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芷昔随着老妇人一起来到了之前那贵妇人的家中,身后紧跟着一起的还有蒋鸿宴。
家里人实在是不放心她一个人进城,怕她出事,要她带上蒋鸿宴才肯让她离开。
带陆芷昔进城的老妇人也不想耽误时间,就捎带上了蒋鸿宴。
陆芷昔看着对方家中的摆设,心中对那贵妇人的身份也有了几分猜测。
等老妇人带着陆芷昔进入一间宽敞的屋内,屋内放着精致小巧的香炉,缓缓飘出一股淡淡的冷香。
陆芷昔一眼就看到躺在床上假寐的贵妇人,主动开口,“夫人安好。”
“你来了。”
听到陆芷昔声音,祝夫人睁开眼,笑着抬手招呼陆芷昔过去。
“这几日处理了一些事情,所以等到今日才让人去接你过来。”
祝夫人三言两语解释了自己为什么没有一开始去接陆芷昔的缘由后,紧接着开口。
“当日我说了,你若是能保我母子平安,我便可以满足你的要求,你有什么想要的,尽管开口。”
祝夫人说起那天的事情,眼底还带着几分心有余悸和狠厉。
是她小看了对方的贪婪。
一个人心中的私欲若是过大,失去控制的话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自己嫁给夫君多年终于有孕,夫君欣喜若狂,还未等她生下孩子,就想着带她回老家祭祖,感谢祖宗保佑。
却不料临时夫君临时有事,被公务绊住手脚,来不了了。
婆母一看夫君有事,就想亲自带她来,奈何婆母年纪大,一场风寒病了好几天都起不来身。
见此情景,夫君就说这件事暂时搁置,干脆等孩子生下来,他有空再带她来祭祖也行。
然而夫君的表妹却说这件事早就写信告知了老家的族老们,族老们都很期待,若是他们都不去,怕是族老们会有意见。
夫君的表妹还主动请缨,说是夫君和婆母都无法带她回老家的话,她可以代劳。
表妹原本是婆母给夫君准备的良妾,因为她和夫君成婚多年后,肚子却迟迟没有动静。
婆母虽然不是什么苛刻的人,可面对自己的儿子成婚多年,却迟迟没有子嗣降生这件事,她也无法做到冷静,就找来了表妹这个娘家侄女。
一来婆母可以借此帮衬娘家人,二来婆母觉得都是亲戚,知根知底,没有那么歪心思。
表妹来到她家和夫君培养感情,眼看着夫君耐不住婆母的软磨硬泡,即将松口的时候,她被查出怀了两个月的身孕。
夫君和她本就心心相印,纳妾本就是婆母以子嗣为由提出来的。
她有了身孕,纳妾之事,最终不了了之。
不过婆母心软,觉得就这么将表妹赶回老家不太好,就想着将人留下,到时候给她找一门好亲事,给一份添妆,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可表妹和她不同,她的娘家是京城世家,表妹的娘家不过是寻常农户。
以表妹的身份地位还有相貌,想要找到比夫君更好的选择有些难度。
她接连介绍了夫君的几个同窗,表妹不是嫌弃对方年纪大,就是嫌弃对方长得丑。
一来二去,周围的人都知道表妹自己条件不怎么样,眼光却很高,自然是没有人愿意上门被人挑剔。
表妹一看介绍来的人都不如夫君好,加上因为过于挑剔没有人看上她,又重新将主意打到她的身上。
婆母性格好,却不是拎不清的人,干脆利落的拒绝了表妹。
这不过她怀着身孕,婆母怕她知道后生气,并没有告诉她后面还发生了这些事情,她之前是不知情的。
她最近隐约能感觉到表妹对她的敌意,但是她自认没有做过什么伤害表妹的事情,加上她有娘家撑腰,夫君和婆母都轻易不敢为难她。
一个远房表妹,她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她原本想着,就算对方就算有私心,也不敢轻易对她出手。
可就是这一次的大意,她差点被对方害得一尸两命。
虽然她运气好得了陆芷昔的帮助,可这一次的事情,还是让她的身体伤了底子。
那日自己生下孩子后,因为失血过多,一度晕厥过去,若不是有陆芷昔送来的百年人参吊着命,自己压根就等不到回城找大夫救命。
大夫说她身体伤了底子,往后怕是难再有孕。
若不是她这一次生的是个儿子,对夫君家也算有了交代,之后她岂不是还得为了让夫君后继有人,亲自给夫君安排妾室!
想到这,祝夫人的脸色扭曲了几分。
她绝对不会轻易放过那个贱人的!!
“夫人有烦心事?”
陆芷昔看着祝夫人面色阴翳了一瞬,想到她之前被流民冲撞,不得不在城外产子的事情,心中隐隐有了猜测。
“小事而已。”
祝夫人连忙回过神来,笑着敷衍过去后,随即又问陆芷昔,“陆姑娘想好要什么了吗?”
“钱财,田地,铺子,粮食,你尽管开口。”
“我想劳烦夫人你,带我们一行人前往南边。”
陆芷昔笑着说出自己的要求。
祝夫人闻言顿了顿,诧异的看着陆芷昔。
“你们一行人?”
若是带上陆芷昔的话,祝夫人自然是不介意。
可听陆芷昔的意思,她似乎想要带上和她一起逃荒的人。
陆芷昔对她母子有救命之恩,加上她看出陆芷昔绝对不是普通的农家女,于公于私,她自然是不介意帮陆芷昔一把。
可要带上旁人的话——
表妹的事情已经给她敲了警钟。
一个亲戚都能为了自己的私欲对她下毒手,一群全然不认识,还有一把子力气的流民,万一有什么歪心思,到时候她岂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陆姑娘,我猜你们一行人逃荒去南边,无非就是在你们的家乡活不下去,所以才逃了出来寻求生路。”
祝夫人斟酌用词,将心里的想法过了几遍后,才缓缓开口。
“这样吧,此地有兵驻守,虽说受到灾年影响,地里的粮食收成比不上前几年,可相比较你们的家乡,这里肯定是好上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