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楼令主观上要坑齐国。
齐国打莱国的主意已经有数十年之久,当时的楼令都还没有出生呢。
至于说,楼令知道齐国在打莱国的主意,并且是齐国想要吞并莱国,作为晋国卿大夫的楼令没有作为,对得起所担负的权位吗?
根据齐国的请求,楼令部分满足了齐国君臣的要求,说服晋君周以及其余卿大夫默许齐国对莱国的军事行动。
尽管不甚完美,可是就问一问楼令有没有拿钱之后将办了事吧?
随后便是一码事各归一码事的状况了。
享受了权柄带来的好处,楼令总要为晋国着想,真不是什么个人的恩怨。
反而来说,个人的恩怨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尤其是因为个人恩怨置国家利益而不顾,才是不当一个人。
那是后世的三观,不等于当前。
不能说春秋时期没有国家观念,真要是没有国家的概念,列国打生打死又是为了哪般。
只是呢,春秋时期的国家观念跟现代又不是同一回事。
在春秋时期,多数国家认同一起属于周天子的臣子,等于说有自己国家的同时,彼此之间的上面还有一个共同的领导者。
该观念之下,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大多数只分胜负,不涉及到国祚存亡。
因为都有顾忌的情况,其实多数时候分出胜负,一般也会给失败方留下足够的面子,不会将事情做得太绝。
当然了,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比如秩序总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样,再被其它的秩序所取代。
楼令是后世魂穿而来,有些观念一旦形成,一不小心就会遵从潜意识的认知来做事。
所以,楼令在了解情况之后,毫不犹豫定位自己是在推动晋国的那个人。
要说的话,楼令并没有推动晋国近期将齐国灭掉的心思。
齐国不是郑国、卫国之流,曾经称过霸的齐国有属于自己的骄傲,并且齐国也远远要比郑国或卫国强大。
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齐国在东边一隅,受限于各种交通的因素,即使晋国展开大扩张行动,不会将齐国排在优先灭掉的目标之列。
真有晋国逐个消灭列国的那一天,超大概率就是齐国会被放在最后。
其实,就跟秦国的行动规律一样。
在接下来,楼令会拿出“远交近攻”的国策,玩法肯定无法照搬范雎那样玩。
晋国和秦国所面临的格局存在区别。
首先,晋国面对的并不是七雄,而是零零散散非常多的国家。
再来是,晋国内部格局比秦国要更为复杂,好几个家族有掀桌子的实力。
这样一来,制定和执行国策要符合实际,照抄极可能会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情况。
要说有什么不变,忽悠和麻痹齐国属于是晋国或秦国都会做的事情。
楼令一行人与前来迎接的国书等人接头,该有的一些礼遇马上得到实现。
边境线上欢宴几天,主客受到最好的款待,其余楼氏之人也享受齐国提供的给养。
这不是什么犒劳的性质,扯不上是否要挖墙角,单纯的宴客而已。
财大气粗的齐国很舍得,动用的酒足够前来的楼氏每一人至少喝上一觞。
那可是四千多人,一人一觞合起来的总量真不少。
其它食物方面,齐国提供的第一顿就是粟米,煮的时候要求立筷子而不倒。
什么叫立筷子而不倒?其实就是跟干饭的程度差不多,放了足够多的粟米。
肉食那当然不可能放开了供应,有放了盐巴的肉汤喝就挺好。
事实是,春秋时代的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很难喝到几次放了盐巴的肉汤,乃至于日常尝不到油星子或咸味。
别说春秋时期,即便是到了十九世纪末,能够吃到正经盐巴或油的人依旧是少数。
而到了二十一世纪,说白了就是天朝整体飞升,同时期处在饥饿线的国家多得是。
这样说吧?楼令是一家之主和卿大夫,他的生活水平大概不如现代的小康之家。
指的是日常的生活水平,不是说要享受没法子。
真要享乐,没有电子产品便罢了,有比玩人更提供情绪价值的乐子吗?
