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南北朝后三国时期的局势混乱,在整个古代史当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这个时期的乱并不是那种人人争相称孤道寡、彼此交战不休的混乱,而是那种以为局面将要平定、却又陡生大乱,以为局面将要崩溃、却又颤颤巍巍的稳了下来。所谓的政治智慧,所谓的历事经验,在这种意外频生、似乱似定的局势下完全丧失了作用。

北朝因六镇兵变而分裂,南朝在老舵手萧老菩萨的掌控下看似平稳,一场侯景之乱将整个南梁干的稀碎。东魏对西魏原本是优势明显的碾压局,生生被高欢玩成了长期对峙。西魏起于艰难,好不容易稳定了局面,一场邙山之战输个精光,却又不想绝处逢生,通过府兵制完成了内部的协和。

南朝一场大乱下来,江陵萧绎成为笑到最后的胜利者,转头竟被西魏攻破都畿。西魏趁着南朝战乱,先复汉中、又取巴蜀,直至夺取江陵,可谓是收获满满,一扫邙山之战后的颓态,结果却又爆发出了一个内外失和的危机!

这个世界似乎永远都不可能出现绝对的赢家,每一次看似风光的胜利之后必然要爆发出新的纷乱。

就比如北齐刚刚凭着雄厚的国力痛击库莫奚与契丹,就连草原新的霸主突厥都遭到重创、直叹英雄天子,转头却又被受其庇护的柔然所背刺。在将柔然这白眼狼狠狠教训一通后,回师的齐主高洋却要面对淮南重镇接连失守的局面。

九月时,齐主高洋亲至河洛,欲与西魏交战。然而西魏国中对此不予理会,高洋只能着令增筑数城而后班师返回晋阳。

此番出征虽然对外无果,对内却是收获不小,开国伊始便得册封为王的几位元勋大将淡出行伍,军权过渡到了齐主高洋的几个弟弟以及高岳、段韶这种近亲关系的大臣手中,当然最终权力还是掌握在了高洋手中。

随着立国以来对外的几场战事,再加上内部人事秩序的调整,如今的高洋终于大权在揽,不复立国初年德不配位的窘迫处境。

回到晋阳后没有待多久,高洋便又下令召集国中工匠毕集于晋阳,拆毁晋阳旧宫、另造新宫。至于他自己,则又率领文武群臣和大队人马返回邺城主持国事。

就在高洋抵达邺城之后不久,南面便传来西魏大军南出武关、进攻江陵的消息。

高洋得知此事后自是大怒不已,他之前还在河洛之间叫嚣一番却不得回应,本以为西魏乃是懦弱胆怯,却被想到对方是在酝酿别的作战计划,对他的挑衅则就完全的视而不见。这种被人忽略无视的感觉,自然让高洋羞恼至极。

“狗胆羌贼,本以为是畏强避战,没想到仍是贼性猖獗,以关山为阻不与我战,趁其地利要袭取弱小,当真可恨!”

高洋一边大声咒骂着西魏欺软怕硬的行径,一边又向众臣询问计策:“今黑獭恃其险关难克、下取荆襄,梁国主昏臣弱,恐是难敌。若为其得拥梁地,贼势更壮,尔等有何计略阻之?”

久事淮南的吏部尚书辛术入前进言道:“旧者侯景作乱江南之际,江北淮南之土多为我拥,唯义阳一角仍为羌人李伯山所据。前者李伯山伙同梁将进袭淮南诸镇,如今再思,原来下文竟然在此!梁国下游军将失恭于我国,而李伯山所部魏军则扼守合肥,我纵有奔救之意,与江南梁军也有失协调。

李伯山,虎将也,其既得据雄城,破之甚难,若可集结大军于淮北,攻其义阳,失之进退失据。退路既塞,孤城难守,待其拥众西去,则可复我合肥。梁国既遭进攻,下游诸军则必群情惊疑,届时据于合肥再加剿抚,想能事半功倍,全我淮南之势。”

辛术话音刚落,不久前才从淮南无功而返的段韶便开口说道:“辛尚书久知淮南军政,所论自有道理。先将贼将李伯山逐走而后剿抚梁国群徒,先难后易、渐入佳境。然则羌贼今已先发,我宜从速追之,如若义阳艰难不克,则必诸军久顿无功。届时荆襄局面如何,未可料也!

