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三俊为人端严清亮,正色立朝,如今七十六之高龄,朝廷要因言定罪处死?”浙闽总督黄道周进京朝集,听闻郑三俊被定死罪,急的直叩宫门,求见太子。

太子对这位黄先生也是十分尊重,亲自迎接入殿,还给他泡茶。

“先生先喝茶。”黄道周既是浙闽总督,也还是太子的东宫詹事府少詹事,兼太子少傅。

黄道周总督在外,却也没忘记自己兼职,经常与太子书信往来,太子对这位朝中名士也很敬重,两人关系还是不错的。

论起来,黄道周虽然仅比郑三俊年轻十一岁,但却算是郑三俊的学生。

郑三俊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黄道周是天启二年进士,万历四十二年郑三俊在福建做过提学使,黄道周那时参加乡试。

那年黄道周三十岁,本来文拟第一,最后以违式列第五,郑三俊深为惋惜,不仅让黄道周为自己代写《齿录后序》,而且还拿出了一百五十两银子为黄道周的母亲祝寿。

对于一个科举新人来说,这可是莫大荣耀。按晚明时的科举风俗,举人黄道周可称提学郑三俊为师。

相比起黄道周的仕途坎坷,郑三俊的仕途要顺畅的多,二十四岁中进士,从知县做起,历任南京礼部郎中、归德知府、福建提学副使,天启年间因反对阉党专权,被夺职闲住,但很快在崇祯元年重新起用,任南京户部尚书兼掌吏部事,再调入北京任刑部尚书,转任吏部尚书。

黄道周自从得到东林大老郑三俊的赏识后,在天启二年中进士,初任翰林院编修,但因与数次与崇祯冲突,仕途不畅,崇祯三年,因救钱龙锡,坚决请辞。

崇祯十年重新起用,升左谕德再升少詹事,可第二年就因反对杨嗣昌夺情,被崇祯降六级贬往江西,后来江西巡抚举荐他可用,反而招致黄道周被廷杖发配广西,十四年崇祯将他召回,但他却不愿做官,回乡着书讲学。

黄道周的仕途其实与刘宗周非常像,两人也是明末有名的大儒宗师。池州南原郑氏,也是明代有名的士族。

郑三俊和郑氏落的如此下场,黄道周如何能见死不救。他急的满嘴是泡,向年轻的皇太子数着郑三俊出仕之后的种种政绩官声,说他当年如何反对阉党,如何举荐贤良等等,如今快八十岁了,也还兼着东宫师傅之职,现在因言获罪,还要处死并牵连家族,这种事情怎么能发生在绍天朝?

天启年间魏阉当道的时候,这样的事情都不会发生啊。太子弘甲坐在那里很平静,事实上当他决定处死范逊、丁启相时,他就知道将迎来一场风暴。

而他选择直面迎接。他的决定奏报天子,皇帝不仅同意,还加码了。不但诛丁氏叔侄,还要把郑三俊、侯恂、侯方域等牵连进来,一共是十三名三品以上官员当斩。

这事情比太子预估的还要扩大。皇帝远在西北,但既然有了旨意,太子自当遵行,不过皇帝没明发谕旨,而是在给太子的书信里回复的,正式的处置,是让太子这个留守监国摄政皇太子和留守朝廷正式出面。

朱弘甲发了监国令,处置涉桉的一众官吏学生。这个桉子最终是郑三俊侯恂丁启睿丁魁楚等十三名高级官员处斩,另外三百多名品官被夺职问罪,上千官吏、学生革除功名、除籍举族被流放边疆,牵连万人。

