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四百八十三章:捅刀子、你们脑子有问题?

“王爷!”

酒馆旁边的一家面铺子里,书生将遮挡门面的帘子掀开走进去,随后走到左边角落的桌子前抱拳拱手,恭敬的低声行礼。

坐在面铺子里吃羊肉面片的朱棡抬头,见来人便摆了摆手:“坐下说。”

书生坐下,神色坦然且淡定。

“张玉应该跟你说清楚京里的情况了吧?”

“是,张指挥使已经交代清楚了。”

朱棡点了点头:“父皇调你回京,你不要有心理压力!你在大同做得很好。”

而此时,这个书生的身份也就不言而喻了。

正是新学的开创者,吴伯宗。

吴伯宗摇头:“下官只是觉得,当今天下之学问,确实如同王爷当初所说的那样,老旧不堪,陈冗诟病!再用在大明这样的新朝上,还是会走上前面朝代的老路。”

“治国之念的革新,是刻不容缓的!”

吴伯宗有些激动。

这一年多,他的内心积攒了太多的话语想要跟晋王说,想要将自己所想的那些东西一一道出,他认为当今天下,除了晋王以外,真的很难有人能够明白他的心中理念。

“昔日范仲淹发现了赵宋王朝的陈冗旧病,上书‘答手诏条陈十事’,立志要推动北宋革新,虽新政受挫,但多少警惕了不少大臣。”

“若是大明沿用那以儒生治世的老路子,难免走入党争的老路!想要推陈出新,眼下就是最好的机会!陛下英明,国家安定……。”

朱棡愣住了。

他看着面前兴奋的吴伯宗。

良久良久才感叹了一句。

“伯宗,若有一天本王出了事,怕是都是拜你所赐啊。”

胆子太肥了。

吴伯宗的脸有些涨红。

朱棡沉默了一下,心里想的还是后世那些学问对于古代的冲击,吴伯宗的新学可以说是源于他,但真正要走上正道,却要靠他自己。

“罢了,这口锅,我给你背了。”朱棡叹了口气。

吴伯宗神情陡然严肃且激动起来,目光坚定的看着朱棡。

“虽千万人吾往矣!”

吴伯宗坚定的道。

朱棡话锋一转,问道:“我给你种的那玩意,你种出来没有?”

朱棡交给过吴伯宗几颗土豆。

ps:这里还是涉及到系统,但是系统我不打算写了,你们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出现过就行了,下一本我求了编辑很久,我终于可以不用写恶心的系统小说了,我很反感系统!很反感!

吴伯宗点头:“已经种出来了,按照王爷所说,已经尽数挖掘了出来,不日便可送达。”

吴伯宗不解的问道:“王爷,那东西模样丑陋,有何用处?”

朱棡微微一笑:“丑归丑,这可是能造福亿兆百姓的好玩意。”

……

吴伯宗作为风云人物,在京师受到的关注不小,尤其是在文臣那边,更是将其看做是掰倒晋王的胜负手。

而紧随着吴伯宗进京之后,孔希文也进京了。

八月初的大朝会,朱棡也被传旨参加。

奉天殿外,百官还在等候开朝。

明初的朝廷文武分家并不明显,武将也会跟一些老臣凑到一堆聊天扯皮。

最大的那一堆,是以翰林学士李敏、礼部尚书陶凯、以及其余那些文官为首的一群朝廷清贵,这些人多数是进士秀才出身,因为得到朱元璋赏识而平步青云。

他们凑到一堆,自然少不了议论当下的朝局。

而对当下朝局最好的解释就是:晋王势大,该即刻就藩!

而推动晋王就藩,就必须要先把秦王朱樉给弄来就藩。

所以今日这场朝会开局,就要以秦王就藩一事作为开局。

其次,要淡化孔希言一事对于孔家的影响,首推就是燕王朱棣,要将燕王朱棣领兵征伐一事的危害放大,最终所指责自然也是晋王。

孔希言可以死,但孔家不能断了传承。

事到如今,文官这边也学会了断尾求生。

淮西这边,胡惟庸站在首位,身后站着御史中丞陈宁。

陈宁抱着手,微眯着眼睛看着文官那边,幽幽道:“跟晋王的矛盾越大,局面就越明朗。”

胡惟庸没有说话。

只是眼神里按奈不住的出现精光。

“晋王还没来?”

“说曹操曹操到。”

陈宁转过头去,轻笑着道。

只见百官末尾,一个身着朝服的年轻男子轻飘飘的走来,神色淡然,脚步轻快。

刚刚还在激烈议论的众人全部沉默,都各回各自的位置站定,权当做没有看到这位晋王的出现。

“诶,刚刚不是聊得挺欢快的,怎么见了孤就不说话了?”

