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崔府尊莫急,听下官把话说完。”夏祥呵呵一笑,一脸无害的笑容,“冯道投奔李存勖之举,确实让人费解,至少表面上看,有损气节,但判断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好是坏,不可只看表面,而是要看他的出发点。冯道为官,若是求名求利,自然让人不齿。但他在随军出征期间,与士兵同甘共苦,和士兵一起住在茅屋之中,睡在马料之上,用自己的薪俸犒劳士兵,还将部下抢掠过来送他的美女遣散回家。”

“不过是做做样子,沽名钓誉假装清高罢了。”杨江嗤之以鼻,轻蔑地讥笑一声,“能做出屈身事敌之事,会没有私藏大量财富和美女?冯道真是一个大奸似忠之徒。”

夏祥会心地笑了:“若是杨押司能做出如此沽名钓誉的清高之事,也不简单。”

杨江脸色一红,想说什么张了张嘴,又咽了回去。

夏祥继续说道:“冯道因父亲去世回家守孝,此时他已是李存勖身前红人,地方官闻风而动,纷纷上门以表心意,他一概拒绝。他为父亲守孝,住在茅棚之中,却拿出自己的俸禄救济穷人,还暗中帮助无力耕作的乡亲耕种土地,乡亲登门拜谢,他矢口否认是自己所为。许县丞、杨押司,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留姓名,是沽名钓誉还是假装清高?”

许和光咳嗽几声:“这、这,冯道是一个野心极大之人,不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好处。”

“说得太对了。”夏祥拍手叫好,“现今朝堂之上正有一人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的本事,远超冯道。他中了进士之后,辞官不做,回家耕田读书。很快清名传遍朝野,皇上数次征召,推辞不就,自称要著书立说,其实是嫌皇上委任的官职太小。数次征召数次不就,更显盛名,一时天下皆知。皇上求贤若渴,再一次征召之时,委任他为五品知州,他欣然上任。担任知州之后,大刀阔斧地推动改革,很快积累了官名,接连升迁,最终入京为官,直到今日……”

崔象心中一沉,夏祥竟是将候平磐比拟为冯道,不由心中大为不快。不过又深入一想,不由悚然而惊,候平磐的所作所为还真和冯道有几分相似,之前他还真没有想到将候平磐和冯道相提并论。

许和光和杨江也听了出来夏祥话中所指,同时对夏祥投去了不以为然的目光。

夏祥才不在意几人的目光,继续说道:“其后不久,李嗣源发动叛乱,李存勖死在乱军之中,李嗣源继位,是为唐明宗。唐明宗对冯道极为重视,很快就提拔冯道担任了宰相。唐明宗是一个有雄才大略励精图治的皇帝,他继位之后,爱惜百姓,鼓励耕种,百姓安居乐业。有一次他问冯道,如今天下丰收,百姓应该富足了吧?冯道答道,不是,谷贵饿农,谷贱伤农,聂夷中的《伤田家诗》说,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唐明宗听了之后,久久无语,他让人将此诗记下,日后经常朗读。”

崔象也心有所动,点头说道:“冯道事奉唐明宗时期,是他一生之中最为作为的时期,也确实为百姓做了一些事情,倒也不全是碌碌无为。几年后,唐明宗驾崩,唐愍宗继位,他是冯道事奉的第四个皇帝。唐愍宗继位后,潞王李从珂不服,起兵叛乱。唐愍宗仓皇出逃,途中被李嗣源的女婿石敬塘杀死。而冯道又做了什么?他在唐愍宗出逃之后,李从珂攻城之时,率领满城文官,开城投降。因为他的投降,李从珂继位之后对他高看一眼,依然重用他。李从珂是唐末宗,是冯道事奉的第五个皇帝。”

许和光和杨江纷纷朝崔象投去了崇拜加谄媚的目光,许和光更是迫不及待地大拍马屁:“崔府尊学识渊博,才高八斗,下官受教了。”

崔象摆了摆手:“废话少说,听夏县尊继续说下去。”

