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卷 潮起潮落 第十二章 知音难觅(6)
时值仲夏,梅岭的梅花只能看到树,看不到花。
但走在没有梅花的梅林之间,想象着“梅雪争春”的艳丽景色,那心情大是不一样。
段郎是军事天才,自然看得出这里虎踞龙盘,乃兵家必争之地。此时此刻,他心中有与他同样属于军事天才的*的词境浮现:“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伟人的心是想通的,反之,俗人的想法也是一致的。伟人登高看到的是天下情怀,俗人登高,感觉到的是个人得失。岳灵珊见段郎沉默,她也乖乖的不再说话了。
李湘道:“梅岭虽然也很雄伟,卢梅坡的《梅雪》诗也写得很出色,但因为没有李白这样的超级无敌大粉丝去追捧,所以,其知名度就大大地不如黄鹤楼了。白董事长,您认为呢?”
白苏珍道:“咱们刚才离开的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其它两大名楼分别是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屹立在蛇山,是古典与现代熔铸、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它处在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正好迎合中华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风民俗、亲近自然的空间意识、崇尚宇宙的哲学观念。前日段王爷登黄鹤楼,使心灵与宇宙意象互渗互融,从而使心灵净化乃至于升华。才写出了《七律.登黄鹤楼》这首傲视千古的佳作——我尤其喜欢诗中‘天上月缺还月满,人间情淡复情浓。’这两句,简直与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大约就是黄鹤楼美的魅力经风雨而不衰,与日月共长存原因之所在。而梅岭及其卢梅坡的《梅雪》诗,与崔颢、李白及其有关黄鹤楼的诗作比较起来,那广告宣传的效果肯定不一样……李白的推荐起码值得范冰冰的出场费,而卢梅坡没有大腕帮忙推荐,所以,不但得不到出场费,反而得交报名费……您说差距大不大嘛!”
边走边聊,来到“印心石屋”。何碧香道:“这几个字都称是道光御书,我在别的地方也见到过……好像都差不多呢,到底哪里的才是真迹呢?”
李湘道:“这个问题很高深,既然是御书,那就和皇帝有点关系,我们只有请段先生看看,也许搞得清楚……”
段郎道:“道光御书?我……不熟悉……还是问问白董事长看。”
岳灵珊道:“冲哥哥,你怎么会不知道呢?我爹爹的书房里正好有关于这个‘印心石屋’的记载,我记得是我亲自偷来给你看了的啊?”
段郎道:“所以,我一直给你说我不是你的什么冲哥哥你还不信。我真的不是你的冲哥哥……我姓段,大理国的亲王,因为心情郁闷才向皇兄请假,离开朝廷,到江湖上游玩,再次证明和说明,我真的不是你的冲哥哥哈!”
李湘道:“珊妹妹不要怕,不是冲哥哥也没有关系,咱们都是好姐妹,没有冲哥哥,咱们多一个段哥哥也一样,都是帅得不得了的哥哥。既然你当初给你的冲哥哥偷过书,肯定偷看了书中的内容吧,记得多少酒给我们讲多少,也增广一下我们大家的见闻……”
白苏珍道:“对啊,珊妹妹,我们大家都很同意你加入我们这个团队。我们都来做段王爷的粉丝团……抱团取暖,互相支持。看谁敢不买账!”
岳灵珊道:“好,既然几位姐姐想知道,我也就老老实实地回忆。我爹爹的书里之所以有这个事情,主要是因为我爹爹与一个人是朋友。这个人名叫陶澍,曾任两江总督。我爹爹曾经救过他的命。所以,才有幸得到一本他退休之后所着的《回忆录》,书中说,陶澍是湖南安化小淹镇人,出身贫苦,但从小聪明好学,发愤读书。他的父亲看到儿子天资聪慧,喜好读书,便将陶澍送到当地的私塾水月庵读书。在离水月庵不远的资江中,有一块长宽各约两丈,凸出江面约两丈许,方正若印的大石头,人们称之为‘印心石’。陶澍很喜欢躺在印心石上看书,就将水月庵的书斋起名为‘印心石屋’。”
李湘道:“哦,原来是这样的。那怎么这里也有‘印心石屋’呢?”
岳灵珊道:“陶澍25岁就中了进士,28岁授翰林编修,此后官运亨通,不断获得提拔。道光十年,陶澍来到南京,出任两江总督,达到宦海生涯的顶点。道光十一年,两江总督陶澍打破清代惯例,兼两淮盐政,9月,因整理盐务和镇压土匪有功,他被道光帝誉为‘干国良臣’。我的爹爹就是在陶澍镇压土匪的时候救过他的命,两人才成为莫逆之交。我爹爹自然是有心结交朝廷大员,而陶澍则是有心结交江湖豪杰,以策自身的安全。后来,在道光帝的支持下,陶澍对江南的盐务、治河、漕运、币制、赈灾、海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效果显着。1835年冬,55岁的陶澍因政绩卓着入京靓见道光皇帝。在向道光皇帝介绍自己的家乡时,陶澍特别提到了‘印心石’和自己在‘印心石屋’寒窗苦读的故事。道光帝非常感兴趣,当即书写了印心石’和‘印心石屋’匾额,赐给了陶澍。你们来看,这儿上款写‘道光乙未秋日’,下款为‘御书’。御书者,皇帝本人亲笔书法也。从右至左四个大字‘印心石屋’。还有几方印章,分别是‘清虚静泰’、‘慎德堂御书宝’、‘道光之宝’。说明这个是真迹(陶澍本人所刻)无疑。”
白苏珍道:“珊妹妹原来也是博闻强记的女中豪杰,这些历史掌故对于我们公司做旅游项目的生成太珍贵了,谢谢你。但珊妹妹还没有解释清楚湘妹妹的问题,为啥别处也都有‘印心石屋’这个题字……”
岳灵珊道:“据陶澍《回忆录》记载,除了咱们武汉龟山,他在扬州平山堂、镇江焦山、常熟兴福寺、苏州沧浪亭、长沙岳麓山、江西庐山、江苏连云港、无锡惠山等地都刻有一模一样的‘印心石屋’碑,为什么全国各地有如此之多的‘印心石屋’碑呢?”
欲知后事,请看下集:《潮起潮落》第十三章 虎踞龙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