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北地不是雪就是雨,长江沿线的气温虽然稍有下降却仍然是一片的风和日丽的景象。

汉军大肆南调,两个同出一族的国家转向即将发生军事碰撞,南北情势变得异常紧张,长江以北到处可以看到活动的汉军,长江以南亦是差不多的情况。

徐正从彭城来到汝阴郡的长江边上大营,汉军营盘距离寿春该是有四十里左右的下蔡,受于山地视线的阻隔并无法互相遥望。

寿春周边的水系挺多,现有从豫州方向而来的颍水,再有横切而过的淮水,更有直接在寿春城边不远的肥水。这些水系最终都是汇集到寿春西南方六十里之外的芍陂,它是一个沼泽类型的湖泊,占地范围非常广,里面听闻有不少的水贼。

汉军摆在寿春这边的兵力是南征之中的最多,达到了十万大军的数量。谢石进驻寿春,含寿春原有的四万守军,这个方向的晋军该是有个六七万众?

“要将城池内的百姓算进去。”徐正近期正是最为意气风发的时刻,他大马金刀地坐在只是支起顶棚的虎头椅上,右手按着剑柄,左手抚摸着下巴的胡须:“征民为兵,固守城池皆是如此。”

长江以南的城池要比长江以北密集非常多,那是种族生活习惯所形成的局面。长江以南不但城池多,郊外的村庄亦是非常不少,与之中原很少有暴露旷野的村庄是两个模样,而中原之所以野外少村庄是因为胡人不断肆虐。

“寿春沿线与丹徒沿线相似,晋军不断打造纵深,形成长度极大的防御工事。”李匡有当过江都令,是亲眼看小朝廷一点一滴从无到有建造出夸张的防御纵深:“他们还引水入内,深挖地洞制造泥潭,满布陷阱之类。”

上一次袁乔率领仆从军和奴隶军威逼寿春,大战压根没有开启,一些局部范围的交战却是频发,遭遇到最大的麻烦并不是晋军的抵抗,是密布水网带来的麻烦。

这一次徐正的南征军团不但是要面临密布的水网,又有东晋小朝廷刻意胡乱开掘导致溪水横流造成的泥泞地,如李匡所言还有不知道多少的陷阱。

目前虽然是冬季,大战不会马上发生,战前的阵地侦查却是一分一刻都没有停止。汉军斥候进入到晋军控制区,损失在与晋军厮杀上的并不多,陷入一些沼泽地和尖刺陷阱造成的损失可要多得多。

“他们就没有想过要在野外摆开阵势与我们交战。”丁毅面带不屑地说:“想的是怎么依靠城墙的保护,躲在龟壳之内与我们纠缠。”

这一次南征之战,汉军方面没有奢望来一次痛快淋漓的横扫,十分清楚打的就是一场攻城拔寨的战争,南下的汉军就是以步军为主,骑兵在南方能够起到的作用有限,自然是要再配上相应的内河水军。

东晋小朝廷的水军数量庞大,除开有长江水师之外,他们在各条水系也有自己的郡县水军,像是芍陂那边根据侦查就有一支约三四百舟船的晋军水师。

汉军抵近到寿春北侧四十里,晋军依然是龟缩寿春城内和躲在不远处八公山,徐正一方面不断演武操练士卒,另一方面不缺乏从周边征集民伕的动作。

徐正征集民伕并不是用来保证后勤线,是想要逐步平掉东晋小朝廷搞出来的纵深。

晋军不是龟缩不出吗?那他们搞的那些东西就成为无人看顾,汉军在前面进行稳固推进,后方就是挑担掩土的民伕。

周边百姓对于被汉军征集要说不担忧属于不可能,他们发现汉军没有要驱赶他们做蚁附攻城的意图,仅仅是干一些粗活,一日之中还供应两餐,后面根本不用汉军主动去征集民伕,是百姓口传口呼朋唤友前来,为的就是能够有一日的两餐。

天下战乱不断,尤其是豫州方面从元朔二年开始就是战场,没有足够安稳的环境就无法生产,百姓要躲避战乱更是无法进行劳作,实际上百姓早就开始在吃树皮、草根等等能充饥的东西。

