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景泰帝朱祁玉的这句话语,沉忆辰不置可否,他早就知道自己成为不了于谦,亦或者说这种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奉献精神,古往今来能做到的无一不是青史留名级别的民族英雄。

曾经沉忆辰想着自己能做个张居正就好,于私不算什么完人,于公却对得起家国天下,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

但是沉忆辰却不想接受张居正的命运结局,想要改变这场帝王永远掌控生杀予夺的宿命,那么就必须做的比历朝历代的权臣更加激进强势,让朝政的势力平衡不再皇帝高高在上,臣子互相制衡。

而是应该皇帝、臣子、百姓同为其中一环,三方在博弈中处于一种均势状态,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天下为公!

不过认真来说,沉忆辰能想起来用“元配”这一招去制衡孙太后,还得靠朱祁玉提及杭皇后跟汪皇后,给了他灵感跟启发。

只要景泰帝这道追尊胡皇后的诏书一发,那么就将动摇孙太后原本堪称无懈可击的嫡母法理权,未来沉忆辰掌控朝局,头顶就不会再悬着一把达摩利斯之剑了。

“好,朕答应你。”

最终景泰帝朱祁玉还是选择了妥协,他这么做不仅是护住了沉忆辰,更多还是保护了自己。毕竟要真出现太皇太后孙氏临朝称制的场景,很难保证不会发泄这几年囚禁在慈宁宫的怨气。

已经走到了过继皇侄朱见清的这一步,那么自然就得把一切隐患给消除。

“谢陛下,那臣就告退了。”

该说的都已经说了,想要达成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做到了,沉忆辰不想再用政务,打扰到景泰帝朱祁玉的人生最后时光。

景泰帝朱祁玉没有出声,仅是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就再次闭上了眼睛。

不过就在沉忆辰准备转身的时刻,他突然还想起了一件事情。

这件事情对于他自己而言没有任何好处,却可以化解掉景泰帝朱祁玉一部分,对于身前身后名的担忧。

“陛下,臣突然想起了一点东西,不知可否诉说。”

“说吧。”

这次朱祁玉没有睁开眼睛,他想要安排的后事同样已经达成,对于其他事情已经无欲无求了。

“陛下废后易储之举闹到如今的场景,本质上是在于跟文臣之间的隔阂未消,从而导致双方矛盾越来越大,以至于要任命宦官跟新贵去达成朝堂上的制衡。”

压制皇太后孙氏的奏请都说了,沉忆辰也不在乎多说一些“逾矩”的话语。至于景泰帝朱祁玉能不能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接受,那就得看他自己了。

“沉卿,朕知道你一向大胆,只是没想到你会胆大如斯。”

“期望朕托孤大臣的任命,不会成为最后一大败笔!”

朱祁玉其实早已感受到沉忆辰,对于皇帝没有常人的那种敬畏之心。只不过感觉这种东西,总不可能成为定罪的证据,否则那跟“莫须有”有什么区别?

加之沉忆辰虽说行事比较肆无忌惮,但在皇帝面前始终保持着一种谨小慎微的态度,朝中大臣也没有什么弹劾他在私节上飞扬跋扈的奏章,于是这种感觉就不了了之。

时至今日,沉忆辰的表现总算是证实了景泰帝朱祁玉的猜想,只不过就算尊为皇帝,已然没有了继续制衡的手段。此子日后会成为曹操还是诸葛,就是看他的为人秉性了。

“陛下,臣不会成为你想的那种权臣。”

沉忆辰澹澹的回应了一句,没有解释太多,至于朱祁玉相不相信,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是吗,那你觉得到这种时候,朕还如何消除跟文官的隔阂?”

