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汉国现在的奴隶并不少,一些民间私奴无法统计,粗略估计是在二三十万左右,记录在官方的奴隶却是多达二百六十七万。

这二百六十七万奴隶的成份很复杂,极多当了数年奴隶的人是在汉军光复中原期间投降的那些战俘,以羌、氐和杂胡数量居多,总数量在六十万人左右。剩下的二百多万,是汉军后面灭掉高句丽、百济、新罗的附属品,三国从大王到平民除了一些女人被汉家儿郎娶走之外,全部都成了奴隶。

说实在话,来自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的适龄女性可是帮忙刘彦很大的一个忙,战乱让太多的非青壮群体死亡,老人和孩子是战乱优先遭难的群体,女人在战乱中生存也并不容易,汉国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婚嫁适龄男女比如是超过五比一的数字。有了三国十来万的适龄女性虽然没能彻底解决男女的差距,可至少能让军方的众多有功将士(光棍)有了传承香火的媳妇。

汉国现如今的男女比例差距依然很大,有的是无法找到媳妇的单身汉。因为汉国重视军功和爵位的关系,有适龄女子的家庭除了搞换婚……比如某家的闺女嫁给那一家,那一家却是必须也要有适应女子能嫁给本家男儿,就会寻找有爵位的人,次之也是找身在常备军的人。

从某些方面来讲,女人看重哪个群体……像是现代人优先嫁公务员,或是必需有车、有房、有存款,那么男性就会往那一方面准备,也就形成了一种社会趋势。在汉国,女性的趋势就是使人们对参军入伍的渴望无限增大,就是太难挤进去了。

“能不能被征募为郡县兵,关乎俺的一生。”

“谁不是这样?”

对大部分人来说,军方野战兵团编制固定之后,成为战兵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大多数的兵源皆是当今君王没建国之前就已经跟随征战,后面补充的兵源身高至少需要七尺(一米七一),本人以及家庭成员无犯罪之记录。

身高七尺对于很多汉人来说……尤其是北方的汉人根本就不是问题。北方的平均身高一直都是高于七尺,八尺壮士更比比皆是。至于犯罪记录什么的,官府看的是建国之后的记录,之前干了什么其实是无所谓的。

难以加入野战兵团的最大原因是,常备军根本不直接从民间征兵,是从数量众多的郡县兵中择优补充。因此想要成为常备军的一员,得是被征发徭役成为郡县兵,又在成为郡县兵之后表现良好。

所谓的表现良好真不太好定义,尽忠职守只是一个基础,能够成为某场战事的附属军团,又在那场战事中有所斩获,会使自己能够加入常备军的机率大增。

全国仅有十三个常备军,一个常备军一万五千人,能够作为职业士兵的人满打满算也没满二十万人,那是多少取一?

汉国的适龄男子都有机会在服徭役的时候成为郡县兵,差别就是本地服兵役或是前往异地。要是在先秦或先汉,百姓会惧怕到异地服徭役,尤其是服兵役,可在当前的汉国完全是反着来,人人都希望是能到离家越远的地方,补贴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有可能临时被调动到某个战场。

“俺的大兄服兵役,去的却是荆楚之地。”

听到那么说的人都是替某仁兄的大哥感到悲剧,荆楚之地可不是什么边疆,尤其是正在搞大开荒,去了就是当个屯田兵的活。

他们却不得又好好想想,常备军的士卒退役一般是不回到家乡,许多是就地安置,成为郡县兵得田也是极少人被分配到家乡,也许安家在荆楚之地也不错。

说白了,成为郡县兵之后至少也有土地分配,有了土地就代表并不是无产者。而在结婚方面有产则是基础,天底下没有任何父母愿意看着自己的闺女跟着人受苦吧?甚至都不是受不受苦的原因了,是不说要怎么怎么的富裕,男人至少要能养活自己和妻儿,自己的父母乃至于媳妇的父母也要能照顾,要不然从哪里成家谈起啊?

