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草原就是一个泛称,诸夏所指的草原一般就是雁门关之外,很多时候还会包括关中和辽东以北。 .更新最快

对于一个长时间遭受来自草原威胁的民族来讲,不管之前是叫什么国名,不知道有多少代人日思夜想地想要剪除来自草原的威胁。

实际上草原上的统治者也和中原一样是换了一茬又一茬,漫长的岁月中由于草原的环境,再加上游牧民族的生产力问题,草原上的总人口很少有超过三百万人的时候。

明明是有两三千万人,或者是高于两三千万人,生产力也是全面的压制,可是中原王朝却一直生活在被草原游牧民族袭扰乃至于是侵略的阴影之下,那是有着相当多复杂的因素。

“任何一个时期,只要中原的天子抱定决心,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都不是对手,可惜的是中原很少出现有大决心的天子。”

刘彦自然是不会带着少数人就出草原,随行的军队就达到五万,还有两千多必要的随从、宫女之类。他这可不是为了讲排场,是草原之行绝对算不上安全。

峻稷山指的是一片分布很广的区域,其实也并不都是山区,存在面积颇大的平坦草原,也有一些能被称呼为谷地的地方。它的南面就是汉国的疆域,临近西北之地以及河套。它的北面是一片多沼泽地形,那里属于丁零人为主的西高车疆域。它的东北面就是一片群山分布的区域,山峰并不是中原的那种山,是一种大体上光秃秃的山包。

草原之中当然是有山,并且要说的是山还不算少,只是它们本身就位处高海拔,草原独有的地理特色也注定了一点,海拔非常高的山,就近看上去可能就是一片像矮山包一样的隆起,山体也不会存在什么陡峭,其实大多就是一些有着平坦斜坡的山包。

从姑臧到峻稷山的路途并不算短,一路上会经过一些城镇,西北之地正处于特殊时刻,大多数的城镇因为旱灾的爆发被废弃,一些城镇哪怕还有人也会是原先的十分之二三不到。

天灾,尤其是旱灾爆发的岁月里,但凡是有点活力的人都会外出求活,只有一些乡土情结异常严重或是年纪太老的人才会留下。他们能不能生存下去看的是旱灾什么时候结束,要是旱灾维持两年以上,留下的人必定是要折损掉起码一半人以上,另一半的人也会身上落下各种毛病。

巡视队伍穿过那些城镇的时候,许多当地人是围上去,他们之中甚至都存在根本不知道已经改朝换代的人,还以为是统治西北之地的张氏出巡,闹出了一些不处理难堪,处理的话则是更难堪的事。

在西汉,汉文帝被百姓议论,他是选择不追究愚昧无知的百姓,并延伸出“百姓议论官员和国政无罪”的汉律,那也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由来。自汉文帝之后,西汉和东汉也就没有出现百姓议论国事被处理的案子,倒是士子和官员没有这一项“特权”。

刘彦当然不会去和消息闭塞的百姓计较,事实上任何睿智的统治者都不会去和百姓“较真”,要针对也会是针对一些特殊阶层,对百姓一般是会比较宽容。

出巡队伍每经过一地都会闹出一些那样这样的事情,经常是当地的官员为了迎接搞出来。延续于之前朝代的规则,他们不需要为统治者出巡出资,已经出巡队伍其实为了寻求“政策”。

啥玩意呢?就是当地官府会逮住机会大吐苦水,怆然泪下地述说遭遇到的难处,恳求天子给予一些优惠的政策,通常会是免除赋税之类的。

在过去的历史里,会经常搞出巡的天子不多,始皇帝一再巡视天下是为了宣威,汉武帝巡视天下则是有选择性地当善财童子。

可真别说,汉武帝刘彻就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善财童子,他屡屡出巡到某地,经常是被当地官府稍微哭诉一下,就会宣布当地免除赋税,同时还会进行大肆的赏赐。所以啦,要说那个时候的百姓最期盼什么,莫过于盼着刘彻这么一位散财童子什么时候来巡视自己的家乡,要享受一下天子恩德。

