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的甜品楼在京城一下子就掀起了最新的风潮。
到最后因为来的人实在太多了,所以又不得不采取了会员制和预约制度。
好多贵妇小姐们,为了抢到一张甜品楼的会员卡,恨不得打起来。
有些小姐们就很无奈的跟白清婉反馈说,其实她们来甜品楼也不一定是为了玩游戏聊八卦了,她们真的是为了美味的甜品来的。
能不能有什么办法,不排队,也可以快速的买到甜品,然后她们带回到城里去吃。
同样的问题还出在酒楼各种可以外带的卤味油炸等等小吃上。
很多人都反应,不一定是要堂食的,他们有的时候也只是想买些吃食,回去跟亲朋好友慢慢吃,或者自己一个人慢慢吃。
这样的话,专门跑西郊来买就太麻烦了。
就针对这个问题,白清婉又在京城城区买下了一个专门零售这些的铺子,叫最美味零食铺,把甜品也放到了这里卖。
庄园还有一大片空着的地方,她多买了一些人,他们就专门负责做,做完当天或者次日送到城里的零食铺里。
这样如果大家只是想吃普通小吃的,就不用去西郊了,直接在城里排队就能买了。
当然零食铺里的东西老是供不应求,经常卖到中午就没了,这就没办法了。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生产规模也是一步步扩大的,总不能真的一口就吃成胖子。
当白清婉爹娘,在第二年终于安排好金府的最美味酒楼来京城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成规模,走上正轨了。
白勇和王秀娘来了,忙碌了一年的白清婉立刻跟撩挑子一样,直接把桃花源的各种事宜交给了他们。
白勇和王秀娘现在都是有经验的人,在白清婉带了他们一个月后,很快就基本上都上手了。
白清婉这才终于从忙碌中解脱出来,提前安安心心的过上了养老生活了。
后来在京城这边桃花园的模式走通后,他们在金府也搞了一个差不多一个形式的,归大伯伯他们一家管理的。
白墨在官场上面也是一路坦途,因为能力出众,再加上小江他们在暗中“保驾护航”,晋升得非常顺利。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那边出现了大面积水患,好多难民逃到了京城这边。
白墨正好在下面负责赈灾,整个朝廷可以用焦头烂额来形容。
这个时候白清婉站了出来,她无偿的给白墨他们提供了方便面和大列巴等容易储存的东西的制作的方法。
正好边疆外面的匈奴蠢蠢欲动,需要提前准备一批方便储存的干粮。
正好方便面和大列巴就非常适合行军打仗的时候携带,方便面在天冷的时候泡着吃就是仙品,大列巴天气再热也不容易变质,而且顶饱。
这两样东西都是再优质不过的军粮了。
本来大批量请人来做还需要人工费,人工成本。
从这些难民中挑选身体健康的人来免费劳作,一天只管饭就够了。
一个难民招进来工作,他的口粮省着点吃,再回去分给自己家人,就能让一家人活下来。
别管饿不饿,惨不惨吧,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活下来。
这样以劳动代替施粥等布施,简直是一举双得。
当南方的水灾退去,难民们纷纷回老家的时候。
储备军粮也做好了,赈灾工作也是耗能最少的结束,京城也没有因为难民变乱。
白墨作为这个赈灾工作下面的主力军和提出这个主意的人,连升几级,当上了户部侍郎,还是众望所归,没有人有异议的那种。
他终于也算是实现了他的承诺,一定会靠自己成为白家的靠山!
当然,他最感谢的人还是白清婉。
一家人之间也没有一直说谢不谢的,反正以后就是,只要白清婉不叛国,不管她想做什么事,全家人都全力支持!
再说边疆那边,匈奴在前几年战败之后,日子越发难过,最后准备全力出击反扑一次。
没想到大夏国经历了大水患后,不仅没有国力衰退,食物物资储备还更加充足了。
他们不仅没有讨到好处,还被吃得不错的大夏国士兵们追着打,连丢了两片大草原,最后不得不割地赔款,又赔了很多金银和牛羊骏马。
萧玉剑从清溪村离开的时候才十七,回来的时候已经二十五了,整整八年的时间。
他终于打完了仗,可以班师回朝了。
他这些年一直有跟白家保持通信,他也兑现了承诺,无论他军饷涨了多少,都全部寄给白家人作为回报。
也知道了白家人已经在京城开了庄园,定居下来的事情。
在回京城的时候,他甚至近乡情更怯。
他一直没问白清婉婚配消息,就怕当年的小姑娘到了年纪,已经婚配了,毕竟今年她已经十九了。
令他惊喜的是,他回到京城,上朝接受完封奖后出宫,白清婉和白家人们都在外面等着迎接他了。
白清婉还梳着未嫁人的少女发髻。
他们的再次相聚,没有眼泪,只有欣喜和感慨,没有遗憾,全是欢笑。
白清婉是真的开心,大家都变得越来越好了。
萧玉剑在回京城一段时间后,看到了好多人跟白清婉说媒。
他也着急了,鼓起勇气跟白清婉表达了心意。
白清婉登时眼睛瞪得大大的:“不是,我拿你当兄弟,你竟然想当我男人?!”
萧玉剑:“……”
得了,他算是看出来了,这是追妻路漫漫啊!
不过没事,岁月静好,来日方长,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