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细胞房,周采薇的手机疯狂震动。
点开竟是平时陆安发给全体实习生的教学视频。
画面里的陆安正在讲解腹腔镜缝合技巧,弹幕飘过一行\"慕名而来!看了柳叶刀论文特来补课!\",“我也想发柳叶刀!”点赞数秒破千。
越看越气,这实验室待不下去了!
周采薇想要提前回寝室,没想到在更衣室又撞见方任勇。
他正把样刊塞进储物柜,封面上\"食管-肝动脉异物迁移\"的字样灼人眼目。
两个以前的老朋友在此刻相遇,但是谁都没有先开口打破沉默。
周采薇低着头,肩膀偶尔抽动了两下,方任勇看不起她的表情。
\"其实你可以跟徐老师申请……\"方任勇递过纸巾时才意识到她没哭。
周采薇的妆容依然精致,唯有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留下的月牙形痕迹泄密。
\"我不需要你的可怜。\"周采薇甩开纸巾,瞥见他柜门内侧贴着的日程表——下周跟着陆安去参加医院年度总结大会,备注栏画着个笑脸。
那个笑脸在周采薇看来,就是命运之神对她的嘲讽。
回实验室的路上,周采薇摸出藏在抽屉最深处的香奈儿口红。
旋转管身的瞬间,她突然想起那日陆安来借离心机时说的话:\"做科研就像玩俄罗斯轮盘赌,关键不是枪里有没有子弹,而是你敢不敢扣下扳机。\"
当时她嗤笑这是冒险家的歪理,如今才惊觉自己连赌桌都没资格上。
口红断在拧出的瞬间,正红色膏体在实验记录本上晕开,像极了论文被拒稿时盖的印章。
第二天早上,周采薇站在徐风华办公室门口。
她手里攥着的调组申请书被汗水浸透褶皱,她能背出每个精心打磨的句子:\"陆安医疗组在交叉学科领域的突出成就,与本人研究兴趣高度契合……\"
门内传来徐风华的笑声:\"师弟啊,你组里的那个小方能不能借我用用?我们最近有个项目缺一个主要负责人啊!\"
\"徐老师说笑了。\"陆安笑了笑,\"方任勇一直都是您的博士生,我可做不了主。\"
周采薇的指甲生生折断在掌心。
她终于读懂那日方任勇眼里的悲悯——那不是对她选择的惋惜,而是对井底之蛙的悲悯。
晨光透过走廊窗户在地面投下铁栅般的影子,将她钉死在明暗交界线上。
转身时,手机弹出新邮件提醒。
徐风华刚群发的通知在晨光中闪烁:\"本周组会重点讨论学习陆安组的创新成果。\"
……
陆安发表了柳叶刀的顶刊,有人欢喜,有人愁。
突然想要来陆安组的博士生,可不止是周采薇一个。
还有很多陆安都不认识的,都来普外科旁敲侧击的各种打听的。
有人曾研究过,跟着一个大牛的团队,可以让人平均少奋斗5-8年的时间。
但是陆安组里现在不缺人,方任勇暂时也不愿意回到徐风华的实验室。
邹睿和曹野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原本在医院都是平平无奇的一个人,跟着陆安一个月的时间,就大放异彩。
任谁都知道现在应该抱紧陆安这个大腿了。
天气渐渐转凉,医院楼下的银杏树已经尽数凋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直指天空。
京都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也迎来了年度总结大会。
年度总结大会一年一度,除了总结医院一年的成果,分析医院不走,大会的高潮还是在奖励今年为医院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医务人员。
包括但不限于,发表重大论文、主持重大科技项目、获得重大职务等等一系列的事件。
年度总结大会在京都大学的礼堂,整个会议室可以容纳四五百多人,平常都是承办各种晚会。
今天,京都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院的大部分医护人员,除了值班的,几乎全部到场。
晚上六点,陆安和颜悦准备来到了大会场馆,和他一起来的还有普外科的同事们,
陆安原本只是一个观众,但是因为这篇“游走的鱼刺”,他从台下观众变成了台上的被表彰人员。
陆安被安排在了第三排,普外科其他人被安排到了外科的方阵。
颜悦倒是很幸运,在陆安身后不远处的座位上,她这个角度正好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陆安。
……
六点半,年度总结大会正式开始。
整个大会在网络上全程直播,当然了,这种大会观看的人次并不多,大部分都是没来现场的本院医护人员观看。
第一个议程,肯定就是领导讲话,韩岩坐在主席台的第二排,他在这种场合也没有讲话的资格。
大学校长、书记依次发言,中间穿插着几个大合唱的表演节目。
整个晚会的氛围十分的热闹,很多领导都亲自上场参与合唱。
不过将整个大会推向高潮的,还是最后的表彰大会!
京都大学礼堂的穹顶缀满星灯,巨型LEd屏上跳动着“年度总结大会暨表彰大会”的金色篆体。
陆安坐在第三排的暗红色座椅上,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西裤褶皱。
颜悦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开启了直播,她的直播镜头从斜后方扫来,正好可以看到陆安。
“大家看,咱们的陆医生就坐在第三排,这可是要接受表彰的座次。”颜悦压低的声音混着轻笑钻进收音麦,镜头掠过陆安紧绷的下颌线,“不过我们陆医生现在像极了等高考放榜的优等生...哎那个刷火箭的,说像等待解剖的青蛙的过分了啊!”
顿时,弹幕刷出了一片的“哈哈哈”。
陆安也知道道颜悦在直播——半小时前这姑娘还举着补光灯逼他整理领带,美其名曰“维护医学界门面”。
灯光骤暗的刹那,舞台追光如手术无影灯刺破黑暗。
当《cell》封面级论文的3d动画开始播放,前排突然亮起十束光柱——那是本届top10论文的作者席。
京都大学校长,华夏科学院院士李东华上场,他面带微笑,声音浑厚,“接下来由我宣布年度前十的论文!”
“年度第十位,《新型肝癌靶向药临床转化研究》,通讯作者陈明教授,第一作者张晓晓教授。”掌声如潮水漫过礼堂,陆安的手心沁出薄汗。
这种大型表彰大会,上一次还是在全国青年手术大赛的决赛上。
陆安的鱼刺论文被排在第九。
当LEd屏上弹出《食管-肝动脉异物迁移》的三维动画时,礼堂突然陷入诡异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