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去曹叔叔家看昕雅妹妹啦!”赵盼南领着孩子回家属院过周末。陆清安一大早就跑去她家陪曹昕雅玩,陆清乐都吃醋了。
“我觉得昕雅妹妹才是哥哥的亲妹妹,我不是。”陆清乐低着头把玩着手指。
乔挽月悄悄瞥她一眼,了不得了,不到五岁的孩子都懂得吃醋了。
“因为哥哥去陪昕雅妹妹乐乐觉得不开心了是吗?”
陆清乐点点头。
“那乐乐每次去书铭哥哥家看连环画哥哥有没有不开心呀!”
见陆清乐不说话,乔挽月又接着道,“乐乐需要交朋友,哥哥也需要交朋友,对不对呀?”陆清乐依旧默不作声,乔挽月心里好笑。
双胞胎从出生开始几乎形影不离,现在长大慢慢就会有自己的社交圈,对于他们两个来说都需要一个过程去适应。
母女两个正说着,陆清安从赵盼南家回来,还给陆清乐带回一块大白兔。
陆清乐见状顿时又哥哥前哥哥后的喊上了,好像刚才在闹情绪的不是她。
乔挽月,“……”
乔挽月领着双胞胎去吃了首都烤鸭,还给陆父陆母打包带了一份。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陆父陆母的外送菜已经颇具规模。
她们不但承包了很多工地的食堂,还承包了很多新兴企业的午餐配送。
市里临街的铺子产能已经饱和,如果陆父陆母止步于此,也能攒下一份家业,但显然这一年多发现成长的不仅仅是店铺。
陆母已经成长为一个管理者的角色。
她现在正走在事业的十字路口,一面是墨守成规继续保持现状,一面是破釜沉舟勇敢拼上一把。
陆母倾向于后者,她觉得现在是个好时代,让她一个土里刨食的农妇也有机会坐上祖国发展的列车。
如果她没有意识到也就罢了,但是在首都在乔挽月身旁耳濡目染发现国家未来对经济的看重已经初现端倪。
若不趁着这个机会拼一把她觉得可惜。
乔挽月支持陆母的想法,她觉得人生在世能有几回搏,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与不行。
不是有句话说的好,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陆母得到乔挽月的支持便去郊区寻摸合适的房子打算买下来建工厂。
除了外送菜她打算尝试方便食品,外送菜有局限性,对配送距离和保质期的要求比较高。方便食品则可以出市运输,拓展更大的市场。
为此乔挽月还趁着暑假陪陆母跑了一趟南方,学习技术,置办机器。
陆父看见陆母风风火火的要大干一场,嘴上念叨疯了疯了,人却是接过外送菜这摊子,他心里明白论敢想敢干他是不如老婆子。
陆母在雄心壮志发展事业的第二春,这边乔挽月和赵盼南即将迎来毕业。
乔挽月思考良久决定继续深造,赵盼南原本打算本科毕业就不读了,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后来见乔挽月继续深造,她想了想也选择接着读。
“现在给你接送孩子的张嫂子怎么样?”乔挽月和赵盼南在宿舍收拾行李,她俩都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行李一会儿收到四合院,开学再搬到研究生宿舍就好了。
“挺好的,怎么了?”双胞胎原本是陆父每天来回家属院四合院的跑着接,乔挽月有时间就她去接。
自打陆父陆母的事业发展起来,乔挽月见陆父来回跑太麻烦,她自己也不能保证每天都有时间,就在家属院找了一个嫂子,每天帮忙把双胞胎接回家。
张嫂子人不错,以前是把双胞胎接回乔挽月家里,现在是把双胞胎接回她自己家里,双胞胎在张嫂子家吃过晚饭,乔挽月下班放学再去张嫂子家把他们两个接回去。
“我也想拜托她帮忙接昕雅。”
乔挽月听闻诧异的抬头,“你要送昕雅去幼儿园?”
赵盼南点头,她公公在老家把腿摔断了,婆婆肯定是要回老家照顾的。这也是为什么她一开始不打算继续读书的原因。
后来听乔挽月家的乐乐说,幼儿园里还有个育婴园呢,里面有的小朋友都不会说话呢。
她给昕雅报名,这样有时间她就自己带没时间她就送去育婴园,这样不耽误她上学工作。
说起这个事情赵盼南还跟她婆婆闹了不愉快,她婆婆听到她要接着上学就跟曹旺柱嘀咕说她不负责任,不配当妈。
她原本因为愧疚还有些举棋 的心瞬间坚定,她凭什么不能继续上学,她哪里不配当妈。
凭什么当了妈就要被牺牲学业和事业,那曹旺柱还是昕雅的爸呢,为什么不去牺牲他的事业呢!
所以她和曹旺柱表明,她打算把孩子送去育婴园,如果曹旺柱不同意就自己去想办法,学她是肯定要继续读的,谁拦都没用。
曹旺柱曹旺柱听赵盼南这么说,就知道媳妇儿绝对是听到他老妈跟他嘀咕的话了,顿觉头大,赶紧上前表忠心。
“读,书必须得接着读,我支持你。我看老陆他们夫妻请人接清安和清乐呢,你问问老陆他媳妇儿看看怎么样,不行咱们把昕雅也送过去。”
赵盼南见曹旺柱态度端正心里的邪火褪去不少。说起她婆婆没有什么别的毛病,孩子带的也尽心,就是爱讲小话,赵盼南碰到好几次。
还好曹旺柱拎得清不听他妈的,不然他家每天都得鸡飞狗跳的。
看见赵盼南脸色缓和,曹旺柱松了口气,自从有了孩子他觉得自己心好累,这边安抚媳妇儿,那边还得按着老娘别闹幺蛾子。
所以他想母亲回去就回去吧,他和赵盼南克服克服总能找到办法。
对此乔挽月也没说什么,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觉得张嫂子人不错,做饭也挺好吃的,双胞胎不排斥。”
赵盼南又问了怎么收费,打算到时候先送去试几天,有陆清安和陆清乐陪着,应该不会哭。
乔挽月和赵盼南两个因为假期过后马上就会回来继续读书,所以毕业的感觉并不强烈。
看着室友一个个打包行李,宿舍慢慢变得凌乱空荡荡,才逐渐有些毕业的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