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广陵事变发生时,李昪正在润州(今江苏镇江),闻讯后立即带兵赶了回来,将局势控制住。徐温也随后从金陵赶了回来,开始处理后事。当时徐温的其余的儿子都还年幼,他便命养子李昪代替徐知训,总理国政。李昪也就因此,得以坐镇了吴国政治权利的最中心。

这里还有一个事情不得不提,就是朱瑾死后,徐温下令将他曝尸三日,虽然时在盛夏但不招蚊蝇。

后来又命人将朱瑾的尸体沉江,但又被人打捞上来偷偷安葬了。结果没过几天,徐温突然间得了一场急病,晚上做梦,竟然梦见朱瑾披发张弓引箭来射。徐温一下在惊醒过来,急忙命人找回朱瑾的尸体,以礼安葬,随后他的病就好了。

李昪坐镇广陵之后,要比徐知训强得多,对杨隆演非常客气,从来没打过他。又经常深入民间寻饥问苦,见到饥寒窘迫人家,回去之后就会派人送钱送米周济。

对自己要求也是十分严格,所有奢侈浮浪之物,一概不用。于是上至杨隆演,下至巷里百姓,都对李昪赞不绝口。

公元919年,徐温命令杨演隆称大吴国王,改元武义,置百官、宗庙、社稷、宫殿、文武,皆用天子礼仪,从严格意义上讲,吴国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算起。杨隆演虽然称王,但实权都在徐家父子手里,徐温那一串吓死人的名号就是此时受封的,李昪也被加封为左仆射、参政知事,也就是宰相。

这时还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就是李昪在这一年只有33岁,本来年纪就不大,又因为长得太帅。所以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要小。当时的人都有一个毛病,就是愿意装老,不像现在的人。总爱装嫩。李昪觉得自己看着这么年轻,没有宰臣风度。非常着急,后来不知从哪儿掏来一个偏方,制药服下去之后,马上变得两鬓斑白,很像一个持重的老者。李昪非常满意,还重赏了向他献偏方之人。

转眼到了武义二年(920年),吴主杨隆演病故,徐温又立杨行密的四子杨溥为大吴国王。改元顺义,之后便返回金陵继续督军,仍命李昪坐镇广陵总揽国事,朝局平稳如故。其后几年,也依旧如此。直到顺义七年(927年),这时徐温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也就到了该考虑接班人的时候。

他手下的几个重臣,因为一直随他坐镇金陵,跟李昪的关系不近,所以就不想让李昪继承嗣位。便纷纷劝徐温道:“明公自己有儿子,又何必要把大权交到旁门外姓人手里?”

徐温心里也非常犹豫,一方面他心里确实有那种血统关系的障碍。另一方面。他又深知自己的几个儿子,论才能都比不上李昪,而且李昪虽然是他的养子,但父子多年,感情很深,也跟自己的儿子区别也不大,所以始终是拿不定主意。

但是到了最后,由于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严可求和行军副使徐阶这两个重臣反复劝说徐温,要他把嗣位传给自己亲生儿子忠义节度使(空衔)、同平章事徐知询。徐温也就动心了。便准备带着国内各藩镇集体进京请愿,让杨溥称帝。然后再顺便把自己那两个儿子(李昪和徐知询)的工作关系,重新调整一下。

李昪得知此事后非常害怕。不等徐温进京,就赶紧自动上表请求交出大权,去出镇江西。可人要是长了四方大脸,想不出人头地都难,还没等李昪的表章写好,徐温就在金陵突发暴病而身亡。这一来,使李昪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吴国之内的头号实权人物,他本来就是个很有才干的人,轻轻松松就把国内局势稳定下来,接着又把徐温那些头衔全部加到了自己头上。其后,李昪又留自己的儿子李景通(即中主李璟)守广陵,自己则移师坐镇金陵,这就跟徐温当年的情况一模一样了。

不过李昪和徐温有一点不同,徐温是真心甘当五代活曹操。杨隆演去世时,有人揣摩他的心意,劝他说道:“当年刘备曾对诸葛亮说过,‘嗣子不才,君宜自取’,明公何不效仿前朝故事?”这就是鼓动徐温篡位。

