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马腾韩遂的问题
曹操得知张远统一雍凉的消息后,连忙召集谋士商议对策。曹操手中握着酒杯,眉头紧皱,缓缓说道:“张远这小子,竟在雍凉发展得如此迅猛,短短时日便将那片土地收入囊中,实在不可小觑。”
荀攸微微躬身,神色凝重地说:“主公,雍凉之地向来民风彪悍,兵源充足,张远得此地,如虎添翼。如今他势力渐大,恐怕会对我们造成威胁。”
程立却轻轻一笑,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主公莫急,依立之见,张远初定雍凉,根基未稳,内部尚需整合。再者,他与羌人虽达成合作,但羌人习性难驯,未必能长久安分。我们此时不宜与其起冲突,可先采取怀柔之策。”
曹操沉思片刻,点头道:“仲德所言有理。那依你之见,这怀柔之策该如何实施?”
程立胸有成竹地说:“丞相可上表天子,封张远官职,以示朝廷对他的认可。如此一来,既给了他面子,又能将他纳入朝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加以约束。同时,我们可派遣使者前往雍凉,与张远修好,探探他的虚实,看看他下一步的打算。”
曹操抚须大笑:“好!就依仲德之计。公达,此事就交由你去安排。”
荀攸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在益州的刘嫣也听闻了张远统一雍凉的消息。他正与手下众臣在议事厅中商议。刘嫣一脸忧虑地说:“张远统一雍凉,其势力已不容小觑。我益州与雍凉接壤,若他有西进之意,我们该如何应对?”
谋士张松站出来,微微摇头道:“主公不必过于担忧。张远新定雍凉,诸事繁杂,短期内应无暇顾及益州。况且我益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需加强边境防御,便可保无忧。”
刘嫣皱着眉头,似乎并未完全放心:“话虽如此,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还是先加强边境兵力部署,密切关注张远的动向吧。”
而在江东,孙策得知此消息后,与周瑜、张昭等聚在一起讨论。孙策一脸严肃地说:“张远在雍凉崛起,打破了原有的势力平衡。我们江东该如何应对这一变局?”
周瑜说道:“伯符,张远势力壮大,对各方皆有影响。我们可先按兵不动,观察局势变化,张远迟早与各路诸侯有一战,等他们与张远产生冲突,我们便可坐收渔翁之利,如今我们当务之急是一统江东,征伐荆州,扩充自己实力。”
张昭也点头赞同:“都督所言极是。同时,我们也可与张远暗中交好,互通有无,了解其虚实,以便日后应对。”
孙策思索片刻后,说道:“好,就依二位所言。密切关注雍凉局势,不可懈怠。”
袁绍公孙瓒得知张远拿下雍凉后,立刻停止交战,二人开始重心防备幽州的张白骑。
刘备得知张远拿下雍凉,立刻开始招兵买马。
袁术得知张远拿下雍凉开心不已,这意味着各路诸侯的重心将向并州偏移。
另一边,张远在雍凉忙着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任命马腾为雍凉参军校尉,借助马腾在当地的威望和人脉,进一步稳定局势。同时,他大力推行新政,鼓励农耕,发展商业,使得雍凉地区的经济逐渐复苏。那座为羌人建造的新城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羌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
征战将近一年,各军都已疲惫,张远趁着快过年之际提前犒赏三军。
军营中到处都是欢乐的气氛,而张远却闷闷不乐。
李儒看出张远有心事,试探的问道:“主公可是想家了?”
张远喝下一杯酒,望着不远处与马超拼酒的典韦,悠悠说道。
“如今雍凉拿下了,可让谁驻防却让我头疼。”
“马腾韩遂在凉州颇有威信,若这二人在我军失利的情况下,再次反叛,后果将很严重,可我又答应过他们,让他们继续留在凉州,如今就是想反悔也没理由啊!”
