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大明正在经历一场世界大战,对手是整个欧洲的基督世界。

这场战争虽然不关乎大明的生死,可却是关乎到华夏民族今后百年之内在世界上的地位。

李枭全身心的投入到这场战争中!

但就在这么个关键时刻,李枭却听到一个能把人逼疯消息。

有人居然挑起了内战!

而且内战的起因,居然是一口水井。

虽然两广土客之争已经存在了好多年,可这些年在袁崇焕的弹压下,基本上没出什么乱子。

却没有想到,在大明这个关键的时候,两广土客之争居然愈演愈烈。

从年初的小规模两村械斗,到现在居然整出十几万人的武装大游行。

刀枪棍棒的一齐招呼,偶尔还弄点儿自制的土炮火铳啥的。

甚至,倭国库存的火绳枪也不知道从什么渠道流入到了两广。

有了热兵器的加入,伤亡人数直线上升。

“为什么才报上来。”李枭看着手里的奏章,气得一把甩出老远。

“事情刚刚开始的时候,孔有德想着把事情压下来。

结果……,没想到下面的人两面收钱。结果闹得两边都不好管!

到了现在,就闹成了这样。

孔有德弹压不住了,这才向朝廷奏报。”

孙元化坐在椅子上,也是一脸的无奈。

大明的官员,从最基层的小吏开始就知道怎么欺上瞒下。

大明朝二百多年,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历史车轮的惯性,不是李枭到来就能刹得住的。

地方上出了丁点儿事情,当地的地方官儿最先想的就是瞒。

瞒不住了,就往上骗。

实在骗不了,这才会说实话。

可往往到了这个时候,事情已经糜烂不堪,无法收拾的地步。

连孔有德这种老奸巨猾之辈都罩不住了,可见两广土客械斗已经到了何种程度。

“算了!既然这样,那就先派人把事情压下来。

一切都等压下之后再做处置!”李枭抚着额头,说实话他真的有些头疼。

大战伊始,居然国内就出了乱子。

如今的大明不怕打仗,也不怕打打仗。可就是怕里面外面一起打!

国家打成了一锅粥,那还他娘的说什么争霸世界。

中原王朝多少次抵御住了外族入侵,可最后却亡在了内乱上。

外忧内乱一起来,那更是会将一个王朝摧垮。

“事到如今,只能派一个得力的人去两广。接替孔有德把事情弹压下来,原定的二师部队增援中东的计划,也暂缓实施。

还是把二师部队调回两广,弹压地方上的械斗。

不管谁去,手里没有兵都制止不住这样的事情。”

孙元化点点头,事到如今发火是没用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扑灭两广械斗这股邪火。

大战伊始,国内的稳定要压倒一切。

“派谁去?

耿仲明?尚之信?

他们不比孔有德高明到哪里去!”李枭这才发现,手里的人才全都被派出去了。

留在国内的,除了孔有德、就只有尚之信和耿仲明。

耿仲明年纪大了,在西安养老。

尚之信在青海,那里汉藏杂处离了他,估计也会出乱子。

人才!

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

李枭发现,大明的优秀人才全都被派到了海外。

熊赐履去了澳大利亚当总督,陈廷敬去了中东。伍次友在中亚,史大奈在埃及……!

随着大明武力向前不断推进,文官也陆续出现在大明征服的土地上。

以至于年近七旬的孙传庭,仍旧不得不管理着大西北。

现在的大西北,可不是以前的甘肃,宁夏和陕西。

而是包含了整个西域,从哈密到伊犁的大片区域,若是算面积。

比京畿!河北!山东!辽东加在一起还要大。

治理这么大片的区域,对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来说实在是个考验。

可没办法,实在挤不出来人了。

总不能弄个二三十岁的小年青,去管理上亿人口的广大区域吧。

“孙传庭已经上了折子,希望告老还乡。他腾出来的位置,能顶上去的也只有袁崇焕。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西北很大,又是满夷杂处。想要治理得好不出事情,需要很高明的手段。

目前留在国内的,只能是袁崇焕了。

至于江南的事情……!

