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里正一群人扛着木头下山的时候,陆芷昔就把二哥带回来的租田契书给了里正。
里正读过几年书,识得字,按照上面写的名字,将文书发给了所有人。
等二哥带着人从镇上将他们之后要用到的材料都运回来之后,天色渐沉。
里正等大伙吃完饭之后,才将所有人喊过来聚在一起,开口说了另外一件事。
“咱们之前说了,谁先建房子,抽签决定,现在还有房子要建在哪里,也得先决定好,免得等会有人看上了同样一块地。”
“除此之外,一家多少人,需要建多大的房子,房子的大小怎么分,这些都得先弄清楚。”
“你们也清楚,地——是祝夫人掏钱买了,送给了芷昔,芷昔大方,表示愿意无偿分给你们。”
“建房子需要出的材料钱,芷昔替你们出钱了,你们之中绝大部分人根本就不需要自掏腰包。”
“咱们都占了这么大的便宜,这些事情都得先商量好,免得有些人看不用自己花钱,就故意多占地盘。”
“这种投机取巧的事情,我绝对不能允许!!”
里正之前好歹当了那么多年的村长,处理这些事情都是手到擒来,方方面面都考虑清楚了。
“我这边呢,给你们所有人都列了表格,不管你们家中有多少人,所有人都分到同样多的地盘。”
“如果你们觉得分到的地盘多了,家里没有那么多人住,用不上,可以转卖给其他人。”
“如果有人觉得分到手的地盘少了,那就自己自掏腰包,从要卖地的人手中买。”
“至于交易之后,若是你们分到的地盘不在一起,就要提前和周边的人商量好,我们先将这些事情处理好之后,才正式开始建房子。”
众人安静的听着里正把话说完,才开口询问。
“里正,那分给我们的地盘,大概有多大?”
里正回答道,“这一点我和族老还有村长都商量过了,每家每户五百平方。”
“五百平方?!”
众人闻言,低呼一声,开始交头接耳起来。
一个篮球场大概也就五百平方米差不多,听起来五百平方米其实不算少。
只不过古代的生活条件和习惯和现代不同。
乡下的院子前面都会留出一大片空地,用于养鸡鸭,养猪什么的。
有的甚至还会在院子里种菜,所以实际上算下来,用于房屋建设面积,就小了许多。
古代有讲究多子多福,尤其是乡下人,更是鼓足了劲生孩子。
哪怕逃荒这一路上,有不少人在半道上因为遇到各种危险走散,各家各户的人依旧不算少。
不说别的,就说陆芷昔一家,他们家足足有九口人。
孩子小的时候,还能挤一间屋子,可孩子大了,男女大防,就算是亲兄妹,也得分开睡,最起码得多出一间屋子。
所以算下来的话,五百平方米就算小了。
“里正,我们家还没有分家,这么算下来,我家就将近二十口人,也只有五百平方米吗?”
人群之中有人着急地询问。
他们家还没有分家,公公婆婆也都还在,不管是大伯还是小叔,都娶妻生了孩子。
要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分家就只能分到五百平方米的话,他们这么多人怎么住得过来?!
“这······”
里正愣了一下。
这倒是个问题,他刚才都没有注意到。
“李家婶子,你们家还没有要分家的打算吗?”
里正思忖片刻,温和的询问道,“你家的三个儿子都娶妻,并且都生了孩子,最大的孙子都娶妻有了曾孙。”
“都说树大分枝,虽然你们都是亲人,可这么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就算感情再好,平日里也免不了摩擦。”
“这样一来,再好的感情,也迟早会被一些小摩擦消耗殆尽。”
里正这话,给了在场的人提供了一个好主意。
有些人不是不想分家,只是家里的公婆不愿意分,他们做小辈的,也不能主动说分家,不然的话,就会被人指责说不孝。
可说实话,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可能只有公婆觉得满意和方便,他们自己背地里总是会发生一些小摩擦。
问题不大,就是让人心烦,免不了去斤斤计较。
若是能借着这一次直接分家,他们还不会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说他们不孝,这是多好的事情!!
想到这里,有几对夫妻对视一眼后,扭头和家里长辈说了他们的想法。
“这个······”
李家婶子年纪大了,一头白发,听到里正的话,整个人都愣住了。
她就没见过,主动劝人家分家的里正。
一般都是里正劝说父母还健在,让家中的孩子不要闹腾着分家让父母伤心的。
他们的里正,当真是别具一格啊!!
“你看啊,我们是说好了每家每户,都能分到五百平方米的地盘,给你们建房子。”
“你们一大家子住在一起不分家,那就只能算是一大家子,按理来说,也只能分给你们五百平方米。”
“你们这么一大家子,五百平方米就算不空出前院的空位,怕是也住不开吧。”
里正知道,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都喜欢看着儿孙满堂。
所以即便是家里孩子都长大了,成婚了,有了孩子了,也不愿意分家。
他们的想法没有问题,可问题是他们下面的孩子,不见得个个都愿意住在一起。
与其住在一起,以后因为一些小摩擦,将感情消耗殆尽,还不如趁着感情好的时候分开,这样心中还挂念着彼此,有什么事情也能互帮互助。
当然,这是他的想法,若是他们自己都愿意挤在一起的话,也随便他们。
“里正你说的有道理,只是我······我有些舍不得。”
李家婶子叹了一口气,本就不够挺拔的腰又弯下去一些。
陆老二闻言,拧着眉思考了片刻,立马有了主意。
“既然这样,到时候你们看抽到哪里的地盘,看看能不能和别人换,尽量换到一起。”
“若是你们还想一大家子住在一起,中间就不要做隔墙,要是想彼此都有自己的空间,中间隔一道墙,事情不就解决了。”
陆老二的话,瞬间就将李家婶子的沮丧失落打消。
“有道理!!”
