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粮草,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迈之情。这些粮草足够支撑他们一路南下,完成那项艰巨却又意义非凡的任务。
南下之事刻不容缓,因为时间拖得越久,变数也就越大。此次南下,房俊志在必得,他不仅要弄到更多的流民,还要彻底改变一些现状。
众所周知,流民最多的地方恰恰就在南方。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但与此同时,越是富庶之地,就越容易滋生出那些蝇营狗苟、唯利是图之人。
特别是江南一带,由于距长安路途遥远,朝廷的监管难以触及,久而久之便成为了各种黑暗势力的温床,毒瘤丛生。
不论是在后世,还是如今的大唐,这样的情况都屡见不鲜。然而,房俊并未因此退缩,反而下定决心要深入这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地域。
他计划先抵达江南,一方面寻找技艺精湛的船匠,以便日后能够打造更先进的船只用于运输;
另一方面,则是尽力收拢流民,并在南方建立起一个据点,从而可以源源不断地将流民输送至北方。
此时此刻,房俊的身旁紧跟着罗邦。只见罗邦的脸色显得有些怪异,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难以置信和担忧。
在他眼中,房俊简直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随着对房俊的了解逐渐加深,罗邦越发感觉到这个人的行为实在太过疯狂。
房俊竟然妄图以一己之力去对抗整个庞大的世家体系,这般壮举即便是他所在的罗家,在当年最为鼎盛之时也是万万不敢尝试的啊!
“公子啊,您究竟为啥要去干这些事儿呢?这些事对于咱们房家来说,那可是一点儿好处都捞不着呀,反而会惹来一堆麻烦和坏处!”罗邦一边挠着头,一边满脸困惑地说道。
说实在话,如果有可能选择的话,他才不情愿去掺和这档子破事儿呢。毕竟在他看来,帮衬那些个平民老百姓根本没啥实际用途,纯粹就是白白耗费钱财和精力嘛。
此时,房俊目光平静地盯着罗邦,脸上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怜悯之情,缓声道:“罗邦啊,你可知晓为何当年你祖父哪怕举兵造反,到最后却还是输得一败涂地、一无所有么?”
听到这话,罗邦顿时瞪大了眼睛,急切地追问道:“到底是为啥呀?”
只见房俊微微一笑,轻轻摇了摇头后接着说道:“这里头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当时天下人心早已安定下来,人们渴望过上安稳太平的日子,并不想再经历战乱之苦;其二,军队里的将士们其实压根儿就没心思打仗,谁愿意无端端地卷入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之中呢?其三,则是因为得不到广大百姓的支持与拥护啦。”
确实如此,虽说罗艺此人实力强劲,堪称一代猛将,且立下过赫赫战功,但他对待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普通百姓却是相当苛刻吝啬,缺乏应有的关怀和照顾。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又怎能指望百姓们会心甘情愿地支持他造反呢?要知道,军队中的许多士兵本身就是出身于寻常百姓家庭,如果这场战争违背了他们自身以及家人的利益诉求,那么这些士兵自然也就不会全心全意地为其卖命效力喽。
“公子,经过您这么一解释,小女子终于明白啦!李二曾经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原来所指的正是那些普通老百姓呀。”少女眨巴着灵动的大眼睛,恍然大悟地说道。
“嗯,你理解得没错,但还不够全面。依本公子之见,他所说的‘水’更多指向的应该是那些世家大族。”房俊微微颔首,神色凝重地分析道。
话音刚落,房俊便转身准备踏上归程,目的地乃是雍奴。他步履匆匆,似乎心中挂念着诸多要事。因为时间紧迫,容不得有半刻耽搁,紧接着他还要马不停蹄地南下。
此时,爱字营那里传来捷报。由于没了阻碍,他们的行动异常迅猛,已然成功带回将近一万名流离失所的民众。而这些流民将会被即刻安排至玉田石城的对岸,并着手开展筑城工作。
若是换成其他人来处理此事,这样的做法恐怕难以实施。然而对于足智多谋的房俊来说,却有着十足的把握将其变为现实。
毕竟眼下正值寒冬时节,这些流民无所事事,如果放任不管,很可能会滋生事端。
