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命人送走钱乙后,赵煦就陪着向皇后,用了午膳。

膳食是冯景亲自去御厨那边带着人做的。

是按着赵煦的要求做是斋菜。

当然,斋菜归斋菜,蛋白质却一点不少。

蛋、奶丰富,蔬菜也是准备了好几道。

吃起来,虽比不上赵煦在新世纪的餐馆里吃的味道丰富,但口感却是远远胜出。

不过,赵煦的心思,没在吃食上。

他将精力放在了拉近和向皇后的距离上。

孩子嘛,在这个方面,优势是天生的。

向皇后本已是母爱泛滥,在赵煦的刻意亲近下,一顿饭下来便连身子骨都轻了几分。

只恨不得,留宿庆宁宫,奈何如今官家病重,人心惶惶,福宁殿那边,向皇后不盯着不行。

特别是现在,看着乖巧、懂事又孝顺的皇子。

向皇后知道,她将不再仅仅是为了她自己,也是为了这个孩子。

不然的话,孝章皇后和燕懿王的昨天,就是她们母子的明天。

所以,哪怕再不舍,向皇后陪着赵煦用了午膳之后,也不得不依依不舍的和赵煦告别,当然,在走前,向皇后命人将赵煦抄写好的佛经,仔细装订好了带走。

赵煦将向皇后送到庆宁宫门口,看着向皇后在仪卫的扈从下,消失在视线中,这才转身回宫。

回到庆宁宫寝殿,赵煦便叫来冯景,吩咐道:“上午只抄得一卷《消灾》,尚有《延寿》未写,且为我备好文房!”

便在庆宁宫中,继续抄写佛经大业。

这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

也是赵煦最好的护身符。

一个孝字,就足以让他屹立于不败之地。

让那奸臣乱党的图谋,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

从庆宁宫到福宁殿,一路上官廨连连,殿宇成片。

往来的官员,巡逻警戒的亲从,也是络绎不绝。

皇后仪卫,一路呼应。

往来百僚,纷纷避道,躬身敬问。

但步辇上的向皇后的心思,却完全留在庆宁宫。

她回忆着六哥儿的模样,想着六哥儿在她面前懂事的样子,一遍又一遍的回忆着,六哥的那一声声清脆稚嫩,但情真意切的‘母后’之呼。

于是,便连嘴角也浮起了笑意。

步辇在福宁殿前停下时,向皇后都还沉浸在庆宁宫的记忆中。

直到步辇被放下,阎守懃的声音,将她重新叫回现实:“圣人,福宁殿到了!”

“哦!”向皇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将心中杂念摒弃,在坤宁殿尚书张氏的搀扶下,从步辇上下来。

便命仪卫,留在福宁殿外,向皇后只领着阎守懃、尚书张氏,自福宁殿左昭庆门进了这天子所居的寝殿。

迎面,便见到了这福宁殿内,侍奉天子汤药的内臣粱从政。

“官家如何了?”向皇后问。

“半个时辰前,陈易简给大家诊过脉……”粱从政答道。

“陈易简怎么说?”

粱从政小心翼翼的选择着措辞:“奏知圣人:陈易简言,大家龙体,依旧如故……”

向皇后叹了口气,不知道该说什么。

粱从政见了,只能是找些好话劝慰:“好叫圣人知晓,宰执们午时上了劄子,言是熙河大捷,李都知指挥麾下蕃将,深入西贼境内,设伏贼将色辰岱楚,斩获颇丰,亦当褒懋诸将……”

“太后娘娘已是许了宰执奏请,命从速恩赏诸将,还命人将请功边报备好,待大家醒来,读给大家知晓,或许大家听了捷报,便可振作起来!”

向皇后听着,点头道:“但愿如此!”

她是知道自己的丈夫的。

官家喜武事,志向远大,胸藏韬略,还是颖王时,便有图山后之志,灭夏之略。

在位一十九年来,念兹在兹,便是中兴国家,一统宇内。

奈何,天不从人愿。

兵事之上,屡受挫折,打击不断。

尤其是永乐城之败,让他备受打击,深感耻辱。

如今疾重,泰半是永乐城之败受到的打击所致。

若官家听到前线捷报,兴许可以振奋。

至少,每天清醒的时间,可以多一些。

便问着粱从政:“现下内寝之中,是谁在服侍官家?”

粱从政答道:“启奏圣人:如今禁中服侍者,医官是孙散朝为首的几位国医,起居照应是司衣粱夫人、王夫人等,奉给汤药是臣与另外几位御药,居中协调,轮班换守则是张都知……”

向皇后点点头,表示明白了,若在过去,她此刻就会命梁从政引她入内,去看望官家了。

但,今天向皇后却问起了另一个事情:“石得一如今何在?”