身在寿春的谢石不是愿意眼睁睁地看着汉军不断摧毁攻势掩埋陷阱,他还是比较有意向出城而战,来自建康的命令却严令严防死守不得出城。

东晋小朝廷的国书由郗愔前往临淄呈上,接手国书的是汉国典客吕议。国书是呈交,郗愔非但没有得到半点回音,甚至是该有的邦交礼仪都没有被执行,唯一一次见到汉国的高层就是在呈上国书时见到的吕议,此后就是一直被晾着。

没有回答就是最好的答案,郗愔本来是要离开临淄,带着一些册封的封赏到汉境各处活动,他刚刚收拾东西要迈出门却发现宅子已经被汉军封锁,交涉得到的回复是,汉国正在商讨回应国书,请他留在原地静候。

郗愔被变相的软禁,倒是庾翼的行动通行无阻。

庾翼没有求见刘彦,他到临淄只是停留一日就出城,带着家族后辈转到长广郡,前一次要去烈士园没有达成,既然随行的一帮人已经到了临淄进行安顿,那他显然是非去烈士园一行不可。

谢石对于大战临近前大量世家子北上,甚至是有世家家主亲自北上,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态度。谢奕重谈与汉王亲事其实是出自他的手笔。

世家的行事方针从来都很复杂,谢石是东晋小朝廷的征讨大都督没错,他亲率大军正等着与即将南侵的汉军交锋,可是不妨碍他为家族留一条后路。哪怕是面对汉军的强势逼近,依然无法妨碍他极度关注汉王那边是否有什么回应。

“令姜是一名美丽女子,多少人求之而不得,弟弟无需过多忧虑。”谢万是谢石的四哥,官拜左校尉,口中的令姜就是谢道韫。他捂着手里的酒樽,说道:“不知道安石现在是在哪。”

谢裒有六子,最为年长的是谢奕,次子谢据早卒,再来就是谢安、谢万、谢石、谢铁。按照东晋小朝廷的九品中正制定品,谢氏一族就是上品家族,家世决定了一家子的嫡系男性基本想当官不难,谢氏中人却并不是人人愿意当官,如迟迟不入仕的谢奕,本来不想当官的谢安,倒是谢石对当官很感兴趣。

谢氏一族的谢道韫在长江以南是一名名声很广的才女,通俗一些的说法就是想要求娶的人能够从长江排队到建康,与之门当户对的人选亦是不少。

大概是在咸康六年,王羲之就在一次酒宴中试探谢奕的态度,想要让谢道韫与王凝之定个娃娃亲,那个时候谢奕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王羲之所在的王氏家族实际上从那个时候就当谢道韫是王家的媳妇。

有了王氏家族的主动,没几岁大的谢道韫与王凝之时常一块玩耍,按照本来趋势两个小家伙也就那么青梅竹马下去,直至后来共结连理。

今次谢氏一族却要将谢道韫纳给刘彦,事先还没有与王氏一族进行沟通,等待王氏一族得知消息的时候,东晋小朝廷这边免不得是要上演大戏。

王羲之不久前逮着庾翼大骂特骂了一番,以他绝世书法注定会让骂人文章传闻后世,暴出谢氏一族有女嫁君王戏码,原本在建康的王羲之先去找到谢奕,没有谈出什么结果又启程赶到寿春。

谢石是在一次例行的军事会议上被突然出现的王羲之打断,背景是冬季来临时的汉军根本不消停,由下蔡方向向南推进了十里,距离重兵把守的寿春仅剩下三十里不到。

文人发作起来可不会管什么军国大事,王羲之一出现就是怒气冲冲的模样,满是威严地扫视一众文武,后面死死盯着略感错愕的谢石和谢万两人。

“各自回到本部,等待下一步会商。”谢石先让众文武出去,才站起来迎向王羲之,满是疑惑外加不解地问:“逸少,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怎么一副风尘仆仆,又是满心愤怒?”