照顾双方父母的事不是胡扯,当代不是什么独生子女社会,可不是历经过战乱吗?婚嫁适龄的男女多的是独苗,甚至是一颗独苗背后有着不止一个家庭等着养老,不止南方的压力,其实男女的压力都是堪比泰山之重,娶(嫁)不起、病不起、死不起……以为是在说笑?

“难!太难!”

唉声叹气的男子看起来很显老,可三石只有二十四岁,不但显老也长得偏瘦,束发没有用纶巾,用的是一丫树杈固定起来。

刚刚完成驱逐胡虏的汉国,之前说到底并不怎么重视国内建设,国民大体情况上只是饿不死却也富不了的状态。

普通人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会向官府租赁,产出自己可留四成,余下皆为官府所有。他们要是勤快一些还能打些夏季和冬季的零工,就是因为不识字和没手艺,再加上是短工的关系,薪水方面其实真不怎么样。

百分之四十的税额看上去当然很高,但绝不是最过份的,像汉末各诸侯就干过二税一的事,到了胡虏统治中原时期汉人甚至都没有属于自己的财产,尤其是以羯族统治时期尤甚。在羯族统治中原期间,是用法律明明白白写着胡人抢汉人无罪。

秦帝国是十税一,西汉从汉孝文帝之后就是三十税一。

秦帝国到始皇帝驾崩之后,包括始皇帝在位时期,不说徭役制度其实是已经乱来了,除了十税一之外还有诸多的苛捐杂税,尤其是以胡亥在位时期最混乱。

西汉到汉孝景帝时期,除了三十税一其实也存在苛捐杂税,尤其是到汉孝武皇帝更是混乱到不行。所谓“先汉永远三十税一”只是在大方向上的太祖国策不变而已。

在汉国没有自己土地的人租赁官方土地有六成的税,可是并不存在苛捐杂税。这点对于平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要不然国家定的税额是多少,“国税”之外再变着花样收钱,就是刘彦定下百税一也没半点屁用。

“食有禄,身有裳,足矣。”

三石不是说自己生活有多美好,他所说的“禄”其实就是耕作有产出之后再换成的粗粮,有一身的衣裳能穿,比起汉国建立之前在胡虏统治下的悲惨,已经感到满足了。

在现如今,北方的主要农作物是粟和麦,粟却是主要精粮,麦反而是次一等的粮食。粟其实就是小米的一种,脱壳之后显黄色。麦是等粟收割之后的一种季后补种粮食,与菽作为各色的次等粮。目前没有将麦加工磨粉的思路,导致麦吃起来真不怎么样,是作为粗粮而存在,军方干脆是拿来混着豆子喂养战马。

许多不明所以的人一听西汉和东汉的军队拿麦子在喂马,瞬间觉得真是浪费,可就不知道当时的人真吃不惯麦子。殊不知麦子成为主粮,是有了加工磨粉的思路之后。然后是磨麦粉的出现,才有了北方人主要吃面食的由来。

诸夏文明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磨粉的技术,只不过却是用来磨各类的豆子,后面到西汉更是由磨豆粉搞出了豆腐,就是真没想磨点别的。

汉国现在自然是有了将麦子磨粉的思路,还是刘彦给提的醒,麦子因为磨粉的出现早就不是粗粮,相反是随着面食和馒头的出现变成主粮,可是一时半会的思维依然是改不过来,民间的北方都以种麦为了主,却依然会称作粗粮。

参与长安建设的人,不管是来自于徭役还是被雇佣,身上都至少有遮体的衣物,大多是身穿官府屡次发放的统一服装。官府之所以会一再发放衣服,还不是胡虏统治中原期间留下的麻烦,那个时候胡人怎么样就先不提了,绝大多数的汉人压根就连一件衣服都没有,他们并不是暴露狂,是生产力被完全破坏之后,不富裕就真买不起布。