先难后易,不如先易后难,梁国诸军本就不相协和、各自为政,如今国都遭受攻袭,必然群情惊疑。我国自可恩威并施,先遣使书喻梁国太尉王僧辩,着其告令梁国陈霸先交还广陵,同时大军南去广陵。收复广陵之后,梁国诸将欲救其君,则必仰我势。

届时再观上游,江陵存则救之,江陵不存则可招抚梁国诸将为我所用,共制羌贼。况且,李伯山久处荆襄,贼之拓地东南概其所功,今者进图江陵,其人又怎会甘心置身事外?江陵之与合肥,孰轻孰重?舍大而就小,能无隐情?迫之过急,或非良策!”

高洋在听到这两个思路后也是权衡一番,很快便做出了决定,那就是两策并行,先使河东王潘乐率军两万南下进据悬瓠,兵锋直指义阳。同时又派遣使者南去建康,勒令王僧辩归还广陵城。再以清河王高岳与段韶一同统军五万,直赴广陵。

然而很快,就在大军集结之后渡过黄河未久,最新的消息便又从南面传来,让这北齐君臣们意识到他们之前的纠结都是没有必要的,江陵城破了!

“贼军才去几日,江陵竟然城破?那梁主萧绎究竟何物,竟然如此不济?还是为李伯山所破?他不是在合肥?你等是否胡说?”

简短的一则信报,所蕴藏的讯息却让自诩为精明的高洋都觉得脑海中充满了问号,而且百思不得其解,好奇心饱受折磨,对于报信的使徒且先抽打一番再说。

不过相关的消息后续陆续传来,也佐证了之前消息的真实性,高洋得知这一情况后也不免感叹道:“这李伯山虽然自甘堕落、弃我投贼,但当真英勇不俗,故绩如何暂且不说,前还在驻合肥,转眼竟入江陵!黑獭何德何能,得此徒助竟似有鬼神之力。今者错失先机,非我韬略不及,皆是部将不济啊!若此徒能为我有,天下不足平也。”

之前讲起李泰这个弃明投暗的贼将,高洋对其多是负面感官,但今听到其人这么短的时间之内便转战诸方、连克大城,也不由得发出赞叹之声,心内更是暗生爱才之念,对宇文泰有此良将而深感嫉妒。

感叹完毕后,高洋也迅速收拾心情,调整之前的战术,着令心腹赵道德南去宣令:“着河东王归朝,以上党王引其师旅汇同清河王之师,共赴广陵,软硬兼施,一定要将广陵重新夺回,使梁国诸将不敢忤我!”

高洋虽然常常以莽态示人,但这通常只是惊慑群众的一个手段,事实上其内心精明得很,尤其是面对这种突发的情况时,往往就能直觉般的抓住重点。

如今江陵城被攻破,就连他都诧异不已,可想而知长江下游的南梁将士们只会更加的惊惧。在这样的情况,他就需要第一时间以绝对强硬的姿态出现在这些南梁军将们面前,摧毁这些人的心防,继而达到掌控南梁这些残余人事力量的目标。

至于说眼下被西魏所占据的几个淮南重镇,就连李伯山都转战他地,可想而知并非当下这一变故中的核心利益。

如果能够拿捏住南梁的残余势力,趁其群龙无首之际甚至可以顺势建立起一个傀儡政权,这一战略前景之大自然不是淮南几处城镇能够比拟的。

而且潘乐在众元勋当中虽然算是比较恭良温顺的一个,但也与其他勋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洋也并不乐意其人再继续长期的领兵坐镇一方。

之前是因为担心这一路人马或许会与李伯山遭遇交战,故而使派一个稳重老将,现在既知李伯山所在,那也就没有必要再用老将了。单纯南梁那些将领们,也不值得过于重视。

江陵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故,足以影响到三足鼎立的后续局势,因此高洋也是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为了更快获得最新的资讯,他便久驻于邺城,并且又将一部分晋阳留守的将士调集过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事件细节也得到了补充与完善。西魏大军的人事变故自然也被汇报到了邺城,一般人即便听到了或许也只是一头雾水,而高洋在得知这一事情经过后,自然是能品味出更多的信息。

“哈哈!我正心疑,黑獭有何雄略气魄能够驾驭如此英才,果然果然!关西贫狭之地,民困利薄,岂容壮士长作伸张?李伯山此等雄才,黑獭无以饲之,久必反目,验于今日啊!”

