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跑到拉练场后,看到其他人都在收拾包袱。
不过这包袱的形状很奇特。
是一种四方形的口袋,并且在这口袋一侧的两边有着两条背带。
朱标跑到近前才看清楚,他们往这口袋里面装入用布包好的石块。
“天成兄弟,这是在做什么?”
这天成是苏辰刚上任时,在上元县外遇到的一个灾民。
他的家乡遭遇了洪灾,颗粒无收一路逃难到这里。
苏辰见他可怜便把他留在了县衙打杂,后来发现这天成竟然力大无穷,是一个好苗子。
所以便把他由一个打杂的提升到自己的护卫队中。
天成抬头看到朱标后开口说。
“今日大人要带咱们兄弟到后山上进行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那是什么?”
朱标对此很迷茫。
“别管了这背包还有这些石块是你的,赶快装好一会儿大人来了你就知道了。”
朱标听后赶忙收拾起自己的背包。
当他装好后用手掂了掂。
好沉!
随后朱标学着其他人的样子,把这背包背在了背部。
背好背包后,其他人开始往自己的小腿上绑着东西。
可朱标并没有,小声问着天成。
“你们绑着的东西是什么?我怎么没有?”
“这个按照大人的说法是给我们家重用的,你新来的先用不着。”
待其他人都绑好后苏辰,一身轻装打扮走了过来。
“都准备好了吗?”
听到苏辰的问话后,所有人大声高喊。
“准备好了!”
“好此次目标后山负重跑两圈!”
苏辰一声令下,所有人并肩站成一个豆腐块的形状,四人一排很有序的向后山跑去。
朱标在最后一排,一脸茫然的跟着大家一起跑到后山。
刚到山脚下后,朱标心中顿时没底。
眼前这山别说跑两圈了,就是让他轻装上阵爬到山顶都很吃力。
何况现在他还背着一个装满石块的背包。
“跑不完不准吃饭!”
苏辰话音刚落,所有人开始向山顶跑去。
朱标自然是手脚并用的缓慢向上爬。
苏辰没有说话,只是站在山脚下看了一会儿后转身回到县衙。
刚刚回到县衙内,昨晚护送那胖瘦两兄弟的衙差已经回来了。
见到苏辰后双手抱拳施礼。
苏辰摆手开口问。
“怎么样?”
“回大人,那兄弟二人这一路与我们说了很多,他们六合县的情况。”
苏辰听了这话眼前一亮,没想到那兄弟二人还挺上道。
随后衙差便把听到的内容同苏辰仔细地讲述了一遍。
苏辰听后已经大致了解了目前六合县的状况,并且把有用的信息记在了心中。
“你们先下去休息。”
“是大人。”
苏辰回到书房内,把心中记下的信息记录了下来后便去了县衙大堂。
刚走进县衙大堂就看到师爷陈德兴,正在用衣袖擦着脸颊边上的汗水。
陈德兴看到苏辰后拱手施礼。
“大人。”
“嗯,老陈新招来的人可送去矿山了?”
陈德兴听后连连点头。
“送去了,送去了,这不小的刚回来。”
“送去后,得找人好好教导,他们这次要干的活儿很重要。”
陈德兴听到苏辰的开口回着。
“大体上的事情交代下去不费劲,但大人你提及的浮沉法,这个还得你亲自教一下。”
“这是自然不过还需要稍微准备一下,先把之前交代的事情做好再说。”
苏辰又向陈德兴交代了一些细节的地方。
这浮尘法虽然最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很多细节要注意。
比如说用哪里的水比较合适,还有这水流的速度,最主要的是处理泥浆这一块。
想到这里苏辰便再次把自己关进了书房。
这一关便是两个时辰。
两个时辰后,苏辰从书房里面走出来。
脸上满是得意之色,很显然这浮尘法上面的细枝末节已经被苏辰彻底搞清楚了。
摸着咕咕作响的肚子,苏辰这才想起来从早上起床到现在,自己只喝了一碗水还并未进食。
到了县衙饭堂,从后山拉练的众兄弟已经全部回来,此时正在吃饭呢。
苏辰环视一周并没有看到乖徒儿的身影。
正好天成走了过来。
苏辰问着天成。
“天成我的乖徒儿呢?”
天成被苏辰这么问,回想了一下说。
“回大人,他好像还在后山呢!”
呃……
苏辰没想到这乖徒儿竟然如此听话。
“行了,知道了。”
苏辰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来,吃了些东西后还没有见乖徒儿回来。
便拿了几个馒头走向后山。
当到后山后苏辰才看到,自己的乖徒儿正在手脚并用的努力向山上爬去。
此时朱标身上的衣服已被磨破,双手也是血迹斑斑。
苏辰看到这一幕后,竟然有一些欣慰。
“乖徒儿过来!”
朱标此时已经精神有些恍惚,似乎听到有人喊他。
但他身体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记得往上爬。
苏辰又喊了两声朱标才恢复意识。
手上的劲一松便从山上滚了下来。
苏辰倒没在意,缓步向朱标走去。
朱标勉强支撑着身体站起来,苏辰把手中的馒头递到他面前开口。
“还差多少?”
朱标露出一副囧相,轻声开口说。
“还剩半圈!”
“吃完馒头把那半圈完成。”
朱标没想到老师竟然会亲自给他送吃的。
一通狼吞虎咽过后,朱标终于恢复了些力气,又再次向后山顶进发。
苏辰闲着无事,在后山周围走了一圈后才回县衙的。
再说老朱在屋里面呆坐了小半天后才走出房间。
在这小半天中,老朱想明白一个道理。
苏辰只不过是把一个小小的县给管理的民营富足,可他呢却要管理偌大的大明王朝,这工作量可比他不知大上了多少倍,有不足的地方情有可原。
所以老朱此时心情十分愉悦,之前的阴霾一扫而光。
哼着小曲儿,迈着轻松的步调向县衙外走去。
刚走到县衙外便看到了师爷陈德兴。
此时陈德兴手里面拿的正是之前招百人青壮年的告示。
老朱看到告示并没有看清内容,有些好奇的问。
“师爷,你这手中的告示写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