老夫觉得,萧战可以去江南历练一下。先做一段时间的两广总督,如果此事处置得当。

又是一个可堪大用的人才!

不过两广的时候,不是他一届文人能够玩得转的。

必须有强大的军力保护才行,我建议孙之洁调任二师师长。

他带过远征军,打过格罗兹尼那样的仗。

调任这个职位,算是再合适不过。

两个人一文一武,应该可以把两广的事情平定下来。

只是……!”孙元化这个人就这点不好,说话总是带着但是,只是!

“有什么话就说,说一半儿留一半儿算是怎么回事儿?”

“只是这件事情涉及到孙之洁,大帅您是不是要和孙先生商量一下。”

李枭点了点头,孙元化顾忌的是孙承宗。

老先生已经八十多了,可依旧是耳聪目明。李枭估计活到一百算,顺便给自己开个追悼会都大有可能。

的确!

孙之洁的事情,必须要跟孙承宗说一声。

毕竟,这是孙承宗最为钟爱的孙子。

孙承宗退隐之后,对家中子孙管教极严。除了孙之洁外,只有两个还算是不错的子孙入仕做官。

剩下的家人,大都在老家高阳耕读传家。

他甚至不允许自己的子孙经商,以老爷子的开明,他绝对不会有经商是下贱营生的想法。

他只是觉得,只要经商的子孙打着他的名号出去,立刻就会得到巨大的好处,也带来巨大的祸害。

可以说,这只老狐狸在尽力淡化自己在大明的影响力。

可越是这样,他的影响力反而越大。

关于他的传说被传得神乎其神!

好多民间传说里面,已经将孙承宗和刘伯温、诸葛亮相提并论。

甚至有的地方,还修好了庙,供奉这位依然健在的老人家。

有过这个殊荣的,除了孙承宗,就只有一个人。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魏忠贤!

李枭点了点头:“好吧,这件事情我去说。

孙之洁带着远征军,拔掉了中亚大铁路边上最危险的一颗钉子。

也的确应该给他升上一升!

各师之中,只有二师全建制的在国内。他们又是常年驻防闽浙,熟悉南方的气候。

让二师调防广州,也是最适合的。”

李枭斟酌了一下,还是决定把二师交到孙之洁的手上。

如今的京畿,防卫级别已经到了危险的地步。

除了一师留下来的一个团,还有三师调过来的一个团之外。

数百万人的京畿城内,只剩下一个警卫师卫戍着京内的重要目标。

而李枭身边的警卫团,算是京师之内最大的一股武装。

说出来可怜,现在大明帝国在外驻军已经高达一百万人。可大明帝国的国都,只有区区两万多人驻防。

最信得过的一师,和骑一师都被派出去了。

四师要维持西域和中亚的交通线,兵力已经是捉襟见肘。

唯一剩下的三师曹文昭,一个团调到了京畿。另外一个团调给了敖爷!

曹文昭手里只剩下三个团,不但要维持从兰州到西安的交通线。

还要作为总预备队,随时准备进京,又或者是支援敖沧海。

兵全都派出去了,李枭手里的力量已经下降到了一个危险的程度。

全大明军队,建制保持最全的就是二师。因为二师只派了一个营,跟随敖爷前往俄罗斯。

现如今把大明建制最好的一支部队交到孙家人手里,可见李枭对于孙家人的信任。

时间不等人,李枭一边给萧战下命令,一边去玉泉山。

萧战那边的事情,孙元化会交代。孙承宗这边儿,还得李枭亲自来说。

“大帅您有日子没来了,老人家时常叨念您。说起您的次数,倒是比提起我们这些子孙们的次数还要多。”

每次到玉泉山,孙铨就会念叨着同样的说辞。

以至于形成了定式,李枭都能把他这两句话背下来。

“老人家身体还好?我差人送来的人参,可曾用了?”李枭一边走,一边随意的和孙铨说话。

孙之洁的这位老爹,一直不得孙承宗喜欢。

不过孝道上面,孙铨还是不曾有亏的。

这些年侍候孙承宗,也是尽心尽力。六十岁的人了,其实他也需要被人照顾。

看着他佝偻着腰,慢悠悠的走在前面,李枭还能想起二十年前他的模样。

那时候的孙大公子,也算是意气风发的中年人。

“外面那么乱,怎么有时间来我老头子这里了?”

