惹人关注……”

李潼听到这话,眸光顿时一凝,放下文卷抬头望向乐高并沉声道:“怎么回事?”

“倒也不是什么要紧事情,午间太皇太后召见,问我隆庆坊事。仆自然不敢擅奏,但见大长公主殿下在席,想是言泄于此。”

乐高又小声说道,而李潼在听完后,眸光也是闪了一闪,接着便说道:“你且往长安殿去,若大长公主还未出宫,告诉她且留宿一夜,稍后宫中备置家宴,聚餐一场。”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黜龙极品大昏君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凤帝九倾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大唐:我能搞钱,多娶公主合理吧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大乾暴君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执戟战红楼马谡别传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异世枭雄传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笙书传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医妃火辣辣包拯历险记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