说到底,谢氏一族对王氏一族真没有做出过什么承诺,定娃娃亲的事情也就是王氏一族一厢情愿,谢石在面对王羲之的时候是有足够的底气。

定亲在世家之间的手续很复杂,互相交换生辰八字只是之一,还要进行必要的纳礼和采礼,双方的家族长辈更是要互交红帖才算是正式定亲。谢氏与王氏没有做以上的任何一个步骤,按照常理王羲之在谢石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时候,尽管是满肚子怒火怎么也发作不得。

王羲之却是何人?他是天下闻名的大诗人、大书法家、大玄学家,被人尊重和奉承习惯之后,很多事情是感到理所当然。

“征讨大都督是以为王氏没落,可以任意欺负了?”王羲之可是曾经长江以南最大门阀的子弟,尽管王氏现在在四大门阀中是垫底,可影响力与实力依然不可小觑,拿这一次王氏随随便便拿出两万私军充任正规军就能看得出来。他瞪大眼睛看着谢石,毫不客气地抬手一指,怒道:“谢氏想要留条后路无可厚非,却是拿王家媳妇作伐,有些欺人太甚了吧!”

在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看来,大诗人、大书法家、大玄学家的王羲之就该是一个温和儒雅之人,可不管是什么身份都是人,而人就该有脾气,没有犯到的时候可以高高挂起,事关家族荣辱的时候圣人也会有火,

谢氏一族要说没有将王氏一族的怒火考虑进去绝对是在骗人,谁不知道谢道韫是一名才女,还是那种令人垂涎万分的世家女,大美人人人喜欢,又有早些年前就造成那不是误会的误会,面对王氏一族的怒火谢氏有自己的取舍。

天下大势要说明朗,那真的是变得很是明朗。新生汉国很快就要光复中原,呈现的是一个军事强国的姿态。再看汉军四处出击一点都不吃力,多线作战从未呈现疲软,可以想象汉国最差的情况也是控制中原绝大多数区域,会成为举世之强国。

东晋小朝廷面对汉军大举南下是一种心里没谱的心态,看着是要拼死抵抗,可要是汉国显露出愿意保证世家利益的态度,那就又是另外一回事。这种复杂心理下,可不止谢氏在寻后路,王氏一族也有自己的动作。

“逸少稍安勿躁。”谢石脸上一直带着微笑,他不想彻底撕破脸,比如捅出王氏一族有子弟北上的事情。他请王羲之就坐被拂袖拒绝,笑容不改地说:“不说定亲并非真实,您知道令姜从来都是自己拿主意……”,拖了一个尾音,软中带硬地说:“兄长宠爱令姜,令姜所求者,便是兄长必然应允之事。”

“胡说!”王羲之反驳道:“凝之与令姜自小两小无猜,视之为未来伴侣,此乃天下皆知之事。”

这件事情上面倒不是谢石完全胡说八道,谢道韫对于从无到有的刘彦着实非常感兴趣,尤其是石碣赵国不断溃退的情况下,她仅仅是被家族长辈一问,就答了一句“能与此等英豪相伴,好过与之软弱之人共处”,给了长辈一个很明确的答案。

“什么天下知不知的。”谢万原本不想开口说话,见王羲之才是咄咄逼人的那个,沉不住气就说:“令姜与凝之是玩伴,却没有其它什么关系。”

王凝之今年才十一岁,并没有取表字。谢道韫与王凝之的关系是玩伴,要说谢道韫对王凝之有什么好感则无从谈起,相反身为才女的谢道韫对显得极其平庸的王凝之该说只是玩得好,还是那种想躲没地方躲的玩得好。

“汉军逼近之际,谈论此事不妥。”谢石有意缓和气氛,收敛微笑,严肃地对王羲之说:“儿女私情在军国大事之前先放一放吧?”

王羲之像是怒极反笑,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马上就要是亲家了,汝等还能以军国大事为重?”

那一刻谢石脸色很难看,更加年轻气盛一些的谢万就直接骂了一句“不足谋”。

“谢安是伪汉大将之一了,谢家有女马上是伪王妃子,谢氏少不得是有一场富贵荣华。”王羲之冷笑着再次拂袖,走之前撂下话:“家门收入之事,绝不甘休!”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