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姜维的枪柄打在悟空的背上,竟然一点事儿都没有。
一来是姜维可以收了力道,二来也是悟空真心抗揍。
所以,何晏才叫停了二人。
“好小子,想不到你这么结实。”
姜维一拳打在悟空的肩头。
悟空习惯性地念了一声佛号:“施主,武艺高深,小僧佩服!”
“刚刚那一下怎么样?有受伤没?”
姜维问道。
悟空摇摇头:“只是皮肉疼了些,无甚大碍。”
刚才的一下姜维没料到悟空竟然不躲,可他想要收枪也来不及了,只能尽量撤了力道,可也结结实实拍在了悟空的背上。
姜维不放心上前扯开悟空的衣服,果然只看到一道红印。
“和尚,你是铁打的不成?竟然这么抗揍!”姜维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
“子均,你要不要也来比比?”何晏看向王平问道。
王平摇摇头:“不必了,论力道,伯约在我之上,而且我们都是用长枪,看了他与悟空的比试,跟我上去也没什么区别了。”
“既然如此,我们就出发吧。”
何晏来这里就是想带着姜维与王平二人。
此刻他们两人已经点好兵士,自然不会再多做停留。
“等等!”
何晏回头却见关银屏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你怎么来了?”何晏问道。
“我也要跟你们一起!”
关银屏说道。
“你走了马钧怎么办?”何晏问道。
“我不在,难道他还能被饿死不成?我不管,反正我也要去,再说那家伙现在也不需要看着,自觉地很。”这些日子天天督促着马钧,关银屏感觉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再这样下去,她非得崩溃了不可。
今天听说何晏来了,要带人去南阳郡,她这才颠颠跑来。
何晏想了想,对放一说道:“那马钧那边你多照看些。”
方一点头应下,反正何晏只是要求他照看,又不需要想关银屏那样陪他训练,方一倒也没犹豫。
“那你可带了行囊?”何晏问道。
“我都已经收拾好了。”
此时关银屏已经换上了一身护卫装束,身上还背着一个包裹。
此次前往桐柏,他们需要先去宛城,再由宛城前往桐柏县。
虽然何晏等人骑马,全没办法全力赶路,只因为后方还跟着一辆马车,车里坐着曹操连夜请回来的专业人士孙枋。
孙枋原本只是地方上的一个小小吏员,后来探矿挖矿方面颇有建树,被曹操破例提拔当做了技术型人才。
一夜的赶路,今早上才到的洛阳,赶不及休息,就立刻跟着何晏等人朝着桐柏这里赶来。
孙枋也不清楚具体是什么事儿,在车里颠簸的五迷三道。
这一次得知桐柏这里似乎有金矿,曹操特意让人将孙枋接了过来。
桐柏县在南阳郡内,而想曹操禀告此事的就是南阳太守杨俊,
由不得曹操不着急,尽管南阳郡与洛阳比邻,可距离也不近,再加地形复杂,常有匪蔻出没,如果这金矿的事情被泄露,恐怕遭贼人惦记,所以这件事,除了南阳太守杨俊和何晏知道,再无他人知晓。
桐柏也不算是个小地方,也出过名人,比如西蜀名将魏延。
不过这个时候的魏延还没什么名气,至少何晏目前为止还没听人提起过这个名字。
一行人连续赶了三天的路,傍晚时分终于到了宛城城门下。
南阳太守杨俊一定曹操派人来了,更是亲自出城迎接。
一番客套寒暄,杨俊命人收拾房间,让何晏等人留宿在太守府内。
用过饭食,杨俊派人请何晏和孙枋去书房。
何晏知道,这是要谈正事了,叫上孙枋一起去了杨俊的书房。
孙枋对何晏很是出恭敬,毕竟何晏是这一次出行的领队负责人,他不过是随行的技术人员。
不过何晏虽然是大将军,但是对他却也很是客气。
书房内,杨俊取出地图,地图上有一处特意用朱砂标注。
不出何晏所料,这朱砂标注的地方就是发现金矿的所在。
新发现的金矿位于桐柏县附近的山地里,那里距离桐柏县大约五六公里的距离,当地县令命人开荒,结果就从地理挖出了一块金子。
这个年代金子虽然是流通的货币,可是普通老百姓连银子都没见过几块,更别提金子了。
那村民也不敢藏私就送到了县老爷那里。
那位桐柏县的县令也是个精明的,知道这件事后,就立刻派人去查,结果那个地方前前后后挖出不少大小不一的金块,顿时引起了那县令的重视,立刻派人上报给了杨俊。
杨俊也不敢耽搁,立即禀报了曹操。
“我也派人去过桐柏县,已经确认过消息的可靠性,可是桐柏县附近匪蔻颇多,我担心如果消息泄露,恐遭贼人惦记,所以,我已经命令桐柏县令封锁消息。
但夜长梦多,还是要及早做决定。”
“杨大人是什么意思?”何晏问道。
杨俊轻捻胡须说道:“如果确定这里可以挖掘,那么在开矿之前,必须要先清除这群匪蔻,否则我们采集的黄金就是在给他们做嫁衣了。”
“杨大人所言极是,既然如此,为什么这些匪蔻还活跃至今?”
何晏问道。
杨俊一拱手说道:“是卑职无能,几次派兵清剿,可是这群贼人狡猾的很,见了官兵来了,就躲进山里,桐柏县附近群山绵连,地势复杂,所以每次清剿成效都不大。”
何晏点点头,和杨俊要了桐柏县周边的堪舆图,又说了些事情,何晏看向孙枋:“尚平,还有什么想问的?”
尚平是孙枋的字,一路上何晏跟他也聊过两次,孙枋是在那个时候知道了自己被人弄到这里的目的是什么。
曹操派人请孙枋的时候并未告知详情,想来是怕走漏了消息,现在他们人已经快要到宛城了,何晏则告诉了孙枋此行的目的,也好让他有心理准备。
孙枋曾有过勘探铁矿和铜矿的经验。
这个年代没有什么侦测设备,有的只是一辈一辈积累下来的经验,孙枋是个细心的人,知道将这些变化总结起来,然后依靠周围环境做出适当的判断。
用何晏的话,孙枋这个人算是三国时期的地质学家,这个年代能在某些方面有突出表现,首先要有这方面的天赋,其次也要有适合机会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