徐温听罢,立刻厉声说道:“我如有意取之,早在诛张颢之初便已做了,何必要等到今日?别说先大使(指杨行密)还有儿子,即便没有,就是女儿,我也要立她为王,胆敢妄言者斩。”

其实以此时徐温的实力,若是想将杨家人赶下台去,由自己称王称帝,简直就是易如反掌,可是他始终不肯去做。但李昪在掌控吴国大权之后,显然还是有继续进步的想法。

徐温死后不久,李昪就给杨溥加了一个睿圣文明光孝皇帝的尊号,自己以中书令都督内外军事。

到了天祚元年,又给自己加官号为尚父、太师、大丞相、天下兵马大元帅,进封齐王。

但他这些官号随便拿出一个来,就已经是顶级的了,再加也没什么意义,说起来还绕口。

于是到了第二年,李昪又把这些官统统辞了,开大元帅府,置僚属,自建了一套领导班子,接着又加九锡、备殊礼,并以升、润、池、歙、常、江、饶、信、海等十州为齐国,大张旗鼓地拉开篡位的架势,然后在金陵眼巴巴地等着杨溥主动让位。

然而这些年来,杨溥从来就没有掌过权,国内的大事小情都轮不到他来做主,所以反应非常迟钝,根本就看不出李昪这一套是什么意思,反正他要求什么,杨溥就答应什么,从没有半点违拗,可就是不主动让位。而李昪也不好意思直接赶杨溥下台,给自己留下一个迫君篡位的坏名声,所以两个人就这么耗起来了。

到了南吴天祚三年(937年),李昪已经49岁了,自己觉得年事已高,生怕自己当不上皇帝就死了。只好派人去广陵暗示杨溥将皇位让给自己。杨溥听完立刻同意,马上派人去金陵传旨要将皇位让给李昪。

之后的剧情就很老套了,李昪拒不接受。把来使给打发回去,杨溥又坚决要让。再把人给派回来,李昪还是不肯接受,再一次把人打发回去,就这么来来回回好几次,最后李昪没有能够推辞得了,只好在万般无奈之下,很勉强地接受了皇位。

南吴天祚三年十月五日,李昪在金陵正式登基。改元升元,建国号为唐,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南唐了。这个时候,李昪的名字还是徐知诰,所以到了第二年,朝臣们又奏请他改回李姓,李昪也没有异议。

但李昪的出身卑微,谁也不知道他这个李姓是从哪里来的,于是南唐的群臣们就开始群策群力,经过认真分析。多方求证,终于给他找到了祖宗,把他确定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吴王李恪的十世孙。这个还是蛮光彩的,李昪也很高兴。

但是给他起名字的时候又出现了问题,最初他想叫李昂,但刚说出去就让人给否了,因为唐文宗也叫李昂。李昪又想叫李晃,“晃”这个字也不错,上日下光,看着也气派,但又有人说这是朱温用过的贼名。

李昪听完只好作罢。又给自己起名叫李坦,因为“坦”也很好。有土有日,非常吉利。可又有人说:“坦字从旦,唐睿宗就叫李旦,犯忌讳。”只好再一次作罢,最后把字典都快翻烂了,终于算是找到了这个“昪”字,这个跟谁都不冲突,可就是认识的人不多。

李昪当上皇帝之后,工作干得非常不错,基本上是奉行了徐温留下的老政策,对内修生养息,对外也尽量避免与邻国交战,对自己要求很严,不挑吃、不挑穿,也不扩建宫殿,宫中留用的宫女也不多,还经常把一些年老色衰者裁减出去,生活作风很像唐明宗李嗣源,在五代中算作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帝王了。可惜后来为求长寿,迷恋上服食丹药,又没能找到真有本事的老道,只是找来一帮骗子养在宫里,天天加班加点的给他造假药。李昪也是来者不惧,炼好就吃,最后因为丹药吃得太多,疽发于背,于南唐升元七年(943年)死在宫里,享年56岁。