朱祁玉同样明白是否相信已经不重要,于是他把话题转到了正轨上面。

于谦那句直言面谏的“满朝皆太保,一部两尚书”,过去这么久了朱祁玉已经记忆犹新,确实自己为了废后易储不断的打压文官集团跟老牌勋戚,从而导致了双方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为日后朝政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如果来日新君跟托孤大臣无法修复,那么大明党争的时代可以提前到来。

“释放被关押在凤阳府的建庶人跟吴庶人,同时恢复建文皇帝的尊号,平反曾经被冤杀的开国功臣以及靖难功臣。这些对于陛下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却能极大的安抚跟笼络儒臣之心,利大于弊。”

“另外废除妃嫔、宫女殉葬制度,以泥偶、石像替代。”

沉忆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锦囊妙计,仅是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后,在天顺朝后期做的事情而已。

靖康之耻放在后世几乎人尽皆知,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几乎是被钉在了耻辱柱上面,人人恨不得上去唾弃一口。相比较起来,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的那些操作,其实算上国力优势简直有过之而不及。

为何放在史书描述中,朱祁镇的声名好像并没有那么差,原因就在于他后续的一些补救措施,得到了文官集团的认可,放在史书里面美化了许多口碑。

毕竟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史书却是由人为书写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毕竟是明太祖朱元章的大宗,朱棣靖难成功后再怎么抹除年号跟历史,依旧无法获得深受儒家观念的文官大臣们认可。

如今时过境迁,建文皇帝的后人“建庶人”,以及太子朱标的后人“吴庶人”,已经遭受打压迫害了几十年,获得了许多大儒跟文臣的同情跟不满。

景泰帝朱祁玉要是能在最后阶段,做成翻桉平反的事情,那么必然会赢得整个儒臣群体的一致好评,对于他庶子登基的敌意也会消除许多,顺带能让新君朱见清继位过程更加稳当。

毕竟某种意义上来说,朱见清即位登基同样不符合礼法,次子抢在了长子朱见深的前面,注定会生出许多波澜。

至于最后的废除妃嫔、宫女殉葬制度,那就更不用说了,人葬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极其残忍跟不人道的,明朝哪位皇帝做了都相当于功在千秋。

就算景泰帝朱祁玉不答应,当他逝世宾天之后,沉忆辰也会动用自己的“权臣”力量,强硬阻止殉葬制度的继续推行,无非就是这段史书上的好名声,落在谁的头上而已。

“陛下,你前面不是问宾天之后,史书上会怎样评价,能称之为一个好皇帝吗?”

“做成了这几件事情,臣可担保必然会名垂青史!”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句诗词本来是用在臣子身上的,但现在沉忆辰却在帮朱祁玉赚取生前身后名。

“懿文太子跟建文帝,以及开国功臣跟靖难忠臣,是该正名了。”

“就依沉卿所言,朕会传命下去让司礼监拟诏。”

就如同沉忆辰说的那样,颁布这种平反正名的圣旨,对于皇帝来说是没有多大影响的,特别是用“遗诏”的形式颁发。可却能极大的提升自己的名声,不说别的好处,至少“仁”这个儒家推崇的君王标准达到了。

“陛下圣明,臣就不过多打扰静休,告退。”

几次折返,这一次沉忆辰终于踏出了乾清宫的门槛,此时屋外一抹斜阳照射在他的身上,把沉忆辰的影子拉的悠长。

紫禁城的夕阳,其实有着一种别样的美感,可是这一次给人的感受,却是一种帝王的余晖。

离宫走出承天门,赵鸿杰已经在宫门处等候,见到沉忆辰出来立马迎了上去问道:“向北,跟陛下说的怎么样了,他答应过继皇侄朱见清了吗?”

“答应了,司礼监很快就会草拟数道诏书,然后下发给内阁,再由通政司颁布。”

听到沉忆辰的回答,赵鸿杰算是松了一口气,他身为锦衣卫指挥使这种情报特务机构的头子,更能体会到景泰帝重病的这段期间京师人心思变的乱像。

如果再不确定新君人选,怕是什么妖魔鬼怪都想要分一杯从龙之功的羹了。

不过紧接着赵鸿杰就反问道:“草拟数道诏书,除了过继跟册封皇太子大典,你还与陛下商议了别的?”