监国令一下,朝野巨震。无数求情书呈上,甚至国子监等诸多学校的学生也有许多人上书请愿。

恰逢今年是乡试之年,明年二月是会试,无数举人云集京师,这事又是因河南罢考事件而起,牵动了无数士子的心,纷纷参与。

郑三俊不仅家世显赫,而且南原郑氏是名门望族,世代相传,特别还是东林大老,其在东林、复社等士绅中的地位那是远超侯方域等四公子的。

就算在天下读书人心中,这位也绝对是威望极高的老大人。谁都想不到因为皇帝要迁士族填充京畿,最后导致河南罢考事件,而郑三俊侯恂等声援河南读书人,最终会落的如此下场。

可谓是步步出人意料。可当监国令一出,还是让有些本来想看热闹的都惊的目瞪口呆了。

甚至好多人都不敢相信,以为是谣言。可当邸报、京报等官报也开始正式刊印了关于此次桉件的详细始末,甚至对郑三俊等定性为结党营私欺君犯上等罪后,有人慌了。

结党营私欺君惘上,这个罪名最可怕处在于结党,让人想起党争党锢。

他们更怕的是被牵连到自己,引火烧身。黄道周请求面见太子,直接为郑三俊求情,他不是怕被牵连到自己,而是觉得这事不对。

朝廷这样处置郑三俊,岂不是因言获罪?黄道周说郑三俊享有天下第一清品之誉,可朱弘甲却只是问,

“科举考试是国家抡才大典,何等重要之事,丁启相范逊等因不肯奉旨移民,结果就以罢考威胁地方官员,地方官员不从,他们不仅自己罢考,还阻拦其它考生入场考试,甚至冲入考场,把应考考生的试卷撕了。孤问先生,这事放在任何一朝,任何君王任何朝廷,只怕都无法容忍吧?历来科场舞弊,一经发现都是重则处死轻则永不录用甚至流放,这些人的行为可比舞弊恶劣无数倍。郑三俊既然是数朝元老,难道不懂这些,他还要为这些人发声,甚至借机抨击圣人定策,这只怕不能简单的用倚老卖老来解释了吧?况且,诸司会审,可是拿到了不少证据,郑三俊与丁魁楚丁启睿叔侄、侯恂侯方域父子等书信往来,攻击朝政,怨愤圣人,可都是实打实的,还有河南发生了这么严重的罢考事件,而那几位被问罪的布政司参政、按察副使、提学参议、知府等有的是他学生,有的是他亲戚·······”

“当年郑三俊做刑部尚侯恂坐屯豆事下狱,郑三俊因其是东林同党,三次皆议其轻罪,又有工部钱局官员,监守自盗,也因其是东林,郑三俊亦拟轻罪。”太子拿出郑三俊的这些往事,明着告诉黄道周,郑三俊这次并不冤,只能说朝廷没有给这位东林大老面子,七十多岁了没给他最后的体面。

但这不能怪朝廷,更不能怪皇帝和他,因为郑三俊这次撞枪口上了,这两年朝野有不好的风向,而且这股妖风越刮越勐。

本质上就是当初朱以海起兵之初时,大明大厦将倾,曾经高高在上的士绅地主们自身难保,所以有的降顺有的降清,有的无奈投朱以海,面对朱以海的种种新政,在皇帝的御营刀枪和鞑子、流贼等的各方压力下,他们只能暂时妥协。

从厘金到清田,从罢撤卫所到清理军屯,从废除军户匠户,到士绅一体纳粮,每一步的妥协,其实也不是真正的自愿的,只是形势所迫。

等到如今天下恢复,他们以为自己又行了,想要解除‘战时’的那一套,恢复旧制,恢复他们原来的利益。

可皇帝如何肯?皇帝不仅不肯,甚至还开始对以前站错队的那些人开始收拾,迁移那些五品以下职官的士绅家族到京畿落户,甚至之前已经用洪承畴他们一遍遍的把原先战时全部接收的官吏,一步步的将他们能者上庸者下的筛选掉一大批。

皇帝的限田、限奴等政策,也是进一步的打击了那些曾经站错队的士绅地主们。

现在又在搞公务员考试,地方衙门的吏,以后也要考,甚至朝廷近年建了一所又一年的专科院校,什么政法学堂什么财税学院、师范学院等等,又在地方建小学堂等,招募那些高小毕业生或是秀才们入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衙门做吏,或是通过统一的公务员考试招进去。

这种虽只是针对吏员,但对于许多地方士绅地主豪强们来说,他们能在地方上有很强的影响力,甚至保证自己一方大族豪强的利益,本身也是靠着在地方衙门里对胥吏位置的控制甚至垄断维持的。

当朝廷对吏也要搞回避制度,搞公务员考试招收,搞专科学院定向委培分配这些,无疑就是对这些地方士族的重新洗牌。

没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利益。士绅地主们总想着恢复旧有局面,而皇帝却主导着朝廷在不断深入改革前行,这种博弈也就不会停止。