况且那李二也绝非善类,明摆着不肯拨给自己充足的兵力去应对契丹人的威胁。面对如此局势,房俊深知必须未雨绸缪,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行。
以工代酬,这无疑是当下最为行之有效的策略。玉田地区至少需要兴修三座规模宏大的城池,唯有如此,方可与雍奴紧密相连,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
历经数日奔波,终于重返天津城时,时光已然匆匆流逝了两日。令人惊叹不已的是,就在这短短两日之内,刘仁轨竟然顺利地完成了对流民的收拢工作。
然而,此刻王宁身旁极度匮乏此类能干之才,无奈之下,他只得将此事托付给经验丰富的老余。
实际上,高阳等一干人等亦有能力处理此项事务,但碍于这个时代所存在的种种限制因素,高阳以及长乐也仅能在幕后默默地出谋划策、贡献力量罢了。
与此恰恰相反,卢震等人却不幸被强行征用充当劳力,他们本应重获自由得以归家,怎奈如今房俊也不得不违背自己先前的承诺了。
当房俊一行人踏入天津城后不久,老余便风风火火地赶来。
只见他神色匆忙,满脸焦急地喊道:“公子,武娘子回来了!”听闻此言,房俊不禁微微一怔,因为对于武娘子究竟是何许人也,他心中自是再清楚不过了。
“可是有什么好消息?”武媚娘站在战后的废墟之上,望着远处逐渐消散的硝烟,心中暗自思忖着。
这场激烈的大战终于落下帷幕,她也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南下之路。此次南下,她身负重任——购买大批粮食,并安全无误地运送至雍奴。
尽管房俊已从李佑那里获得了支援三族的粮食,但他向来有囤积粮食的习惯。毕竟,对于房俊而言,这些粮食并非仅供自家享用,而是有着更为重要的用途——以工代酬。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那些生活贫苦的百姓们才能真正从中获益。而且,这份酬劳并不高昂,大致来说,一名百姓辛苦劳作一天,仅可换取三斤粟米而已。
然而,这区区三斤粟米若是省吃俭用些,差不多足够一家人维持两日生计。
“房二哥,小妹回来啦!”武媚娘远远望见房二的身影,脸上瞬间绽放出如花般灿烂的笑容。
那模样,恰似见到久别重逢的情郎一般,娇俏可爱至极,令人心动不已。只是此刻的房俊却并无过多心思欣赏这动人的一幕,他的内心深处始终对眼前这位未来的女皇存有一丝忧虑。
别开玩笑啦!要知道咱们华夏悠悠五千年历史长河之中,竟然仅仅只诞生过一位女皇帝呢!由此可见这位女帝该是何等厉害的人物啊!
“媚娘此去一路奔波劳累,不知可有何收获呀?”原本老余刚才还想着好好表现一番来着,然而当他瞧见武媚娘从外面走出来时,瞬间便没了继续表现的念头。
毕竟身为房府的管家,对于这类事情他还是相当支持的,如果能够促使房二少爷多子多孙、开枝散叶,那么想必房家日后必定会愈发繁荣昌盛起来。
“房二哥,小妹此次出行着实有所斩获,不单带回将近五万石粮食,而且还成功招揽到了十几个技艺精湛的船匠呢。”
听闻此言,房俊脸上流露出一丝惊讶之色,心中不禁暗自感叹:武媚娘当真不愧是武媚娘啊!想那船匠在这个时代可不是轻易就能招募到手的,虽说大唐国内亦存在为数众多的船匠,可惜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早已被皇室以及各大世家所笼络瓜分殆尽。
而此番房俊着手操办此事,尽管得到了当今圣上李二陛下一定程度上的支持,但其所给予的助力也仅仅局限于此罢了。
就在此时,房俊面前站着一批经验丰富的老匠人。这对他而言,已然算是一种有力的支持了。然而,若想获得更多的助力,房俊却是连想都不敢想。
毕竟,那些世家大族们可不会轻易地施以援手,除非他能够带着白花花的银子归来。只有到那时,世家门阀才会如潮水般蜂拥而至。
“房二哥啊,您瞧瞧这些匠人,那可都是个顶个的厉害角色呢!至于那些技艺稍逊一筹的,我压根儿就没把他们算进来。若是再加上那些不太出众的,总数足足能有一百多人呐!”房俊闻听此言,顿时惊得瞠目结舌,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
“竟然有百余人之多?媚娘,此事当真如此吗?”房俊满脸狐疑地问道,心中甚至开始怀疑起自己是否还有必要南下奔波。
因为有了这些坚实的根基,再加上范建这位能工巧匠,基本上已经具备了打造强大战舰的条件。
只见武媚娘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好让房二哥知晓,此次妾身前往南方,正巧碰上一家船坞面临倒闭的困境。妾身并未花费太多心力,只是略施小计,便成功说服那些船匠一同北上而来。”话虽如此,但她的脸上却不禁泛起一丝红晕,显得颇为腼腆。
媚娘无需多言,对于匠人们的情况,我或多或少还是有所了解的。尽管那些士族们表面上对匠人不屑一顾,甚至公然表示瞧不起他们,但实际上呢?