如果让楼令有得选,他不会回到现代当一个小康之人就是了。
管理一个数十万人口的家族,作为一个国家的高层,其它生活上的不便利都变得可以忍受了。
毕竟,现代的楼令只有玩游戏才能指挥那么多人,在春秋时期却是能够玩真的。
当然,换作楼令在春秋时代再怎么努力都无法往上爬?肯定不是一个安分的人,大不了就是十八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
人在现代?大家都一样,不像穿越之后会有知识积累带来的优越感,努力无法得到同等价值的回报,不婚不育躺平不会苦了孩子也就是了。
一连吃吃喝喝了三天,着实是令人挑不出齐国在接待楼氏众人方面,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
重新启程之余,一路上没有再过多的耽搁,顺顺利利地来到“临淄”城外。
“所需食材每日都会奉上,还请晋卿派人与湣大夫交代妥当。”国书说的是田湣来负责招待的后勤供应。
楼令听到是田湣来负责,好奇地问道:“这位湣大夫,如今担任何职啊?”
国书可能是想不到楼令会关注田湣这么个人,不由愣了那么一下:“并无实职。现如今添为寡君之行者。”
所谓“行者”大概就是专职陪玩的一种角色。
只不过,一国之君的宠臣,混到能够招待楼氏的时候,可以成为一个掌管资源的人,总得来说就不是纯粹的宠臣了。
楼令已经知道田湣的家族就是“田氏代齐”的那个家族,哪有可能不会留意呢?
也就只是留意而已,没有让楼令打算做什么。
“这个田氏……,好像是春秋最大的贪官家族了吧?”楼令有这个印象。
什么情况?
没有错的。
田氏确实是春秋时期最大的贪官家族,还是一代代相传的贪官之家。
他们经过努力变成帮齐君管理资源的家族,随后一代代往自己家搬东西,最后玩成用国家的资源为自家收买人心,既:大斗出小斗进。
来到“临淄”城外的楼氏队伍,绝大多数的武装人员会待在城外搭设起来的营区,仅有一百五十名武士跟随楼令和楼武进城。
而有一百五十名武士的进城名额,其实算是已经比较特殊了。
那些来自楼氏的武士,他们一个个身上披着札甲,身上更是有着战戟、战刀、强弓、硬弩四种武器。
这么一支队伍,没有任何人敢于小觑,拉去攻打类似于鄫国这样的小国,可能都足够完成灭国之举了。
任何一个国家都会禁止楼氏武士这种全副武装的人进城,换作是只携带武器则是不在进入“临淄”城的限制之列。
毕竟,“临淄”是一种商贸型的城池,哪一支商队没有安保人员呢?真要是限制得死死的,大概也没有人会到“临淄”来做生意。
楼令并不是第一次来“临淄”这边。
初次前来之时,楼令是攻城方的一员,打赢之后没有入城。
随后的几次,通常就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没有让楼令好好逛一逛“临淄”这座城池。
现如今的“临淄”肯定没有晏婴出使楚国期间所吹嘘的那般繁荣,只是各条街道确确实实看去都有人。
一百五十名全副武装的武士出现,不用齐国安排开道的人驱赶,沿途街道上的人都自行退到路边。
而退到路边的人,他们不免要看着浑身亮银色铠甲且携带四种武器的楼氏武士品头论足,再猜测跟国书同车的楼令、楼武是何许人也。
没有影像电子的时代,没有见到本人,光看画像也很难辨认。
这是因为诸夏这边的画像走的是意境流派,不是西方那些写实流派。
便是到了两千多年之后,宫廷画师专门画像,其实也因为为尊者讳的观念,真人与画像存在区别,尤其是身份不够的人在画中会变成“丑角”的一员。
真事!