孙承宗站在院子里,手里拿着鱼食喂着缸里的大金鱼。

“来看看您老!”李枭笑着回答,一摆手顺子边停在院门口不再走进来。

“呵呵!看我老头子?”孙承宗看了李枭一眼,同样摆摆手。孙铨对着李枭一礼之后,也退了出去。

“您老身子骨可越来越硬朗,我差麟儿送来的人参用的可好?

如果用得好,让朝鲜国王李倧再进献一些上来。”

“你送来那些人参,我都没用,现在还放在家里。

这东西燥热,其实不适合咱们北方人吃。

这两年,倒是葛根首乌没少吃。

你还别说,这头发虽然没变白。但精神头儿还算是不错!

过了冬天,我准备去江西龙虎山一趟,参研一下道法。”

孙承宗起色的确不错,十一月深秋的天气里,身上穿着一件夹袄。

站在那里,头不摇,手不颤。

脸色红润中气十足,哪里像个八十多少岁的老人。

李枭觉得,这老家伙一定能熬到给自己开追悼会那一天。

“您老这话,我倒是头一回听说。以前还觉得人参是好东西。”

“是好东西没错,可适合不适合就两说喽。”

孙承宗似乎话里有话。

李枭一边琢磨,一边凑近了巨大的荷花缸,看着里面的几尾金鱼。

“马上入冬了,这鱼也只能喂这两回了。入冬之后,就不能喂食喽。

怎么不说话,你小子一向是夜猫子进宅,说说吧。到底是什么事!”

孙承宗看了李枭一眼。

估计普天之下,敢这样一口一个小子叫李枭的,也只有眼前这个老家伙了。

“也没什么大事儿,关于之洁的。

二师要调防到广州,应对两广土客冲突。需要一个得力的人当市长,就想起了之洁来。

按理说,之洁打了格罗兹尼之战。资历上,功勋上都够了。

现在提这个二师的师长,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呵呵!既然是理所应当,就不会问我老头子。

大明一共就四个陆军野战师,哪个师长不是虎将。

敖爷!袁崇焕!曹文昭!祖大寿。

哪个名字,不都是响当当的。

之洁能调任二师,是大帅对我孙家的信任。”孙承宗把手里最后一把鱼食洒进了鱼缸里面,脸上古井无波。

“既然您不反对就好!

他和萧战去两广,一文一武,一定要把两广的局势稳定住。

外面大打,家里又闹腾。这样对大明非常不利!”

“呵呵!

你呀!老夫总是觉得,你步子迈得大了一些,急迫了一些。

治大国如烹小鲜,有时候是需要徐徐图之的。

现在整个欧洲联合起来,就是因为你煎熬太过的结果。

不过这样也好,毕其功于一役,倒也算是干净痛快。

只是这样一来,大明承受的损失就要大一些。未来的变数,也就会大一些。”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欧洲人不会甘心被大明盘剥的。

而我们大明采取的是藏富于民的政策,轻徭薄赋是最基本国策。

国家需要发展,修路、架桥、兴办教育这些事情都得要钱来支撑才能行。

不盘剥咱们大明百姓,那只能是盘剥欧洲人。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只有无能的朝廷,才会对本国百姓横徵暴敛。”

“呵呵!

只有无能的朝廷,才会对本国百姓横徵暴敛。

你这句话说得好,说得妙!

如果朱家的皇帝有你这个想头,好端端的大明江山也不会搞得一谈糊涂。”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