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穹顶”级指挥舰停泊在“'d-001-i”的同步轨道上。
从不远处的“刻痕”级护航舰上观察,“穹顶”级两百米长的舰体对比背景中的巨大星球阴影,显得如尘埃般渺小。
此时,指挥舰将舰首对准白矮星方向,边长四百米的收集膜正在缓缓展开。
在这个距离下,收集恒星的光芒是不可能的,空旷的轨道上也没有什么物质可以利用。
但两个人工智能自有打算。
可以看到,蓝色胶质覆盖的膜上,此时密密麻麻的镶嵌着极薄的透明水晶,宛如蝴蝶翅膀上的鳞粉一样反射着细碎的星光。
……
两小时前,小行星基地。
合金构造包围着一个空前庞大的建筑,主体有一百多米高,似乎比停泊在远处的指挥舰还大一圈。
它形似射电望远镜,在巨大的金属框架拥簇下,一个直径百米的圆弧型镜面结构悬挂在空中,镜面覆盖着黑色的材质,宛如弧形的台地,它的背面则安装慢复杂的机械结构。在镜面中央,有一座金属框架制成的塔楼,顶端覆盖着密集的仪器和造型夸张的巨大天线。
这个建筑是根据数据库中记载的“远程能量传输技术”修建的,能发射能量凝聚的激光至遥远处的接收站。属于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的技术。
“双方轨道预测模型已确定,偏差值小于0.05,第一次能量传输实验开始。”
单向的激光在真空中是不可见的,只能看到弧形结构表面覆盖的黑色材质颜色正在逐渐变浅,变成白色,最后像真正的镜面那样反光,像哈哈镜一样反射出星空扭曲的倒影。
但它确实抽取着工业区近十分之一的发电功率,将其以光速发射向远方。
……
当第一束激光跨过两个小时的路程,顺着计算出的轨迹,精确击中北极星旗舰时。明明身处黑暗中,“穹顶”级指挥舰张开的薄膜却诡异的自己发出了亮光,像黑夜中的灯塔。
那其实是高能激光打在吸收片上时,散射的部分光芒,看上去就像每一片晶体都在自己发着强光。
实际上只有两三成的能量成功被特制的接收器转化为电能进入能量循环系统,但这已经算非常可观的补充了。
多余的部分则无法被利用,被晶体折射出去以避免产生废热。如同在太空中点亮了一颗星辰。
似乎有些浪费能源,但这项不成熟的技术却勉强负担起了北极星舰队的常规消耗。
作为燃料的氢储量不多了,为了在深空中节省宝贵的能量,北极星准备运行在行星向阳面时行动并接受能量传输,而处在背阳面时则进行休眠。
因此探索工作也变成逐段进行。
“白天工作,晚上睡觉,想不到离开太阳系了竟然还能过上这样规律的生活……”
即使现在彻底没了听众,北极星依旧自娱自乐的在空荡的通讯频道中刷着消息。
孤独?那是什么东西。
……
“d-001-i”行星表面,位于赤道附近的探索基地“c12-x”。
广袤的大地依旧笼罩在黑暗中,群星的光芒似乎也被彻底吸收了,没有为这个暗沉的世界带来一丝光亮。
而现在,赤道附近的天区多出了一颗不动的星星,那是北极星的指挥舰正在接受充能。
那颗星辰亮起的时候,基地如火如荼的准备着各项探索活动,灯光明亮,而熄灭时则都安静休眠。
这颗没有太阳的行星神奇的再次有了昼夜之分。
一架半米高的机器人,飞快挥舞着六条灵活的机械足,在废墟的缝隙间快速移动,像一只某个种类的蜘蛛。
坍塌的建筑将地表覆盖的晶体砸出巨大放射状的痕迹,甚至有来自原本地表的未知物质翻卷出来,然后被真空环境定格。
几乎所有事物表面都凝结出一层厚厚的白霜,看不清楚具体材质。
“捕鸟蛛”六足探测器在北极星的控制下成功进入城市边缘区域。
