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爹,那三姓家奴曾两败于父亲麾下,凭什么却屈居父亲之上?”

南阳城中,贺珍接到了新的任命。

皇帝授贺珍武散阶为正二品的镇军大将军,调任御营第二十镇任副提督,加太子少保衔,封岐国公,实封一千户。

御营新编第二十镇是驻湖北,由御营一部份,然后李定国的西营,还有高一功刘体纯郝摇旗等的顺营部份,以及姚科、王斌等的襄郧兴安等地义军,加上孙法守的关中义军,以及贺珍的汉中人马等整编而成。

副提督是从一品,职级不低。

而且二十镇是御营,是天子嫡系,中央军。

可因为这二十镇的提督是朱定国,贺珍便总感觉有几分恶心的感觉。朱定国是谁,就是李定国,原来也叫张定国,先后拜张献忠和朱以海为义父。

今年也不过二十多岁的朱定国,就算有小尉迟之名,但在张献忠入蜀后,出兵争夺川北汉中时,朱定国带兵跟贺珍交过几次手,可打几次就败几次,从不曾在贺珍手里赢过一次。

不仅输给贺珍,也输给马科。

后来又输给吴三桂、鳌拜、李国翰,反正在贺珍眼里,朱定国认爹厉害,打仗也仅仅是匹夫之勇。

贺珍本是明边将,后来降顺,再又投清,再反正归附朱以海,他与王光泰、郝摇旗等进军关中,联合孙守法、武大定、胡向化等,号称十万大军攻西安,虽然被孟乔芳欺骗,又遇到吴三桂李国翰袭击,大败逃回汉中。

但他带着败兵回到汉中,遇到李定国仍然将年轻的万人敌打的抱头鼠窜。

不久李定国得到张献忠派兵增援,卷土重来,带着大军攻打贺珍的一个寨子,仅仅只是一个堡寨而已,结果却硬是打了一个月都没打下来,贺珍调头回兵来援,又再次把李定国打的大败而逃。

两次贺珍都是以少胜多。

可如今皇帝却让才二十多岁的朱定国做第二十镇的提督,他却为副提督。

贺珍心中很不服气,不论是年纪、资历还是功绩,他都自认远在朱定国之上,想当初皇帝起兵之初,他已经占据汉中这个要地,上表拥戴,以数万大军归附。再出兵攻打关中,虽然没成功,也牵制吸引了不少鞑子精锐。

而这几年他们在汉中,同样为文安之秦良玉他们在川中的用兵提供了极大的侧翼支援。

而朱定国那几年被他打的缩在川北,都不敢冒头,后来随张献忠北上,可又有什么战绩?

西军被人打的几乎全军覆没,李定国连那献爹都被打没了,爹都保不住的家伙,现在却是他的顶头上司?

更气人的还在于他这副提督并不是第二十镇的二把手。

他上面还有长史和司马,分居二三把手,他这副提督仅排第四,没有兼领一协人马,也取消直属标营后,那现在这个副提督就纯纯的副职,还是排第四的副职,这未免让人不满。

本来嘛,之前各镇整顿,他跟孙守法等整编后是驻于兴安府,孙守法是文职,他就是一镇长官。

不管外镇屯镇,总是一镇之首。

现在整编入第二十镇,却只是第四的副提督。

贺珍的兄长贺大也是直拍桌子,“换其它人来做这提督,咱们都能接受,可朱定国就因为他认了皇帝当爹,就能骑到咱头上吗?”

副将张全、李破头、王老虎、赵光远、韩文、沈郑复等嫡系都很不乐意。

这次重新整编,兴安镇就算是编没了。

本来他们驻兴安府的,要整编也是应当整编进朱鹏飞的第十九镇的,十九镇是驻陕西的,汉中和兴安两府都是陕西的。

可现在却把他们整编进第二十镇,偏偏提督还是朱定国这个手下败将和老对头。

“就是,这都是乱来。”贺珍儿子大喊不公,“朱定国凭什么做提督,还有这长史和司马,也有问题。郝摇旗做长史,王光泰做司马,这两人能跟父亲相提并论吗?居然也在父亲之上!”

郝摇旗也是顺军出身,王光泰早年也是义军,后来跟兄长王光恩受招安,成了郧阳守军。

论出身论资历和能力,甚至是这几年的功劳,贺珍都认为他们远不及自己。

可偏偏现在这些西贼顺贼等出身的家伙,一个个都骑到自己头上了,偏偏自己这个正经大明边将出身的有功大将,现在却只是屈居二十镇第四的副提督。

赵光远看他们越说越过份,有些心慌害怕,赶紧小声提醒,“大家慎言啊,张安的脑袋还挂在南阳城头呢。”

说到张安,大家都不免泄气了几分。

峒蛮张安造反,可不到半天就被砍了脑袋,这确实是震慑了无数兵将。

“我们也只是就事论事而已,又不是要造反。”贺道宁喊道。

贺珍瞪了眼长子,真是年轻糊涂,不管有意无意,造反二字也是说不得的,以前大家在地方上天高皇帝远,随便怎么说都没关系,可如今就在皇帝眼皮底下,这种话能随便乱说么?

