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苏黎云看到王馥琳、郑同、王进军、高子阳、张国良等人,全在肉类处排队。
杨国军和王宝成在排鸡蛋。
只周雪莹在前面排着鱼,主要原因还因为鱼不要票,大多数家庭因为鱼没有油做出来不好吃。
所以那是最差的选择,排队的人也最少。
苏黎云也在卖鱼的摊位后排着队,就当她昏昏欲睡。时间过去了一小时后,终于轮到她了。
两个头上冒着汗的售货员态度极差。
一早上,站在鱼摊跟前连水都还没喝一口,后面依旧是看不见头的队伍,“草鱼,六毛钱一斤,要大的还是小的?”
苏黎云看着摊位后,摆着一筐一筐的,全都是鱼塘养的草鱼,纯天然无污染,没有饲料,心里就乐开了花。
今天买了豆腐,那么中午回去就做豆腐炖鱼。
“我要两条草鱼,最大的!”
那男售货员倒是利索,直接从筐子里拎出了两条大草鱼来,用尖刀在鱼鳃边上捅上一刀。
然后女售货员快速地,拿了几根打好结的稻草,从刀口处穿过去。
拎起来就挂在了秤钩上,“十斤三两,总共六块一毛八分钱。”那女售货员手中拨拉算盘极快。
几乎眨眼的功夫,两条挂着草的鱼,就被扔到了她的跟前。
旁边买鱼的居民都深吸了一口气,这六块多钱的鱼,一般的家庭谁吃得起啊。
苏黎云也跟着傻眼了,这售货员的操作猛如虎啊,“鱼不杀一下的吗?”
女售货员呵斥道:“想什么呢,下一个,赶紧让开别耽误事!”
好吧,苏黎云认命地拎着鱼走了出来,把它们扔到了空间里。
照样在供销社转了起来,看着售货员快速地用纸包扎着红糖、白糖有些眼馋。
包括这年头的麦乳精,她还都没尝过呢,不知道什么味,可惜这些她都没票啊。
那个人邮过来的票倒是不少,但她不打算用。
却也暂时不能把票据邮寄回去,那邮费不要钱的吗?
突然,苏黎云看到了一排排透明的深绿色玻璃煤油灯,上面还罩了个罩子。
便忍不住地笑了起来,到乡下这么久,她好像太依赖于空间了。
尤其是晚上睡觉时,都在空间转了一圈清洗完后,才回到床上睡觉。
这大半个月以来,不但是她,就连周雪莹和王馥琳好像都摸瞎过来的,谁也没提点灯的事。
也不知道什么毛病,她们竟都习惯了黑灯瞎火的日子。
“同志,我买一盏煤油灯!”
“五毛钱一个!”
‘好便宜!’苏黎云腹诽后,数好了钱,又找到了卖灯油的买了一些。
大白兔奶糖是轻易买不上的,所以苏黎云买了一斤水果糖,没事甜甜嘴,在看着自己也破衣烂衫。
突然,她又想去县城的黑市了,她空间有的是乱七八糟的布,等空了找人再做两身衣服。
剩下的还想再卖掉呢。
出了供销社,苏黎云问了问街上的一个老乡,就朝着废品收购站而去。
这废品收购站,简直破烂得不像样。
堆积如山的废纸壳子,摆满了收购站的屋檐,一些破旧的家具,堆积在一个敞开的棚子下面。
经过风吹雨打也都脱了漆。
另外还有一间屋子,苏黎云走过去的时候,就见一个头发胡子花白的大爷,从一堆乱七八糟的书报里抬起了头来。
眼神浑浊,带着些许的冷厉。
“你是谁,来这里干什么?”
苏黎云摇了摇头,前世看的那些年代文,在废品站淘宝根本不存在的。
尤其是乡镇,谁家也舍不得淘汰破家具,更不会把废旧的书报,送到这里来。
还不如在家当厕纸了。
一些学生写作业的本子,都是正面写完反面写,哪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要是早几年打地主老财的时候,或许还有点价值,至于值钱的东西,怕都埋在地底下了。
“大爷,我想找点书报回去糊墙。”
“哼,现在年轻人都找同一个借口来混,我跟你说啊,报纸两毛钱一斤,书本看情况!”
“是,谢谢大爷!”
苏黎云刚走进屋子,脚下就传来了‘咔嚓,咔嚓’的声音,再低头就看到落满灰尘的地面。
还带着些碎瓷片。
一堆报纸倒是捆扎了,成捆成捆地落在了角落,少许的一些书本,也是被翻烂了。
果然如她所想的那样,即使有些作业本,也没写得很满,大约是谁家的孩子拿过来换点零钱的。
还有少许的塑料黑布,烂了的胶皮凉鞋和雨鞋,全都散乱地堆在了一边。
苏黎云随意地转了一圈,有价值的东西根本没有,她拎着一捆报纸就走到了大爷的跟前。
算是给她来这个废品收购站,画上一个句号吧。
那大爷面无表情,秤了一下跟看傻子似的说道:“六毛钱,看在你心诚的份上,五毛钱好了。”
买一堆旧报纸回去,要是他家的女娃儿,就把她腿打断。
“是,谢谢大爷了!”苏黎云笑着,把那一摞报纸提在了手里。
掂了一掂,唇角微微上勾。
这大爷只是看着凶而已。
起码,这一捆报纸有五六斤重了。
出了废品收购站,苏黎云看了手腕上的时间,也不过才十点半而已,如果去镇上的国营食堂吃饭,大约得等上两个小时。
镇子上的黑市也不知道在哪,想到七里桥的购买能力,苏黎云毫不犹豫地往回走去。
在经过一个邮局的时候,她突然就刹住了脚。
想到昨天王进军那狗东西,收到信时得意的嘴脸,以及苏家全篇幅的谩骂。
唇边忍不住,就露出了一抹讽刺的笑来。
她直接走进邮局,对着柜台内的一个女工作人员道:“同志,我发两份电报!”
那工作人员,当即就递上来两个电报单,苏黎云熟练地填上了苏二军的单位地址。
两份电报单的内容,写得一模一样。
“一分钱没有,快要饿死了!”
王进军不是嘚瑟吗?苏二军不是要面子吗?
这连续两封一模一样的电报,发回到机械厂去,不管苏二军给不给钱,心里膈应他们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