借着某些事件,便会有冲突爆发。但皇帝不会妥协和退让,皇帝在冲突爆发时选择的是硬刚到底,甚至还要杀鸡儆猴。

郑三俊的资历、威望,甚至他的名声他的年纪,本来确实不会动的,这样的人挂个太子太傅之类的虚衔,当个朝廷的吉祥物挺好,现在皇帝却直接要弄死他。

可见现在这种博弈到了何等程度。一般的小猫小狗已经打压不住那股妖风,必须得有重量级的人物祭旗才行。

这些东西,太子自己能悟到一些,而另一些是他的老丈人广东巡抚张煌言告诉他的,说这话的时候,大学士堵胤锡也在。

太子本来想是杀丁魁楚震慑,可皇帝直接把郑三俊、侯恂和侯方域三人也拎出来杀,用意明显。

曾经的绍天帝朱以海,那是仁慈宽厚无比,丁魁楚身为两广总督一年多贪污了八十万两银子,皇帝都没杀他,还替他保留名声颜面,让他体面退休。

早期时方逢年、陈盟等阁老们结党内斗,他也没怎么严惩。更别说那些军头武夫们还能高官厚爵。

可那并不是皇帝本意,皇帝也不过是此一时彼一时,他起兵之初,丁魁楚做为两广总督能够开读诏书,率两广拥立他已是大功,所以就算后来贪污严重,可皇帝为了安抚两广也只是半绑架式的把他带回京。

可现在不同了。不同时期,斗争的目标和方向不同了。以前是先团结内部对付外虏,而现在外部威胁已经不大,清理内部反而成了首要。

正是因为太子听懂了这些,所以今天黄道周再怎么为郑三俊求情,他并没有半点改变心意。

“朝廷新修的绍天法典,开篇第一句便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朝廷对郑三俊的量刑,已经是八议后予以减轻了些的,孤念其年迈,今日便下一道特旨,特赐郑三俊自尽以全其体面。先生与郑三俊有师生之谊,可前往宣旨,把郑三俊从牢中送回其府上,送其最后一程吧。”黄道周拗脾气上来,跪伏在地不肯奉旨。

可太子却也不妥协。

“臣请辞职!”黄道周当面请辞。

“先生贵为浙闽总督,封疆大吏,这既是先生的才能,也是从龙之功换来的,更是陛下的特别信任,如今因为此事,便要直接辞职,上对的起圣人,下对的起浙闽的黎民百姓吗?”黄道周痛苦的道,

“请太子殿下收回监国令,郑三俊一介国士,不该落的如此下场。”

“他是大明忠臣清士。”朱弘甲直言,

“郑三俊老湖涂了,一把年纪本该安享如今来之不易的大明中兴,他却卷入这种事情中,若是随便一句话便宽恕,那便是对其它人的不公。”黄道周不肯起来。

“先生如果真铁了心要因此辞职,那么便回去写道正式辞呈递上,孤会转呈圣人,至于圣人许还是不许,便要听候圣旨。不过孤虽年幼,却也还要劝说先生几句,如今这天下,刚刚恢复,是圣人与先生以及无数忠臣良将们浴血奋战打下来的,这一切来之不易,如今大明也还未完成中兴,先生想要半途而止,要转身做逃兵吗?”黄道周欲言又止。

“圣人西巡,不在京师,远隔万里,对桉子情况不够了解,还请能够暂缓执行,也许陛下了解更多实情后,能够改变心意。”他想了想道。

太子却是有些激动了,

“先生错矣,圣人起兵之初,天下千疮百孔,为了恢复天下中兴大明,所以只能不断妥协,但不可能永远妥协的。”黄道周一声长长叹息。

手机阅÷吧→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盛唐风云记拥兵百万,世子自立为帝小军阀三国:我能趋吉避凶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炼气五千年方羽唐小柔重生之桃李满天下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大明匹夫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锦衣春秋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三十六计之三国群雄争霸我在现代留过学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德意志风暴豆一与媚灵军陛下实在太强硬了家族式造反爆兵:我爆兵吊打列强很合理吧重文轻武,我的唐诗宋词杀疯了商末三国志奇门医圣在都市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烽火连城水浒:李世民一统江山妾色天才纨绔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相公是只狐狸精一剑破道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江山战图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一宠成婚:萌妻乖乖入怀抗战之太行山上极品皇太子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我是纨绔啊,为什么让我当将军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明:我为天下师从亡国公主到第一高手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