朱棡怀中抱着笏板,笑意盈盈的看着他们。

首当其冲的,就是对着李敏问道。

李敏胡须都气的抖了起来,倔强的偏过头去,哼了一声。

朱棡又转头问下一个:“聊什么呢?这么有趣?”

光禄寺少卿讪笑不已,拱了拱手:“恭喜王爷添丁,恭喜恭喜。”

说完,也转身站定,不再搭话。

这晋王脸皮也是真的厚,明知道众人不待见,偏偏还跟狗皮膏药一样挨个挨个的去问,硬是把后面站着的那些个侍郎或者少卿给问的尴尬不已。

“刚刚看大人笑的如此之荡,莫不是想到了家里新纳的小妾?”

“诶,本王听闻大人家中遭了贼,大人可曾验过血脉,这重臣的血脉不可混淆啊!”

“这位大人,莫走莫走,本王听闻您这段时日为了长子的学业忧心不已,不去送来咱们新学的学校吧?如何?保管给您教的是个顶个的优秀!”

朱棡的话如同一把把刀刃插在那些大臣的心窝子里。

同时他们也更为忌惮和憎恨。

这晋王,完全将他们家里的情况给摸得一清二楚。

很难不怀疑这家伙是别有用心啊!

一旁的武官们都憋不住笑了。

损啊!

真特娘的损啊。

那个纳妾的,新婚之夜马上风抽过去了,早就是有心无力。

那个遭贼的,坊间都传闻是他媳妇偷汉子,只不过碍于脸面才说是遭了贼。

至于另外的那个,那就更是家门不幸,家里长子跟人在醉梦楼争花魁,结果喊了个天价,人家收钱他来个打欠条。

晋王这几问,当真是给人往心窝子里捅刀子啊!

眼看着朝会气氛开始诡异起来,这时候,奉天殿的殿门打开了。

在几通锣声之后,殿外响起鼓乐。

朱棡也笑意盈盈的走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就在大哥朱标的侧手方,斜对着百官站立。

朱元璋和朱标不多时就一起从殿内走出来,朱元璋昂首阔步,朱标紧随其后。

“朝议!”

司礼监太监高呼一声。

百官齐刷刷的躬身相迎,高呼龙体圣安。

“咱安!都平身吧。”

朱元璋坐在殿门口正中间摆放的软榻上,一手扶着扶手摆了摆手。

“谢圣恩!”

百官直起腰背,随后便等待着必要的礼数程序。

大太监站在朱元璋身侧,高喊道:“使者觐见!”

很快,来自于大明周边国度的使者也从下面走上来,这些使者基本都是常驻于鸿鹄寺的,每个月的大朝会都会跟着百官一起上朝,一般来说,也只有每个月的今天,他们有机会向大明的皇帝陛下参拜,并且说出自己国家国君的吩咐。

“高丽使臣,见过大明长生帝……。”

“哈密使者,拜见大明长生帝……。”

“暹罗……。”

“琉球……。”

“占城……。”

“安南……。”

“爪哇……。”

“渤尼……。”

来此参拜并且有资格上朝会的,基本都是大明周边的不征之国,大致是十五个不征之国。所谓不征之国,就是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初期的时候,为了确保边境安定,为了安抚人心所创造的一种说法。

也就是已经建交且保持友好往来的国家。

其中,以高丽、大小琉球、爪哇、真腊等国家关系最为友好,每年基本都是朝贡不断。

朱元璋吩咐平身之后,使者这才入列。

而这边,刚开局,高丽前来的永华公主便先行上奏。

而上奏的事情也是出乎众人的意料。

“请大明赐予我国优质的兵器和火器,祝我们抵御海盗的袭击!”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有些意外。

朱元璋凝眉问道:“海盗?高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为何会受到海盗侵扰?”

永华公主微微咬唇,十分委屈的道:“回长生帝陛下,在高丽,很多百姓都是沿海居住,靠水吃水,但这两年,倭国的海盗日益猖獗,多次袭扰我们国家的百姓,已经杀了上千百姓!”

“父王十分忧心,因为我们的国家缺少火器,更没有船只抵御海盗,所以万不得已只能向大明求援!还请大明看在高丽臣民的一片诚心之下,赠与我们兵器,保护我们国家的臣民!”

百官们都沉默了下来。

虽然这个公主说话有些把人架在火上烤,但这确实是大明该做的。

因为在不征之国的合约之中写的很清楚,下属藩国只要受到大的灾难跟变故,大明是有义务伸手援助的!

