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翻页 夜间
爱看读书 >  隆万盛世 >   第832章 退半

是的,已经致仕后的徐阶虽然在官场上人脉还在,可是这点人脉对上回朝后的高拱,那当然是不够看的。

可是徐阶也不能坐以待毙。

开什么玩笑,堂堂大明帝国首辅,下台后被自己的手下败将收拾,说出去他徐阶的脸该往哪里搁?

如果说一开始接到门生张居正的书信,让他一时手足无措,到现在,他总算是想到了破局之法。

你高拱是皇帝的老师不假,在裕袛时跟着隆庆皇帝过了九年,你简在帝心,那又如何?

我就抓住你爱惜羽毛的性格,你不是律己甚严,凡事都要做到最好,让人无可挑剔吗?

我就要让人在京城散布流言,说高拱复出,必然对赶走他的人实施疯狂的报复。

人人皆如此言,我看你高拱还能那我作甚。

徐阶已经盘算好了,到了那个时候,高拱一回到京城,面对这样的流言蜚语,还就不信高拱会硬顶着出手办他。

“报复”两个字,会像是魔绳一样,紧紧捆住了高拱的手脚,凡是当年攻击他的人,他都不敢动。

只要一动,那就是你高阁老打击报复,罪名就算坐实了。

就在徐阶为找到应对高拱回朝的办法沾沾自喜,开始大快朵颐的时候,应天巡抚行辕里大堂上,海瑞却也是烦了难。

此时,他正看着公案上堆积如山的状纸有些束手无策。

这些状纸,大多是辖地内百姓状告徐家的,其中说的最多的就是徐家子利用徐阶当朝辅臣的身份,联合地方官府和泼皮无赖巧取豪夺,或低价或故意制造冤案等方式为非作歹,侵占土地。

而在看这些状纸中,海瑞也觉察到徐家拥有的土地数量之多令人咂舌。

一桌子告徐家违法侵占土地,而且这还不包括一些人家的投献。

其实要说以海瑞的官职要查查徐家到底有多少田地还是很简单的,只需要通知下面的府县清查田亩账册,上面可是对辖区内田地主人有详细记录。

只需要一查,就能知道徐家到底有多少田地。

可是海瑞却是不能这么做,因为他知道自己即便这么做了,其实也是无用功,因为状子里有写,那就是很多土地,并没有直接挂到徐家子名下。

为什么要说是徐家子而不是徐阶,因为这些状纸所告的时间段,徐家做主的是徐阶的儿子,他本人还在京城做着内阁次辅,自然没机会作出这许多事儿来。

就算远程指挥,对于一个堂堂次辅来说,也是说不过去的。

作出的这些事儿,严格来说应该和徐阶没太大关系,而是他的两个儿子以及其他侄子、家奴缺乏约束,欺下瞒上,为非作歹。

只是现在,状子都放在自己案前,海瑞自然不能视而不见。

查吧,这事儿貌似牵扯太大。

可以想象,光是这些因为受害人不忿而递上来的状子就这么多,涉及土地庞大,那还有其他没有告上来的呢?

不由得,海瑞也想起当初徐陟状告其兄徐阶的事儿,说的就是徐家子弟、家丁在外为非作歹、祸害一方。

看着这些状子,除了田地纠纷就是商业买卖上的,就觉得头大如斗。

江南的商人,很早就已经开始合股做买卖,而徐家就是其中非常活跃的一股资金。

不过,这些生意做下来,时间长了往往就闹出许多风波。

而徐家在官场上的影响力很大,所以这些官司的判决很多都偏向徐家。

“东翁,徐家的事儿最好还是先放放,徐阁老里居乡里,这要是真查起来,事关重大,怕是要捅破天了。”

海瑞门下的师爷还在帮忙清理这些卷宗,看着海瑞愁眉不展于是就过来说道。

海瑞还未说话,那师爷又继续说道:“还有东翁想要推行的一条鞭法,以某之见,最好也别实施。”

“为何?”

海瑞不解问道。

要知道江南地区推行一条鞭法是有很多成功案例可寻的,远的不说就说现在,江西那边就搞的很好。

之前他下江南时,江西的奏报都被登上邸报,传遍大江南北。

“东翁,这桌上的状子,还只是因为你“青天”之名就让他们前来递状纸,要是再把一条鞭法在应天十府推行下去,怕是会出来闹的更多,状纸怕是这一屋子都装不下了。”

那师爷也是为自己主家着想,所以才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至于原因,当然就是因为大明税法的变化,对于田地主人产生的巨大影响。

“我知道江南投献之风盛行,难道真有这么多?”