梁从政犹豫了一下,还是低着头答道:“奏知圣人:石都知今日休沐,当在宣平坊宅中!”

“今日休沐?”向皇后笑了一声,自是不会相信的。

石得一是官家最信任,也最亲信的大貂裆之一。

平素里形影不离,寸步难舍。

但自二月官家病情加重,双手都失去了自由活动的能力,连通过写字,指挥国事的能力也失去之后。

那位大貂裆就消失在大内了。

粗粗算来,该是有十日了!

休沐?

怕不是被软禁了吧!

不然,官家病重,以石得一对官家的忠心程度,此刻,彻夜不休,守在御前的,就该是石得一而不是张茂则!

如是从前,向皇后实在是不愿管,也懒得管这些腌臜事。

眼不见心为净也就是了。

但现在,向皇后的母性本能已被唤醒。

心中,庆宁宫六哥儿的那一声声‘母后’之呼回转。

六哥儿抱着她时的感受,犹在眼前。

母性中的护崽基因全面唤醒。

于是,向皇后深深的看了一眼梁从政,嫁与官家二十年,为后一十九年,向皇后虽素来隐在深宫,不预内外诸事,可不代表她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

“王者制治当天,法阴阳而布风化,自家刑国。正夫妇以穆人伦,惟长秋之冠六宫!”她在心中念着当年官家册后诏书的内容:“吾既蒙官家信爱,立为中宫长秋,又得六哥亲近,自不可坐视,乱家之贼,祸乱吾家!”

只转过身去,对梁从政道:“粱殿头,前头引路吧!”

又伸手向阎守懃。后者立刻恭恭敬敬的将从庆宁宫中取来的延安郡王亲笔手写佛经递了上来。

纸上文字,公整端正,字迹清晰,大小相等。

向皇后摊开来看着那一个个文字,尤其是最后的那几行字。

“且愿太母万寿、母后千秋,母妃长乐!”一个个字,在眼前跳动。

“好孩子!”

“母后必不会让你失望的!”

她乃是向文简之四世孙,当今官家之元后,结发之妻,中宫长秋,诸皇子之嫡母!

六哥儿的东西,她必须争,也不得不争!

这不仅仅是为了六哥儿,也是为了她自己。

孝章皇后和燕懿王的故事,作为向文简的四世孙,向皇后在还没有嫁给官家前,就已经被家里人揉碎了、掰烂了,讲了无数遍了。

嫁给官家后,向皇后更亲眼目睹了,官家是如何孝顺慈圣的。

民间的亲祖孙,也远不如官家和慈圣之间的感情。

那可是连姑后,也嫉妒不已的亲情!

慈圣可以,向皇后相信自己也可以。

没有亲儿子,过继一个,照样养大,照样孝顺,照样亲近!

……

穿过禁中的重重帷幕,向皇后走到了皇帝御榻之前。

一直侍奉在御前的张茂则连忙搬来一条马札,服侍着皇后坐下来。

向皇后看着那个躺在御榻上,面色苍白,颧骨已经凸起的丈夫,掉出几滴眼泪,问着张茂则:“张都知,官家今日醒转了几次?”

张茂则弯腰低着头回答:“奏知圣人:今日大家,醒转凡三次……”

向皇后抹了把眼泪,问道:“官家可有降下指挥?”

张茂则犹豫了一下,最终摇了摇头:“大家已有数日,未曾降下指挥……”

向皇后叹息了一声,装作没有看到张茂则的犹豫。

抓着佛经的手,却悄然用上了一分力。

向皇后知道,眼前这个在她面前毕恭毕敬,看似忠顺的内相,很不简单!

早在熙宁初年,变法之初,张茂则就已经是这大内内臣之中,旧党的一杆旗帜!

熙宁六年,闹的沸沸扬扬的文德门宰相下马事件的主导者,就是这位在大内根深蒂固的三朝元老。

当时,此事甚嚣尘上。

宰相王安石的威权,因此受到极大打击。

旧党一片欢呼,哪怕在这大内禁中,私下里也不知道有多少内臣,暗自雀跃。

向皇后虽在深宫,却将这些事情,看的明明白白。

就像现下的局势一样。

深宫中的皇后,虽然难知具体细节,可风向的变化和这大内的气氛,她还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官家病重,六哥幼冲。

别说是大内了,外朝髃臣之中,怕也早是泛起了浮萍,荡起了微澜。

外朝有人想学赵普,这大内自也少不得有想学王继恩。

念头至此,向皇后握着佛经的手,难免就又用了些力,但神色却依旧不变,就连声音也保持平稳。

“髃臣之中,可有人上书,愿内宿禁中,为官家值守的?”向皇后问着。

张茂则低头答道:“启奏圣人,并无宰臣上书,言及此事,以臣所知,两府宰臣集议,是命尚书右丞臣清臣,寓尚书省以候陛下诏命!”