夏祥继续说道:“其后,石敬塘又杀死唐末宗,建立了后晋,即后晋高祖。石敬塘是冯道事奉的第六个皇帝,他对冯道也是极为倚重。石敬塘派人出使契丹时,文武百官无人敢去,因为契丹是蛮夷,都怕有去无回。冯道却自告奋勇前往。到了契丹,契丹皇帝想要冯道为他所用,冯道却并不想留在契丹。石敬塘向契丹称臣,以儿皇帝自称。冯道就说,契丹与晋是父子之国,臣在契丹还是晋,都并无不同。契丹皇帝听后大喜,放他回来。正是此事,被后世许多人骂冯道为无君无父的奴才,是奴才中的奴才。但若是冯道不这么说,他被留在契丹,又如何为百姓谋福为汉文化传承奔走?”

“为百姓谋福为汉文化传承奔走?呵呵。”崔象禁不住冷笑了,“回来后,石敬塘病重之时,托孤冯道,希望冯道可以辅佐他的幼子登基,不料石敬塘刚死,冯道转身就将对石敬塘的承诺抛到脑后,带领满朝重臣拥护石重贵为帝。石重贵是冯道事奉的第七个皇帝。因为有从龙之功,石重贵对冯道也是十分看重,可惜好景不常,石重贵很快就被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消灭,冯道就再次更换门庭,成为了耶律德光的重臣。耶律德光是冯道事奉的第八个皇帝。”

“数典忘祖!”许和光义愤填膺,“作为一个汉人,对契丹人卑躬屈膝,真不知廉耻。”

杨江摇了摇头:“败类!耻辱!”

夏祥默然一笑,世间许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若真以气节论英雄,当年孔子也不会为了教化世人而周游列国,留下千古名篇了。就连李白在听到李隆基的传诏时,一时欣喜若狂,当即“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冯道的所作所为,不为一般世俗所容,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有冯道悲天悯人的情怀。

冯道之心,心系天下苍生,不计个人清名,是真正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胸怀。

夏祥也不反驳几人,只管接下说道:“世人都骂冯道事奉耶律德光是数典忘祖,却不知道冯道并非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百姓。耶律德光继位之后,志得意满,得意洋洋而又傲慢地问冯道,你看这天下百姓,如何可救?言外之意是,现在天下百姓,我想杀便杀,你能奈我何。冯道答道,即便是佛祖再世,也难救天下百姓。但陛下比佛祖还要高上一等,想救天下百姓易如反掌。耶律德光听了十分受用,哈哈一笑,打消了屠杀百姓之心。”

“但凡胡人南下,中原大地无不惨遭屠戮,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而在耶律德光想要屠杀百姓、中原苍生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冯道以阿谀奉承的方法化解了灾难,保住了无数人的性命,却又为他招来了千年骂名。以一人之骂名挽救无数苍生性命,换了是本官,本官也绝不会犹豫片刻,道之所在,虽万千人逆之,吾往矣!”夏祥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眼神无比坚毅,语气无比坚定,“本官想问许县丞、杨押司,是个人的清名重要,还是无数百姓的性命重要?”

许和光不敢接夏祥咄咄逼人的目光,他低头不语。若是说个人清名重要,只图虚名而害了无数百姓,是为不仁不义。若说百姓性命重要,却又背了千古骂名,是为不忠不孝。仁义和忠孝哪个重要?他无法回答。

杨江却依然嘴硬,脖子一耿,慷然说道:“宁肯慷慨就义死,不愿奴颜婢膝生。下官以为,忠臣不事二君,更不用说事契丹人为主,以死明志胜过苟且偷生。”

“好一个忠臣不事二君,杨押司,记住你方才之话。”夏祥淡然一笑,并不反驳杨江的说辞,“耶律德光返回契丹时,让冯道等降臣随从。途中,耶律德光病逝,冯道等人滞留在镇州。后汉高祖刘志远收复镇州,冯道归附刘志远。刘志远是冯道事奉的第九个皇帝。刘知远病逝之后,刘承祐继位,他是冯道事奉的第十个皇帝。不久之后,后汉发生叛乱,大将郭威奉命出征。得胜之后,郭威称帝,灭了后汉,建立后周,是为后周太祖。郭威是冯道事奉的第十一个皇帝。”