李昪死时,非常后悔,把儿子李璟叫过来进行教育,对他说:“我为了长寿,而服用金石之物,反倒落了个速死的下场,你千万不要学我。”又对他说:“你应该善交邻邦,保住社稷,千万不要去学隋炀帝,自恃强大而擅动兵戈,最终自取灭亡。你要肯听我的,你就是孝子,百姓们也会夸你是明君。”说着强忍着病痛,拉过李璟的手放在嘴里,狠狠地咬了一口,直咬到血流满口方才松开,这就是希望李璟能牢记他的教诲,咬完之后就死去了。

李璟很痛苦,因为他是个孝子,父亲死了他很心疼,同时手也很疼。其后,李璟就继承了皇位,他就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很有名气的南唐中主,也就是那个比他更有名气的一代词雄、南唐后主李煜之爹。

李璟这个人,在中国历代帝王中绝对可称得上是个另类,但这绝不是因为他文学素养要比一般人高。

李璟是李昪的长子,为人谦和温顺,又文采斐然,人品非常出众,但就是对国家大事不太关心。早年李昪初镇金陵时,就留李璟守广陵,把他放在了权力接班人的位置。可是李璟在广陵任职期间,工作上马马虎虎,什么成绩也没有,朝中事无巨细,都要靠李昪的老部下来处理,李璟不过就是个摆设。所以到后来,李昪只好把他调到金陵,让次子李景迁来接替他的位置。

李景迁为人十分干练,坐镇广陵之后,把各项工作都处理的井井有条,让李昪非常满意,朝臣们又对他一致看好,所以在李昪称帝之后,其实是有意立李景迁为储君,只是碍于李璟的长子身份,才迟迟没有下决定。对于这个情况,李璟十分清楚,而且是坚决拥护,这绝对不是一般人想象中那种假惺惺地拥护,完全是出自于真心实意,就是想让自己的弟弟来继承皇位。

可惜李景迁十九岁时就暴病而死,想立也立不成了,李昪还有两个儿子,但年纪就更小,感觉也比李璟强不了多少,所以最后李昪犹豫再三,还是将李璟立为皇太子。

李昪死后,把国家交到李璟手里,为此还狠狠地咬了他一口。可等李昪一咽气,李璟又不肯即位,非要把皇位让给三弟李景遂。朝中大臣们当然不可能同意,纷纷对其劝阻,李景遂也不肯接受,李璟谦让再三,也没有能够让出去,这才勉强登基当了皇帝。

可是在他即位的时候,又别出心裁地在李昪灵前发誓,不立太子,反而把皇弟李景遂封为诸道兵马大元帅,太尉兼中书令,让他居东宫。并说等自己死后,就把皇位传给三弟李景遂,

等李景遂死了,再把皇位传给四弟李景达,使皇位在他们兄弟之间传袭。这个行为很有古人之风,李璟也为此自鸣得意,然而大臣们纷纷表示:“自夏商以来,皇位父子相承,已成不易之典,请陛下遵循古制,立皇长子为太子。”他的弟弟李景遂也表示绝不接受。谁知李璟听完很不高兴,拒绝表态。

李璟这个行为,是非常有风度的,大致可与商末孤竹国的叔齐、伯夷兄弟相类似,但那哥俩毕竟传说的成分要大一些,可信度不高,所以说李璟对于皇位的态度,在中国历史上,几乎就是独一无二的。

李璟是个谦谦君子,对自己的兄弟十分友善,对从前的政敌也从不歧视,在他的统治期间,南唐内部没有发生重大矛盾。而且他本人又仁慈恭俭,礼贤爱民,所以臣民们都对他十分爱戴,这个人要是活在太平年间,绝对是一个会受到万民景仰的模范帝王,可是活到五代就完全不一样了。

