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六百九十二章覆军

景思立怒道:“经略远在千里之外,岂能预知局势变化?城外还立着七名袍泽的人头!《武德歌》里‘推诚亲爱,有难同匡。’忘了?!”

“木征乃我等手下败将!你们也见到了,旗帜散乱,士气疲敝,一举即可荡平之!”

“踏白城咽喉之地,岂能容鬼章占领?难道我们就这样等他从容布置,从容来攻?经略一日不回,我们便一日不出?”

“苏少保说过,御敌于国门之外,才是最好的防守。这个论调经略推崇备至,我亦以为然。”

“如今我军士气正盛,士马精良,为何不能一战?正好趁此机会,驱逐木征败军,冲乱鬼章,夺回河州咽喉!”

一席话,说得众将都是无语。

景思立这才说道:“我意已决,韩存宝、魏奇为先锋,王宁策应;王存为左翼;贾翊为右翼;李楶殿后,赵亶策应……”

说完狠狠瞪了瞎药一眼:“你与思谊守城,其余众将,随我出城迎战!”

这一战,果然杀得木征丢盔弃甲,狼狈奔逃。

三日之后,宋军一路追亡逐败,抵达踏白城。

踏白城外,一面狼纛高高立起,足有万人,早已严阵以待。

景思立看着前方的大旗,挥剑命令:“有进无退,杀!杀入踏白城!”

对面吹响了攻击的号角,青唐骑军居高临下,向宋军也发起了冲锋。

景思立麾下六千蕃汉军队,组成阵势,步兵居外,弩兵于内,骑军居中,缓缓向山坡上压了过去。

木征拨转马头,纵马狂呼道:“这是河州的最后一片土地,退过踏白城,我们就再没有家了!”

“我们还能退吗?!投降大宋就有出路吗?!枉死的父兄,在天上看着我们!”

“我们还能怎么办?只有跟他们拼了!随我杀回去!为父兄们复仇!”

蕃兵们一起转身,红着眼朝宋军阵势扑了过去:“复仇!”

前方宋军刚刚摆好盾阵,就迎来了第一波的冲击。

弓弩临阵,不过三发,神臂弩力量虽大,但是上弦更慢,蕃兵们没有倒下多少,更多的冲到阵前。

然后就是接敌,鏖战。

木征指挥哀兵背水一战,让已经在熙河打惯了顺风仗的宋军,突然发现压力倍增。

紧跟着,青宜结鬼章的弩兵就位,开始向宋军阵营里抛射重箭。

无数宋军措手不及,惨呼着倒地。

景思立完全没有料到竟然会被蕃军压制,导致骑兵没法冲锋,焦急地挥剑狂呼:“压上去,震天雷开道!杀出通道!”

很快,几十枚震天雷抛出宋军阵地,将蕃军炸倒一片。

但是也有几枚被机警的蕃人拾起扔了回来,形成空炸,反过来也给宋军造成不小杀伤。

熙河宋军,对新式武器的使用到底还不熟练。

这东西实在是太贵了,不可能实弹训练,按照守城的使用方法,在野战中效果明显差了一大截。

而且今天的蕃人,似乎不怕震天雷!他们忘我的冲击着宋军阵营!

刀子断了,就用手指插宋军的眼睛,就用牙齿咬宋军的咽喉,甚至疯狂地摸索宋军掷弹手身后的震天雷拉索,抱在一起同归于尽!

神臂弩手的视线,被前方的敌人阻挡,看不到敌人的弩阵。

而对方的弩手,却居高临下,能够轻松地将自己的弩箭,通过抛射送入宋军弩阵!

双方激战十余回合之后,宋军前锋策应王宁,战死!

巨大的空档暴露出来,周围游走青唐骑军立即趁虚而入,他们手里的武器,是同样犀利的治平骑刀!

董毡的精锐!

景思立立即率领骑军冲了上去,企图堵住缺口。

宋人中军骑军一动,山上狼纛随之挥动。

号炮响处,宋军的后方,蹄声与呐喊响彻山谷,又是一万多青唐骑军,从隐伏的山谷中冲出,向着宋军杀了过来!

这是青宜结鬼章早已设下的伏击圈!

虽然景思立早就防着鬼章会袭其后方,而命李楶殿后防卫,然而李楶竟然在最关键的时刻畏敌避战,被蕃军轻松凿穿后阵!