背地里哪个士族不是想方设法地将技艺精湛的工匠牢牢攥在自己手中。就拿这次船坞倒闭来说吧,虽说船坞没了,但那些经验丰富、手艺高超的船匠又怎会无人问津呢?
这可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啊!想当年在咱们大唐,海运事业虽远不及后来的宋明两朝那般繁荣昌盛,但论及船只的实际应用范围和领域,那也是相当广泛的。
要不然,隋朝的杨广何必大费周章地去开凿那条大运河呢?要知道,正是由于他执意修建这条运河,才使得他背负了无数年的骂名呐!
而到了大唐时期,即便海运规模相对较小、数量有限,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造船业的蓬勃发展。毕竟需求摆在那儿,所以那些身怀绝技的匠人根本不愁找不到活儿干。
听到这番话,武媚娘不禁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房二哥果真是与以往不同了,记得从前还有人戏称您是个只知埋头读书的书呆子呢。”
房俊听后轻声笑了起来,是啊,如果是放在以前,那个时候的房俊确实称得上是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
然而今时今日的房俊早已非昔日可比啦!虽然名字相同,身体也还是原来的那副躯壳,但内在的灵魂却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媚娘啊,快跟我讲讲南方如今到底是个什么状况。”房俊一脸凝重地看着眼前的女子,心中已然下定决心要南下闯荡一番。
既然做出了这个重要的决定,那么对于南方的各种情况,自然需要有一个全面且深入的了解才行。
话说当今之世,人们口中所说的江南可不单单只是后世所熟知的那个范围,此刻的江南大致就是指江浙一带,其中又尤以苏州周边地区为重头戏。
那里可是商业极度繁荣之地,不仅如此,还有着古老的都城金陵坐镇其间。正因如此,当地可谓是富贾云集,钱财滚滚而来。
不过呢,这里除了众多腰缠万贯的富商之外,更是世家大族盘踞之所。他们在此处大肆购置茶园、精心打造各类船只,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逍遥自在、如鱼得水。
与中原地区大不相同的是,此地的商业发展势头迅猛异常,其规模和影响力早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的农业生产。
再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水运行业成为了这片区域的一大特色优势。数不清的江河湖泊交织于此,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水网交通体系。
而那条闻名遐迩的大运河宛如一条巨龙蜿蜒而过,更为整个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使其犹如插上翅膀一般迅速腾飞起来。
想当年隋炀帝杨广也曾将目光聚焦于这片富饶繁华的土地之上,并最终命丧于此。或许在他看来,正是由于自己的苦心经营方才铸就了江南今日这般辉煌景象,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江南百姓定会对他感恩戴德、全力拥护。
只可惜呀,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帝王终究还是小觑了世家大族们潜藏的深厚势力,最终落得个凄惨下场,令人不禁唏嘘感叹。
“房二哥,这江南之地可真是热闹非凡、繁华至极啊!特别是那些层出不穷的新鲜玩意儿,比起咱们那长安城来,简直是多出太多啦!”武媚娘兴致勃勃地对房俊说道,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芒。
房俊听闻此言,心中不禁一动。他深知自己不久之后便要南下前往江南,对于那里的一切自然也是充满好奇。
既然武媚娘如此热情地向他介绍,他当然也想好好了解一番。于是,他微笑着回应道:“哦?真有这么多新奇之物么?”