刘彦到西北之地进行出巡,其实也是延续汉武帝刘彻光布恩泽的做法,到了一地会适当性地给予当地一些一些优惠政策,却不会做出免除赋税的举动。

不是刘彦吝啬,是汉国有自己的特殊国情。

汉国的“赋”当然是徭役的一部分,可大多数百姓出徭役只需要完成“份额”,接下来的劳动却是有工钱,他要是免除某地的“赋”才是损害百姓利益。

再来说“税”,汉国的税与之前任何朝代没有什么不同,可并不是收完税就算完事,还会有根据收税的数额给予一定的政策反馈,比如安排工程队到交税的地方进行道路或水利设施的修建或维修。

是不是比现代的反馈更多?然而却不是刘彦搞出来的。

事实上中原王朝在很久远的时候就有相关的“回馈政策”,任何时期的徭役和收回都会直接反馈在当地,只是就和现代的一些“反馈政策”一样,有那样的政策是一回事,可是能不能享受到那个政策又是另一回事了。

通常情况下,时代和王朝一直在变,可是能获得国家回馈的群体大部分时候没变,比如返税政策养肥了的某些群体,然后是修建道路和水利被一些人以权谋私只干自己家的。

阳关往峻稷山需要经过伊吾,如今的伊吾与后世在山川地貌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至少是曾经来到过这个地方的刘彦没看出有什么变化,他当然是看不到那群五十六个民族中的白皮肤系同胞,甚至是压根就没看到什么人。

“此地悠久一些是匈奴人和羌人的栖息地,他们在这里放牧,又回到山林之内狩猎。”李坛对这片地方必须要有研究,毕竟是属于他这个征北将军的军务辖区范围:“西晋年初时期匈奴人大股南下,羌人也跟着去了中原,有一段时期是被丁零人占据。大汉光复了中原,威慑丁零人逃向西高车,留下的那一部分一再被骠骑将军清理,不是被杀就是被俘。”

李坛是原本就等在伊吾,迎接刘彦之后肯定是要说些什么,要是事先不知道当地的情况,再临时抱佛脚也要了解一下,要不然被问到的时候一问三不知那就不止是尴不尴尬的问题了。

西北之地在爆发旱灾,刘彦所看到的伊吾自然不会是一片青色的草原,实际上随着居延泽的水位不断下降,依赖居延泽延伸而出水系的广大区域也是旱化日益严重。

刘彦抬手遮挡刺眼的阳关,看着北方问道:“在北面发现了蝗虫群?”

李坛的表情变的非常严肃,以忧虑的口气说:“第一时间发现蝗虫群的是在居延泽北面河系。那些河流干枯之后,蝗虫群就突然出现了。”

不是蝗虫群突然出现,它们本来就存在,只是水源充足的时候是分散栖息,河流没有了水源之后在生存的本能驱使中南下,又在寻找新的栖息地过程中完成“会师”,等待被发现的时候就是密密麻麻了。

刘彦知道旱灾之后必定会爆发蝗灾,他就此早就与重臣不止商议一次,预防是压根就无法预防了,该怎么处理有了方案,就是不确定那些方案到底有没有用。

“能收集到的鸡、鸭、鹅已经集中到居延泽。”李坛说的就是针对出现蝗灾的应对方案之一,他用着夸张的表情和语气说:“仰赖陛下圣明,它们的确是以蝗虫为食。”

得说的是,刘彦会知道鸡、鸭、鹅能抵抗蝗灾是从小说得来的知识,不止一本历史小说用这样的方法来抵抗蝗灾,好奇之下去查了查的确是一项有效的办法,没道理不照做。

汉国已经建立九年,要说全面从战争中复苏过来是在开玩笑,不过一些地区的确是从战乱中恢复过来,以刘彦起家之地的山东最好。

刘彦一开始是搞“合作公社”,除了共同劳动之外,肯定不会放过家禽农场。在那个时候,他其实是早就想着依靠鸡、鸭、鹅的大军来应对必定会出现的蝗灾。

这一次,中枢的命令传达郡县,主要是调集鸡、鸭、鹅向北,以山东各郡县的数量最多,居延泽那边有一部分就是来自山东各郡县。

“家禽大军有用最好。”刘彦是知道肯定有用,却是一点都没有放松,叮嘱道:“不可放松警惕,不但家禽大军要消灭蝗虫,军民也应该全面动员起来。”