景思立的后方顿时空虚,青唐骑军蜂拥而入,顺利地将景思立切割包围了起来。

踏白城头,鼓声和号角再次响起,青宜结鬼章发起了正式的猛攻。

败局在这一刻注定,陷入重围之中的景思立,只能选择突围。

突围之路是艰难的,宋军集中所有的震天雷,才勉强打开一条道路。

然而此时,六千人的队伍已经伤亡过半,被景思立派遣殿后的原前锋部队,也终于被吐蕃军击溃,败溃的宋军,将中军也冲乱了。

景思立左冲右突,试图力挽狂澜,身中三箭;韩存宝、魏奇等将领均身负重伤。

紧急关头,魏奇劝景思立先退,他受伤过重,反而会拖累大军,不如留下自己的部队阻挡鬼章。

景思立与之挥泪告别,一路后撤,但是魏奇的拦截部队因主将不能灵活行动,很快被青宜结鬼章包围孤立,然后大军继续猛追。

景思立且斗且退,中间还利用最后的百余骑军进行了一次反冲锋,击退了吐蕃数千人的追击前锋。

然而这仅仅是宋军最后的回光返照,吐蕃军队暂退后,景思立浑身血迹地坐在大石头上,对韩存宝等人艰难地说道:“刚才以百骑退敌,却无人能趁机与我配合,足见军心已散,败局已成。思立无能,当自刎以谢朝廷。”

说完站起身来,欲拔剑自刎。

部将们拥上制止,韩存宝哭喊道:“知军,回守河州,鬼章奈何我们不得!”

景思立惨然摇头:“我没脸再见经略,更没脸见陛下。这样,愿意与我阻击敌军的,便留下,保剩下的兄弟回去死守河州,等待经略返回。”

赵元凯站了出来:“之前属下力劝知军不要出击,冒犯了虎威,知军责我不顾袍泽之谊。如今便与知军同死,也算自证清白。”

景思立苦笑:“能得元凯相陪,黄泉路上,当不寂寞,只可惜是我误了你。”

赵元凯说道:“忠烈祠里,自有兄弟一席,子孙遗孀,自有朝廷护佑。舍身死国,军人本份,何误之有?”

景思立点头,拄这剑重新站起来:“那元凯,我们杀回去?”

赵元凯抽出骑刀:“杀回去!”

……

踏白城之战,宋军阵亡四千余人,景思立,赵元凯,王宁,魏奇,壮烈殉国。

韩存宝、李资,因景思立率死士返身杀入敌阵,吸引住鬼章大军,侥幸逃脱。

残兵撤返河州,被留守河州的景思谊和瞎药接应入城。

韩存宝带两名亲兵赶往内地报信,到达熙州时,因箭伤发作,只得留下养伤,手下两亲兵继续狂奔,终于在熙州东北的兴平,追上了李宪。

……

李宪手里拿着韩存宝的军报,皱紧了眉头。

景思立好歹也算是西军名将,竟然被青宜结鬼章荡覆!

可自己如今皇命在身,官家要求自己前往鄜延!

作为一名太监,他的荣华富贵身家性命,全部寄托在皇权之上,他对于皇命,有天然的服从性,可是如今,该进还是退?

李宪焦躁地在帐内来回踱步,手下校尉们大气都不敢吭一口。

李婆婆凶起来,那也是能要人命的。

踱了几步,李宪突然一脚踢飞了虎墩,怒骂道:“景思立打得这是什么鬼仗?!有震天雷在手,守一个河州轻而易举!”

“出击个娘的出击!现在把老子放到火上烤!”

ps:别忘了给老周点赞哟!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黜龙极品大昏君三国:征战汉末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镇国少将军红楼梦中人:贾环要翻身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飞刀神枪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笙书传明末混日子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风流俏佳人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医妃火辣辣王朝权宦包拯历险记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完)王妃不乖:独宠倾城妃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大明伪君子稗宋反骨仔合鸣心相之天界唐史穿越秦末,打造寡妇村特种部队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天命逍遥王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大周第一纨绔李隆基的纨绔皇孙回到古代积功德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我的外卖通万朝寒门人杰特种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开局十颗中子弹,抢夺联合舰队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我,贾蓉,不做绿帽王穿越大唐重整山河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哎!天道推着你发展幼帝传奇以捕快之名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大航海之重生主宰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大奸臣当道寒光剑气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天命储君扫天下权征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