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国公和楚大爷出宫后,哪儿也没去,马不停蹄地回了国公府,随即让人去将楚二爷寻回来。
也是直到这个时候,楚二爷才知道,自家居然还有一个流落在民间的明珠。
这件事情,本来仅限于老国公以及楚大爷家父子三人了解来龙去脉,至于后来被老夫人知道,那也是一个意外。
若不是这次不得不让从商的楚二爷出面,他们或许还会继续瞒下去,至少,在宋甯一家还未上京之前,他们是不打算说出来的。
“父亲,大哥,这么大的事情,你们居然瞒了我这么久,这口风可真够紧的。”
楚二爷对于他们瞒着自己这么大的事情而感到气恼,一甩袖袍,坐到自己的位置上,一脸的不满。
就连两个大侄子都知道的事情,而他这个作为长辈的,居然是到了最后不得已的时候才知晓,这叫他如何能不气恼。
老国公见他为了这事不高兴,便说道:“好了老二,这事毕竟非比寻常,当初倒也不是有意瞒着你,只不过是当时你刚好不在京城。”
之后,他们就想着,这事能少一个人知道便少一个,知道的人越多,就越容易走漏风声。
那老毒物不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偷喝了点酒,嘴巴没个把门,把这事嚷嚷出去,让老夫人给知道了。
一想到这点,老国公在心里不禁狠狠地臭骂了辛老头一顿,也幸好当时他嚷嚷的时候四下无人,否则还不知道这事要演变成什么样了。
即便老国公如此说,楚二爷仍是满肚子怨念,“早些告诉我,我还能将这事说出去不成?我是那管不住嘴巴的?”
这时候的楚二爷,就像是一只炸毛的猫,逮谁都能挠上一把,谁与他说啥他都能怼上一怼,哪怕那人是他的老父亲,也不能幸免。
老国公深知自己儿子的脾气,别看他表面上看起来文质彬彬,就是曾经在战场上,也曾享誉儒将之名。
只有自家的父母兄弟知道,这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人,发起脾气来可不管你是谁,就是天王老子他也不带怕的。
不知道的,都以为楚家的三位爷,数二爷最好相处,只有亲近之人才会知道,惹谁都不要去惹楚二爷,这就是个笑面虎,会让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楚大爷对于二爷的不满表示理解,换位思考一下,若是被瞒着的人是他,他定然也是会发一通脾气的。
“二弟,你也别不高兴了,这事瞒着你,不是信不过你的意思,这不,如今这好差事不是落到你头上来了吗?”
楚大爷说着语气就酸了起来,“我们是比你早知道咱家有这么一个外甥女不假,但很快,你就要比我们早见到外甥女他们母子了,你还有什么可不高兴的。”
若不是他人在京中,公务繁忙,不宜出远门,否则这么好的机会哪里能轮得到二爷。
楚二爷一想,可不是么!
顷刻间,脸上的郁闷之色一扫而空,被隐瞒的不快,也因为不久之后自己就能见到外甥女的事情而荡然无存了。
恢复了那副文质彬彬的模样,优雅的端起茶来喝了一口,哪里还有方才那逮谁怼谁的模样。
楚二爷的毛被顺好后,父子三人便开始商量起接下来的事情,当即便敲定了,明日一早便出发。
“陛下的赏赐是陛下的,咱们家也要有点表示,不能白拿了那孩子的好处。”
“这事还用您老交代?就您这做外祖父的知道疼外孙女,我这个做舅舅的难道不知道疼外甥女了。”楚二爷喝茶的动作很是优雅,然而说出来的话总是阴阳怪气的。
老国公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敢情他这毛是顺了,只是这怨气还未消呢!
楚二爷压根不把老父亲的白眼当回事,大手一挥,财大气粗地说道:“外甥女婿不是要参加今年的恩科,想必年底他们也该进京赶考了,隔壁那座大宅子空着也是空着,回头我就送给他们,等他们日后到了京城,住在隔壁,咱也能照应照应。”
那座大宅子与国公府比邻而居,面积更是与国公府相当,世人只知道那是座空宅,鲜少有人知道,那座宅子的主人,其实是楚家的二爷。
原本是想着,楚家男丁兴旺,公子少爷们日后各自都成亲后,国公府的人员便更多了,届时再打通两座宅子,合而为一,一大家子住得也能宽敞一点。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如今自家多出来一个女娃娃,那么好的宅子,可不得先紧着给外甥女才是。
只不过,楚二爷话音刚落,便遭到了老国公和楚大爷一致地反对。
“不成,隔壁那座宅子太大了,外孙女夫婿如今没有什么根基,他们若是这时候住进去,太惹眼了。”
“父亲说的是,那座宅子即便要送,也不是现在送,待日后他们在京城站稳脚跟后,再送也不迟。”
最主要的是,住在这一条街上的,不是皇亲国戚,就是达官贵族,寻常白身若贸然住到这条街上,也未必是个好事。
经过老国公和楚大爷的提醒,楚二爷也想通了这一点,于是寻思片刻后,便拿出京城西街上的一处稍次一些的宅子。
西街那边住的大多是商贾富户,他们就算住进去,也不算打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