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祠部郎中昨天晚上走夜路摔倒了,摔的鼻青脸肿,还在脸上摔出了一个巴掌印。

这很明显是被家里的悍妻打的,不过他连死老婆这样恶毒的誓言都发出来了,未免刘大人当场发飙,众人并未揭穿他的谎话,毕竟在礼部这个地方,刘大人还是有几分话语权的。

想来刘大人昨日没有参加刘侍郎母亲的六十大寿,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刘进在祠部司的衙房里坐了没一会儿,就有小吏进来,看着他说道:“刘大人,侍郎大人让您过去一趟。”

刘进在心中叹了口气,昨日没有去刘府,也没有送上贺礼,刘侍郎一定是记恨上他了,这一去,是祸不是福啊。

他跟随那小吏走到侍郎衙,敲了敲门,走进去,说道:“刘侍郎,您找我?”

刘风正在看书,坐在位置上,并没有理会刘进。

这很显然就是在给他下马威了,刘进心中觉得有些屈辱,但也只能暂时忍下来,毕竟只要刘侍郎还在礼部一天,就是他的顶头上次。

但是过几天就不一定了,所以他一定得忍足这几日。

足足等了一盏茶的功夫之后,刘风才合上书,看着刘进,诧异道:“本官看书看的入神了,刘郎中什么时候进来的?”

刘进脸上露出干笑,说道:“下官在这里等了有一会了,不知侍郎大人有何吩咐?”

刘风抿了口茶,看着他,说道:“年终祭典马上就要到了,祠部要尽早准备,这是改元之后的第一年,祭典之上,绝不能出什么差错,刘郎中这些日子要忙一点,用心一点了。”

刘进怔了怔,问道:“年终祭典,全部交由祠部负责吗?”

刘风看了他一眼,说道:“其他各司还有自己的事情,另外,年终祭典,本不就是你们祠部的事情吗?”

年终祭典虽然是祠部的分内之事,但这种大型祭典,祠部一部怎么可能忙得过来,往年都是四部司共同督办,今年轮到祠部一部,他这个祠部郎中,非得被累死不可。

不过,这显然已经是刘侍郎在刻意难为他了,在外人看来,也挑不出什么错处,若是与他辩驳,只能自取其辱,刘进深吸口气,说道:“下官遵命。”

刘进从侍郎衙出来,立刻便回了祠部司,召集司中官吏,找出往年的祭典流程,命所有人将手中的事务都放下,这段时间,专心筹备年末祭典。

每个人分到的任务比往年多了四倍,祠部衙一片叫苦连天,不多时,膳部郎中匆匆走进来,看着刘进,诧异道:“今年的年终祭典,你们祠部全抗下了?”

刘进叹了口气,说道:“不是我们祠部要抗下,是侍郎大人要我们祠部抗下。”

膳部郎中看了看他,说道:“老刘啊,不是我说你,你昨天怎么就……,你人不来,把贺礼送过来也行啊,老夫人六十大寿,你什么表示都没有,也难怪刘侍郎会多想……”

刘进看了看他,摇头道:“你不懂。”

“你先别管我懂不懂了。”膳部郎中看着他,说道:“你现在就去和刘侍郎认个错,好好解释清楚,要不然,就算祠部能安排好年末大典,你也会被忙死的!”

“忙点好,忙点好啊……”刘进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怕就怕,连忙都没得忙……”

……

唐宁今天没有去兵部,也没有去骁骑营,而是在平安县衙帮忙收拾东西。

岳父大人升任京兆尹,家眷自然也要从平安县衙搬到京兆府衙,年末京兆府衙需要处理的事务繁多,他今天一早就去上任了。

好在县衙和府衙相距不远,只需两辆马车,一天之内就能搬过去。

陈玉贤收拾好了一个包袱,面色有些担忧,走过来问唐宁道:“你说他第一天过去,会不会被府衙的人针对,听说这是官衙的规矩,对新到的大人,都会给一个下马威的。”

唐宁笑了笑,安慰道:“您放心吧,不会的。”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其实在这三把火烧起来之前,也要被别人在头上烧一把火,这是规矩。

不过这也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

从平安县令直接被提拔为京兆尹,就算是用屁股想也知道,这肯定是进入陛下眼里的人,谁敢在第一天就造次?