李儒微微颔首,沉思片刻后说道:“主公所虑极是。马腾、韩遂在凉州根基深厚,确实不可掉以轻心。不过,此事也并非无解。”
张远目光一亮,看向李儒:“文优有何良策?但说无妨。”
李儒端起酒杯,轻抿一口,缓缓道:“主公不妨采用明升暗降之法。马腾、韩遂在凉州素有威望,若直接剥夺他们的兵权,恐生变故。可表奏朝廷,封马腾为高位虚职,调入长安任职,名义上是对其归降的嘉奖,实则将他调离凉州,使其远离根基。至于韩遂,可同样授予官职,安置在雍州其他地方,分散其势力。”
张远皱眉道:“话虽如此,可他们不难看不出其中深意。”
李儒自信一笑:“主公,如今您统一雍凉,手握重兵。他们即便不愿意,但也只能遵从。再者,主公可用联姻之法,稳住他们。”
张远思索片刻,觉得此法可行,但又担忧道:“即便马腾、韩遂离开凉州,那凉州的驻防人选又该是谁呢?”
李儒看向帐外正与马超谈笑风生的庞德,说道:“庞德如何?他本是马超旧部,对凉州地形和风土人情颇为熟悉,且为人忠诚勇猛,颇具将才。若让他镇守凉州,必能尽心尽力。”
张远顺着李儒的目光望去,看到庞德魁梧的身影,点了点头:“庞德确实是个人选。只是凉州地域广阔,仅靠他一人恐怕难以周全。”
李儒又道:“主公可再选派几位得力将领辅助庞德,比如阎行。阎行武艺高强,对凉州局势也较为了解。让他们相互配合,共同镇守凉州,必能保凉州安稳。”
张远沉思半晌后,开口说道:“此事事关重大,我要再考虑考虑。”
说着,张远端起酒杯,向李儒敬道:“多亏有文优在旁出谋划策,张远方能解忧。来,干了这杯!”
李儒连忙举杯回应:“为主公分忧,是儒分内之事。愿主公大业有成,早日平定天下!”
张远对李儒说道:“你先探探马腾的意见,要是他上道,我再考虑你所说的。”
二人一饮而尽,此时营帐外的欢声笑语传了进来,似乎也感染了帐内的气氛,张远一扫先前的阴霾,起身走向营帐外,融入到这欢乐的氛围之中 。
第二日,李儒便找了个合适的时机,前往拜访马腾。
马腾见李儒前来,连忙起身相迎,笑着说道:“李公前来,不知有何事?”
李儒微笑着入座,寒暄几句后,切入正题:“马将军,如今主公统一雍凉,正是百废待兴之时。主公念及将军在凉州威望颇高,有意向朝廷表奏,封将军一个高位,调入长安任职,也好让将军一展更大的抱负,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马腾心中一凛,立刻明白了这其中的深意。他沉吟片刻,脸上却依旧带着笑容道:“李公,承蒙主公厚爱。只是马某在凉州多年,这凉州上下诸多事务我实在放心不下啊。”
李儒察言观色,知晓马腾心中有所顾虑,便接着说道:“马将军,您放心。主公自然也考虑到了凉州的情况,后续会安排得力之人镇守。而且将军到了长安,位高权重,家族荣耀更胜从前。再者,主公还打算与将军结为秦晋之好,如此亲上加亲,将军往后在朝中也更有倚仗。”
马腾心中暗自权衡,他深知张远如今势力庞大,自己若公然违抗,恐怕没有好果子吃。而且李儒提及的联姻之事,若能成真,倒也能给马家寻得一份保障。想到此处,马腾缓缓说道:“李公所言极是,马某承蒙主公这般看重,岂有不应之理?只是此事重大,容马某与家人商议一番。”
李儒心中一喜,知道马腾已有松动之意,便点头道:“那是自然,马将军尽管与家人商议。相信以将军的明智,定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告辞离开马腾后,李儒立刻返回向张远复命。他将马腾的反应和话语原原本本告知张远,最后说道:“主公,马腾虽未当场应下,但看他的意思,只要与家人商议后,应无大碍。”
张远听后,微微点头:“嗯,看来这第一步还算顺利。你继续盯着此事,等马腾给了确切答复,我们再做下一步打算。”
李儒领命而去。接下来的几日,军营中的欢庆气氛依旧热烈,士兵们享受着难得的休整时光。而张远表面上与将士们一同欢乐,心中却始终牵挂着凉州驻防和马腾、韩遂的安置之事。
几日后,马腾差人来请张远,说是已经与家人商议妥当。张远带着李儒来到马腾营帐。马腾见到张远,立刻大礼参拜,说道:“主公,马腾与家人商议后,决定听从主公安排,愿意前往长安任职。”
张远心中大喜,连忙扶起马腾:“马将军深明大义,张远甚是欣慰。放心,到了长安,必不会亏待将军。”
马腾又道:“只是关于联姻之事,不知主公意向如何?”