海瑞皱眉。

虽然是举人,有官身,可从未给自己置办田地,毕竟一直在外漂泊为官,购置田地对他来说也没多大意思。

至今,海瑞也不过在老家有田地几十亩而已,这也是为将来致仕后考虑才准备的。

“东翁有所不知,就我听人说的,徐家产业之多令人咋舌,又说十余万亩,甚至还更多。

这么多的土地,徐家凭什么挣下来的,还不就是周边大户投献吗?

这里的状纸,涉及田地不过数千亩,还有几十处买卖。

若是推行一条鞭法,怕是十万亩也挡不住。”

那师爷压低声音说道。

“让我再想想。”

海瑞低头思考过后才说道:“状子都整理好,我明日再看。”

说完话,海瑞就一步步缓缓走向后堂休息,不过也在权衡先前师爷所说之事。

在一条鞭法改革之前,朝廷和地方官府除了征收田赋外,还要征收徭役,如里甲、均瑶、杂役等。

由于徭役大多是按户征派的,为了逃避沉重的赋役,江南地区的很多民户选择了投靠仕宦大族,改换姓氏,成为后者的“家人”或者说是“仆人”,由此双方形成了主仆的关系。

这样做的好处是,投献一方脱离了原先的户籍,寄籍于仕宦家,也就避免了徭役的征派,此后他不再交田税,却要向仕宦交租。

而受献一方由于拥有优免特权,故而逃过赋役,再加上飞酒、诡寄等手段的运用从而逃避田税,可以攫取大量的经济利益。

总之,它对投献双方均为有利,损害的只能是那些安分守己,又无法逃避赋役的普通民众,因为他们会承受因为一部分人“投献”而转嫁过来赋役的负担。

而一条鞭法改革包括“以概县之田,承当概县之役,从而废除排甲轮役制”;“按亩征银,差徭官自雇募,百姓免除了力差”等。

这样,百姓只需要通过承担力差的费用,就可以免予服徭役之苦。

要知道,赋税只是要钱,可徭役却是要命的活计。

在一条鞭法实施前,许多百姓就因为承担徭役而困累而死,而这些人往往都是一家的顶梁柱。

顶梁柱倒了,一家人离家破人亡也就不远了。

最可恨的还是,许多地方士绅就是利用手里的权利,往往在安排徭役的时候,把自己看中田地的主人安排最累最威险的差,通过这种方式兼并土地。

人在服徭役的时候出事儿,他们是不承担任何责任的,都是各家自担。

这样的人家,为了活命,也就只有变卖土地一途,不过也就是能苟活一段时间而已。

因为他们耐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土地已经没有了,只能做佃户。

而在一条鞭法推出后,百姓就不用服徭役,只要能给出力差钱,官府收钱雇人做事,那人是生是死就和百姓无关。

既然不用担心服徭役,那一旦海瑞在应天十府推出一条鞭法的政策后,必然就会有原来投献的人家反悔。

要知道,他们投献是为了躲避徭役,国家的赋税其实并没有少,只是变成了地租,甚至还是稍重一些的地租。

但是当增加的地租可以覆盖赋税和力差银钱后,谁还愿意继续过投献的日子?

土地成为别人的,至少名义上土地的所有者是主家,自家还要一辈子做主家的奴仆?