“郭威病逝之后,他的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后周世宗。周世宗是冯道事奉的第十二个皇帝。同年,冯道病逝,终年七十三岁。周世宗悲痛不已,废朝三日,追封冯道为瀛王,谥号文懿。六年之后,太祖发动兵变,建立大夏。可惜了冯道一生,生于乱世终于乱世,没有见到太祖文韬武略平定天下的不世之功。若他活到今日,也会欣慰百姓终于不再遭受战乱之苦,可享安居乐业。”

崔象漠然一笑:“若是冯道活到太祖开朝之时,怕是会被太祖一刀杀了。太祖生平最恨两面三刀之人。”

夏祥摇头说道:“倒也未必,太祖心胸宽阔,怎会滥杀无辜?五代十国不过短短五十余年,战乱不断,叛乱成风,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谁是正统谁又是真命天子?杨押司口口声声说要忠君报国,请问你为哪个君王忠哪个君王死?战乱之时,明哲保身说是最明智的做法,躲进深山老林之中,隐居不出,念几首诗,写几副字,怀念前朝吟诵风月抒发兴亡,名节是有了,是独善其身了,可是对国家对百姓又有何用?是可以让百姓吃饱饭穿暖衣,还是可以让百姓不再颠沛流离?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君是何人?君是君王,也是百姓。”

夏祥越说越激动,他是借冯道之事来敲打崔象、许和光和杨江几人,冯道一生,真正做到了为国为民,是真正的大公无私,反倒是有些人,口口声声忠君报国,却暗中勾结串连,意图谋反,一心只为私利,只想升官发财,比起冯道相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

夏祥心中汹涌澎湃,冯道本是儒生,却又没有儒生的迂腐,知变通懂进退,只要可为百姓谋福,他不惜以身试险,明知伴君如伴虎,依然迎难而上,比起许多只知明哲保身隐居不出的所谓贤士、名士,强了千倍万倍。

“国家有难,百姓有难,若是只管转身走人,躲进山林之中,自得其乐,这不是气节,这是庸才,是无能,是贪生怕死!”夏祥怜悯加鄙夷的目光扫过许和光和杨江,“不要忘了,你的俸禄是百姓的血汗。百姓有难,你不顾衣食父母的死活,独善其身,这是君子之道?这是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道。冯道事奉十二位皇帝,除了保护了无数百姓之外,还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他坚持不懈地大规模刊印典籍,保存了儒家文化,传承了华夏文化,拨乱反正,功不可没。若没有冯道,怕是今日各位所读的圣贤书,大多都被胡人外族烧光灭绝了。”

“谁又知道冯道这么做不是为了可以苟活于乱世?”许和光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夏县尊如此推崇冯道,一厢情愿地认定冯道为国为民,太偏颇太主观了。”

“是吗?”夏祥禁不住冷笑了,“本官想问许县丞,冯道此人,不贪财不好色不结党营私,有才干有容人之量,知进退,关心百姓疾苦,德行出类拔萃,一生兢兢业业,先后被十二位皇帝重用,试想,能被十二位皇帝器重之人,会是数典忘祖之人会是无耻之徒?他在升迁之上,从来不是依靠钻营和卑鄙伎俩,而是凭借自身的才能和品行。君子如万年青草,可以傲雪霜却不可以充当栋梁之材。也许有人认为冯道不是傲雪霜的君子,但他却是可以解民于倒悬拯救苍生于水火的栋梁!”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封州王围棋传奇抗日之全能兵王抗战之烽火燃血姜先生的团宠小嗲精太娇了我成了大明勋戚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隋唐之乱世召唤抗日之陆战狂花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黜龙极品大昏君存储诸天三国:征战汉末销冠变身天才言官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寒门状元从某科学开始的日常生活名门镇国少将军红楼梦中人:贾环要翻身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穿越之横扫三国校花的贴身狂少刑名小师爷凤帝九倾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三国之绝望皇帝路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