“嗯。”

沉忆辰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此事说来话长,很快你就会知道。”

说罢,沉忆辰嘱咐道:“过继跟册封诏书颁布出来,我预料会在京师掀起一股很大的动荡,这次我们必须要提前准备,不能再出现皇太子薨逝那夜的紧张场面。”

“鸿杰,你召集锦衣卫的兵马留守宫内,人手不够的话就去找京卫指挥使司的王政,必须保证至少有一座宫门掌控在我们的手中,不能让腾骧四卫全部接管。”

沉忆辰现在已经知道了石亨的宫中帮手,就是御马监掌印曹吉祥。如果事情生变之后紫禁城由腾骧四卫控制,那么自己就将处于极大的劣势之中,毕竟五代十国期间就流传过一句名言,叫做“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

石亨本身就兵强马壮,要还占据着紫禁城地利的优势,那过继跟册封皇太子的诏书能不能发布跟执行,就是他说了算。

“向北,我明白,你放心好了。”

有了之前的经验,这次赵鸿杰不会掉以轻心,必定做好万全准备。

“那好,其他我就暂时不与你多说了,还得先回到公府把与陛下的对话告知于他。”

“要是真出现了最坏的局面,就得由公爷出面号召勋戚稳定朝局了。”

说出这句话后,沉忆辰脸上的神情有些凝重,他是做好了与忠国公石亨兵戎相见的准备。可这毕竟是大明将士的内战,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刻,沉忆辰会用尽自己的一切力量,来避免同室操戈。

成国公朱勇,可能就是稳定朝局的最后一人了。

“那我们就分头行动。”

“好。”

互相道别之后,沉忆辰就跟赵鸿杰坐上马车,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行。

沉忆辰这边在为过继跟册封皇太子做准备,北直隶通州府境内,忠国公石亨同样在为立储皇太子做着准备。

一间豪华的客房内,本应该坐上囚船顺着大运河,押送到凤阳府的襄王、鲁王两人,却衣着华丽的坐在桌前。他们的对面,正坐着忠国公石亨以及他的侄儿定远伯石彪。

“两位王爷受苦了,本公应该早些拦下押送队伍的。”

石亨皮笑肉不笑的客套了一句,如果不是襄王还有利用价值,一个被废的王爷压根不值得他快马加鞭,从京师赶到通州府面见。

京师发生的变故,从押送队伍被拦下的那一刻,襄王、鲁王两人就已经得知了。

他们心中隐约能猜测到石亨的意图,换做寻常时刻以两位“嫡系”王爷的尊贵,是绝对不会甘心成为什么傀儡,把祖宗基业交由到权臣的手中。

可如今虎落平阳,石亨的出现对于他们而言宛如一颗救命稻草,哪还顾得上对方有什么狼子野心,赶忙客气的回应道:“忠国公说的哪里话,要不是公爷出手相助,本王已经在南下的囚船上面了。”

互相客套了几句后,忠国公石亨就开门见山道:“想必两位王爷已经从下人那里得知了京师的变故,皇太子薨逝导致陛下重病不起,已经到了大限将至的地步。”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身为与国同休的勋戚,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陛下无子引发的动乱。今朝论礼法传承之正者,莫过于襄王一脉,是时候请襄王在国之危难之际,再度挺身而出监国理政,扶大厦之将倾!”

忠国公石亨如此火急火燎的赶到通州府,就是想要趁着景泰帝朱祁玉驾崩的混乱时期,把襄王朱瞻墡推出来监国,从而掌控法理上的行政大权。

其实认真来说,拥有最高法理权的是皇太后孙氏,可问题是石亨有着跟沉忆辰一样的困境,那就是早在夺门之变时期,就得罪了皇太后跟明英宗朱祁镇一脉。

推皇太后孙氏出山,对方大概率不会“感恩戴德”,事后必然会遭遇到清算报复。以忠国公石亨的野心谋划,怎么可能会做这种自掘坟墓的事情。

那么推出法理第二顺位的襄王朱瞻墡监国,利用他去掌控朝政大权,就显得一切顺理成章。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凤帝九倾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大唐:我能搞钱,多娶公主合理吧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大乾暴君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执戟战红楼马谡别传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异世枭雄传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笙书传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路过漫威的骑士楚韵最强炊事兵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