“这样啊……”向皇后叹了口气,忍不住的想起了先帝病重时的事情。

当初,先帝疾重。

宰相韩琦率领侍制以上大臣,直入禁中,夜宿宫闱,值守天子,其后定策立储,拥立官家,宣布大行皇帝遗诏,皆韩琦一手为之,中外皆称为忠。

这些事情,向皇后是亲历者。

如今,相同的局势,再度出现。

朝堂之上,却已经没有能够像韩琦一样,一锤定音的重臣。

有资格有威望有能力做这个事情的人,都在京师之外。

想到这里,向皇后忍不住叹息几声。

“张都知……”向皇后看着张茂则那张已经爬满了皱纹,已经长出了一块块灰色斑痕的老脸,问道:“今日,二大王和四大王,可来探视过圣躬?”

“奏知圣人:二大王刚刚侍奉太后娘娘,回了宝慈宫……”张茂则答道:“至于四大王?”他轻声说着:“今日并未乞问大家圣躬……”

向皇后点点头,道:“四大王还是这样谨守礼法啊……”

张茂则深深俯首,根本不敢答话。

向皇后也不再说话,只是拿着佛经,坐在自己丈夫的病榻前,静静的看着昏睡不醒的丈夫。

良久,向皇后才站起身来,走到天子御榻之前,拿着自己从庆宁宫拿来的佛经,低声说道:“官家……官家……”

“六哥儿在庆宁宫中,也挂记着陛下您的圣体安康,特地从资善堂里,取了笔墨纸砚,为陛下抄写佛经祈福呢!”

“还请官家,万要振作,早日康复……”

说着说着,向皇后就已经泪如雨下。

在向皇后身后,张茂则、阎守懃等大小内臣、女官乃至于帷幕外侍立的医官,都已经跪下来。

但没有人敢出声。

每一个人都只是低着头,匍匐着。

可向皇后的目的,却已经达到了。

大内皇城,从来都是个筛子。

当初,仁庙在宫里面和妃子玩一龙二凤的游戏,第二天就传的沸沸扬扬,台谏的乌鸦们,立刻有了事情做,逼着仁庙把两个美人,送到了道观。

英庙时,两宫不和的消息,更是整个东京城都知道。

瓦子里的说书人和街头小报上写的细节,甚至比大内的很多内臣知道的还要多。

当今官家即位之初,穿着金甲去见慈圣的消息,还没等到第二天天亮,当天晚上就已经被登在小报上,在各个夜市、瓦子里传开了。

没办法,大内皇城就这么一点大。

而上上下下的内臣、女官,却并不一定在皇城夜宿。

特别是高品内臣和高品女官。

他们都是有家有口的。

不要说张茂则这样的内臣之首了。

就是梁从政这样的中品内臣,据向皇后所知,也在宫外,娶了浑家,收养了继子。

在宫外,养着十几个姬妾和上百佣人、清客的内臣,从来不是孤例。

这些人一回家,宫里面的消息,也就随之散成了满天花。

历代以来不是没想过办法,避免禁中消息外泄。

但外朝大臣,特别是台谏官们,坚决反对一切试图阻碍宫中消息外传的事情和政策。

他们打着‘杜绝隔绝中外’的旗号,站在了政治正确的高地,盯着每一个企图封锁禁中消息的人。

皇帝,他们或许奈何不得。

但逼着皇帝,处置那些敢于做这些事情的内臣、大臣,台谏们是拿手的。

所以,向皇后确信,最迟到明天宫门落锁的时候,这东京汴梁城里的大小瓦子和街头的小报,就该出现‘延安郡王为官家抄写佛经’的消息了。

……

注:孝章皇后,就是宋皇后,赵匡胤死后被赵光义整的很惨很惨!

燕懿王就是赵德昭,赵光义驴车漂移后,一度曾被人拥立,然后自杀。

注2:宋代内臣,一般转官后,大多会娶妻,也会收养继子,在继子方面,法律制度允许收养一个可以入宫当内臣的继子,嗯,对,宋代内臣是可以父子相传的!不过,一般只能有一个,皇帝开恩才能有两个!但正常继子,不受限制。

注3:小报,是宋代的一种报刊,从朝报也就是邸报发展而来,最初是报道那些‘朝报未报之事’,不过很快‘人情喜新而好奇’,变成了一种八卦杂刊。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