看到宿敌倒霉,那简直就是加倍的快乐,高洋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心情更是爽快至极,同时又忍不住对李泰稍作点评道:“这李伯山终究久屈于下,无有人上之器!当其初夺大军权柄时,正应提兵北进、夺关而入,扑杀黑獭、自挟君主。江陵君臣软弱,何时不可攻夺?如今看似斩获殊功,实则祸根深种。黑獭狡黠凶恶,岂能长久容之?纵然占据荆襄,却无大义在持,短时或可,久必衰弱!”

作为一个临危受命、身无寸功竟然敢于悍然创国之人,高洋的眼光自是非常的毒辣。

当年就连母亲就反对他取代东魏,但他却深知名不正则言不顺,如若没有一个名位以压制那些晋阳勋贵,不久之后他估计就得被那些扒的皮都不剩。而李伯山这一系列逆反最大的失策就是没有抢拥大义,无论其眼下有多么风光,只是因为差了这一点,就决定了他在接下来的长期对峙中必然是要落在下风,乃至于被最终耗死!

原本高洋心内还对李伯山生出了不少欣赏,但在看到其人关键时刻所暴露出来的短视和懦弱之后,顿时便也感觉有些索然无味。做出了这样的逆举那就注定了没有回头路,如果不能一条路走到底、获得最终的胜利,结局只有死!

但这对北齐而言,却是一个好消息,原本高洋还担心西魏在夺取到江陵后或许会势力大增,聚集江汉之间的人力物力于关中,变得更加难以对付。

但现在江陵虽然被攻克,西魏却又陷入到了严重的内斗当中。

宇文泰对于心腹下属的背叛那自是愤怒不已、但又无力制衡,而李伯山虽然占据了荆襄之地,但既要治理新开辟的土地、镇压层出不穷的叛乱,又要防备来自身后的黑手。双方彼此纠缠,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必然会全都丧失了对外征战的能力。

南梁方面痛失君父、群龙无首,想必已经是乱作一团。在西魏暂时无力外侵、扩大战果的情况下,他们北齐可谓是后来居上,可以趁机加大对南梁残余势力的控制和影响。

然而正当高洋心情大好的继续等待南面消息的时候,来自建康方面的消息却让他颇为火大:南梁太尉王僧辩直接拒绝了北齐使者的要求,拒不交还广陵城。

高洋得知这一情况后自是大为恼怒,一天之内连下数道诏令,催促高岳等大军加速前进,兵临广陵之后即刻发起进攻!

让高洋糟心的不止一件事情,由于他本人对南面局势的关注,所以越来越多的南面消息在邺城时流之间流传开来。尤其是有关李伯山的消息,多为邺下士流津津乐道,这不免便引起了高洋的警惕。

这一天,廷尉进奏一案事引起了高洋的关注。东兖州刺史崔?因贪污渎职入狱,结果廷尉审断之后只将崔?小妾收斩于市,却仍将崔?收系狱中。

“这是怎么回事?”

高洋手持这一卷宗直入尚书省中,将案卷摔在堂内怒声斥责道:“犯官崔?为何不杀?”

尚书省长官杨愔忙不迭起身解释道:“崔?在职陡犯偏风之疾,难以视事,朝廷又未及时使员代之,其妾恃其宠佞而……”

“勿作狡辩,此老奴当死、速死!谁人举此疫病老奴出治大州、害我国事,一并严惩!”

高洋怒吼一声,指着杨愔的鼻子喝令道。

杨愔闻言后忙不迭深拜在地、恭声应是,一直等到高洋拂袖离开后才站起身来返回自己案中,提笔拟写书令完毕后又暗叹一声,行至省外召来家奴,低声耳语道:“去崔长儒宅,告其难救,家人准备后事吧。”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黜龙极品大昏君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凤帝九倾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大唐:我能搞钱,多娶公主合理吧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大乾暴君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执戟战红楼马谡别传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异世枭雄传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笙书传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医妃火辣辣包拯历险记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