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就这么说好定下了。
梨涡虽然觉得有点不公平,但还是毁了银蛇面具,绝了圣主伽蓝回归的念头。
圣教她还是要回去的,反正师傅戚寒容是知道她的娃娃脸真容的,现在自己的拳头依然最强最硬,这圣主之位终究是我的,换什么名字、到什么时候都是我的!
不过现在圣教三神并立,又刚血洗公孙世家,“杀了”公孙佳人,声威赫赫,底气十足,自保有余,梨涡倒不怎么着急回去。
自己如今能成就当世神明,还不都是公子的功劳,教中诸务哪及得上抱紧公子的大腿重要?!
公子没一门心思倒向道门,不就是自己苦心孤诣、真诚侍奉的成果,否则有公子在,圣教就是多三十个神明又能如何?
自己一定要在这里看紧公子,看好公孙佳人,最低要求不能让公孙佳人上了公子的床,最好自己还要想办法先上了公子的床……
我这是为了圣教事业和光辉未来,可不是为了我个人乱七八糟的想法。
对,就是这样的!
为了圣教,我这个圣主真是操碎了心,哎!太不容易了我——
对比魔教妖女圣主的柔肠百转、弯弯绕绕,公孙佳人则第一时间通过秘密渠道飞信公孙衍,言明了自己“复活”之事,并表示暂不会回归家族,想趁此机会继续陪“相公”游历,也请祖父告知父母之后,对外保密。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人心。
公孙世家于此危难衰弱之际,能分清谁是真正可靠的朋友,也是件好事。
……
梨涡破土而出,长啸穿空裂空,闹出极大的动静,虽然有隐秘阵法隔绝外人窥视,但石门山这地方是不能久待了。
许仙和二女第二天便简单收拾,离开了这处隐居之地。
也就是在天宝十载(公元751年)这一年,五十一岁的李十二思念老友寻而不遇,作诗寄曰:“春华沧江月,秋色碧海云。离居盈寒暑,对此长思君。思君楚水南,望君淮山北。梦魂虽飞来,会面不可得。畴昔在嵩阳,同衾卧羲皇。绿萝笑簪绂,丹壑贱岩廊。晚途各分析,乘兴任所适。仆在雁门关,君为峨眉客。心悬万里外,影滞两乡隔。长剑复归来,相逢洛阳陌。陌上何喧喧,都令心意烦。迷津觉路失,托势随风翻。以兹谢朝列,长啸归故园。故园恣闲逸,求古散缥帙。久欲入名山,婚娶殊未毕。人生信多故,世事岂惟一?念此忧如焚,怅然若有失。闻君卧石门,宿昔契弥敦。方从桂树隐,不羡桃花源。高风起遐旷,幽人迹复存。松风清瑶瑟,溪月湛芳樽。安居偶佳赏,丹心期此论。”
又专为老友做《元丹丘歌》,云:“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
“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大漠黄沙的边关之地,梨涡倦懒地猫在阴影里,念着李十二寄来的诗,对着许仙笑盈盈点评道,“公子,这个李十二虽然是个天真的酒鬼,但是这眼神还真是好,诗也写得有仙逸之气,不错不错!”
“不可对李相公无礼!”许仙轻咤了一声,缓缓正色道,“他的诗才何止不错,简直冠绝古今,乃是第一流的人物,百年千年后,他在凡人天下的名头,绝不比圣主伽蓝、公孙佳人在修行天下的传奇差上分毫。”
“确实。单是李相公那首《将进酒》,就是盖压千古的绝作名篇。”公孙佳人素手剥下一颗多汁的大葡萄,喂给许仙,轻叹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真是气势磅礴。”
梨涡轻撇了撇嘴,默默把手里切好的香瓜递到公子嘴边。
许仙也很配合地咬了一口,看着梨涡道:“李十二在信里还说了什么?”
梨涡面色有点奇怪,道:“李相公说他收到一位叫何昌浩的人寄给他的信,这个人早年间曾多次接受过他的救济,目前在东北的幽州做了一名判官。信中何昌浩邀请李相公去到幽州军中,说以李相公的文武才能,若来军中,何愁无报效国家之地。
李相公的夫人反对他去幽州,但李相公似乎很想去——”
许仙轻叹了口气,道:“他一定会去的,这个李十二许多时候就像头小猫,一旦被人撸到痒处,前面就是刀山火海他也自觉自己可以如履平地。”
公孙佳人和李十二非常熟稔,听到许仙这话,不由得莞尔微笑。
许仙看着梨涡,声音幽幽道:“据我所知,幽州现在是安禄山的地盘。”
梨涡淡然道:“幽州确实在安禄山的管辖之下。安禄山父亲是粟特人,母亲是突厥人。他很小时候成了孤儿,流落至汉人区,因为其机智、勇敢且身体强壮,被一名将军收留,从此多立战功,做到了大将军位置。安禄山获得了李隆基的恩宠,今年又领了河东节度使,现在一人独领范阳、河东、平卢三地节度使。
安禄山不仅受皇帝宠爱,和杨玉环的关系也不一般。杨贵妃比他小16岁,他却拜她为义母,以钱财厚贿杨氏——安禄山是一个有奶便是娘、脸皮厚心肠黑的家伙。”
许仙轻轻点头,随意摆了摆手,对梨涡吩咐道:“李十二去安禄山的地盘,肯定会发现什么。我不希望李十二出事,安禄山是你的手下,你自己去安排吧。”
“是,公子。”梨涡立即满口答应,这只是小事一桩,算不得什么。
……
李十二知道安禄山,他有在朝廷为官的经历,知道幽州的险恶。安禄山能做到独领三地节度使,此人一定心智、手段绝不一般。
想到去安禄山管辖地内做官,李十二心中还是敲起了小鼓的,但最终他的一腔报国从军之心占了上风。