这个条件听起来似乎对于藩属国没有什么好处。

但有一条,他们根本不需要考虑就会答应。

大明所支持的藩属国,是以签订协议的国君为血脉正统的藩属国,一切外人以篡权夺位的方式成为国君,不征之国的协议就会废除。

大明也会派军,重新将协议签订者的子嗣扶持为该国的君主。

这个条件,他们不会不答应!

历史上,朱棣就曾因为安南有人篡权独立,而派兵攻打,并且举兵八十万!以‘吊民伐罪’的名义攻打,不到一年就彻底将安南给打了下来。

所以这个条件,周边国家的国君没有不动心的。

就算是自己操作不慎覆灭了,背后还有老大哥支持重开。

光是这个条件,他们几乎可以忽视前面的那些协议。

而现在,这高丽公主显然就是将大明给架了起来!

朱元璋也有些抹不开面子,微微沉吟了一会,转头看向了胡惟庸。

中书省宰相自然读懂了皇帝眼神里的意思,站出来问道:“永华公主。”

永华点了点头,微微行礼。

胡惟庸眼神里有些迟疑的问道:“高丽作为下属国,遇到灾难我大明作为宗主国确实不能置之不顾,但海盗袭扰,这些海盗从何而来?能够杀害千人百姓,难道贵国没有守军?”

永华公主脸色有些惭愧的道:“丞相大人,这些海盗的由来来历不明,但说的都是倭国的话,而且看穿着打扮,几乎都是倭国的浪人!”

永华抬起明亮的眸子,模样十分可怜的道:“他们武艺高强,且持有兵器,并且船只速度很快,往往是夜袭陈镇,在得手之后掠夺财物快速离去!”

“我国的守军驻守在城中,但他们专挑没有守军的村落下手,所以……。”

高丽没有明确的禁海令,渔民居住在海边不远的地方,毕竟是个三面环海的国家,如此丰富的海洋资源利用自然不会太少。

倭国?

胡惟庸脸色一变。

这时候,倭国的使者走了出来,十分不满的道:“启禀大明陛下,这绝对不是我们国家的人!”

这话之中透露着强烈的不满。

朱元璋挑眉,道:“你们国家每年驱逐那么多的武人,难道只是驱逐了他们,他们就不是你们国家的人了?”

朱标此时也站了出来:“去年,一伙浪人在我大明沿海屠杀了一个二百人的村庄!此等血仇,不可不报!”

朱标话音刚落地。

淮西人那边顿时炸开锅。

冯胜狞笑着,眼中满是杀气腾腾的道:“奶奶的,让我逮到这些人,老子给他们抽筋扒皮!”

对于淮西人来说,朱标就是未来的希望,就是家族昌盛的密码。

护好朱标,就是护好了将来的铁饭碗。

所以,朱标的命令,他们是无条件且无异议的落实。

“咱看啊,也别等以后了,现在就把这帮倭寇抓住,那他们的血肉来祭旗!”

那肥胖的倭国使者吓得脸色煞白。

忙求助一样的看向朱元璋,道:“大明皇帝陛下,我国与你们乃是友邦,我们国君也很仰慕大明的文化,特意让我向大明求取一些医书跟书籍!”

朱元璋眉头舒展了一些。

“你们要书作甚?”

“自然是……是为了瞻仰大明的文化,让我们的大臣也学着大明一样!大明强盛,是……值得我们国家学习的!”

文官那边顿时喜笑颜开。

李敏抚须,昂头道:“没想到区区弹丸之地倒也明白我大明天朝的强盛!”

“我大明文化传承数千年,你们这些小国怎会明白其中深意!”

朱棡站在一旁。

听着文官的话,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这些文官。

在众文官沾沾自喜,在倭国使者面色渐缓,在永华公主面色难堪之下。

朱棡有些诧异的开口问道:

“你们脑子有毛病?”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黜龙极品大昏君全家战死你退婚,我逆势崛起你别哭啊三国:征战汉末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镇国少将军红楼梦中人:贾环要翻身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飞刀神枪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笙书传明末混日子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风流俏佳人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医妃火辣辣王朝权宦包拯历险记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中国古代名人传凉州布衣宋歌声声慢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大唐钓鱼人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九霄魂录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纨绔世子的一生烛影迷局皇子无双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大明伪君子稗宋反骨仔合鸣心相之天界唐史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天命逍遥王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大周第一纨绔李隆基的纨绔皇孙回到古代积功德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我的外卖通万朝寒门人杰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我,贾蓉,不做绿帽王穿越大唐重整山河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哎!天道推着你发展幼帝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