李昪死时,南唐的疆土东临吴越、西至湖湘、南及五岭、北拒长淮,广袤数千里,不可谓不辽阔,是当时仅次于后晋的第二大国,同时也是中国南部的第一强国。然而南唐的地理位置,正好坐镇于中国的腹心处,四面受敌。同时在当时那个社会环境下,不管是国土的大小还是国力的强弱,都属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想长久保持稳定是没有可能的。李璟对这个事情也很清楚,所以也在积极地筹划对外用兵,可就是效果非常不理想。(未完待续。)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君少少夫人又换女友了穿越未来之迷末日游戏:自选召唤英雄神秘世界的危机与发现电影宇宙任我行星际最强打工人实锤电磁暴君浮冰求生:我打捞的物资全成精了快穿攻略之女配逆袭手册天灾末世,我努力活着全球进化:开局觉醒SSS级主神末世:我获得了最强奴役系统末日我在尸群当中睡大觉胖子的韩娱主宰宇宙,从捡到最强机甲开始!盛宠纨绔妃末日进化大师吞噬星空之量化之主生化王朝快穿之我只想咸鱼末日双生?另外一个我总想卖了我持空间!御神兽!毒妇暴富爽翻天穿越秦朝之我是始皇帝末世:一不小心救了太多妹子星辰之诱末世:变成体弱萝莉的我末日性转变成女孩的我可不会撒娇妖尾里的卡牌大师重生之我变成了火星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宇宙守护者:时空之战末世魔侣影视世界无限之旅越界沉沦魇日纪元我有一舰载星河我在超神宇宙考古两万年影视都市之旅末世独宠末日须弥记末世重生之渎神末世:神秘入侵快穿之总有人想攻略我九皇印我在末世做宅女破产魔王战记真假小姐之心机候夫人盗墓之幽冥求长生韩娱之慢慢想起我宇宙狂想曲
爱看读书搜藏榜:末世魔侣我在末日捡空投影视世界无限之旅打造幻想世界快穿之男神游记大具现师我能幻想成真影视世界成神传斩月越界沉沦我在末世食物自由包养校花萝莉星际战场从直播开始邪佛恐怖长生萝莉的赛博世界生存指南维度仲裁者超级掠食者系统快穿被男主养成的那些日子我,人工智能魇日纪元我有一舰载星河我在超神宇宙考古两万年末世异能之莲依无限电影群为死者代言诸天:从屠龙开始融合万物末日我在尸群当中睡大觉末世:大小姐的贴身保镖在港综吃成传奇至强创世超级细菌分身星际最强打工人实锤快穿后我成了反派的心头宠第七小队的XX日常快穿之戏精宿主娇又媚情深案浅之反穿福妻神雕醉公子穿越异世的领主大人影视都市之旅星空:创世祖神终极弑仙系统太阳系之心的呼唤我的暗恋对象变死对头后武破魔天她有特殊逆袭方法末日合成专家变异围城之极度恐惧虚拟神格贼行诸天末世:小心身边的人神血战士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我在末世中以杀证道登临万界之巅末世娇宠五位大佬爱惨了我末世游戏血脉继承:我乃冰火双凤末日时钥外星人能不能在强大点?地星危机美食?这不是专业对口嘛!寒冰末世:我拯救了无数极品女神时空的之锁星域凡界莲花楼一念莲花朋克养生之末日救赎星际之救赎建筑师的末日奇妙之旅我们玩生化危机,你轰炸地球?后悔:没想到回来后却是被丧尸追宇宙爆炸,我竟然能修炼了深空:回到原点帝国魔女的指挥官我在冰原种西瓜末日:从学生到黑夜主宰从小人物干到创世神末世生存:保护我方家主大人末日不囤物资之创世传说在末世之中,蝶变史上前摇最长末世文!当普通人获得外挂末日逆袭:暗夜绝杀星渊战魂:天诺的史诗征程星兔狂奔宇宙世界探险故事宇宙星际文明争霸天灾末世:我搬空了十万个集装箱四季末日,我有座无限物资避难所开局收哭漂亮国,我在末世囤女神重生火焰之苏瑶末世重生,从夺回空间开始!极寒末世,美女成群,无限物资末世推荐!更适合i人的打卡地!时空的背叛异星穿越之机甲狂潮量子传奇穿越文明垃圾场,我能修复一切狂撩绝嗣黑化男主,娇美人被亲哭隐龙密语南天门计划之天龙王末世征途,从寻亲开始时光逆旅的救赎末世恶毒炮灰苟命之旅星际:病弱女配倒拔垂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