更何况,不看陛下的面子,也得看他的面子,如果京兆衙门的官员连这点儿道理都不懂,他就白被人叫了这么些日子的“扫把星”和“小心眼”了。

京兆衙门。

今日是新任京兆尹钟大人第一天上任,包括两位少尹在内,长史参军,府学教授等,皆站在院内迎接。

徐少尹和郑教授低着头,面色惶惶。

新任京兆尹对府衙内事务还不太熟悉,众人迎接完毕之后,便在一处大堂落座,从少尹开始,一个接一个的上前为新任京兆尹介绍衙内情况。

众人的目光时不时的瞥向徐少尹和郑教授,此二人昨日因平安县的教化一事,前往平安县衙问责,想不到这才过了一日,他们问责的对象就变成了顶头上司,就是不知道这位钟大人是不是一个记仇的人,会不会在以后的日子里给两位小鞋穿。

一名少尹介绍完京兆府今年的治安和税收以及户籍情况之后,便拱了拱手走下来,徐少尹忐忑的站起身,走上前,拱手道:“钟大人,下官负责京兆府的教化和……”

“教化?”钟明礼目光望向他,问道:“据本官所知,今年平安县的教化考核并不合格,徐少尹和郑教授负责的便是此事,是不是该给本官一个解释?”

徐少尹和郑教授怔立原地,胸口仿佛被巨锤击中,脸色涨红。

这是报复,这是赤裸裸的报复,这句话,就是他们昨天质问过他的!

京兆府衙的官员心中一震,这位钟大人,看来也是记仇的人,根本不会在以后给他们穿小鞋,而是现在就给他们穿上了……

而且是以一种近乎耻辱的方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平安县的教化不合格,可原先的平安县令,不就是他吗?

徐少尹和郑教授嘴唇干涩,喃喃道:“下官,下官……”

钟明礼看着他,说道:“教化乃是大事,关乎国运,关乎朝堂根基,不可轻视,京兆三十六县,是每届科举进士占比最多的地方,更应加倍重视,居庙堂之高,怎么能够知民间疾苦,徐少尹和郑教授既然负责京兆之教化,不如便前往这三十六县县学,教导学子,维护学风,如何?”

徐少尹和郑教授已经面无血色,京兆三十六县,就算是每一县用一个月的时间,全部走完,也是三年多以后了……

这,这根本就是将他们流放了!

可负责京兆地区的教化,本就是他们的职责,钟明礼的安排,根本挑不出什么毛病,悔只悔不该为了巴结唐家和端王,答应刘风……

现在的京兆府衙已经落入他人之手,若是继续留在这里,怕是以后的日子会更加难过。

两人同时抬起头,颓然道:“下官遵命。”

堂内众人听完新任京兆尹对徐少尹和郑教授的安排,暗自舔了舔嘴唇,吞咽了一口口水。

他们只知道那唐宁小肚鸡肠,睚眦必报,是个不能得罪的人。

到如今才明白,他为什么会那么的小心眼,岳父尚且如此,更何况他------这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啊!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明末钢铁大亨乱世枭臣围棋传奇南明谍影抗日之全能兵王农民将军抗战之烽火燃血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赘婿我成了大明勋戚一剑吞鸿光荣使命1937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春风玉露三国:从何太后妹夫开始皇孙白手起家穿宋,造反!【变宋】隋唐之乱世召唤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抗日之陆战狂花夺宋:水浒也称王穿越谍战,我的代号是财神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大唐之混世异姓王朕的大秦不可能亡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大唐十万里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黜龙嬴政偷听心声:我的大秦有亿点强极品大昏君汉末大司马三国:征战汉末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重生刘协,开局召唤白袍军!误入红楼,修仙人生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封州王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带着义子们回大唐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从某科学开始的日常生活镇国少将军红楼梦中人:贾环要翻身三国:杨卓来了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飞鹏同风起德军之重生苏联东线魂穿房遗爱,从医治长孙皇后开始短视频:跪下,不准站起来杨广假死:那朕就暴揍各路反王啦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大明:我洪武爷亲弟!铁血书生之南海风云大唐:认祖归宗李渊,这娃乱认亲重生房遗爱之最强驸马说好向我复仇的女帝成了病娇?水浒:刘华强魂穿林冲诸葛亮草船借箭,我射十万火箭!天幕放映:在二战前,放二战历史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进击的大秦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烽烟谋局水浒:从霸占林娘子开始当老大这吕布,绝对有问题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大唐:开局掏出真理,李二吓懵了大明:老朱死后,我直接炮轰金陵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穿越民国纨绔少爷的温柔乡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重生古代:绝美嫂子半夜借粮!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三国:魂穿灵帝,疯狂截杀穿越者四合院老祖宗,呸,直接枪杀大秦:祖龙假驾崩,朕当真了!大明:会写出师表?那北伐你上!小和尚逃荒五次元世界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隋唐:订婚观音婢,开局大雪龙骑天幕直播,华夏兴衰看哭历朝天子观众震惊!历史写满了吃人!!!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大明:最强锦衣卫,杀戮值无限九曜书隋唐:十倍吕布战力,杀穿高句丽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