见房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武媚娘更是喜不自禁。她赶忙从身旁取出一堆物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其中不仅有许多只有在南方才能见到的水果,而且还有各式各样由南方人精心制作而成的手工艺品。
“瞧瞧,房二哥,这些可都是南方独有的水果呢!您看这红彤彤的荔枝,晶莹剔透;再看看这黄澄澄的芒果,香气扑鼻。还有这些,都是南方百姓们心灵手巧之作呀!”武媚娘像个献宝的孩子一般,将这些宝贝一一展示给房俊,并详细地介绍起来。
房俊看着武媚娘带来的东西,嘴角微微抽搐,手工艺品,不过做得不错,针线活也不差,尤其是上面的刺绣,那绝对是罕见的。
长安,这座繁华热闹、车水马龙的城市,虽贵为天下之中心,然而若论及各类精美的刺绣技艺,那还得数心思细腻的南方人更为擅长。
瞧着眼前这一件件美轮美奂、巧夺天工的绣品,有人不禁赞叹道:“果真是妙极!倘若能够将这些好物统统收集起来,必定可以成功地敲开西域那块神秘而广阔的市场大门。”
此时此刻,身为大唐皇帝的李二则尚未对西域正式出手。不过,局势已然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高昌等一众弹丸小国如今在西域作威作福,俨然成为了当地的一方霸主。
然而,历经多年战乱的大唐王朝此刻尚处于休养生息、重振旗鼓的阶段,要完全恢复往昔的强盛与威名,仍需假以时日。
但是,可以预见的是,这段等待的时光并不会太过漫长。一旦时机成熟,挥师西进便会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毕竟,李二绝非隋炀帝那般好大喜功之人,他深知务实之道,但凡遇到有利可图的机遇,绝对不会轻言放弃西进的战略决策。
值此关键时刻,究竟谁能率先完成充分的准备工作,谁便能抢占先机,牢牢握住开启美好未来的金钥匙。
不得不说,有些时候,相较于正面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一场悄无声息却又惊心动魄的经济战争往往更具杀伤力和影响力。
来自后世的房俊对此深有体会,在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经济战争可谓是令人谈之色变的恐怖存在。
其中尤以秦国发起的那场经济战争最为骇人听闻,竟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直接将韩国一举歼灭。对于经济战争这种手段,房俊不仅有所思考,更是早已付诸实践。
这不,羊毛的大规模收集行动已然如火如荼地展开,这无疑便是他精心布局的后世式经济战争中的关键一环。
如今的这片草原,与后世人们所见到的草原截然不同。此时此刻展现在眼前的,乃是一片真正意义上原生态的广袤天地。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株草木都蕴含着大自然最原始的力量和生机。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它显得格外脆弱。一旦遭受破坏,几乎不可能再恢复如初。
可即便明知如此艰难,我们仍不得不采取行动。毕竟,只要有这片辽阔草原的存在作为坚实后盾,那些草原上的蛮子便能够源源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
所以,摧毁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成为了当务之急。尽管这样一来,后续或许需要耗费数十年的光阴用于治理,但从长远来看,唯有如此方能彻底让这些草原人心悦诚服。
待到事成之后,我们可以逐步向其中掺入大量的汉族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这片草原之中遍布汉人的身影时,所有的一切都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要想成功改变某个地域,首要之务便是牢牢掌控住那个地方,随后持续不断地改变当地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
至于为何游牧民族向来难以被有效控制?归根结底,“游牧”二字正是关键所在。由于他们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行踪飘忽不定,给统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但若能设法将这些游牧民族限制在特定的区域内活动,那么大部分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毕竟,如果能够过上安稳舒适的日子,又有谁会心甘情愿地选择铤而走险、举旗造反呢?
当然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过好在目前我们恰好迎来了这样难得的契机。哎呀呀,话题似乎有些扯得太远咯!
“房二哥呀,这件事情嘛倒也并非完全不可行哦。您瞧瞧,这玩意儿在咱们大唐那可真是相当出色的宝贝呢!只可惜啊,它的产量实在是有些少得可怜哟。
倘若能够组织起人手来,将其发展成一项大规模的产业,那局面肯定会大为不同啦!”自古以来,刺绣这种活儿都是分派出去完成的。
具体怎么个分法呢?嗯……大概就跟后世的那种手工业制作模式差不多吧。
基本流程就是先把任务外派出去,等人家做好了再收回来。之所以会这样操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女子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她们一般不太方便随意离开家门。
“行嘞!既然如此,那我现在就拨给您一大笔资金。您拿着这笔钱赶紧奔赴南方,好好地打造一座规模宏大的工厂。记住喽,这座工厂起码得招募三千名技艺精湛的女子绣工才行,而且要让她们全心全意、专心致志地投入到这项工作当中来。”
开设厂房是第一步,只要这一步走好了,就能形成品牌效应,任何款式都能规模化,这样就可以避免绣工的不一样,出现太大的差别,说到底就是用款式形成更多的认可。
品牌效应首先就是要数量的,没有数量一切都是空谈的。
这一点房俊是知道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数量的。
而后世的西方,就是用数量征服了世界,产量倾销,一口气让天朝都翻了。
房俊也准备这样做,借鉴后世和秦朝的经济战,准备用这些来征服周围的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