李家婶子心中担忧的事情有了解决的办法,也就不再执着不肯分家的事情。
原本还不愿意分家的老人,听了陆老二的话,也松了口。
也就一会的功夫,不少人直接当场分家。
速度快得让人有些反应不过来。
这件事解决了,里正让刚才分家的人过来,他登记一下,到时候统计一下到底还有多少户,好分配地盘,大伙也能尽快开始建房子,住新家。
这一登记,就有些不得了了,还真的有人要浑水摸鱼。
里正看着他们过来登记的信息,直接气笑了。
“我记得你们家也就两个儿子,你们是怎么分出来三个的?”
“怎么着,你们是不需要儿子养老,自己养活自己,自己立一个户口,还是你们家还在吃奶的孙子,现在不用靠你们养,他自己能养活自己了?”
里正没好气的开口,周围的村民听到后直接笑了。
“还有你,笑什么笑,家里五儿子一个女儿,分出来五个半,咋的,有人对半分啊?”
正在笑话别人的村民一看自己也被里正点名了,直接羞红了脸。
“我刚才就和你们说了,我们能够在这里落户安家,本身就是占了大便宜,你们还想得寸进尺。”
“我警告你们,再有人试图占便宜,别怪我不客气!!”
里正拉下脸来,冷声警告。
“刚才分家的,我现在给你们说清楚有效的分家。”
“除了成年,还必须是已经成婚的,只有达到这两个条件,家中也不止你们这一个儿子养老,才能分家,没有达到要求的,统统不作数!!”
里正这一番话,让后面来登记的人,总算是不闹幺蛾子了。
“村长,如果说我们觉得家中的房子面积不够,想要再大点,但是我们目前又拿不出钱来,该怎么办?”
“难不成要等我们有钱了,之后再推到原先的房屋重新建?”
“可到时候我们周围可能都有了邻居,想扩大都不行。”
有人跑到陆老二的面前,说出他们的苦恼。
他们家中的人口不少,里正宣布免费分给他们的地盘不够,可他们身上也没有钱能买地,这可怎么办才好?
“这样啊。”
陆老二听到这,面色有些凝重。
这件事一时半会,还真没有可以解决的办法。
“简单啊,写借条啊。”
陆芷昔恰好经过,听到了村民们的话,就直接给他们出主意。
“你们目前没钱,但是又想一步到位,避免之后还要重新扩建,就直接写借条买地。”
“写借条?”
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解道,“写借条可以吗?人家会不会不愿意收?”
听人说和钱庄借钱,也是需要有一定的家底,钱庄的人会先调查一番,确定他们有其他东西可以抵押后,才能借到钱。
不然的话,万一你还不起钱,钱庄岂不是要血本无归?
芷昔这办法听着挺好的,就是有点不靠谱。
“大家都是同村人,我肯定是会收的,不过,我会算利息哦,所以叔叔伯伯们,若是你们要写借条和我买地的话,要先考虑清楚。”
陆芷昔笑盈盈的回答道。
“确定自己之后有能力还得起的,就来找我,要是觉得不划算的,还不起的,那就算了。”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陆芷昔这话的意思,难不成是说——村里其他地盘的地契,都在陆芷昔手中?!
是了,这一整片地,都是祝夫人买了之后送给陆芷昔的。
陆芷昔只是拿出一部分送给他们,那分给他们之后剩下的地盘,以里正的性格,肯定是要还给陆芷昔。
他们刚才怎么就那么笨,没想到这一点呢?!
“芷昔啊,一定要利息吗?”
村民之中显然有人不太乐意给利息。
大家都是同村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利息什么的,就算了吧!
“没办法啊,我愿意让大家写借条就拿走地契,我是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的,要是有人到时候不做人,看这笔钱拖久了不肯还钱,我总不能将他们建好的房子给砸了不是?”
“要利息呢,就是要让他们有紧张感,若是不尽快还钱的话,这钱滚钱,利滚利,一不小心,就要多还给我一些钱。”
“我相信以大家简朴,抠······勤俭持家的性格,为了不多出利息,肯定会努力挣钱还给我的。”
好险好险,差点就说成了抠搜,还好她改口快,不然就糟了。
原本有些人看陆芷昔居然还要利息,觉得陆芷昔这个人斤斤计较。
但是听到陆芷昔说清楚缘由后,他们立马改变想法。
陆芷昔的考虑是对的。
村子里确实是有一些爱占便宜的人,若是不要利息,他们就不会有紧张感,这笔钱拖久了,之后再想要回来,难如登天。
陆芷昔说完这些话后就离开了。
其他人也纷纷思考着,要不要写借条从陆芷昔那里买地。
毕竟房子可是一辈子的事情,这得好好考虑清楚才行。
“芷昔,你们一家想好了要在那块地建房子了吗?”
陆芷昔走回来的时候,里正正好看到她,招呼她过来。
“你给大伙免费分了地盘,还出钱建立咱们村的祠堂,我和族老们商量过了,你们家可以先选好要在哪里建房子,你选好之后,我们再抽签。”
里正当着所有的人的面说出这件事。
毕竟陆芷昔的功劳就摆在那里,给她一个特权是应该的。
其他人要是敢有意见,他就将要分给他们的地盘收回来,看他们还敢不敢有意见。
“我家?”
陆芷昔毫不犹豫的开口,“我爹娘说了,只要和我二叔一家分得越远越好,就这一个要求。”
“我们可不想家里难得煮了顿好的,二叔一家就来敲门。”
说这话的时候,陆芷昔的脸皱成一团,一看就十分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