张远示意李儒开口。
李儒当即说道:“马将军有一女,名唤云禄年方二八,英姿飒爽,主公有意纳为妾,不知马将军意下如何?”
马腾微微一怔,脸上闪过一丝犹豫之色。虽说在这乱世之中,联姻常常被用作巩固势力的手段,女儿嫁入张家成为妾室,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维系马家与张远的关系,但哪个父亲不心疼自己的女儿。
然而,眼下形势比人强,马腾深知自己如今的处境,略作思忖后,还是挤出一丝笑容道:“李公所言,马腾岂有不应之理。小女能侍奉主公,也是她的福气。”
张远见状,拍了拍马腾的肩膀道:“马将军放心,我定会善待令爱。日后马家与我张家便是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马腾感激涕零:“多谢主公厚爱,马腾愿为主公赴汤蹈火!”
事情商议妥当后,张远与李儒告辞离开马腾营帐。回到自己营帐,张远对李儒说道:“文优,马腾这边算是稳住了,接下来韩遂那边,你可有想法?”
李儒胸有成竹地说:“主公,韩遂生性多疑且野心不小。我们不妨故技重施,只是这次给他的官职要更具诱惑性。可表奏朝廷封他为雍州别驾,看似位高权重,实际并无多少实权,将他安置在扶风一带。同时,我们可以暗示他,若他好好辅佐刺史,日后还有晋升机会。”
张远点头赞同:“此计不错。但韩遂未必会轻易上钩。”
李儒微微一笑:“主公,我们可派人在韩遂军中散布消息,说马腾因归降主公且愿意配合安排,得到了主公极大的优待,不仅要与主公联姻,还将在长安获得荣华富贵。韩遂本就争强好胜,听到这些消息,必定心有不甘,想与马腾攀比。如此一来,他接受我们安排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张远抚掌大笑:“文优果然智谋过人。就按你说的办,尽快安排人手去办此事。”
于是,李儒立刻着手安排,派出心腹之人潜入韩遂军中,四处散播消息。不出几日,韩遂便得知了马腾的情况。正如李儒所料,韩遂心中十分嫉妒,他把自己的心腹谋士召集起来商议对策。
韩遂满脸愤懑地说:“马腾不过是与我一同在凉州起事之人,如今竟因归降张远得了这般好处,我岂能落后于他!”
其中一位谋士忧心忡忡地说:“将军,张远此举恐怕有深意,我们不可贸然答应他的安排。”
韩遂却不屑地哼了一声:“能有什么深意?不过是想拉拢我罢了。我若不答应,反倒显得我不如马腾。况且他许我雍州刺史副手之位,这可是个不小的诱惑。”
其他谋士见韩遂心意已决,也不好再多说什么。最终,韩遂决定接受张远的安排 。
解决了马腾韩遂,张远立即开始制定大军的留守问题。
经过和李儒几天探讨,张远宣布,徐荣的新一军正式更名为忠卫军,负责防守西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