在耸立的建筑缝隙间,隐约可见一条狭长的空地,似乎是原本存在于建筑之间的街道,边上整齐摆放着一些数米见方的物体,同样覆盖着厚厚的结晶体,看不真切。
探测器背上的机械结构变形,伸出一个小型喷枪。
在这里,加热似乎比物理破坏更为高效。
高温等离子火焰炙烤着物体表面的气体结晶,蒸腾的白雾中,晶体表面快速消解,露出其中光滑的黑色壳体,整体慢慢显现出流线型的轮廓。
似乎是利用某种角质结构作为外壳,在长久的极低温下已经变得很脆弱,有不少地方都出现了破损。
由于样本数量巨大,北极星直接指挥探测器对装置进行破坏性研究。
喷枪继续工作,将外壳切割开,露出装置复杂但有序的内部的结构。
造型古怪,与人类的一贯设计思路相去甚远,但装置的类型却非常熟悉。
这明显是个电磁铁,复杂管线缠绕着未知的合金材质,应该是为磁悬浮所设置的。
进一步的拆解还发现内部的座舱和前段的透明材质。
这应该是外星文明研发的交通工具,依靠磁力悬浮在含有永磁体的路面上运行。
似乎是因为这颗行星表面的重力较低,他们的技术思路与人类明显不同。
北极星想要进入建筑物中,但大部分建筑的入口都被堵塞了,而墙体算上结晶层能超过一米厚,根本无法打穿。
顺着还算宽敞的“街道”行进,探测器找到了一个坍塌一半的单层建筑,透过残破的外墙可以看到内部结构精致的房间。
探测器将身体伏低,短暂蓄力后一跃而起,在低重力下跃起三米多高,带起一串缓缓降落的微尘。
成功越过外墙以后,北极星借着摄像头和探照灯,观察着似乎是外星生物居所的结构。
房间比人类建筑低矮,似乎居住在此的生物体型较小。有着造型古怪但能看出功能的置物架,桌椅等。还从封闭的储物间里找到一些用途不明的机器和工具。
房间内比较空旷,物品被整齐的摆放着,似乎主人在最后一次离去时有序而从容。
门已经被冻住了,探测器在房间的隔墙上烧出了一个洞,进入另一个房间。
这似乎是某个幼小个体的住所,大部分的物品都小一些且摆放有些杂乱,这个文明有着一定的家庭结构。
北极星注意到,房间中央的台子上有一片方形的凸起,立刻让探测器小心翼翼的清理上面覆盖的晶体。
面前出现了一块规整的方形透明角质结构,像是故意展示在这里的。里面密封着一张材质未知的“纸”,看上去像一幅……画?
在探照灯的光芒下,纸面上的颜料还能看出一点颜色。
很可能出自孩子之手,画面中央歪歪扭扭的涂着一大一小两个细长有双腿的棍状物,顶部是菱形的头部。
“……这就是外星文明个体的样子?”
但画面上空,却画着重叠的六个巨大的赤红色球体,占满整个天空,似是巨大的恒星。整个地面被涂成笼罩红光下的赤红色。
“如果真的是这样,这颗星球地表至少会高达几千度,所有东西应该都会被烧融化吧……”
两个生物却在这样有些怪诞恐怖的场景下挥舞着四对抽象的肢体,显得非常高兴。
上面还有一串同样歪扭符号,似乎是它们的文字,也无法翻译。
“记录一下,似乎有着很偏执的恒星崇拜?还是幼年个体的个性行为?暂时不能判断,要先找到他们的记录中心尝试翻译文字。”
第一次长途探索就发现了很多宝贵的信息,但各种谜团也更加深重。
为什么一个似乎是“孩子”,会画出那样诡异的画?
这座城市没有混乱的迹象,也没有尸体,他们应该是有序离开的,那去了哪里?
这个看不出年代的文明……还存在吗?
一切都需要更多的探索,但北极星要休眠了,只能等待下一次来到向阳面。
探测器熄灭了自己的灯光,进入休眠状态,黑暗再次涌入房间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