他瞧了眼赵光远,这也是他手下败将,赵光远曾是四川羌汉总兵,然后被李自成击败降了李自成,然后又被张献忠大败,又跑到陕西降清,再后来又被他打败,兵马被他吞并。

这人草包一个,但贺珍看着他,却突然觉得此人也许早就是皇帝的人了。

当下也就收起不满表情。

“赵总兵说的是,圣人安排,自有高明之处,岂是我等能揣测评议的,都不要说了,大家都好好接受朝廷的调度便是。”

“老大。”

“父亲?”贺道宁上前。

“你跟着我身边,虽然练了身不错的弓马武艺,但也耽误了读书,我一会给圣人上谢恩折子,顺便请求陛下恩准你到内四卫做个勋卫,安心在御前侍卫学习几年,也磨练下心性,不要整天咋咋呼呼的。”

送儿子去郧卫,自然也有表示诚意,送子为质的意思。之前贺珍已经送了几个子侄进京,有进国子监的,有进讲武堂的,但这个嫡长子却没舍的送去,甚至送去的全是庶出的。

贺珍的谢恩折子送到朱以海面前的时候,他看完后挺满意。

这折子贺珍亲自写的,字很一般,却也透着一股武将的刚猛劲,虽然草了点,却很有劲。

朱以海对给他的私人密折是不允许官员们由他人代笔的。

贺珍舍的把嫡长子派来,且上表接受新的职务,说明皇帝的威势还不错,尤其是张安那颗脑袋确实挺有效果。

贺珍算是标准的明末军阀,反复横跳,毫无忠义,谁强就投谁。不过在明末,这种武夫太多了,也没什么好特别的。

明将出身,降过顺又投过清,再反正归明。

他反正时占据着汉中,还拉着几万人马来,也算实力强劲,他当初不听圣旨,非要联兵打西安,说是拉起十万大军,还自任总统,结果大败而归,之后也算老实了一些。

因为马科的背刺,吴三桂李国翰入汉中的威胁,以及王光恩叛乱后让他们处境越来越坏,加上张献忠的大举北上,让贺珍等只得夹缝求生,也就对朝廷越发客气。

但这人本质里毕竟就是个军阀。

只能说如今一步步的被逼到了那份上,他手里头本钱越来越少,无法对抗皇帝了。

驻湖北的第二十镇,让资历更低的朱定国来当提督,朱以海是深思熟虑的,朱定国现在还很年轻,没什么太耀眼战绩,可这位历史上毕竟是南明战神,说明上限很高。

再者他现在又有天子义儿身份,用他做提督,也有几分以小制大的意思,朱定国资历不足,那他做提督,也无法拥兵自重当军阀,能更听话。

贺珍、郝摇旗、王光泰等虽都是一方悍将,但他们本身也都是贼军等出身,资历都差不多,谁都不服谁,朱以海特意各个派系山头挑一个出来,也是为了平衡。

第二十镇的两协总兵,朱以海也特意挑了曾英和王鸣谦,副总兵是王朝先和张国柱,这四员战将那也都是大有来历的。

比如曾公子曾英,四川白面书生,却是一员猛将,当初张献忠入川,他向巡抚陈剿贼之策,巡抚觉得他纸上谈兵,把他赶出去,却把四川兵权交给草包赵光远,结果大败。

而曾英却募起五百人马,就能大破张献忠四万军。

不过曾英因为之前在川中不服文安之最后闹出兵变一事,被朱以海一直按在冷板凳上,也算把他磨的差不多了。

王鸣谦是王之仁的长子,虽然年轻,但出身好,也是从龙元勋,年轻时轻敌犯错,曾经被张国柱偷了定海城,但几年打拼下来,如今也是战功赫赫。

不过因为不久前王鸣谦居然跟友军将领起冲突,直接带着亲兵斗殴,影响恶劣,朱以海把他由副提督降为副总兵,调来二十镇,也算是惩戒。

王朝先和张国柱都是崇祯朝时的明朝大将了,不过最早因为是拥义阳王监国,还跟朱以海交过手,所以也算是冷藏一段时间,尤其张国柱还跑去投了鞑子一段时间。

但这两年,表现都还不错,这次虽然仅授副总兵,但这是御营,所以也算是完成了考验,得到正式启用了。

第二十镇军令、监察、参谋、后勤四处的长官,则都是由原御营出身的调去,担任这些要职。

驻湖北的第二十镇的情况,在这次的大整军中,是比较普遍的情况,基本上驻各省的各个御营镇,主要军官和士兵,都是这般大调整。

这次调整后,各镇进驻各省,则内地就将不再会有拥有独立兵马武装的军头们了,原来的那些各路兵马的山头,也将拆的七零八落。

贺珍从汉中到西安,再败撤回汉中,再退到兴安府,如今再调到湖北,这个大军阀,也彻底的被朱以海套上了笼头,今后他就算还有什么心思,也已经没了本钱,翻不起浪来了。

当然,朱以海自认对他也不薄。

岐国公、镇军大将军、第二十镇副提督、太子少保,这些都是顶级待遇了。若这样他还不满足,那只能说他不识时务,且还不聪明。

朱以海相信贺珍是个聪明人,知道如何选择。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小军阀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