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定边的脸色有些阴沉,阿古路虽然被斩了,但是阿古路已经是他会下的第一战将了。
他这边的战力良莠不齐,除开半神,就只有武王后期最强了。
他们终究只是一群武林人士或者说是乌合之众,能出张定边这个半神已经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除非张必先亲自出手,张必先是武王大圆满。
“二哥!这第二战就交给我吧!”张必先知道军中的情况,派其他人去就是去送死了!
“张必先在此!谁来一战?”
“武王大圆满?”赵云双眼微眯,此时赵云何尝不是面对这样的情况。
他麾下同样没有武王大圆满级别的战将。
除非苏定方亲自出手!
“子龙!这还用想吗?吾当仁不让!”
苏定方轻笑一声,拍马而出。
“今日让尔等知晓吾苏烈苏定方之名。”
苏烈,善使一杆长枪,并且在赵云身上学到了不少枪法。
加上苏烈本身的武艺就很强,因此苏烈的战力非常高,不仅仅是一员绝世统帅这么简单。
但是此时苏烈却压抑了自己的能量。
张必先见苏烈的能量远远低于自己,不禁眉头一皱。
“难得是一个狂徒?”张必先没有听说过苏烈的名字,而且苏烈的名声根本就不响,没什么战绩,就像是一个普通的将领一般。
但是这气质,不像是碌碌无为之辈啊!
张必先同样使用一杆大枪,刚刚一交手,苏烈的长枪差点就被张必先挑飞。
“难得真的是个绣花枕头?”张必先再次出手试探,苏烈堪堪躲过张必先的攻击。
“倒!”张必先大枪一砸,砸中苏烈长枪,苏烈胯下的战马一身悲鸣,屈膝跪倒在地。
“俗话说再一再二不再三,看来这苏烈确实是个绣花枕头了!”
“死!”
张必先想罢!手中的长枪如毒龙出海一般,直刺苏烈的心脏。
“中计了!”
“狼枪——贪狼破!”
“噗呲!”
苏烈手中的长枪猛然加速,一股绝强的能量爆发,一直贪狼从张必先的心脏穿过。
“额!”张必先一脸不可置信,头颅瞬间垂下!
“三弟!”
张定边怒吼一声,长枪一动,催马朝着苏烈扑了过来。
而赵子龙早有准备,照夜玉狮子同时发力,将张定边拦了下来。
……
“老头,你确定你叫吕尚?”王旭惊讶的看着眼前一脸淡然的钓鱼老者,心中的惊讶无以言表。
吕尚是谁?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商朝末年人。
其先祖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从其封姓,故以吕为氏。
出生地主要有东海说和河内说。《孟子》的《离娄上》和《尽心上》两章都提到姜子牙“居东海之滨”;《吕氏春秋·首时》也说,“太公望,东夷之士也”。
《史记·齐太公世家》也说他是“东海上人”。但这些说法都很笼统含糊。
晋代张华《博物志》说得较为明确:“海曲城有东吕乡东吕里,太公望所出也”;《水经注·齐乘》也说,“莒州东百六十里有东吕乡,棘津在琅邪海曲,太公望所出”。
姜子牙后辅佐了西周王,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
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纣兵大败,纣王登台自焚而死,从此商亡周立。
姜子牙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轰轰烈烈、神秘莫测。纵观太公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军事为最。
所以太史公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
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国文艺舞台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还是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上的神主。作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
周朝从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一个圣人,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贤才,来辅助周国实现灭殷兴周的任务,所以称太公为“太公望”,到武王执政时,又以“师尚父”相称,尊宠权贵无以复加。
文王所命太公为“太师”,是西周王朝“三公”中的最高长官,既主军,也问政。
时有“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之言,足见太公在周朝中的地位之重。
姜子牙半生寒微,择主不遇,飘游不定,但他能动心忍性,观察风云,等待时机,终遇明主,辅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兴周。周武王伐纣,太公为军师,牧野大战,灭商盛周,立了首功。
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为齐国君主,他治国有方,创建了泱泱大国,遗风犹存,累世相续,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统天下成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础。
孔子:“许由,独善其身者也;太公,兼利天下者也。”
司马迁:“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司马贞:“太公佐周,实秉阴谋。既表东海,乃居营丘。”
李商隐:“武故时非无臣也,然其卒佐武,有牧野之誓,白旗之悬,果何人哉?非太公望不可也。”
杜牧:“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颎,魏有司马懿,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公元凯,梁有韦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积、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者,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于内,功后成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