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〇章左右为难21
1.
对于王一川的这个计划,桂国兴没有提出异议。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其一,自1995年8月桂国兴从S省梁州区南梁县调回户山镇户山中学之后,他已经习惯了在工作的重大事项上唯王一川马首是瞻,虽然桂国兴肚子里也有他自己的小九九,但在很多事情上桂国兴还是自觉不自觉地服从了王一川的安排。其二,王一川安排桂国兴去做沈其南和于文轩的思想工作,说到底其实就是让桂国兴去挖庄世涛阵营的墙角。不过,王一川所分析的情况确实是事实,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沈其南和于文轩的立场确实已处于摇摆不定的阶段。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沈其南和于文轩还是站在庄世涛的阵营里,但在很多时候在很多问题上他们已经不再明确表态,只是用沉默来代表他们的立场。如果用经验主义来分析,大多数人肯定会认为沈其南和于文轩是在默许庄世涛的观点,但作为当事人的王一川和桂国兴心里却明白,沈其南和于文轩其实是在用沉默在表达他们的立场。也就是说,沈其南和于文轩的立场已经逐渐发生动摇。
就在新学期开学之后的这段时间里,桂国兴作为主抓教师管理和教学管理工作的教导主任,曾经多次召开级部主任会议,参会的有兼职初三级部主任的副校长王一川和初一初二级部主任沈其南与于文轩。如果从先前立场和阵营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两两相对的格局。只可惜,在大权在握的王一川和桂国兴的面前,沈其南和于文轩的身份和地位根本不值一提,没有了副校长庄世涛的撑腰,他们两个人在王一川和桂国兴面前屁都不是。很显然,沈其南和于文轩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一开始的时候,沈其南和于文轩还用缄默来表达他们对王一川和桂国兴的无声对抗。但慢慢地,沈其南和于文轩发现他们这一做法在王一川的强势和桂国兴的嚣张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是人尽皆知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一定要分清当前态势,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策。这句话语出《晏子春秋?霸业因时而生》一书中,作为春秋时期着名的谋略家,晏子这句话的全文为“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在晏子看来,想要成就一番霸业,除了要有洞悉当前局势的眼光,还要学会变通,只有这样,才能在乱世中建立一番功业。晏子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官场。古今官场中又有多少人在背忠叛主之后是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的?诚然,沈其南和于文轩两个人虽然不是官场“老油条”,但他们两个人并不傻。在经过一番审时度势和艰难的思想斗争之后,沈其南和于文轩的立场慢慢地发生了变化,他们两个人对王一川和桂国兴的态度由原先的抵抗慢慢变成了服从,从服从慢慢地变成了顺从。当然了,这个变化是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改变的,不是当事人根本感觉不到这个变化。更何况,沈其南和于文轩两个人也很聪明,他们并没有旗帜鲜明地站到王一川和桂国兴的立场,现在也很少大张旗鼓地站到王一川和桂国兴的对立面,在很多时候,沈其南和于文轩都是在用沉默来表达他们的态度。他们的这个变化,除了王一川和桂国兴之外,就连沈其南和于文轩的同盟庄世涛和田克永也没有感觉到。
正因为如此,桂国兴对王一川安排给他的这个拉拢、策反沈其南和于文轩的任务欣然接受。
2.
同样,对于王一川的这个计划安排,孙吴冬同样也没有提出异议。
孙吴冬心里很清楚,自己来到户山中学的时间前后总共不过一个月,对户山中学的情况根本摸不清。在目前这种状况下,自己要想在户山中学迅速打开局面就必须依赖王一川和桂国兴这两个昔日同窗。虽然孙吴冬有过要拉拢庄世涛为已用的想法,但庄世涛这个地方总是存在着不可知的变数,万一庄世涛真的如王一川和桂国兴所说的一样有狼子野心怎么办?那拉拢、信任和放权给庄世涛的做法不就等于是引狼入室吗?在还未能彻底把控户山中学局势之前,这种事情孙吴冬绝对不会做。
就在刚刚,孙吴冬摇摆不定的心已经被王一川和桂国兴的轮番说教再次给彻底“洗脑”了。现在,孙吴冬满脑子想的都是下一步该怎样对抗庄世涛,对于王一川的计划安排当然不会提出异议了。不单是没有异议,孙吴冬已经决定接下来还要积极配合。因为在孙吴冬看来,王一川和桂国兴这么做都是为了他在户山中学的“千秋大业”。至于因为钱进等人的原因而萌生的向庄世涛示好的念头,此时,孙吴冬早已把它抛之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