官府发放的服装是一种交领右衽的襜褕,配有束裤。所谓的襜褕其实就是一种长度可比袍子的上身单衣,称作襜褕只是一种款式,材料可以有很多种。

刘彦取国号为“汉”,服装方面也是在去掉魏晋的色彩,也就是不再有魏晋那种松松垮垮的特色,恢复到先汉时期相对束身的体系。民间尚且是在去“晋化”,军队更是在做全面的改革,也就有了作战服、礼服、休闲服的区别,这个也是被认为优待军方的一个方面。

公家一再找由头发放的衣裳不管是什么款式都属于麻衣材料,美观是绝对谈不上,可是胜在质量很好。除了襜褕款式之外,还有一种深衣款式,再来就是襦这一款式,不同的款式自然是在不同的季节时穿。

三石挥舞铲子累了,直挺一下腰又锤了锤,看到远方道路之上有牛拉车,慢悠悠地行走于大道不由愣了愣神。

汉国不缺马,贵族(指有爵位者)少许花费就能购买到马匹,就是骏马太贵和太难买,拉车基本上是首选马,已经很难看见有人选牛来拉车。

新长安就是一个大工地,比旧长安更加靠近东南方向,由关东进入的话,不管是走潼关还是蓝田关、峣关,都是需要经过新长安这个大工地。

因为是大工地嘛,看上去怎么都会显得比较乱,再来是开掘的土需要车驾运出去,少不了又是人来人往,大道真是经不起慢悠悠来走,三石会愣住是看到牛车太慢挡住了后面的一串车驾。

拉车的牛看着是黄牛,有一精壮中年人手持鞭子坐在驱车位置,后方的车斗四面通风,可以看到有两个看上去头发和胡须皆白的长者。

“耗费民力之巨,实属罕见!”

“秦、汉之再现呐!”

牛车之上的两位老者,一边看一边说,好像是看到了人间最大的惨剧,脸上满满的都是不忍的神色。

张甘一身白色衣裳,与之发须皆白相配,看上去很是有一股出尘的气质。

李茂却是一身的淡绿色衣裳,尽管是保持正襟危坐的姿态,可气质看着却是显得慵懒。

两人来自乐平郡一代的深山(太行山)。按照他们的自称,就是山门中人,并不属于一脉。他们一个讲耗费民力,另一个讲秦汉再现,只差明明白白讲刘彦也是在干暴虐的事了。

历朝历代有相当多所谓的“山门”,无非就是躲在某个地方抱团的小团体,通常是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学说体系。

“山门”总是伴随着隐士,偏偏隐士一点都不“隐”,到南北朝之后当隐士成了一种装逼的手段,比如王安石和张居正,就有先后一大帮人鼓吹“天生不仲尼,万古如长夜”,俨然两位大能不出世地球就要炸了,然后他们做事的初衷很美好,最后却是把当时的朝廷搞炸了。

“天生不仲尼,万古如长夜”出自朱熹的《朱子语类》卷九十三,这位兄台其实不算牛逼,先于朱熹之前的张载那一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才是真正的牛逼,都成为穿越者必定吼上一嗓子的名言。

“停车!”

驭手很利索地拉紧缰绳,率先跳下去又搬来墩子,先后将两名长者搀扶下车。

他们之前虽然是慢悠悠,可至少是还在往前走,这一停后面的车驾就得跟着停,本来就瞧得皱眉的一帮士卒是完全看不下去了。

“尔等何人,不知停车须得让道?”

李茂就像是看蝼蚁一般地看着大声呼喝的汉军,他可不懂从胸章看区分官职和爵位,目光仅仅是稍微停留就移开,还迈步向着大道旁的民夫走去。

张甘倒是和颜欢色地对着汉军笑了笑,平和地对驭手说:“让道罢。”

驭手恭恭敬敬地对张甘行礼,却是对汉军冷冷地一哼,才去驱赶牛将车拉离大道。

汉军一卒有些不忿:“谁啊,这是?”

带队什长瞧着老人有点逼格,想了想也没有犯法,汉国历来是依法办事,无法不办,平静地说:“这两个还算是讲道理的(懂事)。”

也就是说……因为刘彦的招贤令,四面八方而来的知识分子有因为装逼装过头被法办的?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