封建王朝传到后世的画像,身份越高的人看着越是高大,身份低则是被画得极其矮小和滑稽。这当然是为了衬托上位者的一种绘画方式。
楼令出现在公众场合的次数不少,只不过能凑近了看的人绝对不多。
所以,世人知道晋国有一名叫楼令的卿大夫,长成什么样则是属于多数人没有亲眼见过。
一百五十名全副武装的武士,他们本来就会给人带来压迫感,再每一次迈步都是同一频率,给予人们的压迫感就更足了。
当世只有一个国家的武装队伍仅是让人看到就会产生心理压力,围观的人们迅速意见统一,认定这一支看去很威武的队伍来自晋国。
结合楼氏将要迎娶霖姜的事情,很快就让他们笃定那一支武装来自楼氏。
这样一来,跟国书同车的是什么人,还不好猜出来吗?
楼令等人所途经之处,议论声显得非常大,乃至于掩盖了一百五十名武士的整齐踏步声。
很快,楼氏之主携子前来迎亲的事情,消息在城内传开了。
抵达“临淄”的楼令并没有第一时间入宫拜谒齐君环。
至于下榻之所?齐国肯定是会安排得妥妥当当。
国书亲自领着楼令等人前去一处宅院。
这一座宅院属于谁不重要,关键的是足够大,不止可以安顿入城的楼氏三百余人,连带一应的车辆和带来的礼物都能够安置妥当。
怎么有三百多人入城?那肯定是要有啊。
楼令和楼武身边不能少了伺候的人,其余武士也需要有人照顾,总不能是只有负责武力的人入城。
不能由齐国派人来照顾吗?讲实话就是真的不能。主要会凸显出楼氏是暴发户的事实,没有半点属于一个强大家族该有的底蕴。
家族里面有优秀的仆人,本身就是彰显底蕴的一件事情。
一个家族的仆人质量怎么样,代表着该家族最起码的脸面,也能够考验该家族在教育上的能力。
齐国也不是什么人都不派,起码要派人在门外随时等着被支应,也就是楼氏谁想逛一逛“临淄”城作为向导。
“齐国准备得很充分,各室被收拾得一尘不染,一应所需亦是充足。”楼冰刚才检查了一圈。
楼令与楼武在大厅外的走廊外面对面喝汤。
齐国的建筑物布局跟晋国并没有太大区别,生活区是生活区,活动区是活动区,各阶级有属于自己的区隔。
在主人的生活区,齐国的布局会比晋国那边奢华一些,包括留出较大的空间,使得不会显得太过逼仄。
齐国显然就是往更好了挑选,要说胜过楼氏自家住宅的方便程度,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不过,一应的用材和装饰品,奢华方面是齐国给安排的居所完胜。
拿各种雕梁画栋来说,楼氏几乎看不到什么雕刻,别说是特别使用带颜色的漆去刷装饰品。
临近下午时分,一大批齐人过来。
“寡君得知晋卿到来,委实欢喜非常,特遣我等送来吃食。”田湣一脸恭敬的说道。
楼令脸上带笑,说道:“齐君盛情,外臣怎么会推辞呢。”
田湣带来的不止是各种煮好了的食物,其实还带来了很多生活用品,包括各类的餐具。
“家主,有诸侯级别的餐具。”楼冰负责接待,发现不对立刻汇报。
楼令保持微笑,低声说道:“是齐君干得出来的事情。”
晋国卿大夫位比诸侯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只是以前只有楚共公在公开场合用招待诸侯的礼仪面对晋国卿大夫,其余各国诸侯不反对也不承认。
“这……”楼冰有再多的迟疑,面对楼令不当回事,只能说道:“臣告退。”
是的,其他人也能对楼令自称“臣”。
每一个家族,只要是上下关系,都可以视为君臣关系,不像大一统王朝在称呼上做限制。
楼令将楼武招呼过来,吩咐道:“你随湣大夫入宫,替为父向齐君道谢。”
正式流程就有这么一回事。
楼武入宫拜谒大舅哥,也是让齐国公室成员见一见本人,完成初次的集体认脸,免得以后遇上了连互相什么关系都不知道。
早知道怎么回事的楼武一点不怂,雄赳赳就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