可以确定的一点,大量食用蝗虫的家禽,它们肯定会长得肥大,下蛋也绝对是会激增,要是蝗灾没有对国家造成严重损失,某些方面来讲是给家禽进补了。

“已经在全力捕捉。”李坛所知道的是,开拔过来的军民数量就不低于十万,每天都漫山遍野在捕捉蝗虫:“捕捉的蝗虫杀死之后集中起来,臣听闻堆得像是小山那般。”

十万军民,民基本是西北本地人,军却不是常备军,军是西北本地的郡县兵。他们生于斯长于斯,要说让他们去和谁交战,情绪上未必是多么乐意,可要是对付蝗灾绝对是抱着十二万分的激情,不然要是让蝗虫深入西北腹地,遭殃可不还是西北人?

刘彦没有多久就来带居延泽。

巡视队伍过来,迎接的是一片山呼“万岁”之声,军民对于刘彦亲自到来是一种激动和感动的情绪。

毕竟嘛,爆发蝗灾是能用眼睛看到的事情,天子在这么个当口亲自过来,除了表明国家的重视之外,有那么一点点就是与民同苦的意思在内了。

刘彦没去干“走基层”的事情,不是不愿意,还是因为很多的原因。他亲眼看到了所谓的蝗虫堆积成山的画面,还看到了漫山遍野的人和鸡、鸭、鹅,分布之广绝对超过三十平方里。

“这便是蝗虫磨的粉?”刘彦手里托着一些看去土黄色的粉末,闻着其实并没有腥味,相反是有肉香味,他沾了一些吃掉,品味道:“要是不知道由蝗虫制成,吃着就像是鸡肉。”

天子都吃了,在场官员就是觉得再恶心,可不是也要吃上一些?他们还不敢表现出恶心的一面,再牵强都得表现得像是在吃某种美味那样。

其实要是不知道由什么制作而成的话,蝗虫粉虽然称不上好吃,可味道也差不到哪去。它含有的营养其实异常充足,还能被当成药物使用,有止咳平喘、对百日咳、支气管炎有较好的疗效。

从营地向北看去,离得越远的地方就越是一片寸草不生的画面,要是不知道那里原本是一片草原,肯定会认为那里本是一片沙漠。

“群蝗过处,寸草不生。”李坛不知道该不该幸灾乐祸:“骠骑将军传回信息,西高车境内蝗虫肆虐非常严重。”

对了,冉闵又去西高车那里找丁零人的不痛快了,理由是刘彦巡视北疆,要用实际行动为刘彦“献捷”,可原因就是他根本待不住。

蝗虫又不是专门针对汉境,它们是因为气候的原因到处肆虐,对于农耕为主的汉人是天灾没错,可是对极度依赖水草的游牧民族也是天灾啊!

根据冉闵传回的信息,西高车境内到处都有蝗虫在肆虐,丁零人面对爆发的蝗灾是让巫师求天神帮忙,发现天神根本拿蝗灾没办法之后,丁零人的部落有一个算一个都在逃亡。

“柔然校尉部传来了奏章。”刘彦是从多方的情报确认一点,由北向南爆发的蝗灾,第一个受害区域就是草原:“柔然境内也爆发了蝗灾。”

那些说爆发旱灾和蝗灾是上天不愿意让刘彦统治的人可以闭嘴了,不止是汉国在爆发天灾,周边国家有一个算一个全部在气候突变之下倒了血霉,与汉国这种至少有稳定产出的国家(农耕)相比,那些以放牧为主要生存手段的国家在天灾肆虐下抵抗力更差。

刘彦有理由相信一点:“郁久闾跋提不会等寡人接近柔然边境再迎接,他会不远万里跑过来。”

一样是受到天灾的危害,包括刘彦在内的汉国统治阶层在想的是,或许这是他们全面控制草原的机会。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