因为投献后,户册上已经没有他们的名字,他们只是主家的仆人。

按照海瑞在几个地方为官的经验看,他知道师爷的话是有道理的。

一旦推出一条鞭法,许多投献民户就会出来闹事,用状告的方式成为徐家的佃户,而不必是其家人就可以摆脱赋役的征收。

确认租佃关系的成立,转而否认先前主仆关系的有效性。

可是海瑞也知道,站在徐阶的立场上看,如果允许退田,他不仅将遭受经济上的损失,还得接受名分上的改变,投献者由“家人仆从”变成佃户。

众所周知,名分对于维护“名族”地位尤为重要,是区分“尊-卑”“贵-线”的标志,徐阶肯定是不会接受的。

“赋役”这个词,在古代要分开来看,赋是税,役是役。

税可以简单理解为田税,按照税率有多少田就缴纳多少税,而役则是劳役、徭役这类。

而在明朝,士人虽然有优免,但是朝廷免除的只是他们的杂役而不是全部赋税,最起码在朝堂上是这么说的。

最近的就是嘉靖二十四年时,朝廷还出台优免则例,特意确定了士人各级优免额度。

京官一品优免役粮三十石、人丁三十丁,以下递减,至九品优免役粮六石、人丁六丁;外官减半;举、监、生员优免粮二石、丁二人;致仕优免本品十分之七。

其中的人丁其实就是免役的人口,而优免役粮则是折合田亩,因为大明把田地分为上、中、下三等,每个等级每亩地的田税不同。

但是不管是什么等级的田地,反正就是免多少石粮食,那么就等于免多少田税。

你家的田税超过优免役粮,自然就不用交田税,但是超过部分就要缴纳。

而且因为明朝的田税很低,所以折合的田亩面积也是非常巨大,所以到了万历年间,新的优免新例就更加明确了数字。

现任甲科京官一品免田一万亩,以下递减,八品免田两千七百亩;外官减半;致仕免本品十分之六;未仕进士优免田最高可达三千三百五十亩,未仕举人优免田一千二百亩;生员、监生八十亩。

这个时候,朝廷发现有人利用田地等级说事儿,所以干脆就不说优免粮,而是直接定下田地数量。

虽然朝廷有如此规定,可是却并不耽误士绅们拿着鸡毛当令箭,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变动,适用范围扩大,再加上本身明朝的吏治败坏,制度执行力低下,士绅们暗地里还利用权能肥私,成功的将只免杂役后来变成“合法”的逃税逃役。

其实优免条例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明朝的田税是真的非常低,即便后来加了三饷,其实也不高。

而民不聊生的主要原因不在国家,而在官员们上下其手贪污腐败,地方官定下的各种杂税和摊派比正税要缴纳的钱粮多得多,让小民根本无法承受。

这些问题,海瑞也是一清二楚,可他也不能和体制作对,所以知道但也不能说。

经过一晚上的思考,海瑞依旧还是决心继续推进应天府的一条鞭法,而对那些书案上的状子,海瑞打算先压着不管。

毕竟这些官司,其实都是下面官府已经审结的案子。

他们把状子递到自己手里,相当于上诉,自己可以选择接,也可以不接。

再说,按理这些状子递交到按察司才是对的。

自己这应天巡抚,主要还是行政为主,而不是去查这些案子。

而接下来的风暴,海瑞在心里其实也有了应对,那是他当年在淳安等地任知县时就想出的解决办法-和稀泥。

投献的土地全部追回?

不可能,因为这里面牵扯非常大,绝对不是一些人想的只要公正判罚就完了。

按照《大明律》,投献行为其实是犯罪,不管是投献人还是接受人,都要被追究责任。

特别是接受投献的行为,按律是要被处以充军刑罚的。

而谁可以接受投献,自然是各地士绅,否则别人也没这个机会。

所以,海瑞办案,其实并非他能够秉公执法,而是在于他能在判决案件中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这样两边都接受了,自然就认为他这个官做的好。

而对于徐家的案子,海瑞打算不管其他刑案,而是只针对徐家田地。

若是投献的案子,他接,然后就按照田地纠纷进行处理,大事化小。

至于如何安抚两方,最好的办法就是“退半”。

有确实证据的自然是全退,但往往没有,徐家毕竟不傻,是不会留下丝毫证据的。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凤帝九倾三国:开局被刘大耳逼出山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大唐:我能搞钱,多娶公主合理吧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锦衣春秋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执戟战红楼马谡别传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异世枭雄传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人在隋唐:从合成词条开始无敌笙书传老子传奇:大道至简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路过漫威的骑士楚韵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朕又不想当皇帝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华兴传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医入白蛇腹黑娘亲爆萌宝:九王,太凶猛圣朝皇子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逸云:一场探寻世界真相的小故事大魏第一武卒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吃鸡靠给古代大佬剧透,我逆袭了!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唐末从军行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东汉之乱世黄巾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大明帝国一六一六秒懂三国全史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大明第一相我在北宋吃软饭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我来现代当明星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现代文三国演义【白话文】三国大反派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嫁给女帝后,我成了千古奸臣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穿越三国之大汉逍遥侯王直历史请就位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