宗氏当然是百般不愿,她只想和李十二过宁静且平凡的日子,而且丈夫的好友元林宗分明已说过安禄山有反意,年已51岁的李十二去幽州太过凶险,但宗氏本就是李十二的拥趸,耐不过自己相公苦苦相求几个月。
最后宗氏实在无奈,含泪表示同意李十二出仕幽州,这一年已经是天宝十一年(752)的夏天了。
李白一路向北,直到十月才抵达幽州节度使幕府。
安禄山恰好去了长安,何昌浩热情接待了他,并带他参观了军营和训练的士兵。
李十二发现这里的士兵训练有素,即使将军不在,也都军纪严明。
李十二在幽州地界的时候,还发现了街巷里有很多的铁匠铺和丝绸铺。铁匠铺里成批地打造兵器,而丝绸铺里的匠人们则没日没夜地生产官服。李白不解曾去询问,却得不到任何答案。
李白在此地,还巧遇老友崔宗之的爱子崔度,他在这里做了一名小官。二人相认后十分激动,李白依稀记得十几年前去崔宗之家,崔度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
闲聊之后,崔度说找个隐秘的地方去说几句话。他们骑马出城,崔度告诉李白安禄山久畜谋反之心,更兼掌控朝廷一半以上的兵力,在边境多次挑衅邻国挑起战争,武力镇压后向朝廷表功。并且,安禄山暗自积蓄自己的力量,壮大军队,囤积粮草,为的就是将来进军长安的那一天。
李十二听罢大惊,说难怪看到好多私造兵器和官服的铺子。
李十二还不知道,这件事在这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并且每次有去长安通报安禄山谋反的人,都被押解回此地由安禄山处置——李隆基已对安禄山无限信任,他不信安禄山会有谋反之心。
李十二顿觉脑中一空,不仅他实现抱负的机会没有了,可能在某一天,这个国家都没有了。他俩商量着,至少此地不便久留。崔度转天向幕府告假回家探亲,李十二也辞别了何昌浩,以妻子生病需要回家照顾,离开了军营。
此时的朝廷中,李林甫已死,杨国忠接替他继任宰相。
李林甫虽为人奸诈,但手段了得,在任时至少可以权衡内外,平衡各处关系,很有政治手腕。
杨国忠连字都识得不多,毫无大局观,杨国忠想独揽大权,并且杨家上下把安禄山完全当成了狗,而不是政治盟友,这引起了位高权重的安禄山的极大不满,杨国忠和安禄山于是互相记恨。
李十二从军营一路回到家中,跟妻子宗氏说了在幽州的见闻。两人都认为,一旦将来出现变故,他们一定要远离都市,去偏远的山区或者镇子上会更安全。
正巧前不久,李十二的从弟、宣城郡长史李昭邀请李十二去宣城玩玩。
宣城距离开封五百多里,历史悠久,交通发达,李十二觉得可以去宣城看看,如果那里很好的话就让妻子卖掉家中的酒庄和田产,因为万一遭遇战争,那一切就都没有了。
李十二在秋天时候到了宣城,他见到了从弟,也遇到了许多崇拜者。
宣城气候湿润,风景宜人,适合居住。
李昭给李十二找了一处很好的房子,希望他能长居于此。住了一段时间,李十二确实喜欢呆在此地。可是幽州的经历让他总是忧心忡忡,他得不到真正的安宁,因此他一直没有把妻子宗氏接来宣城。
闲来无事的时候,李十二就去附近的县城走一走。
他去了南陵县、秋浦县、泾县,还在泾县结识了性格开朗、学识渊博的县令汪伦,汪伦也很早就读李十二的诗,对他的到来非常欣喜。
他们一起来到县里一个叫桃花潭的地方,那里风景秀丽,在一间茅屋里,他们畅谈古今,饮酒作乐,不觉几日一晃而过。
李十二要离开泾县,和汪伦道别。汪伦召集了许多村民,当李白上了船时,在岸上一边唱歌,一边挥动胳膊拍手踏脚,这是当地人送别好友的一种方式。
李十二眼含热泪,非常感动,随即赋诗一首《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宣城的时光虽然静好,但是李十二始终关心长安的政局。
他无法向朝廷告知真相,无法从军报效国家,每日饮酒虚度,用他的话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当李十二准备离开宣城时,他的一位远房族叔李华经过宣城,叔侄二人在此会面。
李华在朝任监察御史,当然知道一些内情。
李华说现在朝廷内部乱成一锅粥,杨国忠肆意调动军队,前两年在南诏国被打得大败,惹得南诏王一怒之下占据整个云南之地。
天子每日贪于酒色宴乐,政事不问,百姓生活贫困,民不聊生,流民遍地都是,这个国家已经大厦将倾、摇摇欲坠了,而更加危险的是,安禄山已经集结军队,随时准备剑指长安了。
李十二忧心更甚,却无计可施。
……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春,许仙结束与两女在大漠戈壁、突厥草原、西域各国、天竺诸地的云游,重归中原。
夏初,公孙佳人返归公孙世家山门。
夏末,梨涡以黑发黑眸的娃娃脸女子身份出现在圣教,并被魔教三神明共指定为新任圣主。
秋初,新任圣主梨涡决心收复圣教之前收缩失去的洞天秘境,掀起来继圣主伽蓝之后的第二次轰轰烈烈的“道魔之战”。
同年十一月,以唐将安禄山、史思明为首统率的二十万精锐发动叛乱,气势如虹向中原进发,所过州县望风而降,兵锋直指长安,扭转李唐盛世的“安史之乱”骤然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